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
1890年以後,鑑於德國首相俾斯麥的下野,歐洲局勢日趨不穩定,俾斯麥的接班人缺乏老練的外交手腕處理歐洲列強的衝突,面對普法戰爭後的法國戰敗所產生的對德仇恨、奧俄兩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勢力爭奪、以及殖民地拓展政策所帶來的列強競爭,不論是德國或其他國家的領袖皆無法如俾斯麥般以和平為目標穩定歐洲局勢,反之乃是通過窮兵黷武、彼此的排斥與競爭來爭取優勢。故此導致惡性循環,歐洲各國在競爭中只好以同盟彼此間的支持援助及自身軍備的強大來確保安全,最終引發了世界大戰。
定義
軍備競賽除了狹義的界定作軍隊及軍備數量的上升、軍備的強化工作外,也可泛指包括了戰略計劃的準備、軍事指揮架構的重組,以至更新軍事的配套設施:如發展鐵路、運河、公路網、擴大商船隊伍以加強補給能力等等,皆是軍備競賽的一部分
總體軍力的上升
下圖顯示部分列強在戰前的陸海軍人數增長:
陸海軍總數 | 1880年 | 1890年 | 1900年 | 1910年 | 1914年 |
德國 | 426,000 | 504,000 | 524,000 | 694,000 | 891,000 |
法國 | 543,000 | 542,000 | 715,000 | 769,000 | 910,000 |
俄國 | 791,000 | 677,000 | 1,162,000 | 1,285,000 | 1,352,000 |
英國 | 367,000 | 420,000 | 624,000 | 571,000 | 523,000 |
意大利 | 216,000 | 284,000 | 225,000 | 322,000 | 345,000 |
美國 | 34,000 | 39,000 | 96,000 | 127,000 | 164,000 |
日本 | 31,000 | 73,000 | 75,000 | 150,000 | 欠缺數據 |
各國除了規模上的擴張外,列強在國防支出上也不斷上升,推動著各國的軍事發展
- 歐洲六大列強的軍事總支出
年份 | 軍事支出(萬英鎊) |
1880年 | 13200 |
1890年 | 15800 |
1900年 | 20500 |
1910年 | 28800 |
1914年 | 39700 |
- 1872年至1912年軍費支出增長
國家 | 英 國 | 法 國 | 德 國 | 俄羅斯 | 奧匈帝國 | 意大利 |
增長率 | 175% | 140% | 340% | 260% | 170% | 180% |
陸軍競賽
陸軍的競賽主要集中在法國、德國、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之間,在戰前數十年,四國均在陸軍規模上大肆擴張,其中以德國的陸軍質素為最好,有賴其完善的參謀部對軍隊進行組織;而法國軍隊質素亦優,各方面都僅次於德國;奧匈的重炮部隊全球第一,但作為戰爭主要兵種的步兵一般,又因為民族問題導致其組織、後勤等工作卻遠不及德法之部隊,;意大利的軍隊也同樣面對組織煥散、後勤不繼的問題;最後俄國的部隊純粹在數量取勝,其軍備、組織、後勤等各方面皆是全歐列強中質素最差。
陸軍總數 | 1880年常備陸軍 | 1880年陸軍動員額 | 1914年常備陸軍 | 1914年陸軍動員額 |
德國 | 419,000 | 1,300,000 | 812,000 | 5,000,000 |
法國 | 503,000 | 1,000,000 | 777,000 | 3,780,000 |
俄國 | 766,000 | 1,213,000 | 1,400,000 | 5,971,000 |
英國 | 136,000 | 600,000 | 160,000 | 733,500 |
奧匈 | 267,000 | 772,000 | 800,000 | 3,350,000 |
意大利 | 150,000 | 230,000 | 300,000 | 1,251,000 |
美國 | 45,000 | 65,000 | 98,000 | 200,000 |
日本 | 31,000 | 48,000 | 150,000 | 500,000 |
土耳其 | 欠缺數據 | 欠缺數據 | 300,000 | 欠缺數據 |
塞爾維亞 | 欠缺數據 | 欠缺數據 | 125,000 | 欠缺數據 |
比利時 | 欠缺數據 | 欠缺數據 | 125,000 | 欠缺數據 |
海軍競賽
