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312年—373年8月18日),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重要将领及权臣、军事家,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官至大司马录尚书事宣城内史桓彝长子,因领兵消灭成汉而声名大盛,又曾三次领导北伐,掌握朝政并曾操纵废立,更有意夺取帝位,但终因最后一次北伐大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氏谢氏势力而未能如愿。死前欲得九锡亦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时也未能实现。因桓温获赐谥号宣武,故《世说新语》称其为“桓宣武”。其子桓玄后来一度篡夺东晋帝位而建立桓楚,追尊桓温为“楚宣武帝”。

桓温
东晋大司马录尚书事
桓楚追封皇帝
时代东晋
主君晋哀帝晋简文帝晋孝武帝
姓名桓温
元子
封爵南郡公
封地南郡
族裔汉族
籍贯谯国龙亢
世系谯国桓氏
出生永嘉六年
312年
西晋
逝世宁康元年七月十四日
373年8月18日
东晋扬州姑孰
庙号太祖
谥号宣武帝
亲属
父亲桓彝
母亲孔氏
元配南康公主司马兴男
侧室李氏、豫章公太夫人马氏
元配之父晋明帝司马绍
元配之母明穆皇后庾文君
兄弟桓云 桓豁 桓秘 桓冲
世子桓熙
桓济
临贺公桓歆
桓祎
桓伟
武悼皇帝桓玄
桓伯子
其他亲属侄子:新安郡王桓谦桓石绥 侄孙:桓振

生平

家族及早年生活

家族先世

桓温之族出自龙亢桓氏,其父为桓彝,桓彝之父为桓颢,在西晋时门望和官位均甚平平。史籍记载桓温是东汉大儒桓荣之后。根据《世说人名谱》推测,其应为桓荣的九世孙。根据田余庆的推断,在高平陵之变中被杀的桓范极有可能为桓温的高祖父或高祖父的兄弟。[1] 其家族因此沦为刑家,到其父桓彝时只能算是一个二流士族。桓彝过江时族单势孤,尽管立有大功,仍然门地不高。桓温少时勤俭,也与世家子弟颇有不同。

得名温峤

永嘉六年(312年),桓温出生。不满一岁时,温峤见到他,称许长有奇骨,听到哭声,又称赞他是英才降世。温峤素来有识人的名声,父亲桓彝很高兴,于是以温峤的姓“温”作为桓温的名字。温峤知道了,笑着说:“那我的姓以后就得改了。”(暗示桓温可能称帝,自己的名字将因此避讳。)[2]

为父报仇

年少与殷浩齐名。咸和三年(328年),其父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苏峻将领韩晃所杀,当时桓彝所驻泾县县令江播亦有协助。桓温当时极度痛心,且一直想着为父报仇。桓温十八岁时,江播已死,江播的三名儿子则在守丧,但他们仍有防备桓温,将刀刃藏在杖中。桓温则以吊唁为名,得以进入三人守丧的庐屋内,立杀江彪,及后追杀其余两人。

仕途及执掌荆州

出镇外地

庾翼曾向成帝表示,桓温有英雄之才,应当将其招为女婿[3]。于是桓温娶南康长公主,拜任驸马都尉,并承袭父爵万宁男咸康元年(335年)任琅琊太守[4]。后升辅国将军。建元元年(343年),桓温配合征西将军庾翼的北伐行动,假节任前锋小督,进据临淮。三个月后,原徐州刺史何充入朝,以桓温继刺徐州,桓温升为都督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永和元年(345年),庾翼病死,临终前上表求以儿子庾爰之接掌荆州,作为自己继任者。但辅政的何充则又推荐桓温,桓温于是于当年获升任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5],代替庾氏镇守荆州。

何充的本意是扶持桓温对抗庾氏势力[6]。但当时的名士、桓温的连襟刘惔评价说“让桓温去,荆州他一定拿得下来。但拿下来以后他就不受控制了”[7]。永和二年何充死后,会稽王司马昱居首辅之任,继承了何充的安排。

