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漢字簡化爭論
本頁面曾被多次送交存廢討論。
若要再次提交存廢討論,請先參考下列過往討論記錄: |
在此條目的討論易發展成激烈的爭論。請在討論和編輯時保持冷靜,遵守禮儀,文明討論,尋求共識,不要人身攻擊。 |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反對合併
過分攻擊簡體字有失中立
在此我不得不說,部分人(多是台灣網友)對簡體字成見太深!這些人字裡行間無不在攻擊簡體字,有人甚至把納粹和簡體字相提並論,還講不講中立講不講客觀?請各位仔細看看這個條目,從頭到尾全是口水仗,甚至有「我下面(麵)給你吃」有歧義等等惡俗攻擊,請這些人心胸開闊些,維基不是給你們泄憤用的。我是大陸人,在大陸從未見有人如此惡毒地攻擊過繁體字,真不明白對岸網友對簡體字成見怎麼這麼大,你們可曾學習使用過簡體字?若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的話,還有什麼可交流的?—以上未簽名的留言是由Poiu1003(對話 • 貢獻)在2008年10月5日 (日) 11:07加入的。
- 以前多少有這樣的現象,但現在主條目的內容已經改善很多,大部分的論點都有書籍或網路上的來源可佐證,客觀程度已大大增加。至於討論區上的言論純屬主觀,不予置評。—ceku (留言) 2008年10月15日 (三) 16:26 (UTC)
中立?尊重?笑死我了,麻煩你先自己反思,多繁一簡和尖團合流就很尊重漢語?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Hellozeronet(對話|貢獻)於2018年7月12日 (四) 12:57 (UTC)加入。
其他
本人認為,從漢朝開始,漢字的演化主要為了配合新科技的使用(如楷書及宋體),以及方便百姓使用(如行書),才對書體作出改變,但其筆劃大致相同。以盡量減少混亂、增加文字可讀性的原則,與方便使用中取平衡點。字匯方面,若本無其字,則根據六書及新字的意思而創造新字。 但簡化字並不是為了配合新科技而作出簡化,更只顧方便使用,忽略文字可讀性,大幅度刪改沿用一千多年的漢字,更本有其字之情況下強制創造新字,不但令一字多義的問題越趨嚴重,更令漢字過於繁複,令漢字更難於學習及使用。--Ericchoi54 12:57 2006年5月8日 (UTC)
感覺這篇文章有失中立性,繁體中文用戶太多了? --Valorite 20:23 2006年5月8日 (UTC)
- 雖然以好處、壞處的數量來說,令你有這種感覺,但我認為並沒有失去中立性。即使看內地學者的書本,例如北京商務印書館於兩年前出版的《漢字規範問題研究叢書:簡化字研究》,說簡化字好處的主要是「大方向正確」、「大勢所趨」、「繁體字也有缺點」,但說簡體的問題則是有許多很仔細、很具體的情況。與本條目的情況一樣。因此我認為這與繁體中文用戶多少無關,而是確實在學術上可以列出簡體好處、壞處的論點。--小狼☞☎ 11:47 2006年5月9日 (UTC)
現在簡體中文使用者對於繁體中文不存在理解困難,而純粹是識別困難。簡單說,識別一個繁體字要比識別一個簡體字花費的時間多,而識別一段繁體字的複雜性還有點幾何倍數的增長。這其中字形的差異占多數原因,筆畫的繁簡倒是其次。以大陸宋體字顯示的繁體字相對於明體字更容易識別。另外就是字間距的問題。繁體字需要比簡體字更大的字間距和行距來方便識別。--Larry Li 03:08 2006年5月27日 (UTC)
- 其實很簡單,像我這樣的從小學習簡體字的人,現在能在繁體字占多數的維基百科上流暢閱讀,已經可以說明問題了。我的觀點是:目前大陸的新生一代(80後、 90後等)閱讀繁體中文已經問題不大了,大多都能正確識別七成到九成甚至更高比率的繁體字。因為新生人群大量的接觸港台文化(流行音樂、港台影視等),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對應關係了。而相反的,因為大陸文化還較少影響港台文化,所以港台地區的新生一代,對於簡體字的識別率就極低。由此說明,只要有交流需求,大家不需要專門去學習,就可以在實踐中逐漸的獲得這一技能,而不會有很大影響。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19 (UTC)
探討下,本內容中有些東西是否應該修改?例如:
- "當今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自出世起便只能接受簡化字教育."這句話是不準確的.中學語文課本中是有介紹漢字簡化過程的.學生是有學習繁體字知識的.而在大學,有的科目更是要求能夠熟練掌握繁體字.
- 至少在我的課本上沒有講漢字簡化,我沒有學過正體字知識,大學中的「有的科目」請舉例。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 我上小學時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課文,好像是在五年級還是六年級的課本裡面有提過,還鼓勵大家多多認識繁體字,雖然不要求書寫、考試。大學裡,據我知道的,中文系是要學習的,他們會跟古籍打交道。其他的我猜考古、書法藝術等學科,應該也會有涉及吧。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19 (UTC)
- "很多人忽略的是,自五四以來,一直有聲音鼓吹廢除漢字,改以拉丁字母—這是中共推動簡體字背後的意識形態。"這段話中立性不足,是否有出處?
- 有無數的出處,《昭雪漢字百年冤案》一書中就有很多。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 難不成魯迅等一大幫名人都是中共地下黨?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19 (UTC)
- 已出版的書就一定能保證其中立性?書只能表達作者關於某個問題的觀點,與觀點的中立性無關。——Drcnc1020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07:05 (UTC)
- "4 漢字的發展並非只是簡化。"此條不盡準確,漢字確實有進行繁化的現象,可是漢字的主流卻一直都是簡化.不能因為某些個例而否認整體.
- 你說的主流應該是指書法,而書法是藝術,不能跟平常的書寫作比較,行書等很難看懂,從漢代以來,書面漢字就沒有多大改變了,不存在主流是簡化的說法。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 "7 很多媒體如報紙、網站等被迫同時設立繁體和簡體兩種不同的版本和/或相關的繁簡轉換工具,花費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此條並不是對於簡化字的評價,而是對於現存簡繁兩套字的評價,建議刪除.
- 既然是對兩種字的評價,且是對比,兩個條目都得寫上這一評價。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 "9 簡化字與掃除文盲沒有直接關係,在香港、澳門、台灣等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文盲人口比例遠遠低於中國內地,可見掃盲工作重點在教育的資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簡化字。"上世紀中期,港澳台的文盲人口與大陸是絕然不同的.而政府所掌握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大陸政府在短期內迅速的推廣普及教育,降低文盲率,簡體字功不可沒.
相關評論中,應該有這幾篇方舟子的文章. 謝謝!!--Beckton 00:57 2006年6月5日 (UTC)
- 中共政府從未用正體字普及教育,港台從未用簡化字普及教育,因此在同一個地方沒有資料在這兩種教育形式上作對比,不過從港台教育水平來看,沒有簡化字也是可以大大降低文盲的,不存在降低文盲是簡化之功的說法。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 雖然沒有對比的證據,但是你不能脫離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討論。事實是,如果漢字沒有被簡化,那它就被徹底消滅掉。你看看當時主張徹底拉丁化的那些名人,學術界的、政界的。因此可以說是,簡化字救了漢字一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果真的廢了漢字,現在這繁體漢字為主的維基百科,跟「拉丁化漢字」的維基百科恐怕就得分成兩家了,徹底絕緣了,完全看不懂嘛,要不你試試你能看懂韓文嗎。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30 (UTC)
- 脫離時代背景討論問題是否恰當?脫離實際情況討論問題是否恰當?如果在同樣的文盲率下分別推廣簡繁兩種教育,哪一種的效果好?這一點沒有任何事實加以證明。——Drcnc1020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07:05 (UTC)
更重要的是,中共政府把千百年來的正確文字當成了錯別字,不讓人寫正體字,而把錯字當成了正確文字,這種作法實際上「將錯就錯」,把大眾寫法當正確寫法是不值得提倡的,現在很多人都會用火星文,是否也要「約定俗成」把它們當成正確的文字?至少應當允許兩種文字並存。Dreamer in Utopia 03:59 2006年8月16日 (UTC)
- 文字本身就是發展的,不僅僅是大眾「錯誤」的寫法會演變成正確的寫法。一些詞語甚至成語都會改變其原有的意思,比如「空穴來風」現在大眾使用所表達的意思和這個成語本來的意思正好是相反的。還有比如「罄竹難書」,也有可能因為特殊的使用從貶義轉為褒義。這些都是文字和語言使用者相互交流的結果,有人使用才是語言文字。Larry Li 15:33 2006年11月14日 (UTC)
- 沒錯,文字是不斷發展的,有人使用才是語言文字。但是,語言文字的改變應當是群眾使用的結果,而不能由政府強制改變。雖然一些簡化字在當時已經有人使用,但尚未達到大眾接受的地步,這種情況跟「空穴來風」根本不同。另一個不同是,中共簡化漢字之後,規定原有文字為錯別字並在很大範圍內禁止使用,這與歷史上語言文字的改變完全不同,歷史上,語言文字的改變並沒有讓原有文字變成錯別字,只是這些原有的文字沒人使用而已。而現在繁體字在大陸仍有不少人在一些場合使用,並沒有被自然淘汰,這也與閣下所說的情況不同。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新觀點:大家好,我是一個新維基人,來自大陸。是一位大學生。我是支持使用正體漢字的!這可能對於很多大陸的兄弟朋友們來説有點怪!但是我想說的是,漢字是五千年來留傳下來的囯之精華!豈能容得胡亂修改?
還好在大陸二簡字沒有被執行下去,如果執行下去的話,那麽我可以講漢語將不再是漢語了!我們將無法閲讀過去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庫!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典故在20世紀60-70年代的大陸亦再次重演——文化大革命!在近期的圓明圓文物在法國拍賣之後,網絡上某網民的blog上就刊出:紅衛兵在「文革」中何止毀滅了千萬件「獸首」?具體的網址為: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86574.html 歡迎瀏覽。的確,使人相當驚駭!漢字的簡化二代(二簡字)就是這樣的一個歷史背景中誕生,事實上是不科學的!
有時,想到一句中國的古語:上梁不正下梁歪。延伸出去講就是上峰的領導作用是很要緊的,大陸方面就像一個被一個「大媽」管者的「孩子」就好比是我在家一樣,有嚴格的管教!而往往,有一些約束並不合情理也未有尊重他人之含義,而僅僅是應單方面的考量為准進而做出的「果斷」抉擇! ErikZEN (留言) 2009年3月16日 (一) 15:05 (UTC)
- 此意見是否有違中立性?將漢字的簡化與否同其他和本話題無關的問題聯繫起來,是否有違討論的原則?——Drcnc1020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07:05 (UTC)
本文的正反意見嚴重不對等,中立性有失偏頗,我覺得沒有資格作為一個條目!
這裡有本人幾點質疑:
1.「漢字簡化後,不利於對中國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繼承,推廣漢字簡化之後,很多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書以簡化字重印,亦往往會出現歧義,使讀者誤解。很多人忽略的是,自五四以來,一直有聲音鼓吹廢除漢字,改以拉丁字母—這是中共推動簡體字背後的意識形態。作為世上最後一種活的表意文字系統,簡體字只是消滅一種文化的一部分的第一個步驟。」 --把現代中國人無法直接閱讀古代典籍的主要原因歸咎於漢字的簡化,這不是科學的觀點,白話文運動、古文教育的弱化、漢語本身的變遷在我看來都比漢字簡體化影響大得多。而且這裡有一個邏輯跳躍,把認得繁體字等同於理解古籍!中國大陸的高中生在古文程度上未必落後於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漢字簡化的方法是以錢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為基礎的,而且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這說明漢字簡化運動始於民國,而本條目過分強調簡體字運動後面的中共的意識形態,這種做法難道不也是一種意識形態為綱嗎?我認為不符合維基的中立客觀原則!
