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郵政
臺灣郵政是臺灣清治時期由福建臺灣省巡撫劉銘傳於1888年創立的新式郵政服務,於臺北府城設置了「臺灣郵政總局」辦理全臺郵政,比「大清郵政官局」的正式奉准設立(1896年)早了8年[1][2]。此一新式郵政與傳統郵驛制度與海關郵務[註 1]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在於除了官方文書外,也收寄民間信件,並且引進了郵票制度[1]。臺灣郵政創辦後持續營運至乙未割臺,之後臺灣南部曾短暫經營臺灣民主國的獨虎郵政(1895年7月31日-1895年10月19日);臺灣民主國滅亡後,臺灣的郵政服務正式完全改由臺灣總督府底下的相關部門經營[1][2]。
沿革
臺灣歷史、台灣歷史年表 | |||||||||||
---|---|---|---|---|---|---|---|---|---|---|---|
史前時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1626-1642 |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 |||||||||
明鄭時期 1661-1683 |
|||||||||||
清治時期 1683-1895 |
|||||||||||
日治時期 1895-1945 |
|||||||||||
戰後時期 1945 迄今 | |||||||||||
其他臺灣系列 | |||||||||||
臺灣主題首頁 | |||||||||||
- 創辦前
清朝在臺灣建立的郵驛制度約始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於各縣設鋪,是一種人力傳遞的方式,初期多由臺灣原住民出身的「麻達」(原指12、13歲到20歲左右的未婚青年)負責傳遞公文[1]。而由於臺灣不產馬匹,且運馬渡臺不便,所以臺灣並沒有設置驛站[1][2]。依照一般標準,各鋪之間的距離約要在十里左右;但因為清朝在臺灣的行政權力是逐漸擴展的,遞鋪則隨著統治基礎的逐步穩固而設,所以依各地情況不同,遞鋪之間最遠可達到70里[1]。而除了舖遞系統,軍方的汛塘之間也有文書傳遞,可算是一種軍郵[1]。
此外,臺灣民間的郵遞需求,自咸豐年間後會委託「課擔」協助處理[1]。課擔的出現始自咸豐八年(1858年),原是由鹽館指定專運鹽課的民間運輸事業,後來一般商人開始委託課擔順便帶運信件、金錢、匯票等物;後來商人對課擔的信任日益增加,連貨物也委託他們運送,於是課擔便從專運鹽的運輸業者演變成兼營民間郵遞事務的業者[1]。而也是在咸豐年間,清朝開始在臺灣通商口岸設置海關,而臺灣各地海關與清朝其他地區的海關通信皆經由廈門轉遞,不過臺灣各海關彼此間的通信仍仰賴舖遞與日後的臺灣郵政[1][2]。
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來臺督辦軍務的欽差大臣沈葆楨,將原本的舖遞制度改為「站書館」(民站),負責人稱「站書」或「驛書」,負責遞公文的舖兵改稱「跑勇」或「跑兵」,改為雇傭制,需要經人介紹才能登記備傭,其「工食銀」由各站向縣廳衙署支領[1][2]。各站書館又分為總站(縣廳衙門所在地)、腰站(設於各總站間)、尖站(中午打尖吃飯處)與宿站(供住宿過夜)[2]。
又光緒年間,福建巡撫丁日昌在光緒三年(1877年)左右於臺灣府城(今臺南)設文報局,以與對岸各口岸互寄文報;後來在光緒七年(1881年)時,新任福建巡撫岑毓英又在基隆設文報所,後於該年十一月改為文報局,之後基隆的文報局又遷到臺北府城內[3][1][2]。而除了上述正式的文報局外,光緒十年(1884年)的中法戰爭期間,由於臺灣主要的港口遭封鎖,上述二處文報局無法與廈門、福州的文報局聯繫,閩浙總督楊昌濬遂在泉州與鹿港設「道濟公棧」來維持兩岸的文報互通,道濟公棧即為臨時的文報局[2]。
