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弘之(377年—418年),仲道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西晋司徒傅祗玄孙。东晋末年将领,参与北伐后秦的战事,但在撤出长安时兵败为夏国所俘,被杀。

生平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大乱,傅弘之曾祖父傅畅为胡人所获,留在北方。至东晋永和年间因后赵国内大乱,傅弘之的祖父傅洪才得以南渡。

傅弘之年轻倜傥有大志,任雍州主簿,曾获举秀才,但不应。元兴二年(403年),桓玄快要篡位,南阳太守庾仄就起兵讨桓[1],攻袭雍州刺史冯该,逼得冯该出逃。其时傅弘之在江陵,图谋与庾仄侄儿庾彬杀死荆州刺史桓石康,以荆州响应庾仄。不过当时庾彬堂弟庾宏向桓石康告密,庾彬被杀,傅弘之亦被捕。桓玄认为傅弘之不是主谋,而且又无官无兵,所以没有加罪。

刘裕起兵讨伐桓玄,辅国将军刘道规就以傅弘之为自己参军,加宁远将军、魏兴太守。义熙六年(410年),桓石绥卢循之乱进扰荆土,征阳令王天恩更自号梁州刺史。其时梁州刺史正是傅弘之父傅韶,傅弘之于是受命讨伐桓石绥等人,都将他们斩杀。后迁太尉行参军,并于义熙十一年(415年)随刘裕进攻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置后部贼曹,任建威将军、顺阳太守。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傅弘之亦随军。次年(417年)刘裕至陕城(今河南陕县),派傅弘之与沈田子自武关关中,后秦守将都逃走,于是顺利进至蓝田,并招怀当地人民,胡、汉都有人率众归附。傅弘之等进至蓝田南的青泥,秦将姚和都则在峣柳防御。不久后秦君主姚泓更率大军进攻青泥,图消灭傅弘之军。初傅弘之认为自己兵少,反对沈田子迎击的计划,但在沈田子坚持下与秦兵决战,终大败秦军,终助覆灭后秦。

后秦亡后刘裕以刘义真为雍州刺史、领护西戎校尉,留守关中,傅弘之则任其治中从事史,又任西戎司马、宁朔将军。次年(418年)刘裕班师东归后,夏国派兵进攻长安,王镇恶沈田子出城抵抗,但因二人不和,沈田子借口要王镇恶到傅弘之营中议事,竟将王镇恶杀死。傅弘之于是奔报刘义真,终王脩收杀沈田子了结乱事。及后傅弘之领五千兵在池阳大破夏军,后又在寡妇渡再破夏军。可是夏国的侵扰不断,刘义真杀王脩亦令人心扰动,刘裕终命刘义真东归。刘义真离开时,兵士都带著在长安略夺得来的物品和人口,而夏国赫连璝却领兵追击,傅弘之于是请刘义真抛弃辎重,放弃乘车,改以轻装前行,以免被追兵追上,但为刘义真拒绝。不久军就追到,傅弘之与蒯恩断后,力战数日下终在青泥大败,二人双双被擒。

当时夏王赫连勃勃想让傅弘之归降不果,于是乘天寒脱光其衣服,试图令其屈服。但傅弘之仍不肯投降,更大叫大骂,终被杀,享年四十二岁。

性格特征

  • 傅弘之擅长骑马,北伐期间,在刘裕于前锋接受后秦投降后来到长安时,于驰道上骑马,或疾或徐,前后往返二十里距离内,尽展马上英姿,在旁有数千个胡人观看,都惊叹不已。 参考:《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八》:弘之素善骑乘,高祖至长安,弘之于姚泓驰道内,缓服戏马,或驰或骤,往反二十里中,甚有姿制。羌胡聚观者数千人,并惊惋叹息。初上马,以马鞭柄策,挽致两股内,及下马,柄孔犹存。

注释

  1. ^ 《晋书·安帝纪》:“(元兴二年)九月,南阳太守庾仄起义兵,为玄所杀。”

延伸阅读

[]

 宋书·卷48》,出自沈约宋书
 南史·卷16》,出自李延寿南史

参考资料

  • 《宋书·傅弘之传》
  • 《资治通鉴·卷一一八》
  • 《南史·傅弘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