- 我不認為閱讀古文的困難在於簡化字,但不可否認,用簡化字重排的古文在理解上有時確會發生歧義,如「余皆不知」,這是因為一些繁體寫法不同的文字有同樣的簡化字,簡化文字後一個字具有的語義增多了,古文是一字一詞,歧義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只要看一下中國五六十年代的相關書本就知道,中共確實想要廢除漢字,並且也提出簡化字是廢除漢字的第一步的說法。本條目據實陳述中共觀點,沒有強調之嫌。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3. 「簡化字違反了六書造字原則,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統,大大削弱了漢字的科學性與邏輯性。許多漢字失去表義的結構,使學習漢文的過程中失去以表義結構推測字義的學習途徑。現行簡化字的推類系統混亂,常有例外的或類推不一致情況,而且什麼字依從類推、什麼字不依從的隨機性很高。結果使漢字系統更繁雜,增加學習者的負擔。」 --漢字進化過程中,表義結構一直在弱化,這是很正常的,不可能每個字都畫出來!!
- 表義結構並沒有弱化,只是表音結構增加了,這是因為形聲字增加了,新出現的漢字大多是形聲字,兼表聲、形,沒有表義結構弱化的說法。但是,條目中「許多漢字失去表義的結構」也缺乏例子。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4.「在電腦處理漢字中,不論繁體還是簡體,輸入速度均相若。並不見得簡體字較有效率。但簡化字一字兼代數字的設計,增加了用電腦轉換時的難度,使轉換結果不太理想。」 --以這種簡化字出現以後的科技來倒過來否認當初簡化漢字書寫上的便利,缺少邏輯性。
- 簡繁轉換上確有困難,這在維基百科上就看得出來。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5. 「中共政府的簡化字政策經常變化、不統一。例如二簡字的廢除和「餘」、「於」等字重新被認定為可使用文字,讓人無所適從。一些民間常見簡化字並沒被認定為正確的文字(如「歺」),很多簡化字民間並不通用,可見中共所聲稱的「簡化字來源於民間通行文字」是錯的,中共政府認定正確文字依靠的是政府的喜好而不是民間通行的程度」 --「餘」、「於」對於學習簡體字的人來說並不是問題。以個別例子來直接斷定「簡化字來源於民間通行文字」是錯的,過於武斷,而相反有相當證據簡化字中相當部分是來自於民間。見:漢字簡化常識 http://207.152.99.250/fang/doc/history/jianhua.txt.
- 沒說「餘」、「於」字在學習上有困難,只是想說明中共簡化文字政策經常改變。「可見中共所聲稱的「簡化字來源於民間通行文字」是錯的」這句話,我當時太武斷了,現在我已經重新修改了。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 二批簡化字擾亂了教育秩序,當時就有大量的反對意見。對於中共來說,知錯能改就已屬難能可貴了,偏偏還要被罵為「簡化字政策經常變化」。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45 (UTC)
6. 「在中國大陸以繁體字用作正式文件用字屬於違法行爲,在考試上使用繁體字會被當成錯別字而扣分,在商店招牌上使用繁體字可能則會以「使用不規範文字」被電視台曝光甚至被有關部門罰款,出版正體字典籍須報批。這種將使用傳統文化當成違法行爲的是很可笑,正如把穿唐裝當成違法行爲一樣。」 --這裡混淆了中國大陸「違法」和「違規」的概念,使用繁體字在中國大陸只是違規行為。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裡規定:
第十七條本章有關規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異體字:
(一)文物古蹟;
(二)姓氏中的異體字;
(三)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四)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
(五)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的特殊情況。
這已經說明條目所舉情況屬實。使用繁體字確是違法行為(只是現在違反此條的人太多了,管也管不過來)。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7.「在計算機發達的今天,簡化字只剩下極少數手寫的場合能夠發揮節省時間的作用,臺灣的用字情況證明,政府不必規定簡化字標準,民衆在手寫時會自然使用簡寫。」 --這條恰恰說明簡化字來源於民間,具有一定的民間自發性!!
- 但並不等於政府可以強迫人民只用簡化字,不准用繁體字。(以上6種可用繁體字的情況對一般人而言跟不准用繁體字也沒什麼差別)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 我認爲漢字是不應該被簡化的。她是中國的固有文字應當尊重!漢字的變遷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不能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強行干預,這樣非但沒有改革進步的效果反而會阻礙民衆對文化的傳承。現在大陸有許多的學生認爲繁體字是古舊的東西應該拋棄。當然拋棄一種舊體的文字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以繁體字為基礎的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也被很多的學生所拋棄。這是很可悲的!當然,我也建議:能否借鑑東臨日本的經驗,即印刷體用正體中文,並且在平時的國文教育中亦以正體中文爲主,可以允許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俗體字即民間常用的簡體字。ErikZEN (留言) 2009年4月6日 (一) 08:58 (UTC)
- 但並不等於政府可以強迫人民只用簡化字,不准用繁體字。(以上6種可用繁體字的情況對一般人而言跟不准用繁體字也沒什麼差別)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驚蟄 07:03 2006年11月14日 (UTC)」
漢字在中國大陸屬於國家標準的一類,所以很多地方要執行這個標準。語文教學、政府公文、公共場所自然要按照這個標準來規範。不然對於同一個字,比如台灣的 「台」字,公文是公文用的字、報紙和商店標牌還有路牌用的又是另一個字,教學是用什麼字呢?「回」有九種寫法,這裡面也有傳統文化,那現在 Unicode 有沒把九種寫法的「回」字全部收錄進去,能夠全部認識的人又有幾個?Larry Li 15:49 2006年11月14日 (UTC)
- 文字是人民在使用,政府不能強迫人們只使用一種文字,一個字的一些寫法會在文字發展中自然淘汰,而不是讓政府替人民去淘汰。政府可以推薦一種寫法,不是很好嗎,為什麼一定要強迫呢?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 而實際上除了學校考試會扣分之外,沒人會禁止你用繁體字,雖然照你說的那是違法行為。橫穿馬路違法吧,大家不也照穿?大陸目前的法律體系還處於「初級階段」,只要沒人管,那就是默許。這又不是真正的法制社會,所以別給自己找那麼多條條框框,太把那法律當回事了。210.145.79.163 (留言) 2008年3月9日 (日) 17:45 (UTC)
本文的正反意見嚴重不對等,但不等於中立性有失偏頗
現在,所有正反意見幾乎都寫上了,不對等正反映了事實,它是由簡化字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如果閣下認為簡化字有更多的優點請自己補上,我是找不到了。另外本頁上面已有人說明不對等的原因,請Speedfire細看。中立性是指不歪曲,不掩蓋觀點,不等於要正反意見對半開,有時候,正反意見對等反而不合事實,像 「法西斯主義」怎麼可能讓正反意見對半開呢?我本人並不反對簡化字,但堅決反對沒有規律的胡亂簡化和強制簡化。Dreamer in Utopia 08:26 2006年11月18日 (UTC)
- 說實話,我對你上文的解釋大部分不敢苟同,您在編寫這條條目的時候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結論,很難做到公正。那漢字簡化和法西斯主義相對,本身就看出你的立場!既然你也承認簡化字運動始於新文化運動,49年民國期間已然開始,何必把最後的簡化字過分與中共的意識形態過分掛鉤呢?而且中共政府只是延續了民國政府已經開始的漢字簡化試驗(見漢字簡化常識 http://www.xys.org/fang/doc/history/jianhua.txt ),何來說簡化字就是49年後40年確立的呢?你這不是為了論證你的結論而割斷歷史嗎?你讚美「秦始皇文字改革」統一了文字而「痛斥」中共強權推行簡化字,可笑的是秦始皇的統一文字難道不是用強權實行的嗎?你一到了對你有利證據時候就自打嘴巴了?49年以前繁體漢字裡面不符合六書規則的多了去了,你以為漢字不簡化,我們就能望文生義了?「驚蟄 08:57 2006年12月5日 (UTC)
簡體字就是西方馬列宗教對中國文化侵略的赤裸裸的證據。不破壞中國文化,馬列暴力信仰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怎麼落地生根?過去還有不少馬列信徒熱衷於搞拉丁化,整個推翻中國的文化。中國文化中是十分痛恨黨爭的,所謂君子不黨,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要人人獨立,有獨立的思想,不要結黨搞共同的惡劣信仰結黨營私,黨,在正體字中本來就黑的東西,現在簡化了,再也沒有幾個人知道黨的本質是黑的了。總之,這些西方的醜陋文化,共產文化,基督伊斯蘭文化,要好好的清除。 十字軍大屠殺 08:29 2006年11月18日 (UTC)
目前文章的內容多數是評論性質的,需要參考資料的支持。行文的語氣上缺乏中立的立場 - Munford 20:20 2006年11月18日 (UTC)
- 大部分觀點在圖書館中的「漢字改革」一類書中都可找到,還有一些觀點是網上流傳的。大多數觀點是很合理的,而且這種很容易記在腦子中的內容,沒有記下出處是很自然的。至於缺乏中立的句子,閣下可以自行將它改得中立一點。Dreamer in Utopia 09:28 2006年11月22日 (UTC)
- 謝謝您的提醒,搞出十幾條正方意見還不是親而易舉,more are coming!您搞出來的那麼條反方意見,其中重複、含糊、主觀、沒有出處的太多了,我都懶得改。既然您說了「很容易記在腦子中的內容,沒有記下出處是很自然的」,那我也不客氣了,我所列的也是!!「驚蟄09:58 2006年12月5日 (UTC)
- 大部分觀點在圖書館中的「漢字改革」一類書中都可找到,還有一些觀點是網上流傳的。大多數觀點是很合理的,而且這種很容易記在腦子中的內容,沒有記下出處是很自然的。至於缺乏中立的句子,閣下可以自行將它改得中立一點。Dreamer in Utopia 09:28 2006年11月22日 (UTC)
「中立」的意思是「有功論功,有過論過」,可是對於在某方面明明沒有功的事情,難道非要曲一筆,化無功為有功之後再來「有功論功」?
