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里巴斯
此条目可参照外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基里巴斯共和国,通称基里巴斯,是位于太平洋上的岛屿国家,分成吉尔伯特群岛、菲尼克斯群岛和莱恩群岛三大群岛,共有32个环礁及1个珊瑚岛,散布于赤道上3,800平方公里的海域,拥有世界最大的海洋保护区。“基里巴斯”这个名称源自于该国三大群岛当中最大的吉尔伯特群岛之密克罗尼西亚语音译,读作kiribas。[10]基里巴斯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在1979年脱离英国独立,目前是英联邦、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并于1999年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目前是唯一未加入任何区域集团的联合国会员国。
基里巴斯共和国 Ribaberiki Kiribati(基里巴斯语) Republic of Kiribati(英语) | |
---|---|
格言:Te mauri, te raoi ao te tabomoa (基里巴斯语) “健康,和平,繁荣” | |
国歌:《站起来,基里巴斯》 Teirake Kaini Kiribati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塔拉瓦[1][2][3][4] |
官方语言 | 英语、基里巴斯语 |
官方文字 | 拉丁字母 |
宗教 | 基督教 |
政治体制 | 选举行政总统的议会共和制 |
领导人 | |
• 总统 | 塔内希·马茂 |
成立 | |
1979年6月12日 | |
面积 | |
• 总计 | 811[5]平方公里(第186名) |
人口 | |
• 2018年估计 | 109,367[6](第197名) |
• 密度 | 135/平方公里(第73名) |
GDP(PPP) | 2022年估计 |
• 总计 | 2.66亿美元[7](第186名) |
• 人均 | 2,148美元[7](第168名) |
GDP(国际汇率) | 2022年估计 |
• 总计 | 2.16亿美元[7](第187名) |
• 人均 | 1,745美元[7](第143名) |
货币 | 澳大利亚元 基里巴斯元(KID) |
时区 | UTC+12 |
行驶方位 | 靠左行驶 |
电话区号 | +686 |
ISO 3166码 | KIR |
主要节日 | 独立日(7月12日) 圣诞节(12月25日) |
家用电源电压 | 240V |
家用插座标准 | I |
家用电源频率 | 50Hz |
人类发展指数 | ▲0.623[9](第132名) |
国家象征 | 军舰鸟(国鸟) 缅栀花(国花) |
地理最高点 | 巴纳巴岛上的一无名位置(海拔81米) |
最大湖泊 | 华盛顿湖 |
海岸线 | 1,143公里 |
互联网顶级域 | .ki |
“Kiribati”的各地常用译名 | |
---|---|
中国大陆 | 基里巴斯 |
台湾 | 吉里巴斯 |
港澳 | 基里巴斯 |
新马 | 基里巴斯 |
基里巴斯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东西南北半球区域的国家。
历史
早期
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300年,操同一语系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人定居在现今的基里巴斯,当时并没有国家的区分,居民来自汤加、萨摩亚和斐济,带来波利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文化[11]。
殖民地时期
葡萄牙探险家佩德罗·费尔南德斯·德·基罗斯于1606年发现布塔里塔里环礁和马金群岛。英国人汤玛斯·吉尔伯特与约翰·马歇尔于1788年航近阿贝马马环礁、库里亚岛、阿拉努卡环礁、塔拉瓦环礁、阿拜昂环礁、布塔里塔里环礁和马金群岛,但并未登岛。1820年,俄罗斯海军上将克鲁森施滕把主岛命名为吉尔伯特群岛。法国路易·伊西多尔·杜佩雷于1824年首度画出整个群岛的地图。19世纪初,捕掠商船和奴隶商船登陆基里巴斯,并带来枪械和疾病,首名英国人在1837年登陆此岛[12]。美国探险远征队于1841年对群岛进行测绘,并为岛上的土著绘像[13]。以《金银岛》闻名的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于1889年在阿贝马马环礁停留两个月,认识了该地酋长Binoka,在其作品In the South Seas中对其统治加以描述[14]。