- 創辦後
清光緒十四年正月三十(1888年2月21日),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發布公告〈臺灣郵政條例十六條〉[4],並提及將在該年二月初十(1888年3月22日)正式開辦臺灣郵政[1]。此一措施事前並未上報清朝中央,為劉銘傳自行做主開辦;事後劉銘傳僅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冬的奏摺中提及其郵政是「仿照外洋郵政辦法,委令道員陳鳴志督辦,自光緒十四年初試辦」,並指出新式郵政傳遞文書效率較舊法要好,且「統計一年需用經費約在一萬兩上下,比較臺防舊章全年需用一萬五、六千兩,實可樽節銀五、六千兩」[2]。
劉銘傳在清光緒十七年三月廿七(1891年5月5日)奉准「因病開缺」離臺後,臺灣郵政仍持續並辦理至清朝對臺灣的統治結束為止[1][2]。1895年乙未戰爭期間,日本在明治廿八年(1895年)5月21日成立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郵便部,後在8月6日改為臺灣總督府陸軍局郵便部,基層郵務機構為野戰郵便局;而當時的臺灣南部,劉永福依安平關客卿麥嘉林的建議,在永清元年六月十日(1895年7月31日)於安平海關內設郵政局,發行以「溪流虎嘯」為圖案的郵票[1]。而在臺灣民主國宣告滅亡後,全臺灣的郵政正式由臺灣總督府相關部門接手,而郵政事務在隔年4月1日由陸軍局轉交回民政局[1]。
郵站體系
在「臺灣郵政總局」[註 2]之下設有「站」,站又分成總站、正站、腰站與傍站(旁站)[1][2]。
類別 | 數量[1] | 職掌 | 成員 |
---|---|---|---|
郵政總局 | 辦理全臺郵政,收寄民間信件,與對岸各口互換文報[2]。
|
||
總站 | 2 | 為直屬於郵政總局的「正站」,由文報局改制而來,對中國大陸各地仍稱文報局,而除了與各郵站傳遞信件外,仍與對岸各口互寄軍公文件[2]。 | |
正站 | 15 17[註 3] |
除信件的收寄、傳遞與郵票的發售外,也負責對附近腰站的外勤郵務進行稽核,但並未實際管轄腰站[2]。 | |
腰站 | 13 | 位於正站之間,僅辦理郵件的接遞工作,不收寄郵件,亦不發售郵票[2]。 | |
傍站 | 13[註 4] | 為支線上的郵站,職掌與正站相同 |
- 幹線郵路
幹線郵路自宜蘭縣城開始,北至基隆廳後南經臺北府城,之後途經各城到全臺灣最南的縣城——恆春縣城[1][2]。
站名 | 站別 | 所在行政區(清) | 所在行政區(今) |
---|---|---|---|
宜蘭 | 正站 | 臺北府宜蘭縣 | 宜蘭縣宜蘭市 |
頭圍 | 腰站 | 臺北府宜蘭縣 | 宜蘭縣頭城鎮 |
大里簡 | 腰站 | 臺北府宜蘭縣 | 宜蘭縣頭城鎮 |
頂雙溪 | 正站 | 臺北府基隆廳 | 新北市雙溪區 |
龍潭堵 | 腰站 | 臺北府基隆廳 | 新北市瑞芳區 |
基隆 | 正站 | 臺北府基隆廳 | 基隆市 |
水返腳 | 腰站 | 臺北府基隆廳 | 新北市汐止區 |
臺北 | 總站 | 臺北府淡水縣 | 臺北市 |
桃仔園 | 腰站 | 臺北府淡水縣 | 桃園市桃園區 |
中壢 | 正站 | 臺北府淡水縣 | 桃園市中壢區 |
大湖口 | 腰站 | 臺北府新竹縣 | 新竹縣湖口鄉 |
竹塹 | 正站 | 臺北府新竹縣 | 新竹市 |
維新莊 | 正站 | 臺灣府苗栗縣 | 苗栗縣苗栗市 |
後壠 | 正站 | 臺灣府苗栗縣 | 苗栗縣後龍鎮 |
吞霄 | 腰站 | 臺灣府苗栗縣 | 苗栗縣通霄鎮 |
大甲 | 正站 | 臺灣府苗栗縣 | 臺中市大甲區 |
彰化 | 正站 | 臺灣府彰化縣 | 彰化縣彰化市 |
挖仔街 | 腰站 | 臺灣府彰化縣 | 彰化縣永靖鄉[3] |
