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

原日本東京的地下鐵經營業者之一

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日语: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ていとこうそくどこうつうえいだん teito kōsokudo kōtsū eidan */?),簡稱交通營團、或逕稱為營團日语営団,是日本曾存在的一個特殊法人日语特殊法人機構,主要經營東京都內(東京都區部)的地下鐵路線。成立於1941年,2004年後公司化改制為東京地下鐵株式會社。在都營地下鐵開業前,是東京唯一的地下鐵營運單位。

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
Teito Rapid Transit Authority
前身机构東京地下鐵道東京高速鐵道日语東京高速鉄道
成立時間1941年(昭和16年)7月4日
撤销2004年(平成16年)3月31日
后继机构東京地下鐵
類型特殊法人日语特殊法人
法律地位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法日语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法
總部 日本東京都台東區東上野三丁目19番6號
隸屬地下鐵互助會
目標東京的地下鐵系統整備事業
網站閉鎖(インターネット・アーカイブ)
昔日營團時代,地鐵站入口使用的營團「S」型標誌。本圖攝於惠比壽站

沿革

 
位於東京上野的原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總部大樓,後由東京地下鐵沿用

營團是由當時東京兩間地下鐵的營運公司「東京地下鐵道」及「東京高速鐵道日语東京高速鉄道」合併而成,前者在1927年開設日本乃至於亞洲的第一條地下鐵線,後者則在1938年開設第二條地下鐵線(兩條路線之後互相串聯,成為今日的銀座線)。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的運輸體制下,以及根據1941年(昭和16年)3月6日頒布的《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法》,為管理東京與鄰近地區的“地下都市高速度交通事業”而成立,並由負責交通業務之中央省廳監管(鐵道省運輸通信省運輸省國土交通省)。其英語譯名為Teito Rapid Transit Authority、簡稱TRTA

「地下都市高速度交通事業」即是指地下鐵,因為鐵路在城市內比道路交通快,而營團開始營運時,東京市區的軌道交通是以路面電車為主,故當時在法人名稱中加上「高速」兩字,以強調地下鐵的速度性;「帝都」則是指「帝國首都」東京,是當時常見的用詞。至於「營團日语営団」是「經營財團」的通稱,這是日本在日中戰爭與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加強戰爭時期國家對部分產業的控制與管理,透過立法的方式由政府與民間共同出資的一種組織型態,以介於公法人私法人之間的身分實施獨佔式的經營。當時成立的營團還有住宅營團、農地開發營團等,但大部分在戰後因盟軍占領當局的指令被改制為公團日语公団(採取公法人形式經營的公營事業機構)或直接廢除,僅有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被認為非為戰爭目的而設,而被允許存續下來,但民間資本被排除,成為一個近似於公團的公營事業機構。

營團於1941年7月4日成立,同年9月1日開始營運。開業時的資本額為6000萬日圓,由日本政府東京市役所(1943年起為東京都廳)和相關鐵路業者(多為私鐵)集資而成:日本政府佔4000萬日圓,東京市役所佔1000萬日圓,東京橫濱電鐵日语東京横浜電鉄(今東急電鐵前身之一)、東武鐵道各200萬日圓,京成電氣軌道小田急電鐵各100萬日圓,西武鐵道武藏野鐵道(現被併入西武鐵道)、國有鐵道共濟組合則各50萬日圓。戰後的1951年,改為純政府出資,由日本國有鐵道國鐵分割民營化後改由日本政府)與東京都廳共同出資,並由日本國庫融資進行地下鐵路網的建設。

早期在稱呼東京的「地下鐵」時,指的通常都是營團。營團經營的地下鐵路線稱作「營團地下鐵」或「營團線」,車站入口的標誌就寫上「地下鉄 SUBWAY」。而在稱呼路線時,為免和東京都自力經營的都營地下鐵混淆,營團經營的地下鐵路線有時會稱為「營團○○線」或「地下鐵○○線」(後者使用較多)。雖然「營團地下鐵」是對營團旗下鐵路系統的暱稱,但在營團解散前反而成為對整個組織的通稱,並被使用於提供旅客的資料上[1]

2004年(平成16年)4月1日,營團依照《東京地下鐵株式會社法》被廢止,營團的一切權利義務由營團改組的東京地下鐵株式會社承繼。

4S

營團的標誌以S作圖案,同時在Subway的S字引申出4S,作為營團的基本理念。

  • Speed:速度
  • Safety:安全
  • Security:可靠
  • Service:服務

由於英語在戰時屬敵性語(敵軍語言),所以營團從成立到1964年(昭和39年)10月10日是使用圓形隧道鐵軌的斷面之組合圖案作為徽章[2]

營運路線

使用車輛

 
營團8000系電車

重大事件及意外事故

參考資料

關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