1892年吉尔伯特群岛连同埃里斯群岛成为了英国的保护地“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由位于斐济的西太平洋最高委员会管理[12],并在1916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19年圣诞岛和1937年菲尼克斯群岛成为英国殖民地,并入基里巴斯[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塔拉瓦环礁和其它群岛被日军占领,1943年11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塔拉瓦战役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之一。
基里巴斯的一些岛屿,特别是莱恩群岛,在1950至60年代被英美用作核试验场所。
独立后
吉尔伯特及埃里斯群岛在1971年成为自治区。1974年,基于种族纷争,属于波里尼西亚人的埃里斯群岛居民要求投票,并在1975年与密克罗尼西亚人为主的吉尔伯特群岛分开。1978年,埃里斯群岛独立成为图瓦卢。巴纳巴岛希望从吉尔伯特群岛独立出来,从英国获得过去开采岛上磷酸盐矿的权利金,被英国拒绝。吉尔伯特群岛于次年7月12日宣告独立,并改国号为基里巴斯,但不包括菲尼克斯群岛和莱恩群岛。[16][17]美国与基里巴斯于1979年签订塔拉瓦条约,宣布放弃菲尼克斯群岛和莱恩群岛,条约于1983年生效,此二群岛遂并入基里巴斯。
人口过多成为基里巴斯的重要问题。1988年宣布4,700名居民会离开主岛,移往人口较少的其它岛屿定居。1994年塞布罗罗·斯托当选为总统。1995年基里巴斯使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移,使莱恩群岛的时区不会与其它岛屿有差异。此举是斯托总统的竞选承诺,使全国的商业能在同一时间发展,这也使基里巴斯成为首个迎接千禧年的国家,对旅游业来说是一个重要日子。1998年斯托再度当选,基里巴斯在1999年加入联合国[18]。
在基里巴斯首个非官方报章取得成功后,2002年通过一项争议性法案,允许政府强制关闭报业出版。2003年斯托再度当选,但很快被不信任票而下台,反对派阿诺特·汤当选为总统,2007年及2016年连任[19]。
地理
基里巴斯由约32个环礁岛和一个孤岛(巴纳巴岛)横跨东西半球。这些岛屿包括:
基里巴斯的薄和钙质土壤,不适合农业活动。由于海平面上升,泥土和地下水盐化,使得基里巴斯的井水不可饮用,人们只能透过收集雨水作为食用水。
基里巴斯所属岛屿东西跨越数千公里,主要的吉尔伯特群岛在经线180度线以西,而菲尼克斯群岛与莱恩群岛则在经线180度线以东。其所属岛屿范围包含东西南北四半球,也是世界上唯一横跨四个半球的国家[20]。若依照理论时区划分,两地计时将相差一天而造成不便。基里巴斯遂将菲尼克斯群岛与莱恩群岛的法定时区分别订为UTC+13与UTC+14,令其与位于UTC+12时区的吉尔伯特群岛同属一天,而时间更早。也因为如此,莱恩群岛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UTC+14时区的地方,也使得基里巴斯成为全球一天当中最早开始的国家。由于基里巴斯的加罗林岛是首个见证2000年日出的地区,因此更名为千禧岛[21]。
根据太平洋区域环境规划组织报导,基里巴斯两个无人小岛Tebua Tarawa和Abanuea已于1999年从海平面上消失[22][23]。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到2100年,由于全球暖化,不可避免的海平面将上升约0.5米,因此,在一个世纪内基里巴斯全国可耕地将会被盐化,并在很大程度上被淹没[24]。
2012年年初,基里巴斯政府购买了斐济第二大岛屿——瓦努阿岛约2,200公顷(5,400英亩)的地皮,Natoavatu Estate。当时有大量媒体报道称基里巴斯因海平面上升问题打算把整个基里巴斯的居民疏散到斐济。[25][26][27]2013年4月,总统阿诺特·汤开始规劝居民疏散、移居他处。[28]2014年5月,总统办公室确认花费930万澳元购买瓦努阿岛5,460英亩(2,210公顷)的土地。[29]
政治
基里巴斯宪法于1979年7月12日颁布,提供自由和公开的选举制度。
行政机关是由一名总统、一名副总统和内阁组成。根据宪法,总统由民选议员提名,经人民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任两次。内阁由总统、副总统和11名部长组成[30]。
基里巴斯有正式的政党,但他们的组织是非正规的。选举年龄是18岁。现今最主要的政党是追求真理党及关爱基里巴斯党(Tobwaan Kiribati),追求真理党在2020年和基里巴斯优先重组为支持基里巴斯优先党,是目前基里巴斯最大反对党。
立法机关是基里巴斯议会,由44名民选议员及1名斐济兰比岛的巴纳巴岛移民代表组成,议员的任期为四年。
地方政府由民选议员组成,民政事务处理方式类似美国殖民时期的城镇会议方式。岛市政局的财政是独立,不受中央政府控制。
司法制度与其他前英国属地相似,宪法规定司法独立,司法部门由高等法院和上诉法院组成,由总统任命主审法官。
