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瑪麗亞·維斯瓦娃·安娜·辛波斯卡(波蘭語:Maria Wisława Anna Szymborska,波蘭語發音:[viˈswava ʂɨmˈbɔrska];1923年7月2日—2012年2月1日),波蘭詩人、翻譯家,享有「詩壇莫扎特」的美譽。[1][2]1996年,辛波斯卡因其「詩歌以諷刺的準確性揭示出人類在歷史與生物語境下的現實片段」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3][4]辛波斯卡的私人生活遠離公眾視野。她的早期作品受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影響,但後來逐漸轉向對日常生活和個人情感的關注。除詩歌以外,她還在文學雜誌上發表專欄文章,並從事翻譯工作。
維斯瓦娃·辛波斯卡 Wisława Szymborska | |
---|---|
出生 | 波蘭第二共和國波茲南省希雷姆縣布羅文特 (今 波蘭大波蘭省波茲南縣庫爾尼克) | 1923年7月2日
逝世 | 2012年2月1日 波蘭小波蘭省克拉科夫 | (88歲)
母校 | 亞捷隆大學 |
職業 | 詩人、散文家、翻譯家 |
配偶 | 亞當·沃德克(1948–1954) |
父母 | 溫森蒂·辛波斯卡(父) 安娜·辛波斯卡(母) |
獎項 | 白鷹勳章(2011年) 諾貝爾文學獎(1996年) 赫爾德獎(1995年) 歌德獎(1991年) |
常見譯名 | |
中國大陸 | 維斯瓦娃·辛波斯卡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
臺灣 |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
簽名 | |
生平
1923年7月2日,辛波斯卡出生於波茲南附近的布寧(今日波蘭西部小鎮庫爾尼克的一部分),是其父母的次女。[5]她的母親名叫安娜·辛波斯卡(Anna Szymborska),娘家姓羅特蒙德(Rottermund)。其父溫森蒂·辛波斯基(Wincenty Szymborski)曾是弗拉迪斯拉夫·扎莫伊斯基伯爵的管家。[6]1931年,8歲的辛波斯卡隨家人從托倫遷往克拉科夫,她的大部分人生都在這座城市度過。[7][6]搬到克拉科夫後,辛波斯卡進入了當地一所精英中學,該校由烏蘇拉修女會創立。1939年,學校遭納粹關閉,她不得不在暗中繼續學業。[8]1943年,她成為了一名鐵路雇員,並設法避免被德國徵召為強制勞工。[6]
1945年,辛波斯卡進入亞捷隆大學學習波蘭語文學,後來轉到了社會學系。[9][6]很快,她加入了當地的文學圈,並結識了詩人切斯瓦夫·米沃什,她後續的創作風格受其影響。[10]1945年3月,辛波斯卡在《波蘭期刊》發表了人生中第一首詩歌《我搜尋詞語》(Szukam słowa)。隨後幾年,她的詩歌陸續發表在各類報刊和期刊。[8][6][11]1948年,辛波斯卡因經濟原因從大學肄業,同年與詩人亞當·沃德克結婚。兩人無子女,於1954年離婚,不過仍保持親密關係,直到1986年沃德克去世。[8][6]在這段時期,辛波斯卡找到了一份半月刊雜誌秘書工作,並負責插畫設計。[12]她的首部書籍原定於1949年出版,但因「不符合社會主義要求」而未獲審查批准。[12]
與二戰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辛波斯卡在其事業初期仍順應波蘭人民共和國的官方意識形態。實際上,她甚至還在1953年2月8日簽署了一份對被指控犯有叛國罪的牧師的譴責請願書。[13][14][15]人們可在她的首部詩集《存活的理由》(Dlatego żyjemy)中體會到她對社會主義的支持,這部作品包含詩歌《列寧》和《建設諾瓦胡塔的青年》,諾瓦胡塔是臨近克拉科夫的一座斯大林主義工業城市。[6]辛波斯卡曾是波蘭統一工人黨(社會主義政黨)的成員,但自1950年代逐漸與之疏遠,並開始與不同政見者(例如活躍於《文化》的作家耶日·蓋德羅伊茨)保持密切聯繫。1964年,她參與了要求言論自由的抗議活動。[16]最終,她於1966年退出該黨。辛波斯卡的前兩部作品聚焦社會主義,但後續作品則更多地表達了個人情感。在回顧早期作品時,她認為這些作品過於遵循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因此現在無法再認同它們。[6]
1953年,辛波斯卡加入了雜誌《文學生活》(Życie Literackie),她在此任職直至1981年。此外,從1968年開始,她還在雜誌《擴展閱讀》(Lektury Nadobowiązkowe)開設了書評專欄。[6]她在這一時期創作的許多文章後來都被集結出版。1981至1983年,辛波斯卡成為了克拉科夫月刊《響亮》(NaGlos)的編輯。在1980年代,辛波斯卡秘密參與了許多反對活動,並使用假名「Stańczykówna」為地下刊物《方舟》(Arka)和《文化評論》撰寫文章。在1990年代初,她在《選舉報》上發表的一首詩歌中支持對政府的不信任投票。反對當時的非共產主義政府把權力交還給前共產黨成員。[6]辛波斯卡生前出版的最後一部詩集是2005年的《冒號》(Dwukropek),這本詩集被《選舉報》讀者推選為2006年度最佳書籍。[6]除了個人的文學創作外,辛波斯卡還把許多法語文學作品翻譯為波蘭語,尤其是巴洛克風格詩歌和法國詩人泰奧多爾-阿格里帕·多比涅的作品。