平灭成汉

永和二年(346年),桓温趁成汉内部不稳,汉主李势荒淫无道令国家衰弱,决心征伐。当年十一月就上表朝廷,并立刻率领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司马无忌和建武将军袁乔等进攻成汉。当时朝廷内部多数都认为蜀地险要偏远,而且桓温兵少而深入蜀境,都为他担忧。次年三月,桓温进兵至彭模,并听从袁乔全军进击,只带三日粮食直攻成都的计谋,只留参军孙盛周楚以弱兵在彭模守辎重,桓温则亲自率兵直攻成都。

及后李势所派抵抗桓温的将领李福尝试袭击彭模,但在孙盛等人奋战之下被击退。而桓温进兵时遇到守将李权,三战三胜,并一直逼近成都,李势于是在笮桥率所有兵力抵抗桓温。桓温前锋初时陷于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箭矢更射到桓温所骑马匹以前,兵众十分恐惧而要撤退。但当时战鼓鼓手却错误擂鼓命兵众进攻,袁乔于是拔剑领兵与成汉军激战,终大败对方,桓温于是进攻至成都城下并烧了城门。成汉人见此,再无斗志,李势亦乘夜弃城逃至葭萌。不久,李势决定投降,桓温受降并迁李势及成汉宗室到建康

桓温平蜀后留驻成都一个月,在当地举任贤能,表彰美善。又以成汉旧臣谯献之常璩等人作为自己参佐,成功安抚当地人民。桓温即将返回荆州时,隗文邓定等人在蜀地叛乱,桓温与袁乔、周抚等各自领兵讨伐,都将对方击破。后桓温领兵还镇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永和四年(348年),朝廷以桓温平蜀的功勋,升桓温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

待机掌权

桓温虽然灭掉成汉,声名大振,但亦因此令朝廷忌惮他功高不能控制,辅政的会稽王司马昱于是擢升扬州刺史殷浩处理朝政,以抗衡桓温日渐增长的势力。永和五年(349年)四月,后赵君主石虎死,北方因石虎诸子争位而再度混乱。桓温见此,即于六月由江陵出屯安陆,并上疏请求北伐。朝廷立即以褚裒自京口抢先出师北伐,以拒桓温要求。但褚裒旋即败归,惭愤而死,使桓温少了一个可以与自己抗衡的对手。

永和六年(350年),朝廷以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五州诸军事,委以北伐重任,以此抗衡桓温。桓温亦知朝廷以殷浩抗衡自己,感到很不忿,但桓温亦知殷浩为人,并不忧心。当时桓温除本官所都督六州外亦加都督广二州[8]共八州,此八州士兵和资源调配都不由朝廷掌握。故此当时桓温屡次上表请求北伐不果后,再次上表请求北伐并立刻自行率四、五万兵于永和七年冬(351年)沿长江东进武昌,便令当时人心惊骇,殷浩亦曾打算辞官回避,而司马昱亦要写信劝止桓温,终令桓温退兵回荆州。朝廷及后让桓温进位太尉,但桓温辞让不拜。

永和九年(353年),殷浩的北伐以前锋姚襄倒戈而彻底失败[9],令朝野怨恨。永和十年(354年),桓温趁机上奏列举殷浩罪行,逼使朝廷废殷浩为庶人,桓温开始掌权。此时桓温执掌荆州,但尚未控制豫州、徐州,他的势力还无从接近建康,因此也不可能真正一手掌握朝廷内外大权。为此,桓温继续倡言北伐,以之作为主要手段,徐图发展[10]

北伐中原

桓温分别于354年、356年及369年发动北伐北方十六国的战役。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其余两次皆被击退,成效不大。

北伐前秦

永和十年(354年)二月,桓温奏免殷浩后不久便发动第一次北伐,亲率步骑四万余人进攻武关,水军直指南乡(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命司马勋从子午道(秦岭栈道,通向汉中)进攻以关中地区为根据地的前秦。桓温后率军在蓝田(今陕西蓝田县)击破苻健军队数万人,进驻长安东面的霸上,逼使前秦君主苻健以数千人退守长安小城。当地民众很多都以款待桓温军,而老人亦感触得哭泣著说:“没想过今天还能看到官军!”

