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明清北京城

由Hat600在話題提議將此條目移動至明清北京城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1 年前
已撤銷的典範條目明清北京城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6年9月13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06年12月2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06年12月12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13年1月27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06年9月6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典範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北京專題 (獲評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北京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北京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條目評選

    新條目推薦

    本討論已經結束。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 被譽為「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的建築是哪一座?(大幅編輯,自薦)--左圖右史 07:05 2006年9月6日 (UTC)
    ~移動完畢~ --Shinjiman 11:03 2006年9月6日 (UTC)

    優良條目評選

    本討論已經結束。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以下內容由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移至

    第二次優良條目評選

    本討論已經結束。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以下內容由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移至

    • 北京城池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古蹟-建築工程(在改寫完原先的侵權內容並增加有關水系的內容後再次提名)。--左圖右史 12:59 2006年11月25日 (UTC)
      • (+)支持--沙田友 17:12 2006年11月25日 (UTC)
      • (+)支持--洛卡其 02:43 2006年11月26日 (UTC)
      • (+)支持--鳥甲 03:42 2006年11月26日 (UTC)
      • (+)支持,但個人不認為這條目只會是「優良」。--惡德神父 03:51 2006年11月26日 (UTC)
      • (:)回應難道會是特色嗎?不過再等幾個月待我把那三本書和更多有關北京城牆及北京水系的書內容都抄上去之後,會爭取讓這篇條目成為特色的。--永遠中不了舉的秀才 04:01 2006年11月26日 (UTC)
        • 呵呵,用「抄」字會給人以「抄襲」的感覺的。--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15:01 2006年11月26日 (UTC)
      • (+)支持--蜜蜂 (Talk) 13:18 2006年11月26日 (UTC)
      • (-)反對 ,內容很詳盡,但首段應該是全文的總概,而不應該是某種觀點的推銷。--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14:59 2006年11月26日 (UTC)
      • (+)支持--無墓孤魂(鬼話連篇) 18:10 2006年11月27日 (UTC)
      • (-)反對,建議把老照片部分放到commons--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20 2006年11月28日 (UTC)
        • (:)回應是說在下面再加一個模版,寫上「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上參閱相關主題:Peking City Wall」嗎?在下個人認為,目前的廿個舊照片可以保留,如果還有更多照片,再把比較差的移到commons,把精華的留在原條目。因為很多瀏覽條目的人比較懶,不會再花時間去瀏覽連出去的鏈接。為了一些小瑕疵而讓一個條目得到一張反對票,實在有些因小失大。--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9:39 2006年11月28日 (UTC)
      • (+)支持--Onsf 16:12 2006年11月29日 (UTC)(照片放commons是極好的建議,但我認為不成為反對理由)
      • (!)意見:此條目已在進行特色條目候選,因此不適合再繼續進行優良條目候選了,請管理員取消此投票吧!!--David Jackson(talk) 04:28 2006年12月1日 (UTC)
          • (:)回應投票結果應該是有效力的。但由於該條目也在競選特色條目。所以如果該條目成為了特色條目,那麼本次投票無效。如果沒有成為,本次投票應有效。--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0:23 2006年12月1日 (UTC)
            • 放心吧!當選優良條目並不會影響當選特色條目。早前的乙酸已有先例可循了,做了不夠十日優良條目便獲當選為特色條目。 -- Kevinhksouth (Talk) 13:13 2006年12月1日 (UTC)

    特色條目評選

    本討論已經結束。請不要對這個存檔做任何編輯。

    15支持,5反對 -> 特色條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35 2006年12月12日 (UTC)

    保留最後的人文關懷與古都記憶——請多多支持北京城池。

    北京城池條目的創建者是User:Ksmao同仁。後經User:KallganUser:鳥甲等多位同仁的補充,如今堪當特色二字。該條目目前也是中文版獨家條目(英文版對應的實際是北京城牆)。而且,該條目堪稱集體主義的典範,是多位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晶。該條目不僅文筆流暢,而且內容豐富,詳細介紹了北京城池從興建到被毀的全過程,對老北京的城門有詳細介紹,更有許多的老照片讓人回憶起當年的京城風華。最近的特色條目與優良條目多與西方文化有關,這篇條目卻是不折不扣的原創及中華傳統文化類的條目。如果這篇條目能成為特色條目,也可鼓勵對原創條目的關注和對中華文化的關心。並且該條目也有配套的姊妹條目,包括元大都北京城牆北京城門等。請支持北京城池成為特色條目,謝謝!--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3:31 2006年11月28日 (UTC)