执法
基里巴斯的执法机构是基里巴斯的警署,该机构负责所有执法任务和准军事任务。所有岛屿均设有警方哨所。警方拥有一艘巡逻艇。[31]基里巴斯没有自己的军队,国防事务依靠澳大利亚、新西兰。
基里巴斯最大的监狱名为Walter Betio Prison,位于贝蒂奥岛,此外在圣诞岛也设有一所监狱。
根据英国殖民时期残存的法律,男同性恋在该国非法,最高可判14年监禁(但从未执行过)。女同性恋合法,但女同性恋者会受到暴力、歧视。不过,政府禁止性取向就业歧视。[32][33]
行政区划
基里巴斯在独立前分为6个行政区,现今划分为三个没有行政功能的区,分别是吉尔伯特群岛、莱恩群岛和菲尼克斯群岛。吉尔伯特群岛的定居人口最多,莱恩群岛有五个岛是无人居住,菲尼克斯群岛只有一个岛屿有人居住。21个有人居住的岛上皆设有岛议会,塔拉瓦环礁设有3个地方议会,塔比特韦亚岛有2个议会。
经济
基里巴斯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天然资源匮乏。独立时在巴纳巴岛上的磷酸盐矿都已经耗尽。椰子核和鱼是基里巴斯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大的产品。基里巴斯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在此情形下,收入大部分来自国外,例如捕捞许可证,发展援助,工人汇款及旅游业。鉴于基里巴斯生产能力有限,几乎所有基本食品和生产项目都需要进口。
基里巴斯的经济受惠于国际发展援助方案,在2009年的多国捐款作为发展援助,欧盟提供900万澳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370万、世界卫生组织提供10万[34]。另外,2009年双边捐助者提供发展援助,包括澳大利亚(11万)、新西兰(6.6万)、日本(200万)、中华民国(10.6万)和其它捐助者(16.2万),包括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技术援助[34][35]。
1956年,基里巴斯成立一个主权财富基金,储存从开采磷矿收入的盈利。2008年,该收益平衡储备基金价值4亿美元[36]。
人口
基里巴斯人也称为基里巴斯。基里巴斯一词源自于吉尔伯特的基里巴斯语。
基里巴斯是属于密克罗尼西亚人。最近的考古证据证明,南岛民族已在数千年前定居在吉尔伯特群岛。大约14世纪,斐济人、萨摩亚人、汤加人入侵岛屿,使岛上民族多样化,引入波利尼西亚语系特征。各祖先族群之间的通婚,使人们在外观和传统上趋同。
基里巴斯人所操的太平洋语系称为基里巴斯语。英语是官方语言。老一辈的基里巴斯人偏向使用较复杂的语言。
基督宗教是主要宗教,在19世纪由传教士传入。人们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虽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信奉新教公理会,但亦有许多其他新教教派,包括福音神学派,其他与基督信仰有关的耶和华见证人和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摩门教)在基里巴斯亦存在,摩门教在2005年的信众达11,511人[37]。还有大约10,000人信奉巴哈伊信仰。
交通
目前基里巴斯有两个航空公司:基里巴斯航空和珊瑚太阳航空,两家都以邦里基国际机场为基地,提供吉尔伯特群岛国内航线。菲尼克斯群岛和莱恩群岛均没有国内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斐济的太平洋航空提供国际航线由楠迪国际机场往圣诞岛。
外交
与台海两岸的关系
1980年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交,2003年11月7日转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同年11月29日宣布与其断交。2019年9月20日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38],同月27日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复交[39][40]。
图像
参考资料
- ^ 中华民国外交部亚东太平洋司. 吉里巴斯共和國 Republic of Kiribati.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5) (中文(台湾)).
首都:塔拉瓦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基里巴斯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9-11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0) (中文(中国大陆)).