在此期间,桓温曾接见了当时的隐士,后来声名大噪的王猛,王猛看穿了桓温意在江左而不在关中,临灞水而不渡,只为此增加自己的政治声望,而不是真想收复失地[11]。但桓温部将顺阳太守薛珍却不明桓温意图,咎责桓温持重不攻长安,终于触及桓温忌讳,被桓温诛杀。九月,因桓温本想收割作军粮的麦子被秦军抢先收割,并坚壁清野,令晋军粮秣不继,被迫徙关中三千多户一同撤返江陵。撤军时更遭前秦军攻击,死亡失踪者数以万计。

桓温曾拜王猛为军咨祭酒,撤退时请王猛一同南行,并任命他为高官督护,但王猛没有跟随。

收复洛阳

永和十二年(356年)三月,桓温打算发动第二次北伐,请求移都洛阳,修复园陵。虽然桓温上奏十多次都不被允许,但朝廷却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二州诸军事,主征讨之事。七月,桓温从江陵起兵发动第二次北伐。八月,桓温进军洛阳以南的伊水,当时人姚襄正在围攻洛阳,见桓温攻来,于是撤去洛阳的围城军队去抵御桓温。桓温终在伊水大破姚襄,姚襄逃走。及后,据有洛阳的周成献城向桓温投降,桓温于是成功收复故都洛阳。桓温及后拜谒各皇陵及修复其中已被毁坏者。桓温留颖川太守毛穆之、河南太守戴施等守护洛阳,自己则领三千多家归降的人民南迁至长江汉水一带,返回荆州。升平四年(360年),桓温进封南郡公

隆和元年(362年),前燕将领吕护进攻洛阳,桓温派庾希邓遐陈祐守城。桓温亦上奏请求晋室迁都洛阳,又建议南迁的士族返乡,朝廷畏惧桓温,不敢有异议;但士族们却已安于南方,根本不愿北返。在此忧虑之时,扬州刺史王述认为桓温只是以迁都之名威压朝廷,并非真心想还都洛阳,只要表示顺从便可,毋须实行。诏书下达后,晋室始终没有还都洛阳。

进逼中枢

在桓温第二次北伐至第三次北伐之间政局的胶着状态中,桓温步步进逼中枢。隆和元年(362年),桓温上疏要求将南渡的士族北徙[12]。此议桓温倡之多年,至此更咄咄逼人。朝廷疑惧,莫敢或异,只有孙绰冒险陈词[13]。桓温的威胁很快收到实效。兴宁元年(363年),桓温获加授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次年桓温率水军移守合肥,又有扬州牧之命。桓温既为内录,又牧扬州,于理应当入朝。朝廷犹豫再三,既征又止,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惶惑无主,举措失态。而桓温此时亦不敢贸然谒阙,于是而有兴宁二年(364年)七月桓温下驻芜湖西南之赭圻,遥领扬州牧之事。当时前燕又再进攻洛阳,守将陈祐留兵出奔。司马昱知道后,于是于兴宁三年(365年)与桓温商议征讨之事,并让桓温移镇姑孰。但同年因晋哀帝死,征伐之事就暂停。同年,前燕攻陷洛阳。

桓温居姑孰,扼制了建康南门,重现了当年王敦苏峻所造成的局势,也颇似庾亮之居芜湖。不过此时朝廷还有京口的徐、兖军以及寿春合肥的豫州军在,所以桓温仍小心翼翼,不敢造次,唯恐孤军受敌。此时桓温将控制下的荆州和江州委于其弟桓豁桓冲,他则力求解决豫、徐问题,消除进入中枢的障碍。而欲解决豫、徐问题,假北伐的名义最为堂皇[11]。于是而有太和四年(369)桓温的第三次北伐。

北伐前燕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发动第三次北伐,并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及豫州刺史袁真等一同讨伐前燕。而桓温其实一直都希望控制郗愔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所统领的精兵,郗愔子郗超时为桓温参军,便修改了父亲写给桓温的书信,变成以老病辞任二州刺史职位,并劝桓温接掌自己所领军队。桓温看信后十分高兴,桓温亦因而得以自领徐、兖二州刺史。及后,桓温正式起兵,率五万人从姑孰出发北伐。

