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

中国越剧演员(1922—2011)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2011年2月19日),女,浙江嵊县人,中国越剧表演艺术家,工小旦,为“越剧十姐妹”之一。[1][2][3][4]

袁雪芬
嵊州越剧博物馆袁雪芬铜像

生平

1922年3月26日(农历二月廿八日),生于浙江省嵊县(今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杜山村。1933年入四季春科班学戏,1936年到杭州演出,同年初次到上海,参加灌制了女子越剧第一张唱片。1938年后一直在上海从事艺术活动,被誉为越剧“新后”。1942年起开始越剧改革,率先在中国戏曲中建立了编、导、演、音、美的艺术机制;在表演上形成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开创一代先河。1943年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后发展成越剧的主腔,并衍化出不同流派。其唱腔被称为“袁派”。1946年把《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1949年,她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开国大典。1950年,创造了新的(男调)腔,并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团长。1951年,任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1978年,重新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1985年担任名誉院长。1995年起担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主任。

袁雪芬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4年,她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她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期间并发言[5]

2011年2月19日下午2点,在上海淮海路家中去世,享年89岁。

艺术成就

袁雪芬擅长小旦,其艺术被称为“袁派”[6]戚雅仙张云霞金采风吕瑞英等人皆曾学习袁派艺术。

艺术上力倡革新[7]

作品

越剧

电影

  • 1953年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 1978年越剧电影《祥林嫂》

荣誉

著作

  • 袁雪芬等,1997年,越剧舞台美术。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袁雪芬,2004年,袁雪芬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参考资料

  1. ^ 徐友春主编; 蔡鸿源, 周兴培副主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2. ^ 林吕建主编.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3. ^ 刘波主编. 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辞典.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3. ISBN 9787800493898. 
  4. ^ 张品兴, 殷登祥, 陈有进等主编. 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04315137. 
  5. ^ 张希坡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08: 657. ISBN 978-7-5098-0341-7. 
  6. ^ 艺术家袁雪芬:我以一生献越剧. [2009-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 ^ 袁雪芬谈越剧的改革和创新. [2009-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2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