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藝術/特色圖片

特色圖片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0
義大利利古里亞多爾切阿誇的一位畫家正在繪畫水彩畫
義大利利古里亞多爾切阿誇的一位畫家正在繪畫水彩畫
水彩畫,簡稱水彩,是用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由於色彩透明,一層顏色覆蓋另一層可以產生特殊的效果,但調和顏色過多或覆蓋過多會使色彩骯髒,水乾燥的快,所以水彩畫不適宜製作大幅作品,適合製作風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畫作。顏色攜帶方便,也可作為速寫,搜集素材用。圖為義大利利古里亞多爾切阿誇的一位畫家正在繪畫水彩畫。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
冬天的故事》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1623年首次發行於《第一對開本》。故事梗概:西西里的國王萊昂特斯懷疑他懷孕的妻子和波西米亞國王有曖昧關係。皇后產下女兒後死去,孩子被遺棄到波西米亞的沙灘上。16年後與波西米亞王子相愛,但被王子的父親反對。最終公主和王子回到西西里,公主身世大白,皇后也復活。圖為第二幕第三場:安蒂岡努斯發誓對萊昂特斯忠誠,試圖挽年幼的公主的生命。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2
銀版攝影法法國巴黎一家著名歌劇院的首席布景畫家達蓋爾,於1839年發明的利用水銀蒸汽對曝光的銀鹽塗面進行顯影作用的方法。這種攝影方法的曝光時間約為30分鐘,大大的短於尼埃普斯日光硬化的攝影方法。用這種方法拍攝出的照片具有影紋細膩、色調均勻、不易褪色、不能複製、影象左右相反等特點。這種攝影方法是用達蓋爾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所以,又稱為達蓋爾銀版法。圖為銀版攝影法拍攝的巴黎第三區聖殿大道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3
名利場》是一本美國文化時尚政治雜誌,由康得納斯出版公司出版。最初的名利場出版於1913年,1935年後因為大蕭條導致銷量大幅下降而停刊。1981年復刊,如今除美國本土外還在四個歐洲國家同步發行。常常刊出當紅明星的肖像照、寫真和合影,報道內容多為明星私生活。同時其新聞、評論、隨筆等內容也具有一定深度。頗受高收入人群和普通民眾歡迎。圖為《名利場》1914年6月封面。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4
女史箴圖》長卷,傳顧愷之的作品,現剩絹臨本藏於大英博物館,原為清宮藏畫,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搶劫到英國。另宋代紙臨本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顧愷之根據張華作的《女史箴》的主要內容作畫,內容是所謂婦女應遵守的清規戒律。一共12段,每段包含一個古代宮廷女人的「模範」故事。圖為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女史箴圖》摹本局部。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5
平版印刷是基於互斥的原理手動工藝。圖像用油基的媒介放在印版表面上;然後用將油「燒入」印版表面中。在印刷時,表面先覆上水,水份留在非油性的表面,但不會留在油性的部分;然後用輥子塗布油性油墨,油墨只附着在表面油性的部分。平版印刷是由波西米亞阿羅斯·塞尼菲爾德1798年發明的,這是凸版印刷自15世紀發明以來第一種新的印刷工藝。圖為紐約雪地上的飛行者,由柯里爾&艾夫斯公司平版印刷於1867年。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6
卡門》是比才的一部歌劇。該劇在比才死後才獲得成功。美國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聲電影和查理·卓別林的一部無聲電影更是擴大了歌劇的名聲。20世紀80年代有過一次卡門熱潮。1983年的幾個月內,彼得·布魯克改編版的《卡門悲劇》上演,在隆達導演弗朗切斯哥·羅斯協同多明哥拍攝了電影版的卡門。圖為一張《卡門》美國演出海報,約為1896年,主演羅莎貝爾·莫里森。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7
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是德國藝術家埃瑪紐埃爾·洛伊茨於1851年創作的一副油畫,描繪了美國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12月25日華盛頓在橫渡特拉華河的場景。這次針對黑森僱傭兵的突襲行動是特倫頓戰役的第一步。洛伊茨1850年完成了第一副作品。第二個版本是第一個版本的複製,1851年10月在紐約展出。超過5萬人參觀了這幅作品。幾經易手後,現被紐約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圖為第二個版本。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8
星夜》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梵谷1889年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作的一幅著名油畫,被廣泛認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該畫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圖為《星夜》。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9
