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库尼·韦戴
古库尼·韦戴(法语:Goukouni Oueddei;阿拉伯语:كوكوني عويدي,罗马化:Kūkūnī ʿWaīday,1944年—)[1]是乍得政治人物,他在1979年至1982年期间担任乍得国家元首。做为一个乍得北部人,古库尼奉行亲利比亚政策;与反对利比亚的哈布雷持续存在分歧,导致他在 1982 年被哈布雷的军队推翻。随后他成为哈布雷新政府的头号反对者,并在作为利比亚支持的叛军领导人的乍得-利比亚冲突。1985 年,由于与他的利比亚盟友之间的不和,使他流亡国外。2009年8月回国[2]。
古库尼·韦戴 Goukouni Oueddei كوكوني عويدي | |
---|---|
第四任乍得总统 | |
任期 1979年3月23日—1979年4月29日 | |
副总统 | 无 |
前任 | 费利克斯·马卢姆·恩加库图 |
继任 | 洛勒·穆罕默德·舒瓦 |
第六任乍得总统 | |
任期 1979年9月3日—1982年6月7日 | |
副总统 | 瓦达尔·阿卜杜勒卡迪尔·卡穆格 |
前任 | 洛勒·穆罕默德·舒瓦 |
继任 | 侯赛因·哈布雷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944年(80—81岁) 法属赤道非洲兹瓦尔 |
政党 | 乍得民族解放阵线 |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 |
早年
古库尼出生于乍得的北部,是东布人的德德(政教权威)欧德代·吉德米的儿子。由于受父亲反政府的思维影响,于1960年代末加入由阿巴·西迪克领导的乍得民族解放阵线(以下简称查解阵),成为反政府人士。查解阵不满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于总统任期内仅让南方人享有的政治主导地位,查解阵主张:应让全国人民的参与政治。1975年托姆巴巴耶被暗杀后,该国两个地理区域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为一场错综复杂的内战,涉及多个乍得政治团体、利比亚、美国和法国,甚至差点成了代理人战争。这起冲突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内战结束后,古库尼将独裁托姆巴巴耶的政权,视为法国在乍得继续统治的工具。
就任总统
古库尼于1979年3月23日被任命为临时乍得国家元首。他于1979年11月10日被推举成寻求交战派别的和解的民族团结过渡政府总统。当时政府组织为——总统古库尼:支持利比亚在冷战期间保持中立;副总统瓦达尔·阿卜杜勒卡迪尔·卡穆格:温和派且是南方人;国防部长侯赛因·哈布雷:亲欧的乍得北部人;外交部长艾哈迈特·阿西尔:亲利比亚的阿拉伯人。
个人竞争(尤其是昔日的盟友古库尼和哈布雷之间)限制了政府的效能,并导致人们认为古库尼是利比亚的傀儡。利比亚甚至提出吞并乍得,两国统一的提议,遭到所有意识形态阵营的反对,使他们罕见地统一阵线。为了挽救陷入困境的政府,古库尼于1982年5月19日任命吉丁加尔·多诺·恩加杜姆为总理。然而,随着过渡政府于1982年6月7日被哈布雷的支持者推翻,古库尼从首都恩贾梅纳逃离沙里河进入喀麦隆,他随后流亡到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3]。可是其余高官就没那么好命了,外交部长在一次无关的事故中丧生;由于哈布雷进行中央集权,副总统失去了他的大部分军事基地。
流亡与归国
时间到了1983年,古库尼带着利比亚的大量援助返回乍得,通过游击战与哈布雷政权对抗。他是最知名的乍得反政府人士,据报道,这位前总统要求新宪法和政党活动自由化。尽管哈布雷为试图与古库尼和解,给予有限的让步,但古库尼仍要求完全开放,不达成就不与之和解。
1985年8月,利比亚政府发现他与哈布雷谈判休战的意图,于是将其软禁在的黎波里。1985年10月,利比亚警方逮捕古库尼,并在过程中朝他的腹部开了一枪。经此事,他与利比亚人决裂,并于1987年 2月流亡到阿尔及尔[3][4] 。
古库尼于2007年4月17日,在加蓬首都自由市会见时任乍得总统伊德里斯·代比,讨论结束第二次乍得内战的方法。古库尼表示:乍得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也,希望利用自己的“道义权威”拯救乍得。他还说:希望能回归祖国的怀抱。当下他自认为能回国了[5][6]。结果在4月19日,两个叛乱团体的领导人拒绝了古库尼提出的出面调解提议[7]。
2007年7月30日,古库尼仍然回归乍得的怀抱,同行的有大约20名流亡的反政府人士,他们与代比讨论叛乱问题,及如何结束战争的局面。大抵是身份敏感,古库尼等人于当天晚些时候离开乍得,前往加蓬[8]。
2009年8月19日,在流亡 22 年后,古库尼宣布返回乍得[2]。
回归政坛
2008年3月4日,会见尼日尔总统马马杜·坦贾,讨论了恩都战役后乍得的局势[9]。
2013年,他的女儿萨迪·古库尼·韦德耶被任命为乍得政府社会行动部部长[10]。
在2015年布隆迪动乱中,包括代比在内的中非地区领导人,于当年5月25日指定古库尼为大湖地区特使,以帮助解决布隆迪局势[11]。
2019年,古库尼出版两本书,内容为他自己在流亡前的乍得岁月,并提及了1958到1991年的乍得历史。
