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攸望(?—?),唐朝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他是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武弘度的儿子,武攸归武攸止的弟弟。

生平

武攸望原为唐朝的尚乘直长。690年九月十二,武则天迫使儿子唐睿宗退位,自称圣神皇帝,建立武周,武攸望被封为会稽郡王[1]。同时,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攸宁为建昌王、武攸归九江王、武仁范河间王,武懿宗河内王、武嗣宗临川王、武载德颍川王,武攸止恒安王,武攸暨千乘王,武攸宜建安王、武攸绪安平王、武重规高平王,武延基南阳王、武延秀淮阳王,武崇训高阳王、武崇烈新安王,武延晖嗣陈王、武延祚咸安王[2]。699年七月,武则天命令建安王武攸宜留守西京,接替会稽王武攸望。705年,神龙革命之后,会稽郡王武攸望改封为国公[3],官至太常卿。《宰相世系表》说他官至少府监、封蔡公[4]李隆基诛杀韦后,武攸望以太府卿贬为春州司马而死。

子孙

参考文献

  1. ^ 旧唐书卷183
  2. ^ 新唐书卷206
  3. ^ 新唐书·外戚传》作叶国公
  4. ^ 新唐书卷74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