    支持

    • (+)支持這個條目本身涉及了許多條目的多內容,撰寫人把這些內容綜合陳述,條理清晰。有這樣良好構架的條目不多,唯一的建議是增加一些細部的標題。--Smartneddy(Talk) 04:32 2006年11月29日 (UTC)
    • (+)支持,感覺到你們合作的成果。--蜜蜂 (Talk) 11:37 2006年11月29日 (UTC)
    • (+)支持,資料引證還需加強。--蒙人 ->敖包相會 16:58 2006年11月29日 (UTC)
    • (+)支持,兩個意見,一、覺得後面的圖片太多,超出了合理引用的範圍,建議去掉改到相應的條目去。二、城門的內容占全文比重太大,建議增加其他內容的比重。並且建議注意格式問題,在意見欄已經有人說了,我就不贅述了。--人神之間 17:25 2006年11月29日 (UTC)
    • (+)支持,前天的作文里我還寫了已毀的北京古城牆,如果當年梁思成的構想成為現實,北京將會是一座充滿中國文化特色的都市。當然這裡還得就條目而論,本條目還有許多地方還需要改進。其實有反對意見是很不錯的,可以讓條目更上一層樓!--坐井觀天 11:50 2006年12月2日 (UTC)
      • (:)回應,先誠懇的的感謝各位的支持。後面的圖片主要來源有三,一是清末在京外國人,這些人基本可以確定去世超過五十年了;二是喜仁龍的《北京城牆和城門》一書,其去世只有四十年,但引用的圖片應該還不至於侵犯版權;三是1950年代初的一些圖片,這類圖片數量最少,而且作者不明,雖然或許侵犯版權,不過我們也無法考證作者為何。而比例的問題。由於城門各有其不同與特色,所以篇幅多了一點。而城牆各處卻是基本樣式統一的,故文字也就少一些。護城河及水系的部分實奈資料有限(看看下面的參考書目就知道了),所以文字很可憐,但亦歡迎諸君補充。而圖片的問題,您是想要放到文中對應段落,還是北京城門條目,還是對應城門的條目中去呢?--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3:08 2006年11月30日 (UTC)
        • 本條目中所用的黑白照片,除了1956年拍攝的和平門照片(具體出版日期不詳,正考慮改為合理使用)外,均為發表超過五十年的圖片。《北京城牆和城門》出版於1924年。《舊都文物略》出版於1935年。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7:02 2006年12月6日 (UTC)
        • (:)回應不中舉的秀才勿急,我已經投了贊成票了。因為特色條目的質量不能應為參考書的限制而被限制,故如果內容不夠,我們能做的只是去翻更多的參考資料而不是因為資料有限而草草了事,而無奈我對此方面確實不了解,所以不是很好幫你添加。關於圖片,我個人意見是有的應該對應到相應的城門條目裡面去,因為北京城門條目也只能選放部分的照片。--人神之間 04:12 2006年12月1日 (UTC)
          • (:)回應這些圖片肯定是無法不能放到共享資源中去的,其中有的仍然只是合理使用。--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0:26 2006年12月1日 (UTC)

    (+)支持,(個人對北京了解得不多)雖不能說是十全十美,但應足夠特色條目標準。感覺建築介紹得很徹底,而防禦方面介紹得不多,畢竟護城工作是北京城池的主要作用。城樓上有沒有用大炮?北京城具體是怎麼防禦的?--Shibo77 03:20 2006年12月2日 (UTC)