2012年2月1日,在親友的陪伴中,罹患肺癌的辛波斯卡於睡夢中逝世,終年88歲。[17][18][6][19][20]她在去世前還在寫作一首新詩,但遺憾未能以自己期望的方式將生命中最後的詩歌集結出版。這些詩歌后續出版於2012年。[21]為了紀念她的文學成就,波蘭維斯瓦娃·辛波斯卡基金會(Fundacja Wisławy Szymborskiej)於2013年設立了辛波斯卡獎,旨在表彰上一年度最佳波蘭語詩歌作者。[22]
主題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
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辛波斯卡常使用反諷、悖論、矛盾、淡化等文學手法來闡釋哲學主題和迷人之物。她的許多詩歌都以戰爭和恐怖主義為主題。[18][6][23]她常以不同尋常的角度寫作,比如描寫在已故的主人空屋裡的一隻貓。[6][24]儘管一生只發表了不到350首詩,但她仍然享有盛名。當被問及為什麼她發表的詩歌如此之少時,她說:「我的家裡有個廢紙簍。」[18]
影響
華語電影《向左走·向右走》曾以辛波斯卡的詩篇《一見鍾情》為靈感和主線之一。而台灣藝術家幾米的作品《地下鐵》則以辛波斯卡的詩歌《我們何其幸運》作為開篇。[25]
主要作品
詩集
作品原名 | 中文譯名 | 出版年份 |
---|---|---|
Dlatego żyjemy | 存活的理由 | 1952 |
Pytania zadawane sobie | 自問集 | 1954 |
Wołanie do Yeti | 呼喚雪人 | 1957 |
Sól | 鹽 | 1962 |
Sto pociech | 一百個笑聲 | 1967 |
Wszelki wypadek | 可能 | 1972 |
Wielka liczba | 巨大的數目 | 1976 |
Ludzie na moście | 橋上的人們 | 1986 |
Koniec i początek | 結束與開始 | 1993 |
Chwila | 瞬間 | 2002 |
Dwukropek | 冒號 | 2005 |
Tutaj | 這裡 | 2009 |
Wystarczy | 足矣 | 2012 |
Czarna piosenka | 黑色的詩 | 2014 |
其他
作品原名 | 中文譯名 | 出版年份 |
---|---|---|
Lektury nadobowiązkowe | 非必要閱讀 | 1973 |
Nowe lektury nadobowiązkowe. 1997-2002 | 非必要閱讀新輯 1997-2002 | 2002 |
Rymowanki dla dużych dzieci | 給大孩子的詩 | 2003 |
Błysk rewolwru | 左輪手槍的閃光 | 2013 |
Wszystkie lektury nadobowiązkowe | 非必要閱讀全集 | 2015 |
獲獎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 ^ 人民日報. 别了,“诗坛莫扎特”. 鳳凰網. [2020-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8).
- ^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斯卡诗选. 光明網. 光明日報. [2020-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4).
- ^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96. Nobelprize. 7 October 2010 [7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4).
- ^ I Don't Know: The Nobel lecture. The New Republic. 30 December 1996 [19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7).
- ^ Kowalczyk, Janusz R. Wisława Szymborska. culture.pl. 2012 [18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1).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Nobel Prize-winning poet Szymborska dies aged 88. France24. 1 February 2012 [1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3).
