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刀,又称双手刀双刀带,是一种中国的单刃兵器,整体长约1.2米或以上,刀柄需用双手持握。前身为倭刀斩马剑,起源可追溯至明朝,至民国时由曹锟定名为苗刀,其套路也定型为苗刀一路、苗刀二路、苗刀三路与苗刀四路等。

含鞘的苗刀

苗刀刀法最早在明朝晚期《辛酉刀法》、《单刀法选》与《单刀图说》被书面记录,当时称倭刀或单刀,在戚继光郑成功军队中传播。在中国北方,主要有通背拳形意拳两个系统传授,在通背拳劈挂掌八极拳形意拳等派别中各有套路。现存苗刀套路来自于河北沧州通背拳系统修改而成。

历史背景

苗刀起源不明,一个说法为,因此刀身修长,望之如麦苗,所以称其为苗刀。其主要特色为刀柄较长,以双手执刀,与传统单刀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武学家马明达据其家学考据,称其为双刀手或双手带。

一说起自斩马剑。但宋代前的斩马刀并未有明确考古资料留存,无法确认。现代所知的斩马刀,起源自郑成功军队[1],造型近于日本野太刀,动作来自于倭刀术。

日本刀起源自汉唐的横刀,在室町时期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在明朝时,经由日本传入的日本刀与日本刀法,被称为倭刀,在东南沿海流行。戚继光在辛酉年(1561年)与倭寇的对战中取得了《影流之目录》[注 1],在研究推演后写成了一部刀法,后人称之为《辛酉刀法》,两法一并被茅元仪收录于《武备志》[2]。明代程宗猷也学习日本刀法,写作《单刀法选》[3]。经过这几位武学大师整理后,形成倭刀术,现今流传的苗刀刀法,主要承袭自程宗猷刀法。直到清朝末年,倭刀术在东南沿海仍有传承。如小说《施公案》主要角色关小西的兵器是“折铁倭刀”;清朝中叶另一部小说《儿女英雄传》中,女主角十三妹的兵器亦是倭刀

在明朝末年,戚继光和戚家军被明朝政府移防至北方山海关镇边;此外,清初郑成功的军队降清后亦被移防至关外。这被认为是双手刀法北传的起因。而在北方,则一般称为“双手刀”或“双手带”。于中国北方京津一带及东北关外地方,大部份和通背拳一起被传授,在形意拳门下,亦有双手刀的传授。

现代苗刀主要起源自北传通背拳。1921年(民国十年),曹锟河北沧州召募武术人才,设置武术营,聘请刘玉春任相荣等任教习,传授双手刀法,命名为“苗刀”,武术营因此又被外界称为“苗刀营”,这是“苗刀”定名的原因。

招式源流

清朝年间,双手刀法随著戚家军与郑成功军队,流传至河北省与关外一带。至民国初年,出现三个主要流派。

八极劈挂

在河北盐山县,劈挂拳师黄林彪向天津一名纪姓武师,学得双手刀法,之后将刀法传与门下张玉山与马凤图。1920年,马凤图加入冯玉祥西北军。1925年,马凤图将双手刀法编为破锋八刀,在西北军中推广。经由郝鸣九于伯谦,将刀法传至东北军中,在东北流传。

形意拳

形意拳门下的双手刀法源自天津中华武士会,由马凤图与李书文传至李存义门下,经改编,融入形意拳五行拳,成为五行刀。在对日抗战时,由宋哲元曾聘请尚云祥,至西北军中教授形意拳五行刀。

通背拳

在河北桑园经营粮行的谢玉堂,自城外连镇的杨姓武师学得八趟双手刀法,杨姓武师则是从一位来自东北的游方僧人学来。1891年,来自天津太祖门独流通背拳的拳师任向荣与刘玉春,以太祖拳的单提腿,向谢玉堂换艺,习得这八趟双手刀法。在习艺之后,任向荣与刘玉春将原本通背拳法融入,另创八趟刀法,形成十六趟双手刀法。

套路

参见

注释

  1. ^ 一说即日本兵法三大源流阴流日语陰流

参考资料

  1. ^ 杨英《从征实录》:“五月,藩驾驻思明州。设戎旗左、右镇,以林胜为左戎旗镇,拔左冲镇杨琦为右戎旗镇。吊(调)各处乡勇训练铳器,配执铜百子花焊铳,设斩马刀,不空归木棍。”“每班带班长六员,配云南斩马各二、牌金塀串各二,弓箭则全班俱执。”
  2. ^ 《武备志》,八十六卷,十五页
  3. ^ 《单刀法选》:“器名单刀,以双手执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