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简称Phe或F),是二十种常见氨基酸的一种,化学式为:C6H5CH2CH(NH2)COOH,在室温下为粉末状固体。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饮食中摄取。因为分子一端的苯环具有疏水性,所以苯丙氨酸被分类为非极性分子。
苯丙氨酸 | |
---|---|
IUPAC名 2-胺基苯丙酸 | |
缩写 | Phe, F |
识别 | |
CAS号 | 63-91-2 150-30-1((DL)) |
PubChem | 994 |
ChemSpider | 5910 |
InChI |
|
InChIKey | COLNVLDHVKWLRT-QMMMGPOBBC |
ChEBI | 58095 |
DrugBank | DB00120 |
KEGG | D00021 |
IUPHAR配体 | 3313 |
性质 | |
化学式 | C9H11NO2 |
摩尔质量 | 165.19 g·mol⁻¹ |
密度 | 1.29 g cm-3 |
熔点 | 283 ℃ |
沸点 | 295 ℃ |
pKa | pKa1 = 2.20 (-COOH) pKa2 = 9.60 (-NH3+)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L-苯丙氨酸(LPA)为一种电中性氨基酸,它的合成密码子为"UUU"和"UUC"。苯丙氨酸作为酪氨酸,单胺类信号传导分子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及皮肤色素的黑色素的前体。苯丙氨酸是在哺乳动物的乳汁中天然发现。它用于食品和饮料产品的制造,并作为以其著名的止痛和抗抑郁作用的营养补充剂出售。它是一种神经调节剂苯乙胺的直接前体,一种常用的膳食补充剂。 一般由植物生成苯丙氨酸,如下图:
历史
1879年,Schulze与Barbieri在观察黄羽扇豆的报告中,首度提到了关于苯丙氨酸的化学描述。他们为该物质提出了一个经验化学式,C9H11NO2。 1882年,埃米尔·埃伦迈尔与Lipp成功的使用苯乙醛、氰化氢与氨合成了苯丙氨酸。[1][2]
1961年,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与J. Heinrich Matthaei发现了苯丙氨酸对应的遗传密码,UUU。在实验中,他们使用mRNA将尿嘧啶插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发现所制造出来的多肽链完全由苯丙氨酸构成。这个发现揭露了基因组与蛋白质的关系,尼伦伯格也因此获得了196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其他生理作用
L-苯丙氨酸可被转换成另外一种DNA编码氨基酸L-酪氨酸。L-酪氨酸之后会被转换为L-多巴,L-DOPA接着会被转换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3种物质都属于儿茶酚胺。
苯丙酮尿症
当基因缺陷影响苯丙氨酸羟化酶使得人体代谢苯丙氨酸的能力下降,会导致从食物中摄取的苯丙氨酸在体内堆积,浓度过高产生毒性,影响神经系统,称为苯丙酮尿症。患者需终身调整饮食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
参考文献
- ^ Thorpe, T. E. A Dictionary of Applied Chemistry.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13: 191–193 [2012-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9).
- ^ Plimmer, R. H. A. Plimmer, R. H. A.; Hopkins, F. G. , 编.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oteins. Monographs on Biochemistry. Part I. Analysis 2nd.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12: 93–97 [1908] [2012-06-04].
- ^ Nelson, D. L.;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3rd Ed. Worth Publishing: New York, 2000. ISBN 978-1-57259-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