目前條目的陳述雖嫌凌亂,但中立性是可以接受的。所謂「中立」,不表示正反兩面意見的「數量要一樣多」,為了求得數量一樣多而增刪資訊,那才叫有失中立。就好像投票,結果有高有低,票數本來就會不對等,但不能說這個投票不公正有失中立。所以回歸到條目的整理,把所有有源可尋,有理可證的意見,忠實不帶太多感情地陳述出來,那就是中立。--王正威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6:01 (UTC)
有什麽好評價的?各位「簡化字」文盲實在應該好好學學歷史,從「黨文化」中解放出來
給黨文化的受害者們一點相關的資料看看:
- 「毛主席」妄圖廢除中文和漢字的巨大陰謀 http://bbs.futurechinaforum.org/viewtopic.php?t=8088
- 斥拉丁化中國文字運動-論中國文字拉丁化之不必要與不可能 http://bbs.futurechinaforum.org/viewtopic.php?t=8086
- 中國國民黨2006年第17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39次專題演講 - 從學術觀點看正體字與簡化字 http://myboooks.googlepages.com/
*說文解字 *語言起源與進化 (外研社 2002) *漢字演變五百例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2000) *漢字的故事 (中國檔案出版社 2001) *漢字的起源 (學林出版社 2002) *漢字的世界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漢字文化趣釋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 *漢字學基礎 (2002) *漢字闡釋與文化傳統 (1995) *中國文字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中國文字結構選解 (學苑出版社 2002) *湯廷池: 漢語詞法句法論集 (台灣學生書局)
上引書籍的全文皆可在http://myboooks.googlepages.com/ 找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幾位文盲plus歷史盲,理直氣壯曰「俺就是粗人,俺就要簡化,社會主義就是好」。貽笑大方咯。 --民國九十五年 18:27 2006年12月5日 (UTC)
- 本來我對這個條例的不滿就是在於,將一個學術問題過分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樓上跳出來的這位真是一個好例子。不知道你說黨文化有沒有包含國民黨的黨文化,49年以前,國民黨政府也在推行簡化漢字,49年以後共產黨開始推行,國民黨搖身一變,開始變得意正言辭,批判其中共文化之罪。中共的確犯了很多文化上的大錯誤,但是客觀地說,簡化漢字並不能算其中,你以為大陸人真的沒有思考過嗎?你們一上來就扣上黨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帽子,不正是你們國民黨文化的真實寫照嗎?說到文盲歷史盲,當年推廣簡化漢字的幾位重要人物,陸費逵、錢玄同、胡懷琛等等,論學問論文化底蘊,哪個不比樓上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寫「文革」式語言的這位要強不知道那裡去了。樓上這位還說貽笑大方,正是應了一句話,「你在笑什麼,你在笑你自己!」 驚蟄 19:54 2006年12月5日 (UTC)
- 呵呵,上面這位朋友何必着急對號入座呢?你所謂「49年以前,國民黨政府也在推行簡化漢字」的神話正說明您有必要稍微學習一點歷史。至於「歇斯底里的文革式語言」,呵呵,還是不要把「文革」這個詞用來形容「你們國民黨」吧(還請您學點歷史,看看在「你們文革」的時候,「你們國民黨」在做什麼)。--民國九十五年 20:01 2006年12月5日 (UTC)
- 正常的辯論,公開論壇,你有來言我有去語,何來對號入座之說?這裡很多人不過是想稍微客觀嚴肅的闡述簡化字的優勢,你何必就文盲、歷史盲、黨文化一系列意識形態大帽子口上來呢?你如果覺得我們有說的不對,你也可以寫啊,你也可以羅列阿。建議你在一個勁教訓別人學歷史之前,你自己先學點古人辯論的謙謙之風。你老在那裡說讓別人學點歷史,何不你自己把你所知道的歷史編入條目,讓我們去學習評判呢?比在這裡一個勁的扣帽子好多了吧?
那我就列一點別處轉載來的49年以前簡體字運動的歷史: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畫多的字也簡化。
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得到陸基、黎錦熙、楊樹達的聯署。這是歷史上有關簡體字的第一個具體方案,主張把過去只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作為正體字應用於一切正規的書面語。它提出的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產生依據,影響深遠。
1928年,胡懷琛出版《簡易字說》,收簡體字300多個。
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復、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
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採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歷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個簡體字表。也就是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頭字(即簡體字)」運動。
1936年10月,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草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書,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
抗日戰爭爆發,簡體字運動被迫停頓。。。。
驚蟄 20:19 2006年12月5日 (UTC)
- 您所有的論據我都知道,而您卻很明顯不知道我的論據,至此,我們的討論沒有一個共同的基礎。所以,我再次誠懇地請求您閱讀一下我在上面給出的參考資料(包括後面的書籍,可下載)。--民國九十五年 20:46 2006年12月5日 (UTC)
- 謝謝你的忠告,不過你就不要「顯然」不顯然這樣的來猜度了,你所列的文獻我看過一些,中文拉丁化始於中共之前的新文化運動,後雖然中共有所嘗試,但是很快就停止,目前已經徹底放棄了,國內也早就少有人提起。作為學術問題,仍然可以討論,正誤都有自己的理由。作為政治問題,就算毛有這樣的想法,他本人也沒有像越南胡志明那樣強行推廣,早就順從民意了,何來把這個也列為簡化字的罪狀呢?你如果有意,可以自己新列一個條目,作為歷史事實,我不反對。至於普通話漢語拼音目前只是作為學習漢語的輔助工具,而且解決了以前韋氏拼音混亂的局面,不能不說對漢語現代化有積極意義。驚蟄 21:37 2006年12月5日 (UTC)
- 中共對「簡化字」的推行,從來都是建立在暴力強制而不是公開討論的基礎上,凡是反對其漢字拉丁化的學者,在「反右」中,都為此付出了最沉重的代價。至於越南文字的拉丁化,你把它算在胡志明的頭上,這完全錯了。越南文字的拉丁化是法國殖民者搞的,在越共掌權之前就已經廣泛在學校中推廣,其主要目的就是「去中國化」。毛澤東根本不懂外文,廢除漢字的話,他本人也就變成了文盲。若非如此,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廢除漢字的。 --民國九十五年 21:43 2006年12月5日 (UTC)
- 您可能不知道,反對漢字拉丁化的學者被整了,改進漢字以及發明漢語拼音的學者也被整了,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是個學者(除了郭沫若)都被整。越南文字的拉丁化是開始於法國殖民時代,但是最後被確立為官方語言的是在越南獨立後,你不會不了解這其中的差別吧?至於毛本人怎麼瞎搞,我從來沒表示過贊同,但是這個本身和簡化字的優劣有多大聯繫呢?這個條目不是在評價簡體字嗎?既然是評價,就可以討論,但是應該公正客觀的着眼於簡化字及其影響本身,正反都說清楚,為何一說起簡化字的優勢,就被扣上黨文化的大帽和原罪,甚至扯七扯八的說到毛,好像為簡化字辯論就等同於為認同毛的做法一樣。驚蟄 21:59 2006年12月5日 (UTC)
- 「反對漢字拉丁化的學者被整了,改進漢字以及發明漢語拼音的學者也被整了,在那個瘋狂的年代...」那個年底一點也不瘋狂,每個人都很清醒,儘管有人的確被騙了。今天指鹿為馬,明天指馬為鹿,這種政治策略和馬或者鹿沒有任何關係。這個條目是在評價「簡化字」而不是「簡體字」,這兩者絕對不是一個概念,「簡體字」自古有之,不過是「別字」而已,沒什麼好解釋的,誰願意使用別字,誰就去用好了。「簡化字」及其推廣的過程則完全是中共黨文化和極權政治制度的產物。還請您參照上面給出鏈接的「從學術觀點看正體字與簡化字」一文。--民國九十五年 22:16 2006年12月5日 (UTC)
- 就您所說的三反五反文革那些年代一點也不瘋狂,每個人都清醒,我表示深深的擔憂和同情,我們很慶幸能從那種狀態中走出來,也希望您自己多保重。不要簡單的把簡體字歸咎為別字,能流傳這麼久很說明問題,活的語言是在不斷改變的,就想現在的英語一樣,新詞新組合一直都在湧現,其中很多就是簡單化的縮略,也在不斷地出現在書面語最後被收錄到詞典中而被認可。漢字的簡體化過程一直都有,要不何至於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中共只不過將這一過程官方的加速推廣了,不可否認對50年代識字率的大大提高起到了正面作用。如果從學術觀點看,那就請用學術的語言和思維,洗耳恭聽。至於我們一說簡化漢字優勢,您上來就直接定性為歷史盲、黨文化意識形態之類的,就免了吧 -- 說真的,愛讀書愛思考的人很多,誰比誰盲還不一定。。。。驚蟄 22:41 2006年12月5日 (UTC)
- 中共對「簡化字」的推行,從來都是建立在暴力強制而不是公開討論的基礎上,凡是反對其漢字拉丁化的學者,在「反右」中,都為此付出了最沉重的代價。至於越南文字的拉丁化,你把它算在胡志明的頭上,這完全錯了。越南文字的拉丁化是法國殖民者搞的,在越共掌權之前就已經廣泛在學校中推廣,其主要目的就是「去中國化」。毛澤東根本不懂外文,廢除漢字的話,他本人也就變成了文盲。若非如此,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廢除漢字的。 --民國九十五年 21:43 2006年12月5日 (UTC)
- 謝謝你的忠告,不過你就不要「顯然」不顯然這樣的來猜度了,你所列的文獻我看過一些,中文拉丁化始於中共之前的新文化運動,後雖然中共有所嘗試,但是很快就停止,目前已經徹底放棄了,國內也早就少有人提起。作為學術問題,仍然可以討論,正誤都有自己的理由。作為政治問題,就算毛有這樣的想法,他本人也沒有像越南胡志明那樣強行推廣,早就順從民意了,何來把這個也列為簡化字的罪狀呢?你如果有意,可以自己新列一個條目,作為歷史事實,我不反對。至於普通話漢語拼音目前只是作為學習漢語的輔助工具,而且解決了以前韋氏拼音混亂的局面,不能不說對漢語現代化有積極意義。驚蟄 21:37 2006年12月5日 (UTC)
- 瘋子是不用承擔刑事和民事責任的。這也就是中共把它的罪惡歷史稱為「瘋狂的年代」的原因。然而,中共頭目們從來也不瘋狂,中國人民也沒有精神病,上面這位朋友可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對此有不同意見,我尊重他。我再重複一遍: 中共炮製推廣「簡化字」的目的和手段與國民政府教育部在1936年的漢字教育改革的嘗試沒有任何相似之處。政治問題政治解決,「簡化漢字」是毛共對中國文明的一次未完成的包圍殲滅戰。 作為犧牲品,各位簡化字用戶有必要清醒清醒了。--民國九十五年 22:52 2006年12月5日 (UTC)
- 我看您要麼需要點中文教育要麼就是喜歡偷換概念,居然上來就把瘋狂和瘋子等同起來的。至於簡化漢字,我也再說一遍,是起源已久,後來由中國文化人對當時積弱落後的中國反思後正式推出,民國政府也是推行者之一,中共建國後實現普及,有迫於提高當時識字率的現實考慮而受到普通民眾的接受,也有個別中文拉丁化的盲目而遭排斥。很多簡體字反對者所提到的文化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臆測,比如馬英九曾經說過台灣某學者到了美國博物館能脫口而讀陳列在那裡的大篆就是因為繁體字教育,真是讓人噴飯的笑話,他怎麼不找個能識繁體字的販夫走卒去讀大篆呢?我哥受簡體字教育,還能讀甲骨文呢,我看他怎麼說?有些來自反對簡化漢字的朋友,有意無意的從意識形態角度來貶低和斷章取義的看中文簡體化歷史,盛氣凌人、態度傲慢,我不知道是為了顯示自己文化上這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還是什麼心理?經常是一說出來,就是要別人去看歷史書、掃盲這類的狂妄之語,可笑的是這些好為人師很多的思維邏輯還不過關呢。語言文字是由人民所創造、也由人民所使用,該來的就來,該走的就走,歷史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自有公斷。驚蟄 23:37 2006年12月5日 (UTC)
- 不知民國兄的「犧牲品」一說從何談起。看不出在平常使用中,除了少寫一些筆劃以外,簡化字用戶犧牲了什麼東西。民國兄好像也是簡化字使用者,不知是否也有要清醒一下的必要? - Munford 00:43 2006年12月6日 (UTC)
- 「犧牲品」是指那些「反認他鄉為故鄉」,把正體字當成「台灣字」,「繁體字」, 對自己國家的歷史一無所知,被中共洗腦欺騙的人。 我在這裡使用簡化字,是為了便於「團結幫助教育」使用簡化字的「廣大無產階級人民群眾」。--民國九十五年 00:50 2006年12月6日 (UTC)
- 簡化字使用者 =「對自己國家的歷史一無所知,被中共洗腦欺騙的人」?這好像離現實太遠了吧。民國兄貼的一些資料的內容其實可能適合補充到簡化字條目中。如果你有時間不妨作些修改。不過希望能將史實和對歷史的個人認知區分開。維基畢竟不是發表個人政論或教育他人的最好地方,討論的目的是如何改進條目,而不是其他。 -
Munford 03:01 2006年12月6日 (UTC)
- 「 對自己國家的歷史一無所知,被中共洗腦欺騙的人。 我在這裡使用簡化字,是為了便於『團結幫助教育』使用簡化字的『廣大無產階級人民群眾』」。這句話中立嗎?這是對立的吧。抱着這種思想的人能堅持中立的觀點?——Drcnc1020 (留言) 2009年5月31日 (日) 07:10 (UTC)
字就是用來說事的,簡化是為了更加熟練的掌握,還是應該識繁用簡。甲骨文更歷史,哪天大家都拿小刀刻甲骨文?累你肝疼!
