寄生前夜 (遊戲)

寄生都市(日语:パラサイト・イヴ,英语:Parasite Eve,台旧译「異魔」)是由Square(現Square Enix)開發並於1998年發行的生存恐怖題材動作角色扮演遊戲。本遊戲是小說《寄生前夜》的續集,由瀨名秀明日语瀬名秀明著作。是寄生前夜系列的第一作。

寄生都市
  • パラサイト・イヴ
  • Parasite Eve
PlayStation遊戲封面
类型動作角色扮演生存恐怖
平台PlayStation
开发商Square USA, Inc.
发行商
总监時田貴司
制作人坂口博信
编剧鴇田隆
美术野村哲也
音乐下村陽子
系列寄生前夜系列
模式單人電子遊戲
发行日
  • 日本:1998年3月29日
  • 北美:1998年9月9日
  • 日本:2010年11月4日(PSN)
  • 北美:2011年3月15日(PSN)

2002年,改編為漫画《寄生都市之死亡歌姬》,由東立出版社發行、全兩冊。2011年2月,移植的《寄生前夜》宣布在北美登陸PlayStation Network。於2011年3月15日發布[1]

遊戲

本作是一款動作角色扮演類的恐怖生存電子遊戲[2]。動作環境自由,但遊戲中的世界地圖曼哈頓地圖)僅限於特定的目的地。當玩家走在一個「熱點(Hot Spot)」時,會有機會隨機遇敵。每一次相遇時,戰鬥再次發生的可能性就會減小。敵人突然的現身雖然沒有轉變為一個獨立的戰鬥畫面,玩家勢必會在看不見的屏障範圍內,直到戰鬥結束,無論是擊敗所有的敵人,或者使用逃走指令。

在戰鬥中,遊戲採用了可暫停時間的戰鬥系統,如同史克威爾的《放浪冒險譚》(2000年)[3][4][5]。在本遊戲,玩家角色有著一個「ATB(活動時間軸)」的方式一時間採取行動。在等待輪到她時,玩家可左右移動躲避敵人的攻擊。當每個回合,玩家可以用自己的武器裝備按攻擊鍵攻擊,採用PE(能源)進行防守、協助或攻擊,和使用物品、改變武器、護甲與逃避戰鬥。如果玩家選擇攻擊,戰鬥短暫會暫停[3][6],一個圓頂的出現象徵著武器的範圍[2][3],讓玩家在範圍內作用的目標或敵人[3][6]。如果敵人正在你的範圍之外,那出手就會失敗。在出手的場地內,造成的傷害會比正常的還高。當玩家決定使用寄生能力時,就必須從菜單中選擇所需的PE技能。這同樣適用於武器,防具或項目,但如果玩家要選擇逃避,那經驗值將會丟失。寄生能量的補充,會慢慢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回復。

如果不是在戰鬥中,玩家改變武器和防具的屬性與效果時就要在超級工具的選項中[2]。當玩家選擇了「調整」選項時,選擇將要改變武器和武器從該屬性或效果將會採取。一個遊戲的主要RPG元素是基於經驗的水平。每當玩家的等級提升,他/她的屬性上去和BP(積分)增加。這些點可以分配到ATB、項目能力、武器或防具的屬性。

EX-遊戲

當遊戲完結後,一個名為「EX-遊戲」的新模式就會被解鎖。和正常的遊戲不同,玩家可以探訪警局每一個項目,遊戲開始時,原第一局遊戲結束後,當中的最後武器、護甲、積分(BP)都還能使用。不過,和正常遊戲最大的差別是在隱藏關卡克萊斯勒大廈作耐力上的考驗。

在克萊斯勒大廈的測驗中,而在擊敗一個BOSS後,可讓玩家只每十層樓保存一次有機會。這裡的物品、武器、能量-ups或敵人在這都較為高階。最好的物品、護甲和武器都伴隨著交換卡片,允許玩家進行自定義的使用武器,並獲得工具和超級工具包。還應當注意的是,每一層樓(除1、10、20、30、40、50、60、70-77樓)是隨機的,所以每一層就像一個迷宮。在最後77樓的BOSS是阿雅的姐姐瑪雅的外型。

情節

這個遊戲的故事設定在原作小說後,發生在於1997年美國紐約。這一事件開始於12月24日起至12月29日。

故事的主角是阿雅·布萊亞(Aya Brea),是紐約的一名女警官。她一天在觀看歌劇時,歌劇院發生了離奇的人體自燃。她在追查過程中,竟發現這一切竟與自己和死去的姊姊瑪雅(Maya)有關。阿雅是一個可以控制線粒體強大能量的特殊人類,她在追查線粒體兇犯的時候,她的特殊能力幫了她很大的忙,也使她避免自燃。在6天的故事中,已經進化的線粒體不斷在破壞這個世界,也使很多無辜的人被害。阿雅逐漸明白了已經進化的線粒體的陰謀,也瞭解了自己的特殊能力。阿雅在朋友和科學家的幫助下,竭力阻止線粒體更大的破壞,最終消滅了已經聚合的進化線粒體。這個遊戲必須打第二遍的時候才能看到真正的結局,阿雅將和已經死去的姊姊瑪雅能短暫相見,最後將借瑪雅細胞進化的線粒體生物Eve消滅。

