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門 (揚州)

小東門,是中國揚州元朝民國時期揚州舊城的城門。

位置

小東門原址位於今揚州市廣陵區甘泉路

歷史

在宋金對峙時期和蒙古攻宋期間,揚州城市遭受巨大破壞。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僉院張德林改築揚州城牆,系截取揚州宋大城的西南一隅,面積狹小。小東門為當時開闢的5座城門之一。小東門樓又名譙樓,置更鼓銅壺滴漏[1]

明朝建立以後,揚州城市逐漸恢復,城東到運河一帶形成新興商業區。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揚州知府吳桂芳主持在舊城以東到運河之間加築新城,將城東商業區囊括入城。此後,小東門扼新舊兩城樞紐,以西為舊城的小東門大街,以東為新城的多子街商業區,均為揚州的繁盛之地,俗語稱「小東門,人擠人」。小東門外的舊護城河,也演變為城內水道,為揚州畫舫碼頭之一[2]

拆除

1916年(民國五年),揚州新舊兩城之間的城牆拆除,小東門被保留下來。1950年10月,揚州市採取以工代賑方式,拆除小東門[3]

參考資料及注釋

  1. ^ 《嘉靖維揚志》
  2. ^ 揚州畫舫錄
  3. ^ 《揚州市城鄉建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