建議增加『清政府正體』條目
詳細闡述一下清政府正字、正體字、正化字的區別。
舉個例子,「正大光明」這四個字正不正?歪不歪?
唉,我從來沒對港台的『正』體有意見,但是好像很多人對大陸的簡體有意見,有意見你自己不用就行了,要管別人嗎。哪裡都是當官牛 23:00 2006年12月5日 (UTC)
替你補上簽名。順便也請你學一點點歷史。--民國九十五年 22:56 2006年12月5日 (UTC)
又是要『請別人怎樣怎樣』,怎麼就那麼喜歡管別人呢?哪裡都是當官牛 23:00 2006年12月5日 (UTC)
- 別誤會,我可沒管你。只不過因為同情各位黨文化的受害者,而「雷鋒」一把。--民國九十五年 23:03 2006年12月5日 (UTC)
- 也別開口閉口黨文化,好像民國的黨都沒文化似的。:p 另起:
連大陸簡體字方案的正式文件都沒有
簡體字頒布前後是有一系列正式文件的,想批簡體字應該從這些文件入手吧? 哪裡都是當官牛 23:11 2006年12月5日 (UTC)
這叫選擇性失明 驚蟄 23:39 2006年12月5日 (UTC)
漢字『簡化』是毛逆妄圖消滅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一個步驟,是廣義上的「文革」的一部分
漢字不僅僅是中文的載體,它更是中華文明的核心,與漢字相伴隨的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人腦識別漢字的方式和識別字母文字的方式也大相徑庭。從曆史的角度看,如果沒有統一的漢字,中國就決不會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藉著漢字,一脈相傳數千年。若失去了漢字,中華文化也將失去了依託。一群沒有傳統文化、思想的百姓,是會讓統治者任意操控、愚弄的。如果一個民族無法理解自己祖先的文字,那麼就代表這個文明到此為止,故四大古文明國只剩下中國存在。當年日本統治台灣時,禁止台灣人學漢字,連姓名都要改成日本姓氏。統治者的目的,就是借用消滅漢字,來阻斷台灣人與中華文化的聯繫,精神上變成真空,最後達到奴化台灣人的目地。
有人卻有計劃的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美好的一切,都扭曲為「落伍」、「守舊」、「迷信」。把至聖先師孔子醜化為「虛偽狡詐的政治騙子」。如果百姓能使用漢字,直接去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內涵言。所以消滅漢字,就能阻絕百姓對中華文化的了解與認同。失去傳統文化的百姓,就可以為極x權x統治所操控、奴化。
漢字幾千年來的演變,不論是繁化或簡化,其目的都在充實漢字的內涵,方便更多的人使用,進而使漢字發揚光大。而所謂簡體字的最終目地是徹底「消滅漢字,走向拼音化」。
一九五一年毛xx指示:「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的共同方向─拼音化」、「在實現拼音化以前,應先簡化漢字」。所以共產黨的簡體字,只是消滅漢字以前過渡時期的代用品而已。
或許是因在北大圖書館工作了幾年,受了錢玄同和魯迅等人的影響,毛認定了漢字要走拼音化的道路.建『國』初他就組織了一個班底搞了六個方案用羅馬字母取代漢字.無奈在他徵求斯大林的意見的時候,斯要他保留中國的傳統文化.毛只好作罷,改用了其中的拼音方案作為初學者的工具.也就是說,沒有斯大林的"特最高指示",我們中國文字恐怕早消失了.
它們當初強迫中國人改用簡化字,其實是當做過渡階段,最終是想使用純粹的羅馬拼音代替中文字。它們暸解中國文化必須徹底消滅,否則無法達成真正赤化的目的。它們宣傳說中國文字(與中國文化)是使得中國落後西方國家的因素之一,因此應將之全盤廢除改用羅馬拼音。當然這些想法極爲無知和狂妄,漢字一旦真的被廢除,那將是中華文化的浩劫。
毛的拉丁化最後失敗的原因之一在於忽略了中國一字一音的特性,而且同音字頗多,如何用一個拉丁文字代表這個字呢?陳,拉丁字怎麼表達?那麼成呢?還有沉?都是同樣的音,於是這是非常傷腦筋的事情,最後才弄個四不像的簡體字出來,為了掩飾當初的不懷好意,硬是和五四運動的白話文學搞在一起。五四運動是為了推行白話文學,不要深奧的文言文,例如表達一個數學的概念,過去要用文言文表達,非常難懂,其出發點是讓中國進步,讓文字與說話不分開來,這是知識份子的體悟變革。和後來毛的消滅漢字根本不是一回事。
請看它們是怎麽大肆為消滅漢字作宣傳的:
___________
- 關於漢字簡化問題
- 吳玉章 在政協全國委員會報告會上的報告
- 1955-04-07
- 我國漢族人民使用的漢字,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偉大的功績,就是在今天也還起着偉大的作用。但是跟全世界其他各國各民族通行的拼音文字比較起來,不可否認,漢字有很多嚴重的缺點,它已經不能充分有效地適應現代生活各方面的需要。由於漢字在學習、書寫和記憶方面的艱難,使得我國的小學、中學和業餘學校中,學生和教師都要耗費一大部分時間在文字教學方面。就我國現行學制來說,中小學所占年數比較長,主要塬因是由於學習文字所需要的時間占得太多了。而且就在中學和大學畢業以後,很多人仍然要常常讀錯字,寫錯字,講錯字,仍然要常常遇到說出寫不出,寫出讀不出的字。漢字不能正音,也不容易分出詞的界限。漢字教學上的困難直接影響到我國教育的普及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漢字在實際使用上也有許多不方便。由於漢字形體的繁複,用漢字書寫、記錄、打字、印刷、收發電報、傳達信號、編輯字典、編制索引,比使用拼音文字,要耗費更多的勞動力,在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方面要發生很多困難。這一切對我們的人民和國家當然都是不利的。
- 早在一九四○年,毛xx就指示我們:「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毛x東選集」第二卷七○一頁)。近年來,毛x席更進一步指出了中國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這就是說必須把漢字逐漸改變成為拼音文字。
- 但是我國使用漢字,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要改變成為拼音文字,自然不是很短時間所能完成的。而且,即使在開始實行拼音文字之後,仍然需要有一個新舊文字並用的過渡時期。也就是說,不僅在目前,而且在今後一個長時期內,漢字仍然是我們必須使用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漢字拼音化以前,首先適當地整理和簡化現在的漢字,使它儘可能減少在教學、閱讀、書寫和使用上的困難,就有迫切的需要。漢字的簡化是漢字改革的第一步。
- 。。。。。。。。。。
- 最後,說到漢字簡化,必然會引起人們對於漢字改革前途的關切,特別是引起一部分人對中國文字拼音化的一些顧慮或誤解。在這裡我想附帶對叄種比較流行的顧慮作一些解釋。
- 第一種顧慮是怕塬來識字的人都變成不識字了。這是不符合實際的想法。因為實行拼音文字之後,將有一個相當長的新舊文字並用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內,新的拼音文字和舊的漢字都是社會上通用的合法文字,政府的法令和重要的報刊可能並用兩種文字或印行兩種版本。這樣,已識字的人就不僅不會變成文盲,而且有充分的時間來學會和精通新的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只要幾個月就可以學會,對於現在的知識分子是決不費力的。
- 第二種顧慮是怕漢字消滅。在新舊文字並用的過渡時期內,隨着時間的推移,拼音文字的使用範圍和使用人數一天天擴大,漢字的使用範圍雖然將要相應縮小,但是仍將作為一種古典文字永久地保存下去,供高等學校、科學機關和專門書刊使用。埋在地下幾千年的甲骨文,我們尚且要發掘出來研究,對於發生了偉大作用的現行的漢字決沒有把它消滅的道理。
- 第叄種顧慮是怕古代文化遺產無法繼承。有些人以為實行拼音文字以後,古書沒有人能懂了,古代的文化遺產將無法繼承。不錯,我國有極其豐富的古代典籍,其中有一部分是極可珍貴的文化遺產,我們必須繼承下來的。這些人的看法,似乎只要繼續使用漢字,文化遺產就能自然繼承。其實不然。目前文字雖然還沒有改革,遺產繼承已經發生困難。現在識得漢字的人,並不都能讀懂古書,真正懂得古書的人,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能讀懂古書的並不多。可見不改革漢字,未必就能繼承文化遺產。改革了漢字,仍然能夠繼承文化遺產;文字改革和繼承文化遺產之間是沒有矛盾的。我們認為,在改用拼音文字之後,古代的優秀着作,可以逐步翻譯成為拼音文字,這樣可以使得現在不識字的人以及雖然認字但讀不懂古書的人也能讀懂古書,這才真正解決了文化遺產的繼承問題。至於現在能讀古書的人即使在文字改革之後,仍然可以研讀古書,並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將來我們可以用國家的力量集中許多專家,建立各種機構,來系統地整理、研究、校訂、注釋、翻譯、出版我國古代各種優秀的典籍,這是完全可能,也是完全必要的。
- 《人民日報》1955年4月7日*
__________
上面所引用的中共「文字改革委員會主席」,共產國際特務吳玉章的話清楚地顯示,它們所策劃的所謂漢字簡化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簡化漢字筆畫數目的問題,而是徹底消滅漢字的第一步,更是把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和典籍逐步『內部發行』,『供高等學校、科學機關和專門書刊使用....』的第一步。如果這個計劃得到充分實施,中國人就徹底和中國歷史和文化,和1949年以前的一切書籍絕緣,歷史就可以被隨時隨意篡改了,除了肩負特殊使命的少數『真理部』工作人員以外,中文的使用將變為非法。所有這一切絕對堪稱是『文化陽謀』。
從宏觀的角度看,所謂漢字簡化其實應該被理解為文化大革命的一部分,這個文化大革命從1949年就開始了,直至今日仍未結束。 中華文明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和原創性。
險啊,我們獨一無二的語言,我們五千年的文字,我們偉大的建立在漢字基礎上的文明,差一點就被徹底消滅!各位黨文化的受害者,醒醒吧......... --民國九十五年 00:07 2006年12月6日 (UTC)
「::「我們五千年的文字」---我只是好奇一下,您寫的這幾個字和幾千年前的甲骨文一模一樣嗎?抱歉,打攪你的悲號了,您繼續。。。。 」——這個問題嘛,我可以明確的回答你,對於一個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普通人來說,也能夠順利認出一部分甲骨文,因為筆畫基本沒變,如「弗」「凶」「山」「高」「祭」「谷」「商」「異」「區」「可」「夕」「習」等三山直文麼 3:21 2009年6月17日 (UTC)
早期中共頭目及激進文人對中文的觀點
錢玄同1918年4月在給陳獨秀的信(《新青年》第四卷第四號發表為《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 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文;欲驅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蠻的、頑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文。……此種文字,斷斷不能適用於二十世紀之新時代。……欲使中國不亡,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
陳獨秀在《答書》中說: 中國文字既難傳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
魯迅: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方塊漢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關於新文字的答問》
瞿秋白: 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毛坑。
--民國九十五年 23:58 2006年12月5日 (UTC)
- 在那個完全政治導向的國度裏,中共黨機關的學者根本完全沒有半點說服力,況且反對派學者的聲音我們更是完全聽不到,就連現代的漢字討論學術論壇,中共也沒有給反對簡化字派發言權…更何況是五十年前﹖Hkl8324 (留言) 2008年7月16日 (三) 12:06 (UTC)
哈哈,錢玄同魯迅都是TG黨員了,是不是民國95年入黨的?:D 2017年8月30日 (三) 12:33 (UTC)
這個問題真的這麼重要嗎?