張熙厝 | 正站 | 臺灣府雲林縣 | 約在今雲林縣莿桐鄉、斗六市一帶[註 5] |
斗六 | 正站 | 臺灣府雲林縣 | 雲林縣斗六市 |
大埔林 | 腰站 | 臺南府嘉義縣 | 嘉義縣大林鎮 |
嘉義 | 正站 | 臺南府嘉義縣 | 嘉義市 |
急水溪 | 腰站 | 臺南府嘉義縣 | 臺南市 |
茅港尾 | 正站 | 臺南府嘉義縣 | 臺南市下營區 |
看西 | 腰站 | 臺南府安平縣 | 臺南市新市區 |
臺南 | 總站 | 臺南府安平縣 | 臺南市中西區一帶 |
橋仔頭 | 腰站 | 臺南府鳳山縣 | 高雄市橋頭區 |
鳳山 | 正站 | 臺南府鳳山縣 | 高雄市鳳山區 |
東港 | 腰站 | 臺南府鳳山縣 | 屏東縣東港鎮 |
枋寮 | 正站 | 臺南府鳳山縣 | 屏東縣枋寮鄉 |
楓港 | 正站 | 臺南府恆春縣 | 屏東縣枋山鄉 |
恆春 | 正站 | 臺南府恆春縣 | 屏東縣恆春鎮 |
- 支線郵路
- 宜蘭往蘇澳
站名 | 站別 | 所在行政區(清) | 所在行政區(今) | 備註 |
---|---|---|---|---|
利澤簡 | 傍站 | 臺北府宜蘭縣 | 宜蘭縣五結鄉 | 在宜蘭南邊 |
蘇澳 | 傍站 | 臺北府宜蘭縣 | 宜蘭縣蘇澳鎮 | 終點 |
- 臺北往滬尾
站名 | 站別 | 所在行政區(清) | 所在行政區(今) | 備註 |
---|---|---|---|---|
滬尾 | 傍站 | 臺北府淡水縣 | 新北市淡水區 | 終點 |
- 大甲往大湖
站名 | 站別 | 所在行政區(清) | 所在行政區(今) | 備註 |
---|---|---|---|---|
三叉河 | 傍站 | 臺灣府苗栗縣 | 苗栗縣三義鄉 | 西南接大甲,東北接大湖 |
大湖 | 傍站 | 臺灣府苗栗縣 | 苗栗縣大湖鄉 | 終點 |
- 彰化往罩蘭(今卓蘭)
站名 | 站別 | 所在行政區(清) | 所在行政區(今) | 備註 |
---|---|---|---|---|
葫蘆墩 | 傍站 | 臺灣府臺灣縣 | 臺中市豐原區 | 西南接彰化,東北接罩蘭 |
罩蘭 | 傍站 | 臺灣府臺灣縣 | 苗栗縣卓蘭鎮 | 終點 |
- 彰化往埔里社廳
站名 | 站別 | 所在行政區(清) | 所在行政區(今) | 備註 |
---|---|---|---|---|
南投 | 傍站 | 臺灣府臺灣縣 | 南投縣南投市 | 西北接彰化,東北接埔里社,東南接集集 |
集集 | 傍站 | 臺灣府埔里社廳 | 南投縣集集鎮 | 西北接南投,東北接水裡社 |
水裡社 | 傍站 | 臺灣府埔里社廳 | 南投縣水里鄉 | 西南接集集,北接埔里社 |
埔里社 | 傍站 | 臺灣府埔里社廳 | 南投縣埔里鎮 | 南接水裡社,西南接南投 |
- 屯番郵路(往臺灣東部)
站名 | 站別 | 所在行政區(清) | 所在行政區(今) | 備註 |
---|---|---|---|---|
埤南 | 傍站 | 臺東直隸州 | 臺東縣臺東市 | 西邊與東港或楓港有路線相接,北接北絲鬮 |
北絲鬮 | 傍站 | 臺東直隸州 | 臺東縣卑南鄉 | 終點 |
郵票與郵資
臺灣郵政的郵票分成免費供官方使用的「臺灣郵票」與賣給民間使用的「郵政商票」[1],而集郵家們常將兩種統稱為「臺灣郵票」或「站票」(站指「郵站」)[2]。而不管是哪一種均是由郵政總局刊印,是以木刻版印製的黑色郵票,使用的紙質為橫紋連史紙或無紋黃竹紙,每張紙可印五張郵票(上下左右中),而每張郵票又分成郵票聯與存根聯,兩聯的騎縫處印有字號一欄,重量、年月日與字號等欄空白,由貼用單位臨時填入[2]。
「臺灣郵票」統一由郵政總局供應給各級行政部門(發至縣、廳級[註 6])、軍事機關、特設官司(《大清會典》以外新設者,如礦務局、通商局等)[2]。「臺灣郵票」有兩版,依板模組成可再細分出10多種,兩版的差別在存根聯上,第一版上端只有「根」字,第二版改為「郵票根」[2]。
