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中饭店大楼

31°14′27″N 121°29′5″E / 31.24083°N 121.48472°E / 31.24083; 121.48472 (汇中饭店大楼)

上海外滩建筑群
汇中饭店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1906年
编号4-220
认定时间1996年
汇中饭店
汇中饭店沿外滩一面
概要
類型多樓層市區建築物[*]
建築風格文艺复兴式
所屬國家/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9号
坐标31°14′34″N 121°29′08″E / 31.2428°N 121.4855°E / 31.2428; 121.4855
起造1906年
竣工日1908年[1]
托建方王发记营造厂
技术细节
大小180px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玛礼逊洋行
保护情况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圖
地图
1860年代的汇中饭店,时为中央饭店(左)
刚建成的汇中饭店,顶楼还未被烧毁
汇中饭店南京东路沿街立面

汇中饭店大楼英語:Palace Hotel)后曾为和平饭店南楼,今为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是位于上海外滩19号,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口的一幢文艺复兴式样历史建筑。大楼建于1906年,由英资玛礼逊洋行的司各特(Walter Scott)设计,华资王发记营造厂承建,于1908年开业。建成后,高30米,共6层,砖木结构,是上海租界内著名的外资饭店,也是上海和中国最早安装电梯的一幢建筑[2]。1909年,萬國禁煙會第一次大会在这里召开。[3]

大楼原址为在1850年代初就建起的中央饭店(英語:Central Hotel)。1906年在原址上重建汇中饭店。1965年,汇中饭店并入和平饭店,成为和平饭店南楼。1989年,大楼入选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7年,斯沃琪集团取得大楼三十年的经营权,大楼遂更名为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

历史

中央饭店

汇中饭店的前身是创设于1854年的中央饭店。其高3层,为英式建筑,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酒店。开业后,英租界工部局便在此开过董事会[2]。1865年4月3日,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该处营业,直到1874年。1903年,英商汇中洋行将中央饭店买下,中央饭店就此更名为汇中饭店。

汇中饭店

1906年,饭店拥有者决定将旧楼重建。同年,由英国香港上海饭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此楼开工,1908年开业。并以“Palace”一词为新饭店命名,但中文名仍沿用“汇中”。建成后是当时外滩的第一高楼,也是上海主要的名流聚集地[2]。1914年,汇中饭店6层发生大火,原位于顶层的两座巴洛克式的亭子及屋顶花园被烧毁。在火灾后的修复过程中,顶层被修复为平顶。1930年代,汇中饭店向华人开放。

八一三事变后,1937年8月14日当天,中国空军战斗机掉头回飞,突然从中掉下两颗炸弹,一颗炸毁了汇中饭店的屋顶,一颗将华懋饭店前的马路炸了个大坑,共造成729人身亡[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汇中饭店被日军占据。抗战结束后,饭店一开始仍由香港上海饭店公司经营。后于1947年,华商大庆公司老板、江苏江阴北门人邓仲和购得饭店产权,继续经营。1952年停业,由市建工局使用。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

重要事件

汇中饭店作为老上海的顶级豪华饭店,有众多名流造访以及重要事件发生。20世纪20年代的《远东的海港》一书中就称“与同时代的其他上海饭店相比,汇中饭店的位置无疑是它们的中心”[2]鲁迅在饭店对华人开放后就曾到访汇中饭店,当时饭店的华人工作人员见鲁迅的穿着拒绝让其乘电梯,这也就是鲁迅笔下“西崽相”的原形。

万国禁毒会

1909年2月1日至26日,第一次国际禁毒大会在上海汇中饭店举行。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3个国家的共41名代表到上海参会。时中国的首席代表是南洋大臣、两江总督端方。会议期间共开了14次会议,通过了有关禁止烟毒的9条决议,对国际禁毒史具有重要的意义。80多年后,在联合国禁毒署的建议下,纪念标志铜牌——“万国禁烟大会会址”被贴在了大楼的墙壁上。

建筑特色

汇中饭店大楼占地面积2,125平方米,建筑面积11,697平方米,高30米,共6层。以砖木结构为主,部分采用钢骨混凝土[5],建筑风格属于欧洲文艺复兴式,大面积白色面砖外墙,以红色清水砖腰线分割,底层则为花岗石砌外墙。窗上有三角形或弧状的窗楣。原6层顶上有两座巴洛克式的亭子及屋顶花园,后被烧毁。

入口处设有旋转柚木门,进门后为暗红色木质楼梯[1]。内部装饰精致考究,共130间客房。饭店底层为可容纳300余人的宴会厅,二至四楼为客房层,五楼有可供250人同时用餐的餐厅[2],地下室开设有小酒吧[1]。饭店装有两部美国进口的奥梯斯电梯,电梯门为栅栏式,整座电梯几乎呈敞开式。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