討論了這麼久?不如寫點兒自然科學和地理條目。如果各位沒事情可做,不如幫我處理些繁簡分類問題條目,在這裡。-下一次登錄 01:09 2006年12月6日 (UTC)
- 有理, 誰贏誰輸都改變不了現狀 by Mr.Xen (留言) 2009年11月24日 (二) 04:14 (UTC)
條目改善建議
病了兩天,還未痊瘉,一上維基,就見這兒變成混戰。與其爭口舌長短,不如改善一下條目。首先不論繁簡,都應盡量引用出處,補完這個之後可以除去來源標籤。大家認為如何?「大致出在哪書,一時間不記得」不是編輯好條目的正確態度。--小狼☞☎ 14:36 2006年12月7日 (UTC)
簡直混亂
看過一下條目,發現愈改愈亂,現在簡直可以用混亂來形容。最初這個條目是在漢字簡化里獨立出來的,獨立的原因只是因為它的篇幅過長,但它當時的內容是扼要的,力求陳述學界中普遍和有論證的觀點,作一個大體上對這問題的雙方主要論點反映。起初的確已是繁體字一方「以項目來說」比簡體字多幾項,但這反映了學界討論中的現實(在「贊同」一方,較多是指出那些問題不是問題然後談推廣規範,而不是像「反對」一方提出多些問題,因此歸納後亦只有這情況),而且不是為加數目而寫。由於那時是整篇「漢字簡化」一塊兒編輯的,沒有逐點加上出處,這是那時開始的疏忽。
對比舊版本,這條目經過若干的編輯,先是有人集中一邊的擴充「反對」一方的條目。那時我也有粗略一瞥,言詞不算很中立、也沒引出處,但大體上不算破壞條目的結構,只是列點,而我個人時間有限,所以沒多大修正。後來有人曾刪去一些列點,原因是個人上的不認同,那就不是希望在本條目中扼點列出雙方論點,而是個人思想主導,因此我就回退了一下。
今天看罷這討論頁,看回頁面,竟然發現「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圖中對比可見簡繁字之間的比劃繁複程度的對比,同樣的「系」字,繁體字竟然比劃多出數倍,而字體也要大很多才能顯示清楚,反而彰顯簡化字的易寫易識特點,而此「系」字用法在中國大陸被廣泛接受,並無太大歧義。」、「近年來對於漢字簡化的反思和爭論開始升溫,但大部分局限於港台地區,且時常被加上意識形態的色彩,被羅列為中共罪行之一,由學術問題上升為政治問題,而有意無意的忽視百年來新文化運動中對漢字簡體化的持續討論與呼求。而在中國大陸和全世界其它國家,簡化漢字作為漢字的傳承,其優越性已經基本完全被認同並廣泛使用,並無很大爭議。」這種很明顯是個人立場的敘述。
如果大家是希望維護好條目,而不是搞口水戰、搗亂,可以不可以停止這樣的修改?我的提議是,回到條目第三個(18:50 2006年5月2日)版本(這版本比第一個版本內容一樣,但列出「1 歷史裡的評議」、「2 現代學界的評價」這兩種分別),然後把內容逐項加回出處,找不到出處的須刪除,之後若要新加,須確保它是學界上普遍的論調、有證據,以及沒有與原有內容重複。
不知大家對這處理有沒異議?--小狼☞☎ 15:01 2006年12月7日 (UTC)
- 你所說的正方觀點內容很多是我添加的,說實話,一開始我只是在討論頁上提出本文中立性的質疑,後來有人作出下列回答:
- 「大部分觀點在圖書館中的「漢字改革」一類書中都可找到,還有一些觀點是網上流傳的。大多數觀點是很合理的,而且這種很容易記在腦子中的內容,沒有記下出處是很自然的。至於缺乏中立的句子,閣下可以自行將它改得中立一點。Dreamer in Utopia 09:28 2006年11月22日 (UTC)」
- 我本人也很無奈,居然有人說出「這種很容易記在腦子中的內容,沒有記下出處是很自然的」這樣的話,那我也只好列出我記在腦子裡面的話,你可能懷疑是個人立場,但是我覺得這是很多簡體字使用者的共識。而且反方觀點中很多難道不是屁股決定腦袋的觀點嗎?其中既有「很多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這樣完全沒有根據的猜測和胡說,也有「從書法美觀的角度出發,很多簡化字的設計不夠嚴謹,同時對於篆書、隸書等書體,簡化之後失去原先書體的特殊美感。」這樣完全的個人觀點,還有「簡化字與掃除文盲沒有直接關係,在香港、澳門、台灣等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文盲人口比例遠遠低於中國內地,可見掃盲工作重點在教育的資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簡化字。」這種完全不懂統計得人才能寫出來的邏輯不通的結論。本人原來只想在討論版從學術角度上客觀認真討論這個問題,但是很多人一幅「你被洗過腦」的口吻,非要給簡體字加上共產主義原罪,我看這種行徑才是被洗腦了!你所謂的學界基本上一邊倒是港台繁體字學界,本身立場就有偏頗,更有很多是帶上了意識形態的色彩。你既然以前已經審核過本條目,為什麼對此視而不見?不要等到和你原有觀點相悖才覺得「混賬」,而我們很多簡體字用戶覺得這個條目之前的版本才是「混賬」。
- 如果決定清理本條目,就做徹底一些,正反觀點都重新來過,不要只加上簡體字反對者的觀點,那幅圖片本身就有很大的立場偏頗;要麼就刪除這個條目。 驚蟄 19:26 2006年12月7日 (UTC)
- 給各位一個建議: 千萬別花時間與被共產黨簡化過大腦的人討論他們所不能理解的問題,這就好比我們不能通過對話來改變巴甫洛夫的試驗品的行為方式。有時間的話,可以列舉更多的資料和論據,給那些大腦還未被徹底簡化過的人讀。--民國九十五年 19:57 2006年12月7日 (UTC)
- 你本人就是對你上文所描述的最好詮釋 -- 只會毫無理性的歧視與人身攻擊、意識形態色彩充斥你的文字,反映了你根本無法與人平等和平心靜氣的探討。驚蟄 20:34 2006年12月7日 (UTC)
- 首先我對民國九十五年的發言之看法,與驚蟄所感到的一樣。希望民國九十五年注意討論的態度。另外昨天太不精神,一時之間用了「混帳」一詞,謹此致歉,現已作出修改。另外,我一血認為繁簡文字是一個問題,簡化字的推廣與政治有一定關係,
- 回覆上方驚蟄的言論,「很多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指的是他們直接閱讀古籍時無法讀出,這點是有學者提出,有文章依據的。不算得上是「個人」觀點,我們編寫編基的責任,不是由自己作判官來原創,而是盡量對事實上各方論點作出確切的反映。
- 可惜是條目一開始切割開來時,就已沒有每點註明出處。這是不正確的。不論是贊成或反對觀點,我都不贊同「這種很容易記在腦子中的內容,沒有記下出處是很自然的」這說法。要求應有出處是維基社群的共識。因此,我建議這種處理方法。
- 你新加的地方也有可取之處,我看到有些論點是過去沒有,但我確實也讀過相關文章的。這些論點,只要在把舊的補完出處後,再加回(及連出處)就可以了。不過我指出的兩點問題,最重要的是它們並不是以引述學界討論的方式來說明,而是直接被寫成條目本身的觀點。那幅圖片,或條目引述到的雙方聲音,只是一種概括式紀錄,全都不是條目本身的直接觀點。條目本身不應有直接觀點,這是維基很基本的要求。因此我很粗略地看就看到這樣,所以才會說了「混亂(昨天的混帳)」,而絕非因為「和你(我)原有觀點相悖」,我自己在贊成和反對一方,都親自加過新論點的。
- 至於論點中有反駁的,有再反駁的,有再再反駁的,要列下去也會無止境。我的意見是,只取第一層討論。例如說:「贊成觀點指簡體有助掃盲,反對觀點指繁體地區沒同類問題」這是雙方的第一層討論。要再深入下去「贊成者再指反對者不懂統計學,反對者指贊成者的討論不是一對一的因果關係」等,都加在條目中,就大概會超出維基負荷。千萬記着,維基並不是判官,而只是反映者。
- 最後,我在過往條目還未分割時所編輯的,主要參考商務的「漢字規範問題研究叢書」,以及北大中文論壇上的資料。當然那時還有其他維基人,希望大家都能說說大家的資料,以及為改善這條目提供意見。
- 總知,正反相方都不要以「我覺得這觀點混帳」、「我覺得這圖的觀點混帳」來修改條目,甚至覺得這條目因此而刪去去最,這只不過是逃避另一方的聲音!過去也許這條目也有這樣的事發生,但未有現在般明顯(直接在條目自身中說立場)現在這星期,正因為如此而條目明顯變得比之前更混亂極。這點是維基非常非常基本的常識,不明白的話,我個人認為會對其他人構成混亂。--小狼☞☎ 11:43 2006年12月8日 (UTC)
- 個人覺得新加入的內容從語言、內容都比大部分原內容中立中肯。當然,這只是個人見解。至於說到你舉的「很多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一說。現代中國人難以閱讀古文的原因,我覺得困難主要在於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的跨越。即使是繁體字使用者,如果沒有學習過文言文的話,同樣存在很大困難。字形的辨認並不是主要的難度所在。大陸的中小學教育中同樣有文言內容,用簡體字一樣可以學習文言。也有大量古文典籍是用簡體字出版的。不知道你所指的學者論點具體如何,從以上論點字面上看,我覺得並不成立。贊同這個條目需要增加參考文獻。但引錄的觀點應該是學界主流的觀點,而並非凡發表過的即可。- Munford 04:34 2006年12月9日 (UTC)
照片是否合適?
