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嵩
莊嵩(1880年—1938年),譜名垂訓,字伊若,號太岳,晚號劣存,又號松陵[1]:51,臺灣彰化縣鹿仔港堡(今鹿港鎮)詩人、社會運動者。
生平
莊嵩生於光緒六年(1880年),父莊士哲,叔父莊士勳[2][1]:51,弟莊垂勝[3]:199。1902年畢業於臺中師範學校(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2][3]:198,後在鹿港公學校(今鹿港國小)擔任教職[3]:198,因於課堂中不斷對學生灌輸傳統文化而被開除[2]:56[3]:198,1906加入櫟社[2][3]:198[4]。1909年受霧峰林家之聘前往授課,翌年成為西席[3]:198,後赴草鞋墩(今南投縣草屯鎮)組織讀書會,然因被人檢舉為不法結社,遭到解散[2][5]:106。1917年和施家本、丁寶濂一同創辦「大治吟社」,由施家本擔任首任社長,施過世後由其接任[3]:198。1919年任臺灣文社理事,1921年為櫟社理事[3]:198。1927年參加霧峰革新青年會,教授漢學,1930年任霧峰「漢文研究會」講師,1932年與林攀龍共組「一新會」,翌年5月擔任該會旗下「一新義塾」漢文教師[3]:198。
1915年臺灣公立臺中中學校(今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成立,〈臺中中學創立紀念碑記〉之內容即由其所撰寫。1920年參加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3]:198,後在1937年病倒,次年元月病逝[5]:106。
作品及風格
莊嵩寫詩風格以「感世憂時者」最多[2],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表示其作品「多眷懷故國之作」;《彰化縣志稿:文化志》云「詞句皆以忠愛為題」;李漁叔《千里齋隨筆》則稱:「太岳孤憤流露,憂危困頓已歿。平生難言之隱,悉託於詩。」莊嵩之詩作大部分均較含蓄內斂,但在筆觸中蘊含憂傷之情,至晚年詩作愈發淒涼[5]:106。其贈答詩多內含深意,或表達出對友人的情感,如〈乙卯重午與癡仙同作〉有「彩絲續命人將老,深樹鳴蜩日又昏。廿載華胥空作夢,一時枉渚與招魂」之句,抒發自己有志難伸之惆悵心情。〈題蔣君渭水遺集〉:「心血拋餘為愛羣,紛紛熱淚灑成文。那知是淚還為血,一片糢糊辨不分。」則藉哀悼友人去世,表現出傷感氛圍[6]:24-25。
《台中市文學史初編》形容莊嵩之詠物詩:「自然平淡,感情真誠而溫馨。」由〈春燕〉「傷心危幕依人計,勞汝呢喃話感恩」「莫怪天涯棲不穩,杏梁春暖故巢存」之句即可印證。〈曝鹽〉:「官營資撈戶,私販禁姦民。」「連阡收石子,專利汝何人。」則一改其之前的敦厚詩風,有濃烈之諷刺意味[6]:25。〈老鶴〉:「回首仙山一愴然……只今非復周時代,空憶乘軒食俸年。」則顯現出自身衰老的無力感[6]:25。此外莊嵩亦擅長書法,對楷書及草書頗有研究,在鹿港天后宮書有:「廟建鹿江,覩氣象重新,直憶兒時嬉戲地;神依鯤島,歷滄桑再易,常憶母德帡幪人。」之楹聯[1]:52。
詩集
莊嵩作品於1968年由其子莊幼岳收集出版《太岳詩草》,1987年又加進早年詩作600多首,輯為《太岳詩草補遺》,1992年二者合為《太岳詩草》[6]:24。
家庭
妻吳婉,為鳳山縣儒學訓導吳鴻賓之女,育有四子三女,長子莊銘鏞、次子莊銘璫(莊少岳)、三子莊銘瑄(莊幼岳)、四子莊銘玠、長女莊秀闈、次女莊綉簾、三女莊秀鈿。其中莊幼岳亦為詩人及書法家[3]:199。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許俊雅. 〈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光緒二十一年-民國三十四年之古典詩歌)〉 (碩士论文). 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7-04.
- ^ 2.0 2.1 2.2 2.3 2.4 2.5 吳文星 (编). 〈莊嵩〉. 《鹿港鎮志:人物篇》. 鹿港鎮公所. 2000-06: 56. ISBN 957-02-6002-5.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李昭容. 〈莊嵩(1880-1938)〉. 周馥儀、黃秀政、李毓嵐、顧雅文、張素玢、李昭容、王靜儀、王振勳、郭秋君、邱錦模、張林傑、楊薇萱、孫志雄、李貞宜、陳湘玫 (编). 《新修彰化縣志:卷九:人物志:文化人物篇》. 彰化縣政府. 2018-10. ISBN 978-986-05-7010-6.
- ^ 傅錫祺. 《櫟社沿革志畧》. 1931-11 [2023-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8).
- ^ 5.0 5.1 5.2 施懿琳、楊翠、呂興昌、林瑞明、陳萬益、郭錦童、賴萬發、羅楷冠、曾能汀、葉翠華、曾雅雲、沈秀琴、馬麗樵、楊淑昧 (编). 〈日治初期彰化傳統文人的四種類型〉. 《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上)》.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7-05. ISBN 957-00-9444-3.
- ^ 6.0 6.1 6.2 6.3 陳千武、陳明台、蔡秀菊、賴洝、白荻、趙天儀、林政華、郭國雄、陳文傑、陳杏、蘇振鈁、盧節杏、簡麗美 (编). 〈莊嵩(1880-1938)〉. 《台中市文學史初編》.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1999-06. ISBN 957-02-4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