2021年,前总统伊德里斯代比去世后,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代比和其他军人发起政变,夺取了政权。他们建立了一个过渡军事委员会,该委员会发起全国对谈。古库尼担任其中特别技术委员会主席,负责确保政治军事团体(主要是抵抗力量联盟和乍得变革与和谐阵线)的参与。然而,在2022年3月,在军政府与政治军事团体之间的第一次“预对谈”的前几天,以外交部长穆罕默德·泽内·谢里夫为首的另一个委员会,取代古库尼为首的特别技术委员会[12][13]。
注记
- ^ M. Lentz, Harris. Heads of States and Governments Since 1945. Routledge. 2014-02-04: 156. ISBN 9781134264902.
- ^ 2.0 2.1 La redaction de Mondafrique. « Séries d’été : Goukouni Weddeye, le maquisard devenu faiseur de paix (8/30) ». Mondafrique. [2015-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1).
- ^ 3.0 3.1 James Brooke, "Habre Policy in Chad: Name Ex-Foes to Key Pos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18 August 1987.
- ^ James Brooke, "Chad said to win vast Libyan boo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1 April 1987.
- ^ "Tchad: Idriss Deby rencontre l'ex-président Goukouni Weddeye à Libreville"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30, Agence France-Presse, 17 April 2007 (法语).
- ^ "L'ancien président Goukouni Weddeye veut "sauver le Tchad" de l'éclatement"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7, Agence France-Presse, 18 April 2007 (法语).
- ^ "Les rebelles rejettent la médiation de l'ex-président Goukouni"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30, Agence France-Presse, 19 April 2007 (法语).
- ^ "Une innovation dans la démarche de restauration de la paix au Tchad"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7 September 2007., Chadian government web site, 31 July 2007 (法语).
- ^ "L'ancien président tchadien Goukouni Weddeye reçu par le chef de l'Etat nigérien", Xinhua, 4 March 2008 (法语).
- ^ Justine Spiegel, "Saadie Goukouni Weddeye, enfant de l’exi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eune Afrique, 7 February 2013 (法语). Retrieved 6 February 2016.
- ^ Clement Manirabarusha and Goran Tomasevic, "Opposition breaks off Burundi peace talks over killing of opposition lead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uters, 25 May 2015.
- ^ RFI. Tchad: les rebelles participeront-ils au dialogue national ?. rfi.fr. [2021-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 ^ RFI. Tchad: Goukouni Weddeye débarqué du processus de dialogue avec les groupes rebelles. rfi.fr.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参考文献
- Martin Meredith. The State of Africa. Free Press (London). 2005: 352—355. ISBN 978-0-7432-3222-7 (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