我昨天將目前條目中的這幅圖片刪除,有用戶將其補回,特在此說明。上述照片中錯誤的原因是同音字使用錯誤,而不是所謂「繁簡對換」的錯誤。我想可能沒人能確認中央駐港辦是用簡體輸入文稿,然後做轉換而得到繁體的文本。同音字使用錯誤的現象,無論對繁簡字體的使用者都存在,與本條目所討論的內容沒有關係。基於這一原因,此圖片應該刪除。其實要指出繁簡轉換可能遇到的問題,維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此照片並不相關。 - Munford 16:53 2006年12月10日 (UTC)
- munford根本就不明白他所謂的「繁簡轉換可能遇到的問題」的原因恰恰是「漢字簡化」將本來不同的漢字「簡化」為了同一個字。--民國九十五年 06:44 2006年12月23日 (UTC)
- 我以上的文字是為了說明照片不適用。至於說到繁簡計算機轉換,簡體與繁體不能直接以簡單的方式轉換主要是因為有多對一的情況。這樣的問題是必然的。這種轉換帶來的問題是附加的問題,與採用簡體字的初衷並不矛盾。這並不影響簡體或繁體在自身語言環境的直接使用。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像計算機翻譯的文章一般都讓人難以理解一樣,簡單的作直接替換難免會有轉換錯誤的情況。-Munford 17:02 2006年12月23日 (UTC)
- 如果繁簡轉換能夠與詞庫結合,應該能改善以上所提出的問題。
-jdh8 10:25 2008年7月3日 (UTC)
-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看到這裡突然覺得很搞笑,「心繫祖國」其實誰都明白是什麼意思的,否則就不會出現批語中(系≠?)了,繁體字區分了這兩個同音字,實際上就交流而言沒什麼意義。大家都在這裡討論繁簡之間的優劣問題,實際上沒什麼好討論的,學繁體的也沒有比學簡體的更有效率更聰明,智商更高。很多人在這裡討論實際上出於政治目的或者意識形態的東西來堅持。現在計算機普及,我懷疑以後的小孩不光繁體字不會寫,甚至簡體字都寫不全了,漢字很可能變成只有少數人書寫的文字(現在wiki上討論的人有幾個人平均一天寫字超過10個?)我認為:討論繁簡體或者正體異體優劣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都是入土的東東了。如果要討論簡化字的推廣是否是倒退是否某個人的意志,完全可以在其他地方開個新條目。或者雙方支持者找個場子幹上一仗。
馬英九: 正體漢字不但代表文化傳承,也展現文字之美,身為炎黃子孫仍應扮演保存漢字的歷史角色。
馬英九為「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請命
臺北市市長馬英九蒞微軟公司演講紀錄
- 壹、演講時間:93年10月13日(週三)下午3時40分
- 貳、演講地點:國泰金融大樓七樓演講廳
- 參、主持人:微軟公司邱總經理麗孟
- 肆、主講人:馬市長英九 記錄:范賢媛
- 伍、講題:也是「正名運動」—為「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請命
http://www.gznf.cn/forum/viewthread.php?tid=20804&extra=page%3D1&page=10 --民國九十五年 17:33 2006年12月24日 (UTC)
有人喜歡政治化
"95年"認為維基被大陸封鎖『也許有幾點好處』,不會有第二個維基人為自己寫的書被封鎖叫好。在反封鎖的討論頁上看到民國九十五年 這樣的看法,可以想像他對簡體字的評價。 哪裡都是當官牛 20:57 2007年2月11日 (UTC)
最近在讀《對中國文化的鄉愁》
其中收錄有倉石武四郎的兩篇文章,記錄王照、勞乃宣和錢玄同、黎錦熙,以及漢字白話/拼音/簡化/官話(國語、普通話)的早期歷史。南靖男 2007年5月4日 (五) 14:00 (UTC)
條目標題與內容不相符合
條目的標題是「簡化字評價」。簡化字是指大陸政府根據漢字簡化的趨勢和政治上的需要推行的簡體字,但本條目中列舉的正反兩方面評價卻並非僅僅針對大陸簡化字。對各種中文簡體字的評價以及對漢字簡化作為中文民間運動和使用中文的各國政府行為的評價等等,都大量涉及。如此文不對題,恐怕很難使希望了解相關問題的讀者充分獲益。
建議:要麼把那些與大陸字不相干的評價刪掉,純化為「簡化字評價」條目,要麼修改條目的標題為「中文簡體字評價」,保留並調整內容各觀點的分布層次,明晰諸方看法的指向針對。--徐清白 2007年5月26日 (六) 00:00 (UTC)
能不能用話題系聯正反意見?
看現在這個樣子,正面觀點列一大串,反面觀點列一大串,宛如兩軍對壘,殺氣騰騰。如果說這兩串觀點各不相關也罷,但事實上有很多觀點是對同一個小問題的兩面論說,所以不如提取出正反相關的話題焦點,系聯兩面觀點。這樣一來,整理雙方觀點時也更好有的放矢,避免由於雙方過度自說自話導致中立天平失衡。——徐清白 2007年9月22日 (六) 14:17 (UTC)
中文Wiki有沒有評選最差條目計劃?這個條目絕對有競爭力
全文無任何參考資料,唯一的一個腳註都是與此文幾乎不相關的某評論,然後全文列出近三十條純觀點性、傾向性評價,沒有任何試圖遵循Wiki舉證責任、中立性、可查證性原則的意圖:「儘管日本民族自尊心強,也沒有像中國內地簡化那麼多漢字。而內地卻崇洋,差點連日本也不敢搞的「拉丁化」也實施(但簡化字根不能作為拉丁化的過渡)。這證明簡化字推行得過了火,甚至不應推行。」
甚至編寫進條目的實際內容都成辯論模式,完全是準備好開戰的架勢:「很多受簡化字教育的人根本看不懂繁體字,從香港、澳門、台灣在旅遊熱點的指示牌附有簡化字就可見一斑(如果中國內地遊客看得懂又何必另附簡化字)。 」
通篇的不加證實的爭論,純粹就是一個BBS討論貼在冒充維基條目。有這個條目在,我看其它條目都可以引此為由,無視WP:V WP:NPOV等等根本性原則了。不知中文Wiki還有沒有如此「出類拔萃」的,倒想開開眼界。—Msuker 2007年11月20日 (二) 12:18 (UTC)
簡化字與新話根本是同源的
中國共產黨是實行英社原則最徹底的政黨
勝者為王,敗者為冦
那些所謂「語言學家、文學家、評論家、翻譯家評論家」,本身就選邊站了,又何來「權威」呢?一句話形容,勝者為王,敗者為冦。中共手中16億人口,港臺奧加起來就3000多萬...文章開篇「歷史上的評議」明顯把簡體放在正統一方,以漢語為母語的人都能讀懂這個暗喻,某方就別自欺欺人了。小弟以爲題目改爲 「繁簡之爭」或「簡繁之爭」更準確,當然,開篇也得改一改。—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56.26.119.13(對話|貢獻)於2007年12月4日 (二) 02:00 (UTC)加入。
- 除了「繁簡之爭」一句外,我同意你的說法。YunHuBuXi 2008年4月13日 (日) 00:55 (UTC)
- 這個是你的錯誤想法,你把正體漢字「台灣化」了…你以為是正體的就是台灣的了…你完全沒有了一種客觀的心境去看侍那種漢字,比較一下何者較好。最重要你說的「勝」其實也不是「勝」,事實當初只是共產黨把簡化字強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上。如果証明了當初簡化的想法是錯誤的話(拉丁化和二簡已被證明為錯誤),那「敗了」的又是誰呢﹖敗了的根本不是台灣人、香港人,敗的是所以使者中國的人,因為他們失去了傳統的漢字,失去了表現能力比較強的漢字。
你以為那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冦」是因為你以為那是人民選擇(即是自然簡化),但事實卻恰好相反。Hkl8324 (留言) 2008年7月16日 (三) 12:02 (UTC)
這個條目還不如把英文維基的翻譯過來呢
en:Debate_on_traditional_and_simplified_Chinese_characters 作爲一個中文相關的條目,竟然還不如英文維基寫的好,太遺憾了。 74.208.16.19 (留言) 2008年4月2日 (三) 12:08 (UTC)
關於正反意見對立的寫法
感覺本文和很多把評論段落分成正反兩面的條目一樣,語調上有點失控。尤其是反簡化的一方似乎非常激動。—bstle2 2008年6月3日 (二) 19:42 (UTC)
- 請看上面我寫的有關最差條目的觀點。幾千字的原創研究、偏向性意見、無根據判斷、甚至純粹的胡說八道,到現在一共有唯一一個莫名其妙的古怪來源,居然也算維基百科條目。—Msuker (留言) 2008年6月3日 (二) 21:36 (UTC)
古代漢語研究
王力先生的四本《古代漢語》,就是以繁體漢字編的了。除此之外,不少研究漢語音韻學的書籍或多或少也需要夾雜繁體漢字,否則不能標明該字的聲符。-✉Hello World! 2008年7月7日 (一) 11:37 (UTC)
在搞什麼啊?
「贊成簡化的觀點」「反對簡化的觀點」「贊成簡化的觀點」「反對簡化的觀點」「贊成簡化的觀點」「反對簡化的觀點」……到底在搞什麼啊?越編越亂了。—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8月31日 (日) 02:31 (UTC)
- 加入了來源出處很好!但是同一===標題===底下,的雙方觀點為何不集中一下,===(第一回合辯論:)書寫===正方反方,===(第二回合辯論:)閱讀===正方反方,===(第三回合辯論:)學習===正方反方,這樣比較好吧。不要===(第三回合辯論:)學習===正反正反反,有辯論這樣進行的嗎? --Shyangs (留言) 2008年8月31日 (日) 11:12 (UTC)
- 因為主題有些不同才分開,現已加上子標題區隔論點。—ceku (留言) 2008年8月31日 (日) 12:38 (UTC)
關於中立性爭議及日後維護的想法
之前本文一直有中立性和準確性的爭論。在下花了一些時間把正反雙方的觀點重新整理,也盡可能列出能找到的,支持各條論點的文章來源。
關於中立性的爭議,在下認為,只要寫上的論點有確實的來源而非原創,基本上就不違反中立和準確的原則。
維基百科一般的條目要求提供可靠的來源。在下認為,這個主題具特殊性,因為「爭論」本身就是正反雙方主觀看法的衝突。因此網路散文比起和公開的著作、新聞,實際上可靠性和主觀性沒有太大的差異,它們都能夠反映出正反或反方的觀點,都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在下認為這個條目可以往以下方向改進:
- 論點儘量中立化。
- 論點儘量簡單化,寫成「簡單論點」+「簡單舉例」的形式。
- 儘量為每個論點補上來源(曾提及此論點的文章),一個論點可以有很多來源(建議依來源的可靠性排序之),這樣可顯示該論點是否較常或較不常被提出。
在下刪除了幾個模版,理由如下。希望大家能諒解:
- {{極大爭議}}:目前己盡可能將文句中立化,多半也附上了來源,因此就整個條目來看,大致上應無爭議。個別部分個別討論即可。
- {{缺乏來源}}:改為{{改善來源}},因為多半附上來源了。
- {{original research}}:多半附上了來源,大體上應無爭議。
- {{模稜兩可}}:多半附上了來源,大體上應無爭議。
可能還會有一些論點缺少來源,但可能很合理的推論,在下以為保留即可。如有需要,個別加上{{來源請求}}或{{可疑}}即可,沒必要因而否定整個條目內容的中立和準確性。 —ceku (留言) 2008年9月3日 (三) 09:14 (UTC)
- 大大改善了一個差到不可思議的條目,至少現在的條目不會丟維基的臉了。中立性、爭議內容,都可以慢慢改進,大框架、主題、寫入規格已經非常好了。—Msuker (留言) 2008年9月3日 (三) 10:09 (UTC)
重新改寫了結構
爭論部分結構混亂,有些同一類的被分開,理由有重複。修改了部分字詞。--秋邊★踩 2008年10月4日 (六) 16:06 (UTC)
- 文章結構已大有改善。但正反論點應逐一互相反駁,一個正方論點緊接一個反方論點,而不是一堆正方論點緊接一堆反方論點。YunHuBuXi 2008年10月5日 (日) 03:18 (UTC)
- 謝謝你的指點。但是按照你說的那樣去恐怕有點困難,因為並非每個正反論據都一一對稱。例如「文化傳承」方面可能繁體更有利,書寫便利性方面可能簡體更有優勢。另外,原文內有一段被隱藏的文字,誰能改寫一下釋放出來?--秋邊★踩 2008年10月5日 (日) 06:33 (UTC)
- 並非對稱的論點就只能收入其中一方的論點,另外一方的就暫時標示「暫未能反駁」。我的構想如下:
- 謝謝你的指點。但是按照你說的那樣去恐怕有點困難,因為並非每個正反論據都一一對稱。例如「文化傳承」方面可能繁體更有利,書寫便利性方面可能簡體更有優勢。另外,原文內有一段被隱藏的文字,誰能改寫一下釋放出來?--秋邊★踩 2008年10月5日 (日) 06:33 (UTC)
“ |
書寫速度
在電子屏幕顯示
|
” |
- YunHuBuXi 2008年10月5日 (日) 06:53 (UTC)
- 可以試試。但這樣會導致篇幅拉長。我覺得主要問題是,簡化字在某些方面有優勢,但另一方面肯定會有劣勢。像你提到的「書寫速度」,簡化字肯定優於繁體,至於「結構美感」,是另外一回事了,與「書寫速度」無關,如果強加上去,似有狡辯之嫌。你說呢?--秋邊★踩 2008年10月5日 (日) 11:07 (UTC)
- 那麼,「簡化字為追求xxx而放棄yyy,殊不值得」不宜放於分述段落裡,應放於總結裡。不過,簡化字在書寫方面較快,電腦輸入可沒有任何優勢啊。YunHuBuXi 2008年10月5日 (日) 12:49 (UTC)
- 是的。大體框架只作略微修改即可,具體的論據還有較大的改進空間。共同協助改良條目吧。--秋邊★踩 2008年10月5日 (日) 15:24 (UTC)
- 那麼,「簡化字為追求xxx而放棄yyy,殊不值得」不宜放於分述段落裡,應放於總結裡。不過,簡化字在書寫方面較快,電腦輸入可沒有任何優勢啊。YunHuBuXi 2008年10月5日 (日) 12:49 (UTC)
- 可以試試。但這樣會導致篇幅拉長。我覺得主要問題是,簡化字在某些方面有優勢,但另一方面肯定會有劣勢。像你提到的「書寫速度」,簡化字肯定優於繁體,至於「結構美感」,是另外一回事了,與「書寫速度」無關,如果強加上去,似有狡辯之嫌。你說呢?--秋邊★踩 2008年10月5日 (日) 11:07 (UTC)
- YunHuBuXi 2008年10月5日 (日) 06:53 (UTC)
移除了一部分來源不可靠的內容
簡化字的國際影響
- 基於政治理由,聯合國及各國際組織均採用了大陸的簡化字作為中文標準。大多數國家因與大陸有外交關係,也均接受了大陸的簡化字。
- 華人為主的新加坡是中國以外唯一採用中文作為官方文字的國家。大陸簡化字成為新加坡官方標準。
- 中國周邊多數國家如馬來西亞、韓國、北朝鮮、泰國的中文出版物都採用大陸簡化字方案。[3][14]韓國的漢字店招多採用繁體字,東南亞漢字店招繁簡併用。
- 海外華人圈多以移民來源確定繁簡使用。大陸新移民一般使用簡化字,港台移民及1949年之前的移民後代一般使用繁體字。唐人街店招多使用繁體字。
- 由於大陸居於國際交往強勢地位,半個世紀以來尤其是近30年,外國人學習中文基本按簡化字方案,簡化字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國際中文規範。
此處列出的參考文獻是泡網論壇的《漢字簡化歷史》一文,根據Wikipedia:可靠來源,論壇匿名文章並非可靠來源。—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月5日 (一) 14:28 (UTC)
- 好的,我去查。不過,在我介入整理之前,條目中相當一部分文字恐怕沒提供可靠來源呢。不爭這些細節了。閣下按方針要求總歸不是錯。
- 難道中文不是台灣的官方語言嗎?--呆呆台 (留言) 2009年2月9日 (一) 04:20 (UTC)
- 那裡指的中國,已經包括大陸和台灣了Diediela (留言) 2009年2月23日 (一) 19:57 (UTC)
上面寫的是不爭的事實,你們是睜著眼睛裝看不見呢,還是對這件事沒有了解呢?自從對岸大陸提高了國際地位,簡化字的國際影響力是愈來愈高,正體字(繁體字)的生存空間被擠壓的是愈來愈小了。大陸政府還想吞併台灣,企圖消滅正體字(雖然不是為了消滅正體字而吞併台灣,但台灣廢除正體字是台灣被對岸吞併後會出現的結果)。現在香港政府(它的上級是大陸政府)在推行簡化字教育,難道你們沒聽說過嗎? --175.98.161.109(留言) 2018年6月12日 (二) 18:17 (UTC)
現在以正體字作為官方文字的地方在目前只有台灣、香港和澳門,香港和澳門已經成為了對岸政府的勢力範圍,即將要輪到台灣了……--175.98.161.109(留言) 2018年6月12日 (二) 18:25 (UTC)
重新整理了本條目
我整理了條目,重新分段,一一加了小標題,尤其是定義了漢字簡化本身。
我儘量客觀反映各方觀點及現實情況,降低雙方各自情緒化程度,力圖避免相互攻擊。作為過來人,我希望不同意見不要導致相互傷害。但我知道未必就能盡如人意。
整理條目
「簡化字和繁體字互相學習」一項中 「反對簡化字的觀點」的鏈接已經失效,故刪除其引用。
作為大陸人,我從來沒聽說過高中「語文」(不是「國文」,某些台灣網友能否尊重一下?)課本附加繁體字。個別年級的課本附錄有「簡化字總表」倒是真的。—井裡的繩子 (留言) 2009年1月19日 (一) 23:56 (UTC)
- 所有用於Reference的連結都不應刪除,即使它已經失效,你可以為它加上「已失效」之類的標籤。正常來說,在引用它的時候會連同瀏覽日期一同寫上的,請不要因為它已經失效而刪除相關的資料。Diediela (留言) 2009年2月23日 (一) 20:05 (UTC)
重寫
建議有意修改者另起條目重寫,視其質量再提刪此文,再作移動。此文過於凌亂,實在無法修改。—Mokaw (留言) 2009年4月9日 (四) 07:57 (UTC)
- 操作性不大,目前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下,根本無法去談中立性。不過現在的文章裡對於簡化字有明顯的偏見,本人加上了一個來源請求。我個人是學習簡化漢字長大的,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的,而且如果真的改回去,所耗費的社會成本很難估量。--快龍到此一游 閣下有話請講 2009年7月6日 (一) 08:31 (UTC)
- 因為沒有做成表格作對比,支持及反對的觀點不對應,很難閱讀明白。反而來源下面的一個PDF連接,更好看。—時勢造英雄 2009年7月6日 (一) 08:55 (UTC)
WP:STRUCTURE
「完全基於內容本身所表現的觀點,而將文字或內容『隔離』到不同的位置或子章節的做法,可能導致非百科性的條目結構,譬如在上下文中出現『支持者』與『反對者』辯論的內容。」——WP:STRUCTURE。
因此,此篇條目的結構是不合適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3月9日 (一) 17:24 (UTC)
- (!)意見,除非有語言學或文字學的專家,能以客觀的立場參予清理條目,不然不建議大幅調整現有的內容。可能導致不同立場的人掀起編輯戰。-P1ayer (留言) 2009年4月13日 (一) 09:34 (UTC)
這句話
[1] 「簡體字與繁體字絕大多數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但也存在少量一簡對多繁(約240多個簡體字)和一繁對多簡(約10多個繁體字)的情況(現代漢語通用漢字表收錄 7000漢字)。對這種一對多情況,轉換軟件的處理辦法是在軟件中儘可能多地存儲這些字所組的詞彙(通常還會有增加新詞的功能),然後根據詞語選擇不同的字,技術上是很簡單的。但由於簡體字使用者對一對多現象並不會產生閱讀和書寫困難,造成這個市場需求很小,多數字處理軟件只將其作為很次要的附帶功能,一直沒能完善起來,非盈利性質的維基百科更是如此。」
- 恐怕維基百科要比其他軟件或者網站重視這點得多。MediaWiki的中文轉換對應表幾乎每個星期都要更新一次,都要收錄一批新詞,這叫不重視麼?
- 「在軟件中儘可能多地存儲這些字所組的詞彙(通常還會有增加新詞的功能),然後根據詞語選擇不同的字,技術上是很簡單的」——很簡單的你做給我看?我用了一個寒假的時間才把轉換表從200多KB擴充到現在近400KB的大小,結果還要在這裡繼續遭你罵,還說這個在技術上很簡單很好實現——您自己不實踐,就不要亂說技術上很簡單的話。
而且寫這句話的人,你在哪篇可靠來源中看到維基百科不重視繁簡轉換的說法的?別光憑自己的感覺就亂下定論。--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5月12日 (二) 18:30 (UTC)
「按中國大陸官方的分類,簡化字是規範漢字,繁體字是非規範漢字,除特殊場合如書法、藝術、古籍、教育、研究以外,不可用於一般印刷品。」——並非「不可用於一般印刷品」,報刊用字方面是放開的,例如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深圳特區報》曾使用過繁體中文,編排方式類似於香港地區。
某段修改推敲中……
"簡化字與掃盲-反對簡化字的觀點"段:"上述中國及台灣識字率資料可信度十分可疑, 尤其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 從何得來資料? 台灣的小學教育的普及比中國大陸早幾十年完成, 上文"台灣南部一些偏遠農村的識字率不如大陸農村"的說法不知是不是作者夢遊台灣?"
