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濟川
台灣社會運動參與者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3月29日) |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7年3月29日) |
林濟川(1893年8月13日—?),出身於大清國福建臺灣省臺灣道臺灣府臺灣縣捒東上堡頭家厝庄(今臺中市潭子區),為台灣文化界的名人,台灣的社會運動參與者。早年留學日本,參與過台灣文化協會的活動,也擔任過《台灣青年》的編輯。
家庭
娶士林施家大戶的女兒。育有五子,只有施朝暉(原名林朝暉,筆名史明)從母姓。
簡介
1911年,林濟川自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費師範部畢業,和許丙、陳振能、蔡培火、陳逢源等人都是同學。畢業後進入艋舺老松公學校擔任教員,後應林本源家族邀請進入大有物產株式會社擔任管事。
之後林濟川任職於林熊徵開設的事務所,曾赴漢口監察林熊徵投資的漢冶萍公司,但是由於無法發揮監督功能,而轉任林熊祥開設的事務所工作。 後入日本東京明治大學商科專門部就讀,並參與台灣留日學生的新民會。
昭和14年 (1939年) 11月1日「臺灣米穀移出管理令」施行後,使得1924年設立「臺灣米穀集中交易中心」,後來發展成以期貨為主的遠期交易市場的正米市場失去功能,終止營業。翌年(1940年) 7月具有二十六年歷史的臺灣米穀移出商同業組合也解散,林濟川曾在臺灣米穀移出商同業組合擔任「理事長」一職。
而之後林濟川曾經投身於台灣文化協會的工作,為台灣文化界的名人。
之後中日戰爭爆發,1938年日本攻入中國廈門,林濟川曾經擔任廈門特別市政府公賣局長,後任廈門市府簡任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