    • (+)支持,我得到很多有關資料。--Iflwlou 18:21 2006年12月2日 (UTC)
    • (+)支持,實在具有特色條目資格。--dbslikacheung 11:18 2006年12月3日 (UTC)
    • (+)支持,插圖為什麼都在右邊?這樣看起來讓人不爽,加個left|就能改過來了--Ak48 18:50 2006年12月3日 (UTC)
      • (:)回應在下可以問一下,為什麼放在左邊會比較好呢?謝謝!--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1:40 2006年12月4日 (UTC)
        • Ak48的意思是說照片最好有左有右,不要都是靠右,否則會顯得單調。--鳥甲 14:13 2006年12月4日 (UTC)
    • (+)支持,這是北京最美的記憶。而且一直沒有有關北京的特色條目,是一種遺憾。--Whhalbert 00:27 2006年12月4日 (UTC)
    • (+)支持,內容充實,具有特色。--N2100(喝杯茶吃個包) 14:18 2006年12月4日 (UTC)
    • (+)支持,相當詳整(詳盡、完整)--Danny.umd(對話頁) 23:55 2006年12月4日 (UTC)
    • (+)支持,有特色,資料豐富。但可以做得更好些。--ramoncy(對話頁)) 00:18 2006年12月6日 (UTC)
    • (+)支持,回應者很用心。就這一點,我投一張支持票。但我也關注用心閣提的建議。洛卡其 02:48 2006年12月7日 (UTC)
    • (+)支持,城池拆掉,當真可惜。--Clithering 13:20 2006年12月10日 (UTC)

    反對

    • (-)反對。特色條目評價的是條目本身,「是否達到或超過了傳統百科全書條目的質量」,而不是有多少人來寫,體現了什麼領域的特色。條目中條列性質的描述過多,「城門舊影」部分應該移動到commons。關於各個城門的敘述,有些甚至比該城門的條目內容還多,而且這部分內容和北京城門的內容有很大重複性,建議更好的組織一下。另外,評價部分有些單薄,而且用「評價」似乎也不合適,這個部分還應該有美學特色,審美意義,建築特色等內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57 2006年11月29日 (UTC)
        • (:)回應北京城門條目是Kallgan昨天剛開的,並不是北京城池抄襲北京城門。為保證條目能有一定的篇幅,所以目前北京城池條目中有關各個城門的內容將不會再有明顯變動。未來補充的更多資料將會加到北京城門和各個城門的條目中去。關於北京城池在美學上的價值,在找到更多描述後會添加在評價的部分。而北京城池的建築特色在之前是單列一個標題的,現在則是「內城各城門」標題下開頭的幾段話。--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4:11 2006年11月29日 (UTC)
    • (-)反對。我對提名人的撰寫工作有信心,故沒有詳細閱讀條目內文。反對的理據是頗為簡單的,黑白圖片沒有註明出處,版權狀況無從查證。注釋來源也多不明確,「評價」一段更出現「美國建築師E.N.Bacon稱為是『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然後注釋為「E.N.Bacon」,沒有充分利用註腳功能註明資料來源。請先處理上述基本問題。-- tonync (talk) 14:59 2006年11月29日 (UTC)
      • (:)回應,黑白圖片並非沒有註明出處,只是在各個圖片自己的頁面上,如果需要,可以加到條目中去。而評價E.N.Bacon的註腳問題已經解決。另外,目前後面的黑白圖片,凡是有對應城門條目的(中華門未移出,朝陽門條目是西安的朝陽門),均已移動到對應的城門條目中去了。--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2:25 2006年12月1日 (UTC)
    • (-)反對,條目結構還不錯,內容翔實,但是還有一些改進之處:
      1. 內容過於龐雜,應當有所取捨,許多城門的內容綜述一些
      2. 條目的結構也還有許多改進的地方,比如歷史一節,就可以把後面元大都的內容放進去,否則應該把元大都內容去掉,因為條目定位為明清兩代北京都城的城池。
      3. 內容上的綜述也顯得不夠,看下來沒有一個完整的感覺
      4. 評價部分偏薄,應該補充內容。
      5. 還有前後文有些不一致的地方,度量衡是否應該使用公制,比如南城牆向南推0.8公里還是2里地。
      6. 內城,外城,宮城,皇城,和城牆,城門,護城河之間的關係應該處理的更清楚,比如皇城的護城河,和宮城的護城河。我覺得把宮城和皇城拿出去似乎更合適。
      7. 語言上需要進行調整,儘量用白話文,比如「朱棣之國」
      8. 這個條目在改進後成為特色條目還是可以期待的。--用心閣(對話頁) 05:16 2006年11月30日 (UTC)
      • (:)回應宮城和皇城不宜拿出,其也是北京城池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這篇文章中所敘述的宮城與皇城只是敘述城牆與城門,沒有敘述城內的建築。關於建築部分的描寫是故宮條目該說的。北京的護城河是環繞在外城和內城的城牆邊的,而宮城的「護城河」就是故宮筒子河,皇城沒有護城河。這點北京的同仁應該比在下這個外地人更了解吧。後面的元大都土城部分雖不是北京城池的正式組成,但在明清時期依然存在且發揮過作用。而且「元大都」與「元大都土城」也是有區別的。而在度量衡的方面,由於古時的度量衡換算與現在的換算並不完全相同,為了保險與精確起見,在下不認為應該統一度量衡。事實上目前條目內所有的今制度量衡,也基本都是當代測算出來的數據。而古代的數據不能簡單的用當代的標準來衡量。--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7:32 2006年11月30日 (UTC)
      • (:)回應「之國」兩字為特定的名詞,人民出版社的《明成祖傳》、《嘉靖傳》,以及中國古代建築史等書中亦用同樣字眼。改為「赴北京就任藩王之位」亦可,但稍嫌羅嗦。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6:54 2006年12月6日 (UTC)
    • (-)反對,同意以上其他人的意見。這篇文章感覺有點雜。 -- てんくうのおか(talk) 09:47 2006年11月30日 (UTC)

