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Boris1601050607/Sandbox
Template:Infobox British Political Party 自由黨(The Liberal Party),前身为辉格党,是英國歷史上一個曾經執政的政黨,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为英國國會兩大政黨,直至1920年代被工黨取代,成為第三大黨,惟仍相當具有影響力。到了1988年和社會民主黨合併,組成自由民主黨。该党通常被认为奉行中间偏左政治路线和自由主义传统。
历史
1832年议会改革搬开了英国历史变革的制动阀,辉格党人格雷伯爵和墨尔本子爵领导的内阁引领了社会改革的黄金时代。1841年—1846年,罗伯特·皮尔领导保守党政府,一批工业资产阶级组建“反谷物法同盟”,强烈要求废除保护英国地主利益的《谷物法》和保护主义关税制度,实行自由贸易;但此呼吁与保守党内部土地贵族的利益相冲突。当时农业危机横扫英国和爱尔兰,小麦减产和马铃薯枯萎病致使数百万人难举常炊。面对社会压力,皮尔不顾党内和内阁分歧,经过四个多月的激烈辩论,终于在辉格党势力的支持下,于1846年5月通过议案,废除《谷物法》。《谷物法》的废除无异于炉中取炭,既损害了皮尔内阁又分裂了保守党,辉格党借机发难,联合保护贸易派挫败皮尔政府,保守党陷于分裂。原来的追随者成了“没有皮尔的‘皮尔派’”,他们在格莱斯顿等人的领导下,凭借中产阶级的理解和支持,以第三党的姿态在下院存在了十多年。
然而,三党鼎立的局面不利于政党制度的运作,执政党难以在下院建立一支稳定的多数队伍,自然影响到政府的工作效率;[1]当时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在自由竞争的“黄金时代”社会改革成为时髦口号和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且是政党存在的必要条件。当时皮尔派人少力单,影响较小,一贯坚持的自由主义改革很容易被其他任何大党接过去而使自己淹没在执政党的喧嚣之中。1852年末,下议院以305对286票反对政府财政方案,使德比伯爵内阁的垮台,皮尔派的33票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事件促使格莱斯顿等人开始与辉格党人主动接近。[2]1859年大选,辉格党人拉拢当时仅有23个议席的皮尔派,双方合并,自由党正式成立。
自由黨成立當年,帕尔姆斯顿子爵成為英國第37任首相,組成英國歷史上首個自由黨政府,成為英國國會兩大政黨。19世纪中后期,自由党在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的带领下与保守党轮番执政。1886年,以约瑟夫·张伯伦为首的“自由党统一派”与保守党联合抵制格莱斯顿的第二项“爱尔兰自治案”,自由党内部发生分裂,旋于1906年大选获得压倒性胜利而重新统一。在随后的执政期间,自由党发起了自由党福利改革,是为英国福利国家建设开始的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黨派之間競爭緩解,自由黨、保守黨以及當時剛剛成立的工黨,共同組成聯合政府。1916年,依靠保守党支持的自由党政治家劳合·乔治领导战时内阁,结果逐渐脱离了自由党大本营。劳合·乔治虽不是为英国近代最有作为的首相之一,但细观之可见他主要借助于战争形势和社会改革的润滑剂才将联合政府维持下来。1922年,保守党通过了关于终止与自由党联合的决议,乔治内阁随即垮台,众多自由党议员和选民转向工党。自由党至此失去了单独执政的机会。1920年代以后,新兴的工党成为中间偏左党派的代表,逐漸蠶食了自由黨的票源[3]。1923年國會大選,自由黨所得議席少過工黨,淪為國會第三大黨。1924年1月22日,工黨領袖麥克唐纳組成英國歷史上首届工黨政府,開始形成保守黨與工黨輪流執政局面。自由党迅速衰落,到1950年代时仅获得了下院6个席位,1960年代和1970年代仍显颓势。1981年,自由党与社会民主党组成政治联盟,1983年英国大选联盟获得了25%的选票,但仅转化成23个议员席位。1988年,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正式合併,組成自由民主党。1989年,合并的反对派另组成新的自由党,目前属于地方型政党。
主要思想
纵观19世纪,英国自由党大体上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拥护者,支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如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涉(19世纪后期的维多利亚时代自由党首相格莱斯顿多次组阁,自由党的该政策又被称为“格莱斯顿自由主义”)。自由党还积极主张社会改革、个人自由、扩大选举权,削减王室和教会权力。1872年,自由党政治家威廉·哈考特爵士是这样阐述自由主义的:
“ | 如有一党派更倾于反对限制性立法和高压政治,那就是自由党。但自由并不是绝对的随心所欲,自由的政府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介入…否则不会干涉任何东西。专制政府试图按照统治者自己的意愿操纵社会;而自由党政府只要在社会安全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让任何人随心所欲,发扬个人自由一向是自由党的传统主张。因为这样,英格兰人可以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人们更自由发展…命令做什么、想什么、喝什么、何时睡眠、在哪买什么、领多少的薪水并如何花销等等,如此让一群人对另一群人发号施令,是自由党人一贯反对的。[4] | ” |
參看
參考資料
- ^ J.B.Conacher. Peelites and the Party System 1846-1852. Archon Books. 1972.
- ^ Gash, Norman. People and Aristocracy, 1815-1865. Arnald. 1983.
- ^ 第三大黨:自由民主黨
- ^ The Times, (31 December 1872).
外部連結
肖像 | 名称 | 加冕时间 | 在位结束 | 备注 |
---|---|---|---|---|
厄德一世 |
888年2月29日 | 898年1月3日 | 巴黎伯爵强者罗贝尔之子 | |
罗贝尔一世 | 922年6月29日 | 923年6月15日 | 巴黎伯爵强者罗贝尔之子,厄德一世之弟 | |
理查一世 (狮心王) |
1189年9月3日 | 1199年4月6日 | 亨利二世次子 | |
约翰王 (无地王) |
1199年5月27日 | 1216年10月19日 | 理查一世弟,亨利二世幼子 | |
亨利三世 | 1216年10月28日 | 1272年11月16日 | 约翰王长子 | |
爱德华一世 (长脚王) |
1272年11月20日 | 1307年7月7日 | 亨利三世长子 | |
爱德华二世 | 1307年7月7日 | 1327年1月25日 | 爱德华一世儿子 | |
爱德华三世 | 1327年1月25日 | 1377年6月21日 | 爱德华二世长子 | |
理查二世 | 1377年6月21日 | 1399年9月29日 | 爱德华三世孙,黑太子爱德华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