「郵政商票」會先加蓋各郵站代字[註 7],再送交各鎮臺衙門,由鎮臺衙門轉發給各正站與傍站,各站站書簽收,之後負責保管與發售[2]。此外「郵政商票」並不會預先發售,而是寄件人到郵站寄件後,由站書填寫相關資訊,再將存根聯給寄件人,郵票聯貼在郵件上[2]。「郵政商票」上雖未印面額,但每黏一張便收費20文,故實際上是有價憑證[2]。「郵政商票」只有一版,但依板模組成可再細分為3種[2]。
郵資多寡視郵件重量與寄件距離而定,如重量在一兩以內,路程在一站以內(即寄件到下一個正站或傍站),則收費20文,而重量在一兩五錢內,遞程超過一站加收20文,之後依此類推[1][2]。而傍站因為郵件量少,故費用改為每站票錢30文,一兩以外每五錢加收30文[2]。而如果是要寄到比終點站更遠的地方,每一里加收力錢10文[2]。另外關於重量的計算方式,九錢多直接視為一兩,不滿九錢者視為五錢,不滿四錢則不算,如實際重量一兩九錢視為二兩、實際重量一兩七錢視為一兩五錢、實際重量一兩三錢視為一兩[2]。
其他
- 龍馬圖郵票:為1888年向英國倫敦維爾金生公司訂製的郵票,該年7月送至臺灣,但不知何故臺灣郵政並未發行此一郵票,而這些郵票後來變成臺灣鐵路的車票[2][7]。該郵票全套兩枚,僅差在刷色一種是紅色,另一種是綠色,郵票中間是飛龍銀馬圖案,四角是阿拉伯數字「20」,上面邊框寫著「FORMOSA」,下面邊框寫著「CHINA」,右邊邊框寫著「大清臺灣郵政局」,左邊邊框寫著「制錢貳拾文」,用凹版印刷製成,使用的是白色明薄紙,全張枚數有25張[2][7]。
- 小龍加蓋臺灣郵票:是指加蓋了「FORMOSA」或「臺灣郵票」的「海關二次雲龍郵票」,全張40枚,分左右兩格,左格加蓋「FORMOSA」,右格加蓋「臺灣郵票」,面額分成3分銀或5分銀,大多是無齒孔票,僅部分5分銀郵票有齒孔,共有6種,使用紅色油墨加蓋[2]。加蓋者不明,可能是清朝海關郵政或劉銘傳的臺灣郵政所蓋[2],後因故未發行。
註釋
- ^ 臺灣的海關比照清朝各關,自行辦理海關本身與海關職員的公私文件寄遞,而臺灣的海關與對岸海關的通信都是經由廈門轉遞,但臺灣內部各關的通信仍是用傳統郵驛制度(日後改用臺灣郵政)[2]。
- ^ 直屬於臺灣巡撫,蓋用關防全銜為「辦理全臺郵政總局關防」,亦可稱「大清臺灣郵政局」、「福建臺灣郵政總局」[2]。
- ^ 後增加雲林與苗栗的正站[2]。
- ^ 東部的「北絲鬮」、「埤南」二站未派兵辦理[1]。
- ^ 在莿桐南邊[5],斗六門北邊二十里處[6]
- ^ 縣廳以下如縣丞、巡檢等次級衙門,郵政總局不直接供應,而是由直屬上級縣、廳衙門轉發[2]。
- ^ 即代稱,如臺北、臺南兩總站用的是「總北」、「總南」,宜蘭用「蘭」、彰化用「化」、嘉義用「義」等等[2]。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莊昭盛. 《南瀛郵政誌》. 臺南縣政府. 2010年12月: 18-27頁. ISBN 978-986-02-6045-8.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中華郵政史編纂小組. 《中華郵政史》. 中華郵政. 2011年12月: 43、44、69-80頁. ISBN 978-986-03-0383-4.
- ^ 3.0 3.1 3.2 3.3 謝英從. 《挖仔街腰站 清季彰化郵驛道路研究調查》. 彰化縣文化局. 2011年12月: 29-47頁. ISBN 978-986-03-0383-4.
- ^ 中華郵政——公司簡介. [2016-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 ^ 嘉義郵局采風錄,91頁
- ^ 雲林縣採訪冊
- ^ 7.0 7.1 龍馬郵票. 臺灣文獻館電子報 第四期. 2008-03-28 [2013-06-06].[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