    意見

    • (!)意見﹕很好的條目,個人覺得最段的一段中,段名「重建北京城池?」有沒有一個較好的叫法?--惡德神父 17:23 2006年11月28日 (UTC)
      • (:)回應已經修改為「現存城池的保護與復建」了。--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3:20 2006年11月29日 (UTC)
        • 保護已經包含了復建在內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4:01 2006年11月29日 (UTC)
          • 保護是阻止現有城池繼續被破壞,復建是把已經被破壞的部分重新建造,這兩者有區別吧?而且我認為,現存城池怎麼復建?所以標題最好改成「城池的保護與復建」-- 寫輪眼★指教我★ 15:30 2006年11月29日 (UTC)
    • (!)意見。目前條目開有大量單個城門的標題,而綜合性內容敘述不足。我認為這個條目應該綜合敘述各城門的綜合對比數據,而不是簡單堆砌和其它條目雷同的內容。--鳥甲 07:56 2006年11月29日 (UTC)
    • (!)意見﹕各城門的圖若放在各城門的標題中會否方便看一些?--惡德神父 10:42 2006年11月29日 (UTC)
    • (!)意見:「北京皇城平面」的圖片中有「維基百科」字樣的浮水印,我覺得這是一種很粗暴的做法,既破壞圖片本身的美觀,也造成一些干擾。或許可以考慮用別的方式,例如改加在角落,或是用其他版權方式發佈。因為這種背景大篇幅浮水印的做法,也不是不能用繪圖軟體消去,其實也沒什麼用。--MIKE 11:20 2006年11月29日 (UTC)
    已經上傳了無水印的新圖片。當初加水印主要是針對百度百科種種活動的應激行為。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5:23 2006年12月6日 (UTC)
    • (!)意見:有沒有跨語言鏈接呢?北京城池的人文價值也應該充實一些,那才是它的靈魂。這個條目個人感覺很有意義,我對中共當年頭腦發熱作出的粗暴行為實在感到痛惜。我會多多關注的。-- 寫輪眼★指教我★ 11:44 2006年11月29日 (UTC)
      • (:)回應說真的,目前實際上還真的沒有其它文字版本的。過去在這個條目的旁邊有一個英文的Beijing City Wall。那不應該是北京城池的對應條目。因為城池包括城牆、城樓、箭樓、瓮城、護城河等,而City Wall只是城牆。我個人也覺得在圖的背後加上「維基百科」有礙美觀也有廣告之嫌,不過圖都不是在下做的,在下會儘量把意見傳達給Kallgan同仁。至於把老照片放到對應城門的問題。因為現在這個條目的長度已經蠻長了,再加的話可能會顯的略有累贅,圖片大小的調節同樣是難題。--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2:12 2006年11月29日 (UTC)
      • (:)回應。其實en:Beijing city wall內容說的就是北京城池,而不僅是北京城牆,只是這個英文標題寫的詞不達意而已。建議刪除對單個城門的介紹(已有單個條目),加入更多的綜合性內容。--鳥甲 03:51 2006年11月30日 (UTC)
    • (!)意見,我一向比較關注格式問題,在這裡也提一些小的紕漏,正式的特色條目評定標準明確,原本作為指導方針的格式手冊在執行特色條目評定時為強制性參照條款,1,Gallery中多處半角標點應為全角;2,分級標題不應加內部連接,可輔以主條目形式;另有3,「有資料認為明代將北京城的中軸線東移,以鎮壓前朝王氣」注釋的解釋力度不足,最好將資料列明,「有人要求恢復北京凸字形城池」的說法違反評定標準。此外另有一些個人意見,不參照任何正式方針1,可考慮+Category+Commons+External links;2,E.N.Bacon或引用全名,或知名度不夠,英文維基差無此人;3,兩處評價用語有待商榷,「曾經是中國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禦體系」(新城建完即為存世,這種評價應如何理解),「北京城池設計規劃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最高成就」(一般理解此語可能確實名副其實,但涉及之最問題,最好輔以權威言論支持);4,一些段落似乎深入度不夠,作為一個幾乎為中國政治中心所在地的經典建築,建城初衷、歷史變遷、在中國建築史上的影響和地位、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對當今北京市格局的影響等諸多方面的描述似乎都略顯薄弱,全文讀罷總有食之無味之感。--以上諸多或略有苛刻,但我本人亦來自北京,對其要求也更為嚴格,在此請各位多多辛苦,精益求精,成就維基典範。--Ffn 15:08 2006年11月29日 (UTC)
