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卿是指公家和基於日本律令規定的太政官當中之最高幹部職位,即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納言中納言參議(或從三位以上(非參議))等高官(總稱議政官)。平安時代起稱為公卿。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公卿
假名くぎょう
平文式羅馬字Kugyō

概說

日本律令制以中國律令制度為本。而中國制度中高官總稱為三公九卿。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稱為「公」、三位以上的貴人和參議官稱為「卿」、兩者總合以公卿稱之。公卿地位的提升毎年皆記載於『公卿補任』上。三位以上又別名、星之位、上達部、雲上人。

武家之公卿

平安時代末期平氏政權確立、平清盛太政大臣打開了武家任職公卿之路。鎌倉時代源賴朝權大納言源實朝右大臣征夷大將軍亦具有公卿身份的這一傳統誕生。

足利將軍家亦沿襲、代代皆登公卿之位。特別是足利義滿太政大臣

戰國時代對各地武家官位濫授使從三位以上者增加。當中大內義隆登上從二位。此時代自稱為公卿官職亦有姉小路良賴姉小路賴綱父子、齋藤利親等。另一方面、持公卿身分的公家土佐一條氏北畠氏等亦戰國大名化。

織田信長掌握中央政權、占大納言右大臣等公卿地位。但在家臣和一門中位居公卿的只限其嫡子信忠而已。

豐臣秀吉為統制諸大名、利用官位之秩序。自占公卿最高位的關白太政大臣地位、諸大名則給予大納言和中納言等公卿地位。因此公家的公卿就任者激減。

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霸權開始、家康實行公卿制度之再構築。公家武家的官位分離、武家官位柳營補任日語柳営補任掲載。抑制將軍以外之官位、江戶時代中期以後、位居公卿地位的武家基本只有德川將軍家一門和御三家御三卿等、其他大名則只有前田氏

公卿之消滅

慶應3年12月9日(1868年1月3日)、王政復古之大號令把官位制度改革。慶應4年4月21日(1868年6月11日)發表政體書日語政体書明治時代的太政官制度開始。設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參議、亦於公卿補任掲載。明治18年(1885年)12月22日開始內閣制度、太政大臣、左右大臣、參議被廢止。其後變為內大臣的形式存在、不再使用公卿之名。舊公卿們之子孫成為華族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