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

中国神话人物

盘古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创世神,传说死后天地及万物都由其身躯和器官转化而成,也因此,盘古在道教中多受奉祀,有些派系尊称他为元始天王,认为他的灵魂仍能主宰万物。

三才图会》中的盘古形象

起源

盘古的传说约起于东汉后期出现,到三国时已广为流传。现存文献中,222年《魏大飨记碑》最早提到盘古:“起尚盘古,罗天⎕焉。”(⎕为虚缺号[1]东吴韦昭《洞记》提到,盘古传说流传世间:“世俗相传为,盘古一日七十化,覆为天,偃为地, 八万岁乃死”[2]

伏羲、盘瓠说

部分学者认为盘古传说起源于中国本土。炎帝蚩尤等部落从黄河流域迁徙南方以后,伏羲的传说演变为盘古氏,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当中。卫聚贤范文澜等认为盘古的传说,是古代先民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中“盘瓠”或“盘古”传说,加以古代经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像,创造出来的用于填补鸿蒙时代空白的[3][4]东汉应劭的《风俗通》最早有盘瓠之说。闻一多《伏羲考》一文考证盘古即匏瓠,即葫芦,“盘”字古义为开端,“古”即葫芦,寓意生命繁衍。有学者亦称盘古氏乃是伏羲的音转[5]。盘古的名字可能源自记载于《搜神记》中的盘瓠[6]

印度神话说

主流观点认为盘古神话源自印度佛教东传,原型来自古印度创世神话梵天神创生宇宙的故事。前1500-前1000年间《梨俱吠陀》中创世神灵“阿特曼”创造了初人‧布卢沙(或译普鲁萨),布卢沙被肢解献祭,造出了世界:“月亮由心意产生,太阳由两眼产生,由咀生出天神和火,由呼吸产生了风,由脐生出了太空,由头出现了天,地由两足,四方由耳。这样造出了世界。”[7]布卢沙神话可能通过佛教转述入华。

原人(梵天)诞生于梵卵终其一生(100梵天年,共36,000个梵天日)从身体各部位化生出万物。而盘古生于鸡蛋状的混沌,孕育至一万八千岁开天辟地,再一万八千岁身体各部位化生万物而亡,共36,000年。

吕思勉认为《五运历年记》和《三五历记》为象教东来后,杂糅彼外道之说而成。[8]高木敏雄日语高木敏雄也在《比较神话学》提出盘古为吠陀神话中原初巨人布卢沙之说。屠孝实提出,盘古传说来源于印度的原初巨人化生万物。[9]盘古与梵古汉语音相近,何新指出《摩奴法典》中的梵天,中文也译作“盘古”。[10]叶舒宪在《中国神话哲学》中赞同了高木敏雄和吕思勉的观点。饶宗颐认为婆罗门经典,虽未译为汉语,然初期来华僧徒,多属婆罗门种姓,通晓吠陀,因此印度神话完全可以通过东渡的僧人转述而为中土人士所知悉。[11]

内容

盘古是天地初开后最初的巨人,其体形随著天地扩张而膨胀,死后躯体分解,变成世间万物。

三国时

 
盘古分天地

三国时传说:“天地浑沌,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主于天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亦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年,然后天地开辟。盘古龙身人首,……开目成昼,合目成夜,呼为暑,吸为寒,吹气成风云,叱声为雷霆。盘古死,……目为日月,髭为星辰,眉为斗枢,九窍为九州,乳为昆仑,膝为南岳,股为太山,尻为鱼鳖,手为飞鸟,爪为龟龙,骨为金银,发为草木,毫毛为凫鸭,齿为玉石。汗为雨水,大肠为江海,小肠为淮泗,膀胱为百川,面轮为洞庭。”[12]又传言:“盘古一日七十化,覆为天,偃为地,八万岁乃死。”[13]

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时传说:“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14]

西晋时已有绘画盘古的壁画,太康年间(280-289),益州刺史张收在成都的周公礼殿墙壁上,画上盘古;[15]南北朝时,岭南有人祀奉盘古,“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皆祝祀。”[16]

道教吸纳了盘古,加号“元始天王”。上清枕中书》说:“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唐代

五运历年纪》说:“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17]董斯张在《广博物志》中条引《五运历年纪》云:“盘古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唐袁天罡推言之《真源赋》谓元始应世万八千年为一甲子,荆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为盘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阴晴,云其显化之所宜有以也。《元丰九域志》:广陵有盘古冢庙,殆亦神假者。

纪念

漫画

  • 《春秋战雄》

参见

参考

  1. ^ 刘屹:《神格与地域:汉唐间道教信仰世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太一与盘古〉,页7。
  2. ^ 〈太一与盘古〉,页8引。
  3. ^ 卫聚贤《盘古的神话》,载《古史研究》第三编,1934年
  4. ^ 范文澜《中国通史》
  5. ^ 袁珂. 《中國神話通論》. 
  6. ^ 台湾盘姓客家人之初探源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7-01,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电子报第四十八期.
  7. ^ 〈太一与盘古〉,页16-17引。
  8. ^ 《盘古考》吕思勉
  9. ^ 屠孝实《汉族西来说考证》
  10. ^ 何新. 诸神的起源: 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6: 240—249. ISBN 9787800919176. 
  11. ^ 饶宗颐. 饶宗颐东方学论集. 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9: 306. ISBN 9787810363846. 
  12. ^ 唐代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正新修大藏经》36册),卷42,页320c引东吴徐整《三五历记》,误题“三王历”。又节引于欧阳询:《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1,页2。
  13. ^ 〈太一与盘古〉,页8引东吴韦昭《洞记》。
  14. ^ 〈太一与盘古〉,页13引任昉(460-508)《述异记》。
  15. ^ 〈太一与盘古〉,页4-5。饶宗颐:〈盘古图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年1期,页75-76以为此盘古图于194年由汉末益州太守高眹所画,不确。
  16. ^ 〈太一与盘古〉,页13引《述异记》。
  17. ^ 董期张《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