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堂
刘锦堂(1894年3月8日—1937年3月15日[1]), 又名王悦之,原号月芝,是一名台湾台中市人,水彩画家、油画家、教育家,被认为是早期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之一。[2][3][4]
刘锦堂 | |
---|---|
出生 | 大清台湾县顶桥仔头 | 1894年3月8日
逝世 | 1937年3月15日 中华民国北京市 | (43岁)
民族 | 台湾人 |
语言 | 汉语、日语 |
职业 | 艺术家 |
沿革
刘锦堂出生于台湾县台中顶桥仔头(今台中市南区顶南里),为家中三子,上下共有兄弟四人[1],家族原经营米行生意,后因战乱导致家道中落,全家迁居乡下务农。刘锦堂自台中公学校分教室(今台中市南区和平国民小学)毕业后,考取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师范科(今台北市立大学)。1914年,他以美术资优生的身份毕业,获得公费留学资格,前往日本东京深造[5]。首次通过公费留学考试后,他进入川端画学校研习素描,随后考取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师从藤岛武二等名师。[1]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翌年刘锦堂深受运动影响而毅然中断学业,乘船前往上海市,意图面见孙中山并参与国民革命。孙中山得知求见,则委托国民党中常委王法勤接待,王法勤后提议下收刘锦堂为义子。刘遂改名“王悦之”,经王法勤鼓励他返日完成学业,并承诺在其未来艺术发展中提供支持后。刘锦堂遂回到东京美术学校完成学业。[1]
1921年,刘锦堂自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后,进一步前往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研读中国文学。期间,他结识并与河北籍女子郭淑敏结婚,并于北京响应台湾文化协会与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等启蒙活动。[6]在京期间,他居住于义父王法勤位于西拴马桩的王公馆,直至1923年1月婚后搬离,并在高岔拉胡同租屋。在此期间,他结识李大钊、刘半农及章士钊等人,并与同校教授李毅士、吴法鼎等共同发起成立西画研究团体“阿博洛学会”,致力于推广美术教育及油画、水彩创作[7][8][1]。同时创办“阿博洛美术研究所”,利用暑期教授西洋画知识与技法。1925年,由于人事变动,阿博洛学会及美术研究所解体。其后,刘锦堂联合画家贺天健等人,奔走筹建私立北平美术学院,迁居于北京西城区平安里租下三层楼房作为校舍招收学生。他同时受北京政府教育部委派,以教育专员身份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并顺道回台湾进行调研。[9]后担任背景侨务局顾问,兼与多位台湾同乡成立“台湾研究会”,担任会长。[1]
1928年,刘锦堂应林风眠邀请,前往国立艺术院任教,并担任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的筹备委员及审查委员。[1]期间创作了“西湖风景系列”水彩画。此后,他返回北京,应朋友储小石之请,出任京华美术专门学校校长皆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然而1931年,随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义父王法勤卷入政治斗争成为通缉对象,刘锦堂亦受到波及。[1]期间,他创作了多幅反映社会现状的作品,包括《弃民图》[10]、《台湾遗民图》[11][12]和《亡命日记图》[13]。
1932年,刘锦堂在西城区复办私立北平美术学院,后改名北平美术专校。该校后于1934年获教育部批准立案,改为私立北京艺术科职业学校。[1]
1937年,刘锦堂因盲肠炎恶化引发腹膜炎,经手术后于北京逝世,享年44岁。[1]其妻郭淑敏接掌校务,但随着北京沦陷,学校最终停办。
遗产
根据刘锦堂三子刘艺的证言,其母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战后期间仍保存刘锦堂的画作。[14]他自1978年开始整理父亲的作品与资料,并撰写了一篇以《弃民图》为题的报告文学,刊登于1979年第7期《北京文艺》,引起关注。他借此契机与台湾画界建立联系。[15]
1982年,《美术》杂志第12期刊登了刘锦堂逝世45周年的文章与相关纪录。同年,刘锦堂家属将其保存的40余件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收藏。1994年,为纪念刘锦堂百岁冥诞,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刘锦堂百年纪念展”。[14][16]
风格
刘锦堂的艺术创作生涯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包含第一创作期(1921–1923年),其中作品风格受印象派影响,以柔和的色彩与光影表现为主。然而,他已开始尝试使用黑色油彩勾勒人物轮廓,第二创作期(1928–1929年)被视为刘锦堂艺术创作的重要阶段。此时期代表性品,包括《燕子双飞图》[17]、《七夕图》和《灌溉情苗图》等,并创作了大量以西湖为题材的风景画。画作形式从传统的横幅油画转变为中国画式竖长幅,运用黑色油彩勾勒线条,并采用中国画的装裱方式。
第三创作期(1929–1934年)是刘锦堂创作的高峰期,作品更多融入时代感与社会议题,集中表现人物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追求。此时期的画风更加个性化,技法也更为成熟,代表作包括《弃民图》、《台湾遗民图》、《亡命日记图》、《北海公园一隅》、《香山》、《玉泉山》、《科学与卵生》等。[18]
参考文献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李柏黎. 遺民.深情.劉錦堂.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9. ISBN 9789860207088.
- ^ 蔡文婷. 台灣遺民——劉錦堂. 台湾光华杂志. [2024-12-21] (中文(台湾)).
- ^ 李梅樹紀念館 - The 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李梅树纪念馆官方网站. [2024-12-21] (英语).
- ^ 劉錦堂. 非池中艺术网. [2024-12-21].
- ^ 张玉萱. 日治時期赴中國之臺灣洋畫家-以劉錦堂、陳澄波為例. 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 2012.
- ^ 劉錦堂|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ARTOGO 帶你看展. ARTOGO 带你看展. [2024-12-21] (中文(台湾)).
- ^ “团体作为方法”参展艺术团体样本①——阿博洛学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CAFA Art Museum. www.cafamuseum.org. [2024-12-21].
- ^ 关于“阿博洛学会”的种种. www.cflac.org.cn. [2024-12-21].
- ^ 刘艺. 劉錦堂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中的地位.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01-12-22 (中文(台湾)).
- ^ 《棄民圖》. 台北市立美术馆. [2024-12-21].
- ^ 属于台湾人的文化宝库|国家文化记忆库2.0. 臺灣遺民圖|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国家文化记忆库 2.0. [2024-12-21] (中文(繁体)).
- ^ 《台灣遺民圖》. 台北市立美术馆. [2024-12-21].
- ^ 《亡命日記圖》. 台北市立美术馆. [2024-12-21].
- ^ 14.0 14.1 蔡文婷. 牽成阮的夢——老畫家回家. 台湾光华杂志. [2024-12-21] (中文(台湾)).
- ^ 《海峽評論》371期-2021年11月號. haixia-info.com. [2024-12-21].
- ^ 《劉錦堂百年紀念展》. 台北市: 台北市立美术馆. 1994.
- ^ 《燕子雙飛圖》. 台北市立美术馆. [2024-12-21].
- ^ 王悅之與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從「融合中西」角度所作的觀察.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24-12-2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