桓温前进至金乡,因大旱引水让水军舟船得以进入黄河。当时郗超认为如此难以运输补给,建议直攻前燕都城邺城,或者停驻黄河、济水一带管理漕运,积聚足够的物资待次年夏天才进攻。但桓温都没有听从。桓温派军先后攻败湖陆守军、在黄墟迎击的慕容厉林渚傅颜,前燕于是向前秦求救,桓温亦前进至枋头。桓温及后没有再进逼前燕,反希望以持久战坐取全胜。九月,因袁真无法开通石门以通水路运输,而前燕亦断了桓温粮道,桓温见战事不利而粮食又已尽,更听闻前秦援兵将至,于是烧船、弃辎重铠甲,自陆道撤退。途中遭前燕骑兵追击,损失三万余人;更被前秦军在谯郡击败,于是这次北伐以大败告终。

控制徐豫

夺得徐州、豫州的控制权是桓温第三次北伐的重要动机,他也成功地借第三次北伐达成了这个目标。

当时的徐州兵由郗愔控制,而桓温早就想夺其兵权[14]。以京口为基地的徐、兖都督所部兵,造基于郗鉴所组的以北来流民为主体的军队,素以劲悍见称。郗鉴以后,虽其刺史、都督不全出自郗氏家族,但京口兵始终处于郗氏影响之下。因此桓温不得不以郗愔居徐、兖,却又不甘心,必须处心积虑,尽速夺取。所以桓温第三次北伐时约徐兖郗愔、豫州袁真一同出师,即是承此谋略而发[11]

郗愔对桓温的计划感知迟钝,得知桓温相约北伐,他向桓温寄笺道“共奖王事,修复园陵”。郗愔的儿子郗超是桓温的参军,郗愔的信送到的时候,郗超本来出门了,听说了这事慌忙赶回,把父亲的信拿来看了。看完立刻把信毁成碎片,又另作一份写道“自陈老病,不堪人间,乞闲地自养。”桓温大喜,于是顺水推舟,转郗愔为会稽内史、都督五郡军事,自己则兼领徐、兖二州[15]。作梗多年的京口重镇问题,未动刀兵,戏剧性地解决了。

桓温处置豫州袁真的办法,却不相同。袁真得桓温命,未达其旨,遂率师逾淮,攻克谯梁。桓温败于枋头之后,将罪责推给未能开通石门水道的袁真,奏免为庶人,而以桓温世子桓熙代为豫州刺史。袁真不甘心被桓温诬以罪责,而上奏桓温罪状又不果,于是以寿春(今安徽寿县)叛归前燕。同年袁真逝世,太和六年(371年),桓温率军击败前秦援军,并攻陷寿春,俘斩袁真子袁瑾。当时的人们认为袁真是受了冤屈的[16]

谋求权力及晚年

废帝立威

桓温虽然自从363年获录尚书事开始就干预朝政,而且自负有才能,早就有异志,所以才发起北伐希望先建功勋,然后领受九锡并进图篡位。但因第三次北伐遭前燕及前秦击败,声名和实力都减弱,图谋不成。另一方面,就桓温在江左积累权力的过程看来,第三次北伐以后,桓温才取得徐、豫,扫清进入建康的障碍,控制司马昱,使东晋朝廷一度成为“政由桓氏,祭则寡人”[17]的朝廷。因此,桓温第三次北伐又是他在江左权力之争中取得胜利的顶点[11]

在东晋,能长久掌权的家族,一般都是子弟众多而且名重一时,分居内外,彼呼此应,以维持家族势力于不衰。但谯郡龙亢桓氏由于族单势孤,虽桓温掌握权力二十余年,兄弟中仍无一人得居朝廷显职,桓温也一直不敢进入建康。太和四年(369年)桓温从枋头败归后,由于徐、豫问题业已解决,才敢于从姑孰越建康,一度在广陵筑城而居,并借此清理盘根错节已数十年的北府异己势力。咸安元年(371年),乃有桓温入建康,废海西公而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简文帝)之事。