費納奇鏡1832年由普拉陶和馮施坦普費爾發明,可播放連續動畫,是早期無聲電影的雛型。費納奇鏡變體之一是在一個手柄上垂直安裝的盤片。盤片上圍繞中心繪製了一系列的圖片,是動畫的對應的幀,圖片的周圍是一系列狹縫。使用者旋轉盤片,通過移動的狹縫看盤片在鏡子裡的反射。這樣,使用者看到圖片接連出現,由於視覺暫留,得到連續播放效果。圖為埃德沃德·邁布里奇設計的費納奇鏡:一對跳華爾茲的夫婦。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0
超級寫實主義,是繪畫雕塑的一個流派,其風格類似高分辨率照片。繪畫和雕塑作品並不是照片的嚴格詮釋,也不是某一個場景或主題的文字插圖。相反,它們利用其他的,往往是微妙的繪畫元素來創造實際上不存在或者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現實幻覺。此外,它們可能包括情感、社會、文化和政治主題要素作為視覺錯覺的擴展。圖為莫羅·大衛(Mauro David)創作的一幅超級寫實主義作品《水晶盤上的甜瓜》。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1
柯達1936年出品的沃倫達620相機
柯達1936年出品的沃倫達620相機
伊士曼柯達公司,簡稱柯達,是一間大型跨國攝影器材公司。柯達公司的前身是由發明家喬治·伊士曼和商人亨利·斯壯1881年建立的「伊斯曼干版公司」。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膠片供應商之一,包括業餘和專業市場。它也進入了其他影像相關領域,並繼續致力於在不斷增長的數碼攝影和數碼成像行業獲得更堅實的立足點。圖為柯達1936年出品的沃倫達620相機。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2
無憂宮位於德國波茨坦,為勃蘭登堡地區最著名的霍亨索倫家族的宮殿。無憂宮是1745年至1747年根據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草圖,由建築師喬治·溫徹斯勞斯·馮·克諾伯斯多夫授權,設計而成洛可可式的小型夏日宮殿,她是十八世紀歐洲藝術運動的合成品。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無憂宮宮殿建築與其寬廣的公園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圖為無憂宮中的亭子。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3
貝斯手是演奏貝斯的音樂家,而貝司一詞理論上指的是至少兩種樂器:低音提琴電貝斯(又叫低音吉他),所以籠統地來講,貝斯手亦可分別指稱低音提琴家電貝司手。但在一般口語中,貝司手更多地指的是搖滾樂中演奏電貝司的人。20世紀60年代初期,電貝斯成為搖滾樂爵士樂重金屬音樂鄉村音樂雷鬼樂流行音樂重要樂器。圖為在貝斯手保羅·西蒙昂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4
聖馬可大教堂義大利威尼斯天主教主教座堂,也是天主教的宗座聖殿,是世界上知名的教堂之一,並且是拜占庭式建築的著名代表。聖馬可大教堂座落在聖馬可廣場東面,與總督宮相連。最初它是公爵的教堂,1807年起它成為天主教威尼斯總教區的主座教堂,同時成為城市的教堂。圖為聖馬可大教堂屋頂雕塑細節,聖馬可和天使,下面是帶着翅膀的獅子。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5
頤和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北海淀區,占地290公頃,是一座巨大的皇家園林和清朝的行宮。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凡舉中國造園藝術中的山水規劃、借景、驀擬、對景等手段,都在頤和園中得到體現。1998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圖為頤和園萬壽山腳下的銅亭,門窗柱頂皆用銅製。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6
搖滾樂是流行音樂的一種,通常由顯著的人聲伴以吉他貝斯演出,很多形態的搖滾樂也使用鍵盤樂器,如管風琴鋼琴或合成樂器。搖滾樂不僅唱出人們對愛情,美好生活的追求,還發泄出對現實世界的不滿,涉及到戰爭與和平,民主與政治等方面。歷史上著名的搖滾歌手和樂隊有:披頭士樂隊艾維斯·普里斯萊鮑勃·迪倫等。圖為波蘭搖滾樂手Johnny Trouble。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7
花窗玻璃為西方建築裝飾品,常見於教堂,裝置於建物牆面上。在伊斯蘭教清真寺,花窗玻璃藝術也很常見。其作用原理是,當日光照射玻璃時,可以造成燦爛奪目的效果。早期花窗玻璃多以聖經故事為內容,以光線配合圖案的效果感動信徒。而一些教會所在地本地的傳說和神話,也會進入其主題之中。西方的玻璃工廠在盛產矽土的地區廣泛建立。它們在玻璃製作半溶解狀態時添加金屬氧化物使玻璃變色。圖為法國瓦茲省桑利斯大教堂聖路易禮拜堂的花窗玻璃。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8
葡萄牙一個帶相機穿越隧道的人的黑白相片。
葡萄牙一個帶相機穿越隧道的人的黑白相片。
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在攝影中,通常使用照相機或者照相暗盒作為照相設備,利用光學膠捲或者數碼存儲卡作為記錄介質。照相利用的是小孔成像原理。圖為在葡萄牙拍攝的一個帶相機穿越隧道的人的剪影的黑白照片。



Portal:藝術/特色圖片/19
德國哥廷根猶太教廣場的一個現代雕塑
德國哥廷根猶太教廣場的一個現代雕塑
雕塑造型藝術之一。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製作的三維空間形象的藝術。其製作手段有雕刻、塑、堆、貼、焊、敲、編等。從雕塑的發展上看,又分為傳統雕塑和現代雕塑,傳統雕塑是用上述的傳統材料塑造的可視、可觸、靜態的三維藝術形式;現代雕塑則用新型材料,利用聲、光、電等製作的反傳統的四維五維雕塑、聲光雕塑,軟雕塑、動態雕塑等。圖為德國哥廷根猶太教廣場的一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