- ^ Foundation, Poetry. Wisława Szymborska. Poetry Foundation. 2023-04-23 [202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3) (英語).
- ^ 8.0 8.1 8.2 Larousse, Éditions. Wisława Szymborska - LAROUSSE. www.larousse.fr. [202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7) (法語).
- ^ magazine, Le Point. Décès de la poétesse polonaise Wislawa Szymborska,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Le Point. 2012-02-01 [202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7) (法語).
- ^ Poets, Academy of American. About Wislawa Szymborska | 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 poets.org. [2023-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5).
- ^ Poland Nobel poetry laureate Wislawa Szymborska dies. BBC News. 1 February 2012 [1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4).
- ^ 12.0 12.1 Wisława Szymborska - krótka biografia – Wisława Szymborska – Zinterpretuj.pl. 2022-08-22 [202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5) (pl-PL).
- ^ Michał St. de Zieleśkiewicz, "Szymborska: zabić księży Kurii Krakowskiej."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ibula – pismo niezalezne, 21 January 2011. (波蘭語)
- ^ Waldemar Łysiak. Stulecie kłamców. Ex Libris/Galeria Polskiej Książki. 2000: 214 [3 February 2012]. ISBN 978-83-88455-21-6.
- ^ Stanisław Wilhelm. Pajęczyna III RP – Urzędnicy i Sędziowie; Anatomia manipulacji prawem. Stanislaw Wilhelm Grys. : 320 [3 February 2012]. ISBN 978-83-932740-0-0.
- ^ portal poświęcony Polsce, rodzinie i tradycji. Prawy.pl. [3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February 2012).
- ^ Anderson, Raymond H. Wislawa Szymborska, Nobel-Winning Polish Poet, Dies at 88. The New York Times. 1 February 2012 [25 Jul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4).
- ^ 18.0 18.1 18.2 18.3 Polish Nobel winning poet Szymborska dies at 88. Reuters. 1 February 2012 [1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0).
- ^ Dates of birth and death for Wisława Szymborska. Rmf24.pl. [3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6).
- ^ Notice of Wisława Szymborska's death. Wiadomosci.onet.pl. February 2012 [3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4).
- ^ Poland Nobel poetry laureate Wislawa Szymborska dies. BBC News. 1 February 2012 [1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4).
- ^ The Wisława Szymborska International Literary Award. [22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5).
- ^ Duval Smith, Alex. A Nobel Calling: 100 Years of Controversy. The Independent (UK: Independent Print Limited). 14 October 2005 [26 April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December 2007).
1996: Her poem, "The End and the Beginning", reads: "No sound bites, no photo opportunities And it takes years All the cameras have gone To other wars." Szymborska was born in Kórnik, in western Poland, in 1923.
- ^ 《空屋裡的貓》. 給我的詩 : 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 由林蔚昀翻譯. 台北: 黑眼睛文化. 2013. ISBN 9789866359361. OCLC 869902144.
- ^ 她是“诗界莫扎特”,凭借诗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生静默安逸. 騰訊網. [2020-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7).
延伸閱讀
- 1998 Boston Review: Poems – New and Collected 1957–1997 by Francis Padorr Br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01 The New Republic: "Miracle Fair: Selected Poems of Wislawa Szymborska" by Ruth Franklin
- 2006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 fascinating journey with two women poets by Elizabeth Lu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06 Moondance magazine: Stories/Poems. Plain and Simple. – Mapping the Words of Wislawa Szymborska on Her Latest Book, Monologue of a Dog by Lys Anz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06 Sarmatian Review: Wislawa Szymborska's 'Conversation With a Stone' – An Interpretation by Mary Ann Furn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06 Words Without Borders: Monologue of a Dog – New Poems of Wislawa Szymborska by W. Mart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5 All roads will lead you home Poetic Alchemy: Wislawa Szymborska’s Map: Collected and Last Poems by Wally Swist [vacpoetry.org/journal/]
外部連結
- 諾貝爾官方網站關於維斯瓦娃·辛波斯卡介紹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1-13
-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在豆瓣上的資料(簡體中文)
- 諾貝爾官方網站維斯瓦娃·辛波斯卡作品列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辛波斯卡詩選
- 辛波斯卡詩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詩人網-辛波斯卡詩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辛波斯卡詩導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波蘭詩人辛波斯卡逝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