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溪镇
黄龙溪镇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该镇位于双流区西南部边缘,地处双流区、彭山区、仁寿县的交界处,距成都市区约40公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鹿溪河在此汇入锦江。黄龙溪镇拥有2100多年的历史,汉代起便成为锦江上水路运输的重要一站。黄龙溪镇至今保留着较为完好的古镇格局和众多传统民俗活动,其中黄龙溪火龙灯舞、“府河号子”入选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龙溪镇 | |
---|---|
镇 | |
坐标:30°19′04″N 103°58′14″E / 30.31779°N 103.97066°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上级行政区 | 双流区 |
村级区划单位数 | |
面积 | |
• 总计 | 50.4 平方公里(19.5 平方英里) |
人口(2008年) | |
• 总计 | 27,768人 |
• 密度 | 551人/平方公里(1,427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行政区划代码 | 51 01 16 111 |
邮政编码 | 610213 |
电话区号 | +86 |
毗邻 | 永安镇、籍田镇、武阳乡、皇陵乡、金华镇 |
网站 | www |
行政区划
黄龙溪镇下辖以下地区:[2]
黄龙社区、古佛村、东岳村、华严村、大河村、嘉禾村、响水村和川江村。
地理
黄龙溪镇位于成都平原向盆中丘陵的过渡地带,除锦江沿岸地势较为平坦外,其余地区地形以浅丘为主。锦江由北向南流经黄龙溪镇,鹿溪河在此自东向西汇入锦江。此处属于双流、彭山、仁寿的交界处,距成都市区约40公里,距双流县城约34公里。黄龙溪镇东面和北面分别与籍田镇、永安镇交界,西面和南面则与彭山的武阳乡、皇陵乡交界,总面积约为50.4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为27768人(2008年),其中非农业人口超过3200人。
交通
黄龙溪镇交通便捷,双流到黄龙溪的双黄路、大邑到黄龙溪的大黄路、正黄路正兴到黄龙溪的正黄路、籍田到黄龙溪的籍黄路交会于此,其中双黄路为双向四车道的旅游快速通道,路况良好。公共交通方面,成都开行有双流客运中心到黄龙溪镇的S18路公交车和华阳客运中心到黄龙溪镇的541路公交车,彭山有从彭山北站到黄龙溪的S101及S102路。另外,成都市区的成都旅游集散中心、金沙车站还都开行了直达黄龙溪镇的班车。
- 自驾路线:成都--眉山--丹棱--洪雅--柳江(开车约2个半小时)
- 自驾路线:成都--成雅高速--朝阳大道--五龙谷(全程约85公里,开车约1个半小时)
历史
古时锦江航路与岷江、长江航路相通,是成都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黄龙溪镇位于成都下游约40公里处,来自成都的航船如若早上出发,则中午到达黄龙溪镇;如若中午出发,则需在黄龙溪镇停泊过夜。加之黄龙溪镇位于鹿溪河汇入锦江处,河面宽阔、水势平稳。因此,从汉代起,此处便形成码头和集镇,成为锦江上水路运输的重要一站。
黄龙溪镇原名永兴场,原址位于锦江东岸,曾毁于一场大火,故又名“火烧场”。清代初年,永兴场由河对岸迁至现址。清代时,华阳(后并入双流县)、彭山、仁寿三县同时受民事纠纷、匪患、水患等困扰,于是在三县交界处的黄龙溪镇设立了名为“总爷衙门”的联合办事机构,共管三县事务。民国时期,总爷衙门改为三县衙门。20世纪之后,由于陆路交通发展迅速,锦江航运逐渐废弛,黄龙溪镇也逐渐由繁忙的码头转变为安静的江边场镇。
文化
场镇格局
黄龙溪镇至今保留着较为完好的古镇格局,其由七条街九条巷子组成,七街依次为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复兴街和仿清街;九巷依次为鱼鳅巷、担水巷、烟市巷、扁担巷、龙爪巷、篙竿巷、蓑衣巷、艄公巷、打更巷。76套始建于明清两代的川西民居分布于古镇的七条街巷之中。黄龙溪镇内镇江寺、潮音寺、古龙寺三座佛寺皆位于沿锦江而建的主街——正街之上,其中镇江寺位于正街南首,古龙寺位于正街北首,控制了街道的长度,形成了单纯、紧凑的场镇格局,组成了“一街三庙”的奇特佛教景观。另外黄龙溪镇内共有树龄上千年的榕树六株,这些大体量的榕树使黄龙溪镇拥有了不同于其它古镇的独特景致[3]。
民俗
黄龙溪镇至今保留着打更的习俗,许多其它的传统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形式也在此被传承下来,包括火龙灯舞、狮灯、牛儿灯、幺妹儿灯、放生会、赛龙舟、府河号子(府河为锦江旧称)等等。其中,起源于南宋时期的黄龙溪火龙灯舞最为知名,每年春节,黄龙溪镇都会进行大规模的火龙灯舞表演。黄龙溪镇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黄龙溪火龙灯舞也成功入选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释
- ^ 2023年双流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 ^ 2023年黄龙溪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 ^ 《巴蜀城镇与民居》,季富政,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