海軍的軍備競賽主要集中在英德兩國之間。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以維持德國和他日益擴張的殖民地的聯繫。鑑於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其生存依賴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國土安全及海上補給路線,故德國之海軍擴張惹來英國的忌憚,於是在1905年英國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也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
軍艦總噸位 | 1880年 | 1890年 | 1900年 | 1910年 | 1912年 | 1914年 |
英國 | 650,000 | 679,000 | 1,065,000 | 2,174,000 | 2,346,613 | 2,714,000 |
德國 | 88,000 | 190,000 | 285,000 | 964,000 | 1,149,863 | 1,305,000 |
美國 | 169,000 | 240,000 | 333,000 | 824,000 | 1,009,184 | 985,000 |
法國 | 271,000 | 319,000 | 499,000 | 725,000 | 941,525 | 900,000 |
日本 | 欠缺數據 | 欠缺數據 | 130,000 | 欠缺數據 | 679,438 | 欠缺數據 |
俄國 | 200,000 | 183,000 | 383,000 | 401,000 | 589,490 | 679,000 |
意大利 | 100,000 | 242,000 | 245,000 | 327,000 | 401,283 | 458,000 |
奧匈 | 欠缺數據 | 欠缺數據 | 欠缺數據 | 欠缺數據 | 206,598 | 欠缺數據 |
空軍競賽
在戰前,雖然航空器發展只是剛剛起步,但在短短數年內,各國的航空部隊便迅速建立,某些國家更將航空部隊獨立於海軍和陸軍外,成立了專門的空軍。而戰機和軍用飛船的角色也在短時間內由擔當傳訊、斥候、偵查等工作轉變為投入戰鬥、進行轟炸等。
空軍競賽 | 1914年戰機數目 | 1915年戰機產量 | 1916年戰機產量 | 1917年戰機產量 | 1918年戰機產量 | 1914年軍用飛船數 |
法國 | 70 | 390 | 1420 | 235 | 3222 | 4 |
英國 | 113 | 153 | 410 | 997 | 1799 | 6 |
俄羅斯 | 100 | 553 | 724 | 579 | 260 | 11 |
德國 | 400 | 1000 | 2050 | 2270 | 2710 | 15 |
奧匈 | 50 | 112 | 144 | 296 | 616 | 1 |
意大利 | 70 | 240 | 430 | 660 | 720 | ? |
另外比利時在1914年的空軍規模有二十五架戰機
戰略計劃
在眾多列強之中,以德國、法國及俄國專於研創戰略計劃,以圖在戰爭中以最快時間爭取最有利的局面。比如德國制訂了施里芬計劃,力圖集中軍力,先打敗法國動員較快的軍隊,在西線成功以後再在東線迎擊動員較慢的俄軍。法國也制訂了第十七號計劃及俄國制訂的第十九號計劃,都是主攻德國的計劃。而英國也透過英法俄三國海軍聯防希望在海上封鎖德國,但英國在陸軍方面是沒有明確的計劃的,因為英國本身並不希望戰爭開打,而且亦欠缺徵兵制支持其戰略作戰調動。德法兩國的陸軍可在十五日內完成動員,但相對英國則需二十一日,才可將軍隊動員,越過英倫海峽,抵達比利時。奧匈帝國是戰略計劃發展最遲的列強,奧國尚停留在舊式的戰爭思想之中,即戰線在何處便往何處去的被動狀況,完全無視鐵路及公路網為軍隊帶來可迅速調動的機動性,因此在西線初期的重要戰役皆結束後,奧國才開始和塞爾維亞交鋒。
軍事基建
比如基爾運河令德國的無畏艦可自由來往北海及波羅的海,加強了德國海軍的機動性,同時也加強了德國對自身軍備的信心,在外交上拒絕妥協。
影響
列強之軍備競賽無疑令各國之猜疑加劇,比如因英國恐懼德國擴張海軍,兩國便從此難再合作或和解,加深協約國及同盟國彼此的不信任;其次因龐大的現代化軍備威力突飛猛進,令各國皆自以為可以在軍事衝突中壓倒對方,拒絕讓步,以及軍事計劃重視先發制人,令文官欠缺足夠時間以進行外交斡旋工作(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觀點),都加大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施里芬計劃的過份進取,破壞比利時中立,更令英國為保障英倫海峽的安全而對德宣戰,使當時世上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紛紛走向戰爭,使原本只是巴爾幹半島局部的衝突成為一次真正的總體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