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歷史
吉林省自古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為東北亞諸多民族活動的場所。
吉林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時期 | 舊石器時代 | ||||||||||
新石器時代 | |||||||||||
夏 | 古朝鮮 北扶餘 肅慎 濊貊 東胡 山戎 | ||||||||||
商 | 古朝鮮 北扶餘 肅慎 濊貊 東胡 山戎 | ||||||||||
周 | 北扶餘 肅慎 濊貊 箕子朝鮮 東胡 | ||||||||||
春秋 戰國 |
肅慎 濊貊 東胡 山戎 | ||||||||||
秦 | 遼西郡 遼東郡 | ||||||||||
漢 | 衛滿朝鮮 遼東郡 遼西郡 幽州 玄菟郡 | ||||||||||
三國 | 遼東郡 高句麗 | ||||||||||
晉 | 高句麗 前秦 前趙 後趙 前秦 | ||||||||||
南北朝 | 北魏 東魏 北齊 高句麗 | ||||||||||
隋 | 遼東郡 柳城郡 燕郡 高句麗 | ||||||||||
唐 | 高句麗 范陽節度使 平盧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 安東都護府 渤海國 | ||||||||||
遼 | 東京道 上京道 東丹 | ||||||||||
金 | 東京路 咸平路 上京路 北京路 | ||||||||||
元 | 遼陽省 | ||||||||||
明 |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遼東都指揮使司 | ||||||||||
清 | 吉林將軍 吉林省 | ||||||||||
中華民國 | 吉林省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吉林省 | ||||||||||
中國東北地區歷史 | ||||||||||||||
---|---|---|---|---|---|---|---|---|---|---|---|---|---|---|
中國東北史前史 | ||||||||||||||
燕國 | (遼西郡) | 箕子朝鮮 | 東胡 | 肅慎 | 濊貊 | |||||||||
(遼東郡) | ||||||||||||||
秦朝 | (遼西郡) | |||||||||||||
(遼東郡) | ||||||||||||||
西漢 | (遼西郡) | 衛滿朝鮮 | 匈奴 | |||||||||||
(遼東郡) | ||||||||||||||
(漢四郡) | 扶餘國 | 沃沮 | 高句麗 | |||||||||||
東漢 | (遼西郡) | 烏桓 | 鮮卑 | 挹婁 | ||||||||||
(遼東郡) | ||||||||||||||
(玄菟郡) | ||||||||||||||
曹魏 | (昌黎郡) | (公孫度) | ||||||||||||
(遼東郡) | ||||||||||||||
(玄菟郡) | ||||||||||||||
西晉 | (平州) | |||||||||||||
慕容部 | 宇文部 | |||||||||||||
前燕 | (平州) | |||||||||||||
前秦 | (平州) | |||||||||||||
後燕 | (平州) | |||||||||||||
北燕 | ||||||||||||||
北魏 | (營州) | 柔然 | 契丹 | 庫莫奚 | 室韋 | 勿吉 | ||||||||
東魏 | (營州) | |||||||||||||
北齊 | (營州) | |||||||||||||
北周 | (營州) | |||||||||||||
隋朝 | (柳城郡) | 突厥汗國 | 靺鞨 | |||||||||||
(燕郡) | ||||||||||||||
(遼西郡) | ||||||||||||||
唐朝 | (營州) | (松漠都督府) | (饒樂都督府) | (室韋都督府) | (黑水都督府) | 渤海國 (渤海都督府) |
(安東都護府) | |||||||
遼朝 | (上京道) (中京道) (東京道) |
女真 | 東丹國 | |||||||||||
定安國 | ||||||||||||||
(東京道) | ||||||||||||||
金朝 | (東京路) | (上京路) | ||||||||||||
東遼 | 大真國 | |||||||||||||
元朝 | (遼陽行省) | |||||||||||||
明朝 | (遼東都司) | (奴爾干都司) | ||||||||||||
建州女真 | 海西女真 | 野人女真 | ||||||||||||
清朝 | (東三省:東三省總督·黑龍江將軍、吉林將軍、盛京將軍) | |||||||||||||
(滿洲地區) | 帝俄外滿洲 | |||||||||||||
中華民國 (奉系軍閥) |
遠東共和國 | |||||||||||||
蘇聯遠東 | ||||||||||||||
東北最高行政委員會 滿洲國 | ||||||||||||||
蘇聯占領下的滿洲 | ||||||||||||||
中華民國 東九省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東北地區 |
俄羅斯聯邦遠東 | |||||||||||||
注 | 政區、政權大部在今東北三省者用粗體。 | |||||||||||||
參見 |
上古文明
- 肅慎,秦、漢時被稱為「挹婁」、「勿吉」。
- 濊貊,秦漢之際,松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在漢代人們發現了「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為索離族,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貊人)的文化遺存。索離人的社會內部已出現私有制和階級對立,已跨入文明的門坎。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用濊族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中原漢族王朝譯作夫餘,後改為扶餘。漢時受玄菟郡管轄,漢末三國初改屬遼東公孫氏,晉朝時由東夷校尉管理。漢朝曾經在濊貊人地方置滄海郡。
