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国歌
清朝订定国歌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其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2]。1911年,清政府将《巩金瓯》定为国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正式国歌。不过6天后辛亥革命便爆发,所以《巩金瓯》没有流行起来[3]。
中国国歌历史 | |
---|---|
1878—1896 1896—1906 1906—1911 1911—1912 | 普天乐(半官方) 李中堂乐(半官方) 颂龙旗(半官方) 巩金瓯 |
1912—1913 1913—1915 1915—1919 1915 1915—1919 1919—1921 1921—1926 1926—1928 | 五族共和歌 卿云歌(第一次) 中华雄立宇宙间 原歌词 重新填词 尽力中华歌 卿云歌(第二次) 中华雄立宇宙间(第二次)(第二次重新填词) |
1926—1930 1930— | 国民革命歌 黄埔军校训词/三民主义歌(中华民国国歌) |
1931—1937 | 国际歌 |
1949— 1949—1966 1966—1978 1978—1982 1982— | 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原歌词 无歌词 重新填词(继续革命的战歌) 原歌词 |
《普天乐》、《华祝歌》
关于“普天乐”与“华祝歌”是否同一首歌,曾有不少争论。后世整理史料发现,《普天乐》和《华祝歌》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完全不同,应为两首歌曲。
1878年(光绪四年),清朝外交官曾纪泽出使英、法,两年后又兼任驻俄公使,谱写了名叫《普天乐》的歌曲,并作为“国乐”的草案上呈朝廷,但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不过在海外已被当作国歌来演奏。节奏过于缓慢,经常受到批评。[4]《普天乐》完整歌词已不可考,但其中包含了“一统旧江山,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最可叹:犹太、印度与波兰,亡国恨,谈之心寒!”之类的词句,有救亡图存之意涵。[5]
光绪九年(1883年)至十年(1884年)的《曾纪泽日记》里曾记述作“国调”词谱,名“华祝歌”。[6]具体歌词如下:
圣天子 奄有神州 |
《李中堂乐》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赴西欧和俄罗斯访问,因为要在欢迎仪式上演奏来宾的国歌,所以找了王建的《宫词一百首》中的一首加以改编,配以家乡安徽庐剧中的“倒七戏”配乐《茉莉花》[7],临时作为国歌(一说在唱国歌的场合直接唱庐剧唱段[8])。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之代国歌,称《李中堂乐》。[9]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
《颂龙旗》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
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 |
注1:歌词里面的“兆”表示一百万。
注2: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位留学生任彬,从当地图书馆中找到的第一句歌词是“于万斯年”,由于“于斯万年”及“于万斯年”在古文中都有此讲法,所以很难确定哪一个正确。
《巩金瓯》
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正式国歌《巩金瓯》,严复作词,名义上溥侗谱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郭曾炘修订。歌词是文言文。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 |
参考文献
- ^ 陈永浩. 唱國歌,的確很感動流淚?-立法會 CB(2)1300/17-18(21)號文件 (PDF).
- ^ 薛福成. 《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1890年)5月11日: 「又查舊卷,英外部於丁亥年(1887年)咨送兵部尚書節略, 詢及中國國樂樂譜,以備兵丁譜奏之用。前任劉大臣照復云:「查中國樂章,譯為歐洲宮商, 可合泰西樂器之用者,僅有一闕,名曰《普天樂》。相應將樂譜一冊,備文照送查收。」,按《普天樂》者,曾侯(曾紀澤)所制也。」.
- ^ 「國家相冊」. 无线新闻. 2019-07-31 [2019-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 ^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1890年)5月11日: “又查旧卷,英外部于丁亥年(1887年)咨送兵部尚书节略, 询及中国国乐乐谱,以备兵丁谱奏之用。前任刘大臣(刘瑞芬)照复云:“查中国乐章,译为欧洲宫商, 可合泰西乐器之用者,仅有一阙,名曰《普天乐》。相应将乐谱一册,备文照送查收。”,按《普天乐》者,曾侯(曾纪泽)所制也。”
- ^ 徐春伟, 胡洁琼. 华祝歌、李中堂乐……清朝那些不为人知的半官方国歌. 澎湃新闻. [2019-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 ^ 光绪九年九月二十日,作乐章一首,兼排宫商,以为国调。……听女儿奏国调。十月二十八日,录所作国调,名曰“华祝歌”。十年一月四日,写“华祝歌”,并注宫商节奏。闰五月一日,养生会乐工来学“华祝歌”,为之正拍良久。刘志惠点校辑注,王沣华审阅:《曾纪泽日记》,岳麓书社,1998年,第1280、1288-1289、1304、1334-1335页
- ^ 【共和國識別碼】國歌. 中共党史教育网.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 ^ 合肥传承:包家祠堂李家修. 安徽市场星报. 2012-09-04 [2015-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临时“国歌”《李中堂乐》_羊城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ycwb.com. 2011 [last update] [11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