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维桢(?—?),云松(或作云崧[1]),祖籍福建泉州晋江、生于福建省台湾府彰化县燕雾上堡白沙坑庄清朝政治人物。他是第一位进入翰林院任职的台籍官员,并因此被人称作“开台翰林”。[2][3]

生平

 
白沙坑文德宫的曾维桢丙戌科大会试捷报与己卯科考试捷照片。

科举生涯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曾维桢以台湾府学附生身分中榜乡试戊寅科第三名举人

道光六年(1826年),他在丙戌科经魁上榜,并成为殿试二甲第六十八名进士,又在朝考上被选拔为翰林庶吉士,成为首位出身台湾的翰林院成员,也因此被人称作“开台翰林”。

官员生涯

道光九年(1829年),他经翰林院“散馆”考试后被派任湖南澧州府石门县知县

道光十三年(1833年),他被调任湖南衡州府衡阳县知县;当时,他曾为《彰化县志》写作〈书后〉章节。

道光十四年(1833年),他被调任湖南岳州府巴陵县知县,随后又被调任湖北汉阳府孝感县知县。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前后,他捐款一百资注彰化县重新修筑儒学工程费用。[2][3]

家族

父曾日襄,他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左右随长曾敦泽移居台湾[1],并在二林鹿寮附近设蒙馆担任书房教师,又在数年后考取彰化县秀才[4]曾敦泽与其曾因曾维桢一同接受道光帝诰封表扬。[5]

曾遒(1868年-1957年),振仲,望涛,别署升文山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壬寅中举,擅长颜体书法。[6][3]

纪念

家族宗祠保有关于他的匾额与翰林[6][3]白沙坑文德宫也保有关于他的历史文物及相关习俗庆典。

参考

  1. ^ 1.0 1.1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國家圖書館. archive.is. 2017-06-05 [2017-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5). 
  2. ^ 2.0 2.1 周玺. 彰化縣志. 南投: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3. 
  3. ^ 3.0 3.1 3.2 3.3 曾維楨. archive.is. 2017-06-05 [2017-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5). 
  4. ^ 周玺. 彰化縣志. 1840. 
  5.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 archive.is. 2017-06-05 [2017-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5). 
  6. ^ 6.0 6.1 谢浩. 科舉論叢. 南投: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