- 東胡與山戎,戰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和趙國北部,這個時期東胡最為強盛,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後被燕將秦開擊敗。
秦漢之際,東胡逐漸衰落。
魏晉南北朝
491年,北魏孝文帝冊封高句麗長壽王為車騎大將軍、太傅、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遼東和吉林成為高句麗人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
隋唐五代
- 貞觀十七年(643年),高句麗與百濟聯合攻打唐的友邦新羅,新羅請唐援。唐太宗便以此下令攻打高句麗與百濟。貞觀十九年(645年),李勣率軍從陸路,張亮率舟師從水路,兵分兩路進攻高句麗,唐太宗親自到遼東前線督戰。唐軍攻下遼東城後,接着攻打安市城(今遼寧海城),自六月二日至九月十八,歷時三月沒有攻下。
- 公元668年唐朝和新羅的聯軍滅高句麗後,唐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高句麗舊都國內城為唐朝安東都護府之哥勿州駐地。
-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史稱安史之亂。大同江以北包括今天的吉林全部被後來崛起的渤海國占據。
- 渤海國時期,為其西京所轄的桓州等地,吉林地為渤海國長嶺府(現在的樺甸縣), 扶餘府(現在的扶餘縣), 鄚頡府等。
- 五代時契丹人滅亡渤海國,此地成為遼國的核心部分,仍為桓州。
遼金元
- 明朝時部分屬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為建州女真,野人女真等地。
-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四月,努爾哈赤與明邊將立碑劃界,從此自稱為國。吉林等地進入女真人的國家。
-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御八角殿稱汗,建元天命,定國號為金,史稱後金。
- 清朝設吉林將軍,寧古塔將軍,清朝前期,吉林省一直延伸至海岸線,比鄰日本海,包括今天本省東部、黑龍江省東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南部,在清朝省區面積中佔列第六、七位。素以造船業為主,「吉林烏拉」(Girin ula)在滿語中為靠近水邊居住地的意思。清朝初期寧古塔也是吉林的一部分,屬吉林將軍所管轄,主要作為牧場及流放囚犯的地方,例如鄭芝龍就是在此地被處死的。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爆發丁酉科場案,吳兆騫被發配到寧古塔。康熙二十年(1681年)經明珠、徐乾學、徐元文等朝廷重臣相救,納資贖歸,前後歷經23年。張縉彥稱,「流徙來者,多吳、越、閩、廣、齊、楚、梁、秦、燕、趙之人。」[2]
-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中吉林所有沿海地區被割讓,僅剩下內陸。清末改吉林省。
民國時期
- 1911年清朝滅亡,1915年袁世凱稱帝失敗後,由於局勢變化奉系軍閥張作霖成為滿洲地區的實際控制者,實質掌握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
- 1929年其子張學良繼位,宣布東北易幟,名義上歸順中國國民政府。
- 1931年大日本帝國陸軍在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滿洲)後,結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權貴建立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的國家,其首都設於新京(今長春),1945年8月後遷至通化(今吉林省白山市境內)。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省)。
- 1945年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臨江市)大栗子溝礦山株式會社技工培養所(日語:礦山株式會社技工養成所,今臨江市大栗子鎮偽滿皇帝溥儀行宮博物館)內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之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滿洲國正式滅亡。
- 1945年9月,國民政府決議《收復東北各省處理辦法綱要》,公布東北劃分九省案,當時的吉林省的轄區有(省會吉林市,轄2市18縣1旗),而境內哈爾濱市係直轄市,直隸行政院 。
現代
到了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後將東北九省調整為:黑龍江、吉林、松江、遼寧、遼西五省。 接下來到1954年以後,改回東北三省:吉林、遼寧、黑龍江。
參考文獻
- ^ 民族探幽:夫余与秽貊. [2018-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3).
- ^ 張縉彥,《域外集》〈六博圍棋說〉,頁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