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为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所著的书法理论著作。成书于武后垂拱三年(687年),他亲自以草书书写全书。原本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为中华民国国宝[1]

唐孙过庭书谱 卷
艺术家孙过庭
年份周则天武后万岁通天垂拱三年(687)
类型法书
尺寸26.5 cm × 900.5 cm(10.4英寸 × 354.5英寸)
收藏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收藏地台北市士林区国立故宫博物院
登录号故书000058N000000000
网址国立故宫博物院书画典藏资料检索系统

《书谱》原书共分六章两卷,第二卷作者尚未完成,现仅存第一卷。宋明清各朝皆有刻本问世。民国初年,延光室首先应用摄影技术,以黑白照片的形式影印出版了《孙虔礼书谱序真迹》的墨迹,此后又应用珂罗版印刷出版发行。北平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也有类似的影印本刊出。

《书谱》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奠定了书法理论的基本框架。其中提到反对写字如同绘画“巧涉丹青功亏翰墨”,认为书法审美观念要“趋变适时”,所谓“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反对把书法当作秘诀,择人而授的保守态度。孙过庭认为习书法应要篆、隶、楷、草四书融合交汇,否则想谈书法,是不可能的。“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回互虽殊,大体相涉。故亦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自。若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

清代思想家、书法家包世臣评价读《书谱》的感想为“余今日不啻亲承狮子吼也”,认为如果不是《书谱》这样明白地把草书笔法流传下来,草书很可能失传。

原文

《书谱》,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参考资料

  1. ^ 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典藏系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