【首都】塔拉瓦(Tarawa),人口约5万。
- ^ CIA. AUSTRALIA - OCEANIA :: KIRIBATI. CIA World Factbook.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英语).
Capital: name: Tarawa
- ^ Government of Kiribati. About Kiribati. Government of Kiribati.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英语).
The capital of Kiribati is Tarawa
- ^ CIA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 ^ CIA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 ^ 7.0 7.1 7.2 7.3 Kiribati.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30) (英语).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2-09).
-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2-09).
- ^ Kiribati creates world's largest marine reserve. Reuters. 2008-02-14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6) (英语).
- ^ I-Kiribati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10-14.
- ^ 12.0 12.1 BBC Timeline:Kiribati. BBC. 15 May 2008 [29 Jul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06).
- ^ Charles Wilkes. Chapter II Ellice's and Kingsmill Group. Narrative of the U.S. Exploring Expedition 5. Philadelphia: C. Sherman. 1845年: 35–75.
- ^ Stevenson, Robert Louis. In the South Seas. New York: C. Scribner's Sons. 1896年: 299.
- ^ Grimble, Sir Arthur. A Pattern of Islands. Early New Zealand Books (NZETC). 1952 [16 Oc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1).
- ^ Reilly Ridgell. Pacific Nations and Territories: The Islands of Micronesia, Melanesia, and Polynesia 3rd. Honolulu: Bess Press. 1995: 95. ISBN 9781573060011.
- ^ de Deckker, Paul. Decolonisation Processes in the South Pacific Island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Metropolitan Powers. (PDF).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Law Research. 1996, 2: 8.
- ^ Kiribati. Un.org. 1 Oct 2003 [14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1).
- ^ IFES Election Guide - Country Profile: Kiribati. Electionguide.org. [14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1).
- ^ The 4 Hemispheres Of The World. WorldAtlas. 2021-04-19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6) (美国英语).
- ^ Harris, Aimee. Millennium: Date Line Politics. Honolulu Magazine. April 1999 [14 Jun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8).
- ^ Islands disappear under rising seas [海平面上升令岛屿消失]. BBC News. 1999-06-14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7) (英语).
- ^ 奧運舉重手落敗跳開心舞 原來另有目的. 苹果日报 (香港). 2016-08-25 [2016-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8) (中文(繁体)).
- ^ Eilperin, Juliet. Debate on Climate Shifts to Issue of Irreparable Change. The Washington Post. 2006-01-29 [2010-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7) (英语).
- ^ Chapman, Paul. Entire nation of Kiribati to be relocated over rising sea level threat.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7 March 2012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8).
- ^ Spektor, Dina (7 March 2012) Rising Sea Levels Threaten South Pacific Nation Of Kiribat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usiness Insider. Retrieved 2 March 2013.
- ^ Kiribati parliament to consider Fiji land purchase. Radio NZ (Wellington). 11 April 2012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 ^ Kiribati: A Nation Going Under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3 April 2013., The Global Mail, 15 April 2013
- ^ Kiribati Buys a Piece of Fij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iribati Climate Change', 30 May 2014
- ^ Kirbati Goverment Cabinet. Kirbati Presidential Web Portal. 2016-01-07 [201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30).
- ^ Pacific Forum class patrol boat. Hazegray.org. 2002-03-25 [201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Cooks bill puts spotlight on Pacific's anti-gay laws. RNZ News. 2017-08-21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 ^ Avery, Daniel. 71 Countries Where Homosexuality is Illegal. Newsweek. 2019-04-04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 ^ 34.0 34.1 Kiribati: Statistical Appendix.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Country Report No. 11/114. 24 May 2011 [10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7).
- ^ Kiribati: 2011 Article IV Consultation-Staff Report, Informational Annexes, Debt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Public Information Notice on the Executive Board Discussion, and Statement by the Executive Director for Kiribati.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Country Report No. 11/113. 24 May 2011 [10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4).
- ^ Sovereign Wealth Fund Institute. [2011-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 ^ Kiribati. Global Mormonism. [202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3).
- ^ 台湾与中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断交. 联合早报. 2019-09-20 [2019-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0).
- ^ 台湾再失邦交国 基里巴斯倒向北京的重要原因 - BBC News 中文.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1).
- ^ 台媒称大陆对基里巴斯开展“金元外交” 北京回应_中国-多维新闻网.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2).
- ^ prisonstudies.org.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