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

中国神话人物

盤古中國神話中開天闢地的創世神,傳說死後天地及萬物都由其身軀和器官轉化而成,也因此,盤古在道教中多受奉祀,有些派系尊稱他為元始天王,認為他的靈魂仍能主宰萬物。

三才圖會》中的盤古形象

起源

盤古的傳說約起於東漢後期出現,到三國時已廣為流傳。現存文獻中,222年《魏大饗記碑》最早提到盤古:「起尚盤古,羅天⎕焉。」(⎕為虛缺號[1]東吳韋昭《洞記》提到,盤古傳說流傳世間:「世俗相傳為,盤古一日七十化,覆為天,偃為地, 八萬歲乃死」[2]

伏羲、盤瓠說

部分學者認為盤古傳說起源於中國本土。炎帝蚩尤等部落從黃河流域遷徙南方以後,伏羲的傳說演變為盤古氏,流傳於南方少數民族當中。衛聚賢范文瀾等認為盤古的傳說,是古代先民吸收了南方少數民族中「盤瓠」或「盤古」傳說,加以古代經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像,創造出來的用於填補鴻蒙時代空白的[3][4]東漢應劭的《風俗通》最早有盤瓠之說。聞一多《伏羲考》一文考證盤古即匏瓠,即葫蘆,「盤」字古義為開端,「古」即葫蘆,寓意生命繁衍。有學者亦稱盤古氏乃是伏羲的音轉[5]。盤古的名字可能源自記載於《搜神記》中的盤瓠[6]

印度神話說

主流觀點認為盤古神話源自印度佛教東傳,原型來自古印度創世神話梵天神創生宇宙的故事。前1500-前1000年間《梨俱吠陀》中創世神靈「阿特曼」創造了初人‧布盧沙(或譯普魯薩),布盧沙被肢解獻祭,造出了世界:「月亮由心意產生,太陽由兩眼產生,由咀生出天神和火,由呼吸產生了風,由臍生出了太空,由頭出現了天,地由兩足,四方由耳。這樣造出了世界。」[7]布盧沙神話可能通過佛教轉述入華。

原人(梵天)誕生於梵卵終其一生(100梵天年,共36,000個梵天日)從身體各部位化生出萬物。而盤古生於雞蛋狀的混沌,孕育至一萬八千歲開天闢地,再一萬八千歲身體各部位化生萬物而亡,共36,000年。

呂思勉認為《五運歷年記》和《三五歷記》為象教東來後,雜糅彼外道之說而成。[8]高木敏雄日語高木敏雄也在《比較神話學》提出盤古為吠陀神話中原初巨人布盧沙之說。屠孝實提出,盤古傳說來源於印度的原初巨人化生萬物。[9]盤古與梵古漢語音相近,何新指出《摩奴法典》中的梵天,中文也譯作「盤古」。[10]葉舒憲在《中國神話哲學》中贊同了高木敏雄和呂思勉的觀點。饒宗頤認為婆羅門經典,雖未譯為漢語,然初期來華僧徒,多屬婆羅門種姓,通曉吠陀,因此印度神話完全可以通過東渡的僧人轉述而為中土人士所知悉。[11]

內容

盤古是天地初開後最初的巨人,其體形隨着天地擴張而膨脹,死後軀體分解,變成世間萬物。

三國時

 
盤古分天地

三國時傳說:「天地渾沌,盤古生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主於天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亦長一丈,如此萬八千年,然後天地開闢。盤古龍身人首,……開目成晝,合目成夜,呼為暑,吸為寒,吹氣成風雲,叱聲為雷霆。盤古死,……目為日月,髭為星辰,眉為斗樞,九竅為九州,乳為崑崙,膝為南嶽,股為太山,尻為魚鱉,手為飛鳥,爪為龜龍,骨為金銀,髮為草木,毫毛為鳧鴨,齒為玉石。汗為雨水,大腸為江海,小腸為淮泗,膀胱為百川,面輪為洞庭。」[12]又傳言:「盤古一日七十化,覆為天,偃為地,八萬歲乃死。」[13]

魏晉南北朝

南北朝時傳說:「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岳,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14]

西晉時已有繪畫盤古的壁畫,太康年間(280-289),益州刺史張收在成都的周公禮殿牆壁上,畫上盤古;[15]南北朝時,嶺南有人祀奉盤古,「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皆祝祀。」[16]

道教吸納了盤古,加號「元始天王」。上清枕中書》說:「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唐代

五運歷年紀》說:「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17]董斯張在《廣博物志》中條引《五運歷年紀》云:「盤古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唐袁天罡推言之《真源賦》謂元始應世萬八千年為一甲子,荊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為盤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陰晴,雲其顯化之所宜有以也。《元豐九域志》:廣陵有盤古冢廟,殆亦神假者。

紀念

漫畫

  • 《春秋戰雄》

參見

參考

  1. ^ 劉屹:《神格與地域:漢唐間道教信仰世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太一與盤古〉,頁7。
  2. ^ 〈太一與盤古〉,頁8引。
  3. ^ 衛聚賢《盤古的神話》,載《古史研究》第三編,1934年
  4. ^ 范文瀾《中國通史》
  5. ^ 袁珂. 《中國神話通論》. 
  6. ^ 台灣盤姓客家人之初探源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01,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第四十八期.
  7. ^ 〈太一與盤古〉,頁16-17引。
  8. ^ 《盤古考》呂思勉
  9. ^ 屠孝實《漢族西來說考證》
  10. ^ 何新. 诸神的起源: 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 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6: 240—249. ISBN 9787800919176. 
  11. ^ 饒宗頤. 饶宗颐东方学论集. 汕頭大學出版社. 1999: 306. ISBN 9787810363846. 
  12. ^ 唐代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新修大藏經》36冊),卷42,頁320c引東吳徐整《三五曆記》,誤題「三王曆」。又節引於歐陽詢:《藝文類聚》(北京:中華書局,1982)卷1,頁2。
  13. ^ 〈太一與盤古〉,頁8引東吳韋昭《洞記》。
  14. ^ 〈太一與盤古〉,頁13引任昉(460-508)《述異記》。
  15. ^ 〈太一與盤古〉,頁4-5。饒宗頤:〈盤古圖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6年1期,頁75-76以為此盤古圖於194年由漢末益州太守高眹所畫,不確。
  16. ^ 〈太一與盤古〉,頁13引《述異記》。
  17. ^ 董期張《廣博物志》卷九引《五運歷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