    • (:)回應抱歉抱歉,由於在下平時打字都是使用的智能ABC輸入法,也基本沒有使用過上面的標點符號欄,因此真的不大了解什麼是「半角標點」和「全角標點」。在此還須請教各位前輩。分級標題如果不可以是鏈接的話,那麼在下可以立刻改過來。因為現在北京城池已基本全部被毀,這個北京城池應只是從明到民國時期的北京,不是現在的北京。至於深入度不夠的問題,在下之前和Kallgan同仁有討論過,由於現在條目的內容已經比較長,所以再加可能會顯得比較累贅。今後再添加的資料會主要加到北京城門北京城牆條目中去。--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3:01 2006年11月30日 (UTC)
    這些是半形標點:
    ,.?!:
    這些是全形標點:
    ,。?!:
    在編輯框的工具列下、中文標點一欄的那些標點符號,應該都是全形符號。 --Moonian♨一盅兩件貢獻 主要 全部 07:52 2006年12月2日 (UTC)
    (P.S. 在中文句子中使用半形標點,的確比較難看……) --Moonian♨一盅兩件貢獻 主要 全部 07:55 2006年12月2日 (UTC)
    • (!)意見。之所以出現深度不夠而又擔心增加會出現累贅的問題,就是在於現有條目花了太多篇幅去敘述單個城門,建議大幅壓縮對單個城門的介紹甚至全部刪去,因為這些內容最好在單個城門的條目中去介紹。--鳥甲 03:48 2006年11月30日 (UTC)
      • (:)回應在下贊同增加更多有關文化上的內容。但是關於建築上的內容該如何拿捏尺度呢?--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3:55 2006年11月30日 (UTC)
      • (!)意見這是圖片集嗎?--Flame 04:15 2006年12月1日 (UTC)
      • (:)回應後面的各個圖片,除了沒有對應城門條目的,已經全部移到對應城門條目中去了。--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3:09 2006年12月1日 (UTC)
    • (!)意見建議在介紹各城門時附上位置圖(即該城門的位置標出來,例如介紹正陽門,在內城圖標出它的位置),這樣可助於一目了然。寫的不錯歐。--Jason22(請留言) 08:56 2006年12月2日 (UTC)
      • (:)回應在開頭的那幅圖已經有標明各個各個城門的位置與名稱。只是可能想詳細了解的話要麻煩諸君費心了。很多同仁提出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其在防禦方面的內容太少。原因是現在有關北京城池的書大多都是描寫建築價值的,忽略了防禦作用。關於北京城池在防禦上的作用,在歷史書上反而比較多。事實上在文中,關於北京城池在防禦上的作用也有描述。如明朝時期城池防禦也先俺答後金上的作用。--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3:41 2006年12月2日 (UTC)
      • 如果是遊客或外地人很難了解現在介紹之城門的位置在哪邊,如果有地圖標出各城門的位置會比較清楚也很生動。內城門因為條目文字夠多可以各附一個。如果該城門內容不多,可以一張圖標出數個城門位置(例如外城門部份)。如果很麻煩的話(因為圖可能要作很多)也可以在介紹內城門時附上一個內城門的地圖,外城門也是。--Jason22(請留言) 10:11 2006年12月3日 (UTC)
        • 我想北京人應該對這個問題體會理解更深。雖然北京各個城門絕大多數消失了,但其依然與北京市民的生活存在關聯。北京地鐵二號線依然有很多站名是以城門的名字來命名的。由於在下的對於畫圖這類技術可謂一竅不通,也沒有任何的畫圖工具,所以可能很難幫忙解決這個問題了。另外,在第一張地圖上的確標出了各個城門的位置。--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2:06 2006年12月3日 (UTC)
    • 感覺北京城池的內容是北京城牆北京城門條目的內容加上護城河的相關內容,好像三者有重複的內容。這不太方便條目的更新和維護。 --用心閣(對話頁) 11:25 2006年12月4日 (UTC)
      • 有這種感覺實際上很正常,城池=城門(瓮城、敵台、箭樓、城樓等)+城牆+護城河+城內河湖。但是說會影響今後的修改與維護是什麼意思?個人不大理解。--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3:42 2006年12月4日 (UTC)
      • 用心閣的意思是說北京城池在內容上和北京城牆北京城門缺乏應有的分工,倒像是後兩者的簡單疊加,因此將來繼續添加內容的時候,會不知道放到哪個條目比較合適。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鳥甲 14:08 2006年12月4日 (UTC)

