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巳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之名稱為防巳漢語拼音:si),等均以防巳為名。(漢語拼音:yi)則為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1578年)始誤植,至民國復刻之本草綱目進一步錯植為(漢語拼音:ji)。[1]

异名

汉防巳《儒门事亲》,瓜防巳《本草原始》

基原

为防巳科千金藤属植物粉防巳的乾燥块根。通常在秋季採揭,洗淨去皮、曬至半乾狀態再切段、乾燥。

原植物

粉防巳Stephania tetrandra Moore

性味与归经

苦、辛,寒。归膀胱、肺、脾经。

功效

祛除风湿,利水消肿。

註釋

参考资料

  •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90. ISBN 7-5323-8271-0

延伸阅读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防己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