废立之议,倡自郗超,但桓温“宿有此谋”[18],郗超不过是揣摩桓温之意而发之。桓温于咸安元年(371年)十一月丁未从白石入建康,第二日己酉海西公便出宫,简文帝即位,未遇障碍,一切顺利。琅邪王氏王彪之甚至还为桓温废立寻找历史根据,制定礼仪。接着桓温以亲信人物郗超直宫省中,侍从(实际上是监督)简文帝,从此桓温奠立了自己在朝廷牢固的权威地位。

多所废徙

桓温随后就因厌恶殷氏和庾氏强盛,又忌惮时任太宰的武陵王司马晞的军事才干,于是先上奏弹劾司马晞“聚纳轻剽,苞藏亡命”,并诬司马晞将成叛乱祸根,成功将司马晞及其子司马综免官。及后又派弟弟桓秘逼迫新蔡王司马晃诬称自己与司马晞、司马综、著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倩、太宰曹秀散骑常侍庾柔等人谋反。桓温下令将他们收付廷尉,晋简文帝只有哭泣。后在桓温意愿下,廷尉上奏要赐死司马晞,简文帝不愿,下诏要再作议论。桓温于是上书请诛司马晞,言辞十分严厉急切。简文帝见此,只得写书给桓温:“若果晋室国祚长久,那么你就应该依从早前的诏命从事;如晋室大势已去,那你就让我退位让贤吧。”桓温见后,流汗色变,而司马晞亦只被废为庶人,未被诛杀。但庾柔、殷涓等人都被族诛。桓温此后,威势极盛,连谢安见他亦对他遥拜,更以君臣称作二人关系[19],足见当时桓温权势已经比皇室更高,如同君主。

未得九锡

桓温在夺取最高权力的最后几步过程中,遭遇了当朝门阀世家的抵抗。当时朝廷在位的士族人物,多数曾居桓温军府,是桓温的故吏,他们都深知桓温的政治志向。但是他们之中愿意协助桓温,为桓温所用的,只有郗超一人。简文帝死,至孝武帝立,其间不过五日,朝局却围绕所谓简文帝遗诏问题,展开了以桓温为一方,以王坦之谢安为一方的尖锐激烈斗争。[20]

咸安二年七月甲寅(372年7月23日),简文帝病重,当天连发四诏令桓温入朝,桓温推辞未至[21],并上疏推荐王坦之与谢安,以此试探世家大族的反应[22]但奏疏还未送达京城,简文帝就去世了。

己未(7月28日),司马曜被立为太子,简文帝遗诏令桓温行周公故事,如果皇帝不贤可以自行取代。侍中王坦之当面撕毁了这个诏书,于是简文帝将遗诏改为令桓温像诸葛亮王导那样辅佐皇帝,然后便升遐了[23]。当时群臣都因桓温权势而不敢以皇太子司马曜为帝,反等待桓温的决定。尚书仆射王彪之则以太子即位之正当性释除群臣疑虑,迎司马曜继位为晋孝武帝。

桓温原本寄望简文帝会将帝位禅让给自己,或让自己仿效周公为君主主理朝政。如今两者皆否,大失所望,因而十分怨愤,更怀疑这是王坦之、谢安做的。不久,朝廷下诏桓温入朝辅政,并加前部羽葆鼓吹,武贲六十人,桓温辞让。宁康元年(373年),桓温入朝拜山陵,朝廷诏谢安及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百官拜于道侧。因着桓温兵权,其时有名望地位的官员们都很害怕,更有桓温将要杀害王坦之及谢安的传言。三月,桓温患病,停建康十四日后退还姑孰。当时桓温表示想受九锡,多番催促,而王彪之及谢安见桓温病重,则借修改袁宏所写的锡文暗中拖延。宁康元年七月十四日(373年8月18日),桓温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至此锡文仍未完成。朝廷追赠丞相,谥号为宣武。丧礼依司马孚霍光的仪式,葬姑孰青山[24][25]