發展

此遊戲為是史克威爾著名第一部遊戲被評為成熟的ESRB。相較於以前的史克威爾,《寄生前夜》的開發團隊包括日​​本和美國的工作人員,尤其在美國的生產了很大一部分[7]。在北美市場較早的副本被打包於《史克威爾在PlayStation 1998珍藏的CD VOL.1》,是未來史克威爾遊戲演示的集合。

原聲

下村陽子組成的遊戲的配樂,包括主旋律「Primal Eyes」。結束聲樂歌曲「Somnia Memorias」是由Shani Rigsbee執行。比分會見了很大的一致好評。這是被稱為她的更多的原創配樂之一,利用影響力來自於歌劇電子樂。下村說,她試圖撰寫的「無機」音樂的遊戲,她描述的是為遊戲開發者的「獨特東西」[8]。一個獨立的《寄生前夜混音》專輯也被釋放,包含10首曲目混音來自原遊戲各種各樣的藝術家。下村對這個想法的作品來自一個簡單的建議,遊戲的音樂進行混音,而不是重新排列[8]。「Somnia Memorias」也包括在2001年的《史克威爾音樂作品集》中[9]

評價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GameRankings76.72%[10]
Metacritic81/100[12]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AllGame     [13]
电子游戏月刊7.83/10[14]
Game Informer7.75/10[16]
GamePro     [17]
Game RevolutionB[18]
GameSpot7.2/10[19]
IGN7.4/10[20]
美国PlayStation官方杂志     [21]
PlayStation杂志英语PlayStation:_The_Official_Magazine     [22]
Fami通33/40[15]

《寄生前夜》收到了積極的評價。它在GameRankings獲得了76.72%的評分[10]Metacritic的81/100[12]

截至2003年3月,本作已售出194萬份,包含在日本售出105萬份與其他國家的89萬份[23]。本作在日本的1998年暢銷遊戲榜中站上第7名[24]。本作曾以索尼的精選遊戲名義,於北美再版發行[25]。在2000年《Fami通》的讀者投票中,本作為「100大PlayStation平台遊戲」中第16名[26]。2010年GamesRadar提出「7大需要高畫質重製的90年代遊戲」,本作列名其中[27]

參考文獻

  1. ^ Spencer (编). Parasite Eve Infecting PlayStation Network In North America. Siliconera. 2011 [2014-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2). 
  2. ^ 2.0 2.1 2.2 Sean Ridgeley. Parasite Eve released on PlayStation Network. Neoseeker. 2011-03-15 [201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0). 
  3. ^ 3.0 3.1 3.2 3.3 Jeremy Parish. Retronauts: Volume 4 - Yasumi Matsuno. 1UP.com. 2006-03-18 [201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8). 
  4. ^ Jeremy Parish. Parasite Eve 3: Square teases us with a hint of heroine Aya Brea. 1UP.com. 2007-09-21 [201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3). 
  5. ^ David Canter, "Parasite Eve" by SquareSoft,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1998-09-29: 7 [2011-04-09] [失效連結]
  6. ^ 6.0 6.1 Ben Dutka. Vagrant Story Spins A Tale On US PSN. PSX Extreme. 2011-02-28 [201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2). 
  7. ^ Yoko Shimomura (Kingdom Hearts, Parasite Eve Composer) Interview. 1up.com. 2006-03-28 [201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6). 
  8. ^ 8.0 8.1 RocketBaby's interview with Yoko Shimomura. RocketBaby.net. 2002 [2009-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12-05). 
  9. ^ Square Vocal Collection. RPGamers.net. [2008-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2). 
  10. ^ 10.0 10.1 Parasite Eve for PlayStation. GameRankings. [201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4). 
  11. ^ Parasite Eve. GameStats. [201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9). 
  12. ^ 12.0 12.1 Parasite Eve for PlayStation Reviews. Metacritic. [2011-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5). 
  13. ^ Romero, Joshua. Parasite Eve - Overview. Allgame.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4). 
  14. ^ Parasite Eve.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1998. 
  15. ^ Chinn, Marty. Famitsu Top 120 PlayStation games. Gaming-Age.com. 2000-06-23 [2008-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5). 
  16. ^ Parasite Eve - PlayStation - Review. Game Informer. September 1998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09-12). 
  17. ^ Scary Larry. Parasite Eve Review for PlayStation on GamePro.com. GamePro. 1998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1-13). 
  18. ^ Baldric. Parasite Eve. Game Revolution. September 1998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2). 
  19. ^ Kasavin, Greg. Parasite Eve Review. GameSpot. 1998-04-28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5). 
  20. ^ Nelson, Randy. Parasite Eve. IGN. 1998-09-14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1). 
  21. ^ Parasite Eve. Official U.S. PlayStation Magazine. 1999-03-20. 
  22. ^ Review: Parasite Eve. PlayStation: The Official Magazine. 2002-06-14. 
  23. ^ February 2, 2004-February 4, 2004 (PDF). Square-Enix.com. [2008-12-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2-13). 
  24. ^ The Magic Box - 1998 Top 30 Best Selling Japanese Console Games. The-MagicBox.com. [2008-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9). 
  25. ^ IGN Staff. PlayStation Greatest Hits: Complete List. IGN. 2002-01-09 [2008-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0). 
  26. ^ IGN Staff. Famitsu Weekly PlayStation Top 100. IGN. 2000-11-20 [2008-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27. ^ The Top 7... '90s games that need HD remakes | GamesRadar. [2014-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