    從11月28日到今日已有兩周(14日),15票贊成,5票反對,應該過關了。管理員是否可以處理一下?--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2:19 2006年12月12日 (UTC)

    侵權問題

    這個條目居然是侵權的!真是維基之恥!來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08862.html?fr=idrm 等等等等,頁面太多了,稍微一搜索就能搜索到!真可夠得上是重大事故了!!--鳥甲 17:27 2006年9月6日 (UTC)

    侵權版本比較:

    • 1)
      • 維基:

    明代北京內城的城樓修建於明正統年間,各城樓都是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城樓一般都是面闊7間,進深5間,但也有進深3間的,像朝陽門。阜成門就是三間進深。內城各城樓的具體規格都不太一致,大體上說,以正陽門的規格最高,在各城樓中最為壯觀,崇文門、宣武門稍差一些,東直門、西直門又差一些,德勝門、安定門、朝陽門、阜成門的規格最低,各城樓都有上下兩層,守城將士可以登樓遠眺。

      • 來源文獻:[1]

    明代北京內城的城樓修建於明正統年間,各城樓都是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城樓一般都是面闊7間,進深5間,但也有進深3間的,像朝陽門。阜成門就是三間進深。內城各城樓的具體規格都不太一致,大體上說,以正陽門的規格最高,在各城樓中最為壯觀,崇文門、宣武門稍差一些,東直門、西直門又差一些,德勝門、安定門、朝陽門、阜成門的規格最低,各城樓都有上下兩層,守城將士可以登樓遠眺。

    • 2)
      • 維基:

    箭樓 北京各城門的外邊正前方還有一座城樓,叫做箭樓。各座箭樓的形制也各不相同,正陽門的箭樓最雄偉壯觀。城台高約12米,為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南側面闊9間,北出抱廈7間,東南西三面設有四層箭窗,南面共有52孔,東西兩面各有21孔,前門箭樓高38米,寬52米,進深32米,是北京城內各箭樓中最高大的。在內城9門中,只有前門箭樓下面開有門洞,而且僅供皇帝出入。

      • 來源文獻:[2]

    箭樓 北京各城門的外邊正前方還有一座城樓,叫做箭樓。各座箭樓的形制也各不相同,正陽門的箭樓最雄偉壯觀。城台高約12米,為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南側面闊9間,北出抱廈7間,東南西三面設有四層箭窗,南面共有52孔,東西兩面各有21孔,前門箭樓高38米,寬52米,進深32米,是北京城內各箭樓中最高大的。在內城9門中,只有前門箭樓下面開有門洞,而且僅供皇帝出入。