性格特征

  • 桓温少时有豪迈风气[26]。姿貌甚伟,面有七星。
  • 桓温爱好清谈,但水平有限[27]
  • 桓温伐蜀时经过长江三峡,部队中有人捉了一只小猿,母猿则在岸边哀号,一直跟了桓温的船队行了百多里。及更跳了上船,但随即就死了。及后有人剖开其腹,见其肠脏都断成很多小段。桓温知道后大怒,贬黜了捉了小猿的人[28]。又一次,桓温与众人一同吃饭,一名参军用筷子夹蒸薤菜时,薤菜秥在一起夹不起,而其他同桌的人又不帮助,看见参军夹着不放的模样更笑起来。桓温见此,说:“一同吃饭仍不相助,何况遇到危难时呢?”于是将他们免官[28]。都见到桓温虽然是极具野心的将领,但亦能在小事上显出顾及人情的性格。
  • 桓温性格俭朴,每次宴会只吃七个奠柈茶果
  • 桓温每逢大事无静气。既要行伊霍之事,又虑太后意异(褚蒜子时为崇德太后),等待时“悚动流汗,见于颜色”(《晋书·后妃传》)。太后礼佛毕,从容作答,桓温又大喜过望。

轶事

  • 桓温因晋成帝姊南康公主而大贵,及掌军权,尽废明帝后人。简文帝说,找郎婿找得王敦、桓温辈,稍得志便要废立人。
  • 桓温待南康公主寡仁义。行军司马谢奕为人狂放,醉后穷追不舍,桓温只得到处逃窜。南康公主见之,诉曰:“非是狂司马,安得见郎君。”
  • 桓温与弟桓冲志趣不合,情谊颇深。温死,冲为国家故,立其幼子玄。
  • 桓温年少家贫,与人玩摴蒱曾大败,要找袁耽求取胜之法。[29]
  • 有人曾问桓温有关谢安王坦之的优劣,桓温正想说,但就后悔说:“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30]
  • 桓温第三次北伐时,行军至金城,看到自己任琅邪太守时所种的柳树已经十分粗大,慨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扶著枝干拿着枝条,流下眼泪。[31]
  • 桓温曾躺卧著说:“作此寂寂,将为所笑。”然后起坐,又说:“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岁邪?”[32]。又曾经在经过王敦墓,说:“可人,可人!”
  • 桓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司马懿刘琨之流,若有人将他比作王敦就会很不高兴。第一次北伐后,在北方获得了一个老婢,是昔日刘琨的女伎。老婢见桓温后就掩面哭泣,桓温追问,老婢则答:“你很像刘司空大人(刘琨)。”桓温听后十分高兴,便去整理衣冠,及后又召来老婢来问。老婢则说:“唇很像,但可惜太薄;须很像,但可惜是赤色;体形很像,但可惜太矮;声音很像,但可惜不雄壮。”桓温听后脱下冠带去睡,不高兴了数日。
  • 桓温一次乘下雪打猎,先见王濛刘惔等人。刘惔见他一身戎装,问:“老贼欲持此何作?”桓温说:“我若不为此,卿辈那得坐谈?”[33]
  • 桓温曾读皇甫谧的《高士传》,读到于陵仲子时就掷去书本,说:“谁能这样苛刻对待自己!”[34]
  • 南朝齐梁时文人殷芸在《小说》中记载一段与桓温有关的事。内容描述东晋权臣桓温伐成汉时遇到一位百岁老翁,年轻时曾在诸葛亮在世时与之共事过。桓温召见他说:“当今之世谁可以跟诸葛亮相比呢?”,桓温的话语相当自衿。没想到老翁回答:“诸葛亮在世时我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但诸葛亮死后我发现没人比得上他。”[35]