    等等等等,大家自己慢慢欣賞!--鳥甲 17:35 2006年9月6日 (UTC)

    Translation request

    Hello. I am interested in translating this article for Czech Wikipedia, but unfortunately I can't do it from chinese original. However I learn Chinese, I am not good enough yet. I would like to ask any volunteer to translate this article into English. Thanks in advance. --Zirland 12:06 2006年11月9日 (UTC)

    I'll try to do this job soon.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4:30 2006年11月27日 (UTC)

    第一張圖片太大了

    反倒不如原先好看,是不是應該改回來呢?另外,紫禁城部分也該用其它顏色區隔。--永遠中不了舉的秀才 07:18 2006年11月27日 (UTC)

    是否可以考慮申報特色條目?

    如題。需要做的工作是增加注釋出處。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0:05 2006年11月28日 (UTC)

    目前來看是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我還有些資料沒補充上去。再等一個月待我補充上去就應該沒問題了。我的目標與期望是該條目能成為第一百個特色條目。--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2:26 2006年11月28日 (UTC)

    文章好象太長了

    正在考慮將城牆與城門的詳細數據摘出,另外建立北京城牆北京城門兩個條目。不知大家有什麼意見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1:49 2006年11月28日 (UTC)

    如果太長了是不好,不過如果把內容分出來,會不會影響成為特色條目?要麼現有條目不變,去申請特色條目。之後我和其它同仁再把更多內容加到北京城牆北京城門,甚至內容足夠的話,還可以再開北京護城河北京水體。--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2:39 2006年11月28日 (UTC)

    結構問題

    目前的結構把各城門逐個描述,導致和已有的其它城門條目大多重複,即使分拆出北京城牆北京城門,也無法使本條目精煉。我認為,作為綜述性條目,北京城池應該不以城門為小標題,而應該跨城門寫出綜合特點。否則,本條目就是各城門條目的簡單堆砌,而沒有自己的特點。我請大家參看本條目2006-11-26T04:01:15以前的版本,當時就曾把各城門綜合特點進行了概括,參見此版本下的「城門的構成」2級標題,我認為本條目應該多以此為寫作格式。--鳥甲 03:08 2006年11月29日 (UTC)

    我覺得這個條目的長度在50000字節左右較佳。不宜超過60000字節。--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3:14 2006年11月29日 (UTC)
    我也有同樣的意見,已經分別將相關描述複製到北京城牆北京城門兩個條目中了。本條目中的相關文字可以考慮刪去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3:45 2006年11月30日 (UTC)
    那各個單個城門的內容要全部刪除嗎?--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4:18 2006年11月30日 (UTC)

    「中蘇交惡,戰爭一觸即發」,感覺誇張了。--farm (talk) 11:02 2006年11月29日 (UTC)

    Please could someone expan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The Chinese version is very good, but the English one is only a stub. 致謝. Dr Santa talk 19:32 2006年 12月 14日 (UTC)

    • I think the article en:Beijing city wall does not fit this article very well, since this article include not only the city wall of Beijing, but the city gates and the moat of Beijing. -- てんくうのおか(talk) 01:00 2006年12月16日 (UTC)
    I will try moving it to en:Beijing city fortifications, as this should be easier. Dr Santa talk 08:23 2006年 12月 16日 (UTC) P.S. I have now moved the page to en:Beijing city fortifications.

    提議將此條目移動至明清北京城

    如題。考慮到五卷的《中國古代建築史》將明清分開在兩卷講述,在條目命名上參考價值稍低一些。查閱了一些不分卷的參考資料,大多都使用「明清北京城」這一名稱。列舉如下:

    • 劉敦楨主編, 中國科學研究院建築史編委會組織編寫. 中国古代建筑史.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5: 289. ISBN 978-7-112-01929-8. 
    • 李允鉌. 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 2005: 393. ISBN 978-7-5618-1902-9. 
    • 另外還有一本標題就叫《明清北京城》的著作。
    • Google學術搜索中也有很多結果。

    中世紀城市防禦體系

    中國古代的城是一種城市防禦體系,別的地方不多見,中世紀只到明孝宗時代左右,明世宗蓋的外城就不包含在內,即便包括在內,也沒南京城大,計算北京都算外城,計算南京都把外郭範圍屏除,這是怎麼一個地域性觀點?

    返回 "明清北京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