评论

  • 《晋书》评:“桓温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见赏通人,夙标令誉。时既豺狼孔炽,疆场多虞,受寄捍城,用恢威略,乃逾越险阻,戡定,独克之功,有可称矣。及观兵洛汭,修复五陵,引斾秦郊,威怀三辅,虽未能枭除凶逆,亦足以宣畅王灵。既而总戎马之权,居形胜之地,自谓英猷不世,勋绩冠时。挟震主之威,蓄无君之志,企而概息,想处仲而思齐,睥睨廷,窥觎鼎。复欲立奇功于,允归望于天人;然后步骤前王,宪章。逮乎石门路阻,襄邑兵摧,怼谋略之乖违,耻师徒之挠败,迁怒于朝廷,委罪于偏裨,废主以立威,杀人以逞欲,曾弗知宝命不可以求得,神器不可以力征。岂不悖哉!岂不悖哉!斯实斧钺之所宜加,人神之所同弃。然犹存极光宠,没享哀荣,是知朝政之无章,主威之不立也。”
  • 庾翼:“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 何充:“桓温英略过人,有文武识度。”[36]
  • 孙绰:“高爽迈出。”[30]
  • 刘惔:“须如反猬毛,眼如紫石棱,自是孙仲谋司马宣王一流人。”[37]
  • 田余庆:“桓温以北伐为手段,以篡夺为目的,把由于北伐而增进的实力和威望用之于篡夺,所以不会尽心力于北伐,也无意久事中原。这就是说,桓温的政治野心限制了他的北伐活动,使北伐活动得不到广泛的支持。而且,其时北方民族关系混乱,民族兴起的潮流一浪接着一浪而来,新的民族势力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因此,任何北伐战役的成果都无法得到巩固,桓温北伐也是如此。这是形势使然。所以桓温北伐意义颇为有限,战略上说来最多只能起以攻为守的作用,把混乱的民族斗争限制在北方,不使它蔓延到江东来。从战略上说,交战状态中的一方如果完全没有进攻能力,也就难于防守。不过在这种战略作用的发挥方面,在北伐行动的坚决性方面,桓温北伐无法与祖逖北伐相比。”[20]

家庭

先祖

父母

  • 桓彝,东晋宣城内史,苏峻之乱时因反抗苏峻而遇害。
  • 孔宪[38],获追赠临贺太夫人。

妻妾

  • 司马兴男,桓温正妻,南康公主,晋明帝女。
  • 李氏,李势妹,一说为李势女。桓温平蜀后纳为妾。
  • 马氏,桓玄之母,后追赠为豫章公太夫人。

兄弟

  • 桓云,桓温二弟,官至江州刺史。
  • 桓豁,桓温三弟,东晋将领,官至征西大将军。
  • 桓秘,桓温四弟,官至辅国将军、宣城内史。桓温临死时与桓温子桓熙桓济合谋杀死将接掌桓温兵众的桓冲。事败后被朝廷弃用。
  • 桓冲,桓温幼弟,有武干,受桓温器重。官至车骑将军。

子女

  • 桓熙,桓温长子,初被立为世子,但因才能不高,桓温将兵众都交给桓冲。桓温临死时曾与桓济和桓秘谋杀桓冲,失败后被徙至长沙
  • 桓济,与桓熙谋杀桓冲失败,被徙至长沙。
  • 桓歆,封临贺公。
  • 桓祎,愚笨,五榖不分。
  • 桓伟,东晋将领,官至安西将军、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使持节督荆益宁秦梁五州诸军事。
  • 桓玄,桓温幼子,袭桓温爵。东晋官至相国,后篡位建立桓楚。最终被刘裕所主持的讨伐军击败并被杀。
  • 桓伯子,桓温二女,嫁王愉[39]
  • 桓氏,桓温女,嫁王裕之[40]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晋书/卷098》,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文献

引用

  1. ^ 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1日. 桓温的先世和桓温的北伐问题 
  2. ^ 晋书·桓温传》:“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峤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
  3. ^ 晋书·庾翼传》:“桓温有英雄之才,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蓄之。”
  4. ^ 宋书·州郡志》:“成帝咸康元年,桓温领郡镇江乘之蒲州上,求割丹阳之江乘县境立郡。则温所治之琅琊,在江南之江乘。”
  5. ^ 此处桓温官位据《晋书·穆帝纪》
  6. ^ 晋书·何充传》:“桓温、褚裒为方伯,殷浩居门下,我可无劳矣。”
  7. ^ 世说新语·识鉴》:“小庾临终,自表以子园客为代。朝廷虑其不从命,未知所遣,乃共议用桓温。刘尹曰:“使伊去,必能克定西楚,然恐不可复制。””
  8. ^ 《资治通鉴·卷九十九》胡注:“永和元年,温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五年,遣滕畯帅交、广之兵伐林邑,盖是时已加督交、广二州矣。”
  9. ^ 《资治通鉴》写永和九年殷浩北伐因姚襄叛变而大败,姚襄更“俘斩万余,悉收其资仗”
  10. ^ 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1日. 桓温北伐与东晋政争 
  11. ^ 11.0 11.1 11.2 11.3 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1日. 桓温北伐与东晋政争 
  12. ^ 晋书·桓温传》:“自永嘉之乱,播流江表者,请一切北徙,以实河南,资其旧业,反其土宇,劝农桑之务,尽三时之利,导之以义,齐之以礼,使文武兼宣,信顺交畅,井邑既修,纲维粗举。”
  13. ^ 晋书·孙楚传》:“而百姓震骇,同怀危惧者,岂不以反旧之乐赊,而趣死之忧促哉”
  14. ^ 《世说新语·捷悟》:“郗司空(愔)在北府,桓宣武恶其居兵权。”注引《南徐州记》曰:“徐州人多劲悍,号精兵,故桓温常曰:‘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
  15. ^ 《世说新语·捷悟》“郗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恶其居兵权。郗于事机素暗,遣笺诣桓:“方欲共奖王室,修复园陵。”世子嘉宾出行,于道上闻信至,急取笺,视竟,寸寸毁裂,便回。还更作笺,自陈老病,不堪人间,欲乞闲地自养。宣武得笺大喜,即诏转公督五郡,会稽太守。”
  16. ^ 《太平御览》卷六五四引《世说新语》曰:“桓宣武之诛袁真也,未当其罪,世以为冤焉。袁在寿春,尝与宣武一妾妊焉,生元(玄)。既篡,亦覆桓族,识者以为天理之所至。”
  17. ^ 《晋书》卷九《孝武帝》纪 史官语
  18. ^ 《魏书》卷九六《司马睿传》;《晋书》卷六七《郗超传》
  19. ^ 资治通鉴卷十百三 谢安曰:“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
  20. ^ 20.0 20.1 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1日. 简文帝遗诏问题 
  21. ^ 资治通鉴》 卷一百三
  22. ^ 《晋书》 桓温传
  23. ^ 资治通鉴》 卷一百三: 遗诏“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又曰:“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侍中王坦之自持诏入,于帝前毁之。帝曰:“天下,傥来之运,卿何所嫌?”坦之曰:“天下,宣、元之天下,陛下何得专之?”帝乃使坦之改诏曰:“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是日帝崩。
  24. ^ 房玄龄. 《晉書‧卷九‧帝紀第九‧孝武帝》 (中文). 秋七月己亥,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南郡公桓温薨。 
  25. ^ 《太平御览》五五六引《宋拾遗记》:“桓温葬姑孰之青山。”
  26. ^ 《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桓温别传》
  27. ^ 《世说新语·文学》“宣武集诸名胜讲《易》,日说一卦。简文欲听,闻此便还,曰:“义自当有难易,其以一卦为限邪!””
  28. ^ 28.0 28.1 《世说新语·黜免篇》
  29. ^ 《世说新语·任诞篇》
  30. ^ 30.0 30.1 《世说新语·品藻篇》
  31. ^ 据《世说新语·言语篇》。《建康实录·卷九》:“帝遇焉,累迁为琅邪内史。咸康七年,出镇江乘金城。”又案《古图经》:“中宗初,于此立琅琊郡也。”
  32. ^ 《世说新语·尤悔篇》
  33. ^ 《世说新语·排调篇》
  34. ^ 《世说新语·豪爽篇》
  35. ^ 殷芸 《小说》:桓宣武征蜀,犹见诸葛亮时小吏,年百余岁。桓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意颇欲自矜。答曰:“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正不见其比。”
  36. ^ 《晋书·何充传》
  37. ^ 《世说新语·容止篇》
  38.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穆之字宪祖,小字武生,名犯王靖后讳,故行字,后又以桓温母名宪,乃更称小字。
  39. ^ 《世说新语·方正篇》“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条注引《王氏谱》。
  40. ^ 《宋书·王敬弘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