這個已經不是改不改的問題了,問題是應當怎麼改而不失原意?除了語氣無維基風範外(尤其粗體字),又無出處可考,但若刪除又會與支持觀點失去對應……要是有類似表格說明就好了。--林卯 (留言) 2010年5月18日 (二) 10:31 (UTC)
簡化字減省筆劃數之統計研究
試問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的語料資料違反可靠來源的哪一條?而相關計算過程的 excel 也詳列在附件,此屬客觀事實與推論而非個人心得意見,內容也符合可供查證的條件。麻煩北極企鵝觀賞團尊重他人,不要亂刪參考資料。-ceku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3:18 (UTC)
算了…留供參考就是了:
- 有人使用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之資料計算,總字頻為 264,283,652,簡化前後為 9.065 與 7.191 劃,約相差 1.87 劃(20.7%)。
- 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
- 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234798&page=30#pid1218498524 ,北大中文論壇,2010/7/13 檢索。
- 根據 中華民國教育部之字頻資料 做的另一份統計:9.2 → 7.3劃(-1.86, -20%)。
- http://www.pkucn.com/redirect.php?fid=29&tid=241256&goto=nextoldset ,《按老字型統計簡化字減少的筆劃數》,北大中文論壇,2010/7/13 檢索。9.2 與 7.3,係根據附件重算而得。
-ceku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09:44 (UTC)
- 論壇不是可靠來源就這麼簡單,那些不是出自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中華民國教育部本身的資料,而是假借的。舉個例,我在北大中文論壇假借韓國大學之名發表漢字是韓國人發明,不能被視為可靠來源--北極企鵝觀賞團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0:57 (UTC)
- 請問閣下是否有下載附件看過?其字頻資料的確是引用自CCL資料庫,只是加上了每個字的筆劃數及計算過程而已。現在的情況是二手引用及根據客觀常識加工(好比我引用一篇韓國大學的考據論文,然後說根據這篇漢字應該是韓國人發明的),你舉的例子則是完全原創,二者不能相提並論。不過既然閣下堅持,我退一步,放討論區留供參考就是。-ceku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3:41 (UTC)
- 論壇不是可靠來源就這麼簡單,那些不是出自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中華民國教育部本身的資料,而是假借的。舉個例,我在北大中文論壇假借韓國大學之名發表漢字是韓國人發明,不能被視為可靠來源--北極企鵝觀賞團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0:57 (UTC)
重整了爭論內容
改寫了架構。相對於原先正方意見、反方意見的架構,這次盡量以中立、客觀、有來源、有實據的內容作為描述主軸,個別僵持不下的主觀意見則較簡略地帶過。過程中刪除了大量過於主觀、缺乏實據、過度延伸、帶有價值判斷的論述及不可靠的參考資料,當然限於種種因素,多少會有瑕疵,歡迎大家共同編輯、討論、指教。--ceku (留言) 2010年7月16日 (五) 16:13 (UTC)
整理
條目中正反意見應該分開來,不然會搞不清楚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218.166.108.94 (留言) 2011年10月18日 (二) 11:55 (UTC)
我只是好奇
從甲骨文到金文小篆,再到隸書,楷書,漢字字形不斷演變,總體趨勢是不斷抽象化,簡單化,為什麼非要用正體字不可?簡體字是歷史趨勢,何必逆潮流而動?古人改得,為何今人就不能改?請支持正體字的諸位回答一下我的問題。Dorafmon (留言) 2012年1月14日 (六) 22:44 (UTC)
漢字總體趨勢是抽象化?簡單化?漢字的發展從來沒有固定會簡單還是會繁化的。甚至嚴格來說,漢字甚至逐漸的在繁化中。 比如說"後"這個字。以前的確沒有"後"。但為什麼後人會以"後"取代"後"。就是為了將不同的意思有說區別。 一些簡體支持者說某某簡體字是上古時代就有的,沒錯!但為什麼後人會用比較繁的字取代本來的字呢?一定有其用義吧! 一個字體的使用如果純粹是在比較筆畫多還是少,那大家都去學英文算了。中國字之所以獨特,正式在於他的造字精神 一個字該怎麼變,筆畫會變多還是變少。絕對不該是由國家來控制,而是文字自然演變而成的。 繁體字只是接受了五千年來中國文字演化的結果而已!希望大陸網友能重視這個事實 。-chikiki (留言) 2012年2月27日 (四) 20:45 (UTC)
- 討論請簽名,請尊重秦始皇這個暴君一舉把中國文字消滅了80%以上的事實。你既然認為文字演變「絕對不該是由國家來控制」的,請自覺使用秦同六國文這一暴政、國家控制以前的中華文字,否則就是表里不一、自相矛盾。-Msuker (留言) 2012年2月23日 (四) 09:52 (UTC)
如你所言,秦始皇統一文字讓80%的文字一舉消失,在中國歷史上造成了無法抹平的文化斷層。 以至於夏商周史料能流傳下來的事少之又少。乃中國文學上一大憾事。 秦始皇統一文字付出了極大代價,但那是為了國家統一的需求,但是付出的代價極大。造成了文化的巨大斷層。 那中共簡化文字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接下來中共準備付出多少的代價?有必須要簡化文字不可的原因嗎? 文字演變絕對不該是由國家來控制,除非你希望讓中國文明再度出現2千年的斷層。 -chikiki (留言) 2012年2月27日 (一) 20:45 (UTC)
- 一個政策的好壞就不用維基編者來說了,我只知道在中外學者看來,書同文是中華文化成為唯一現存的古文明的重要原因。就如同現在簡體字、漢語拼音是中文能夠成為世界上學習增長人數最快的外語的重要原因一樣。
- 我只要針對你說的「絕對不是由國家來控制」這一個觀點。請你自覺使用沒有被秦朝這個國家控制、殘害過的文字發言,否則不能解釋你的自相矛盾和狹隘觀點。-Msuker (留言) 2012年2月28日 (二) 08:52 (UTC)
對於一般人來說,或許「允許共存(包括政府也能不在使用上多作限制)、自然淘汰」才是比較中立的態度?至於教育政策該怎麼做,那就困難了。最起碼,就算討論出了結論,恐怕也不是我們這邊說說,就實行得了的。Kanashimi(留言) 2012年10月14日 (日) 12:53 (UTC)
對此詞條進行了修改,刪去了冗長而無意義的部分
詞條應該是來陳述的,而不是來爭論,今天無意中看到這個詞條感覺完全是一團亂麻。希望政治和個人立場方面的問題大家還是扔到一邊去吧。把原文中許多長的段子都縮減了,去掉了幾個已經無效了的標籤,和很多完全是把這個詞條當成討論帖的段落。(整理的不一定好,但一定是比原來要清楚了)依然有點亂,有心人就來繼續整理下吧。不過既然大家對這個詞條這麼關心,看來也都是很重視漢字吧。(不過大段的爭辯和不可靠的論點就算了……沒意思,修改前還看到有個說繁體字影響視力的……)赤火 (留言) 2012年2月8日 (三) 06:03 (UTC)
- 感謝協助整理,但如果認為行文太像討論帖,應該是重寫,而不是刪除。閣下把各爭議議題相關的大量研究、客觀證據刪除,又把本來針對個別議題(如書寫效率、閱讀效率)的正反意見及相關研究資料打散,變成正方說有A好處、反方說有B壞處,或者正方說有A好處,中間隔了一大堆論點才跳到反方說A好處並不存在,個人以為這樣並不妥當。--ceku(留言) 2018年9月21日 (五) 09:48 (UTC)
沒有人罵閩南白話字連漢字都扔掉了嗎?
那麼多人喜歡說簡體字是暴政的產物如何如何,可是連這個暴政都沒實現的漢字拉丁化,卻在閩南話上實現了,現在連閩南話維基百科都是拉丁字的,這難道不是更加大逆不道嗎?喜歡攻擊簡體字的諸君,是不是也可以去搞一個"白話字爭論"之類的頁面呢?152.78.171.249(留言) 2012年3月4日 (日) 22:53 (UTC)
第一部分「簡化字運動」就不中立不客觀
「簡化字運動」應該叫「簡化字歷史」,運動是TG喜歡的叫法,漢字簡化早在TG成立前就有。這部分內容從31年蘇聯寫起也不客觀,完全無視視錢玄同、胡適等學者對漢字簡化的支持,錢胡等和TG不站一邊,甚至對立。同意前面有人說的,簡體字之爭已經淪為意識形態之爭,名為反對簡化字,實為反對TG,但把簡化漢字這事算給TG還真是抬舉TG了,其實只不過拾新文化運動之牙惠而已,簡化漢字的功勞應該給新文化運動。2013年1月4日 (五) 09:37 (UTC)
這篇條目大多數都是台灣(省)人民寫的吧?
是那樣的話怎麼可能不帶有中立性爭議。大多數類似台灣(省)和大陸某些爭議的篇目,都是這樣的情況,側重哪一方不必說了吧?誰叫大陸人的編輯的人少。包括我自己,即使已經把語言改成zh-CN,也是經常看到繁體中文的身影,有時候URL就突然成了繁體了啊,有時候大標題又突然成了繁體了啊,影響頁面美觀。個人想法。另外說一句個人關於漢字簡化的觀點,那就是中國簡化漢字只是第一步,中華文化某一日必定不是只能需要落後的繁體方塊字來傳承,中華文化文字的方向一定是全球共同的拉丁化,韓國日本也有例子。拉丁拼音的巨大成功也是很好的例證。到時候簡體字進化為拉丁文,繁體字升為藝術欣賞。借用魯迅的話,漢字不滅,中國必亡。☞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2日 (一) 07:57 (UTC)
(-)反對,雖然也是大陸人但是既然來到維基百科這個平等的地方就不要帶有地域偏見...漢字並不完全等同於簡體中文字,台灣人用正體、香港人用繁體等是不同地區的不同習慣,維基百科已經很努力的解決了大部分漢字衝突了,並不影響頁面美觀啊。 --SFLSNZYN(留言) 2013年8月12日 (一) 08:05 (UTC)
- (:)回應「影響美觀」這個,我不是說了是個人想法麼……同一個字號繁體字看起來很費眼睛,簡體字比較舒張。另外我哪有地域偏見?難道我歧視台灣了麼 囧rz…… -- ☞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2日 (一) 08:25 (UTC)
- (:)回應地域偏見是因為台灣後面為什麼要加省(雖然打了括號)。--SFLSNZYN(留言) 2013年8月12日 (一) 14:25 (UTC)
- (:)回應台灣地位不是未定麼?有人以為台灣是PRC一個省,有人以為台灣是ROC一個被虛級化的省,有人以為台灣就是ROC,有人以為台灣是台灣國。我看加個括號挺好,各取所需。For Mother Earth(留言) 2013年8月20日 (二) 21:32 (UTC)
- (:)回應您試著站在你說的那些人去思考,事實多加省根本不能滿足各方的立場,反而徒增困擾而已,更何況這裡是討論漢字簡化爭論,不必要把問題渲染。--Binkley(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6:50 (UTC)
- (:)回應台灣地位不是未定麼?有人以為台灣是PRC一個省,有人以為台灣是ROC一個被虛級化的省,有人以為台灣就是ROC,有人以為台灣是台灣國。我看加個括號挺好,各取所需。For Mother Earth(留言) 2013年8月20日 (二) 21:32 (UTC)
- (:)回應地域偏見是因為台灣後面為什麼要加省(雖然打了括號)。--SFLSNZYN(留言) 2013年8月12日 (一) 14:25 (UTC)
(-)反對,文字在歷史上都是官方主導統一訂定,簡化字方向就看大陸官方立場吧。還有"影響美觀」繁體字那又如何提升成"藝術欣賞",前後矛盾。另政治立場請勿代帶入地域偏見之愛吃 "豆腐" 行為。--Binkley(留言) 2013年8月12日 (一) 14:15 (UTC)
- (:)回應打括號,就是中立的意思。也有「一個中國」的希冀。漢字簡化方向的立場看官方沒錯,我就不可以發表意見?影響美觀我說了是因為簡繁混雜,和純的繁體書法是藝術,這兩個,矛盾了?政治立場帶入地域偏見之愛吃 "豆腐" 行為,我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還沒滿18歲哎,我不懂哎!是方言嗎?☞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3日 (二) 01:21 (UTC)
- (:)回應,按你立場「影響美觀我說了是因為簡繁混雜」,傳統中國書法也有「正俗異字體」雜夾,這就「不美觀」? 另,按華人中文用語習慣,誰在講那裡人會特別加個「省」字? 試問你們會講廣東(省)人、江蘇(省)人,四川(省)人嗎? 條目請據理,勿預設政治立場!--Binkley(留言) 2013年8月14日 (三) 01:23 (UTC)
- (:)回應,首先,傳統中國書法也有「正俗異字體」雜夾,我看到過,我們高中的書本上也有,我確實認為不美觀。可你為什麼老是要我承認它很美觀呢?你忽略了我原句後面緊跟的「個人意見」四個大字嗎?這幾天就為了這個,真不明白我認為一個事物不美觀,你為什麼千方百計要讓我認為我錯了?一定要按照大部分人的想法看,並且順應大部分人的審美嗎?你要是覺得美觀你就直接說你覺得美觀啊,為什麼非要讓我也承認它很美觀?我覺得他美不美觀與你無關。我就是覺得它不美。再說一次,你忽略了我原句後面緊跟的「個人意見」四個大字嗎?其次,在省份名後面加括號這有什麼不對的,有什麼政治立場?我是重慶人,我可以說我是重慶人,也可以說我是重慶市人,就不可以說我是重慶(市)人了嗎?同樣,台灣人民我可以說是台灣人,抑或台灣省人,抑或台灣(省)人,難道後者不被容許?我還真不知道我有什麼政治立場,我又不是文科生,政治立場什麼的我懂得很少,還真不知道這樣子拼命糾正我是為哪般。我只知道台灣問題需要中立,要我猜,如果我直接寫台灣人與大陸人相對,有「兩個中國」色彩,非要我說政治立場,我是堅持一個中國的,我要迴避這個寫法,如果我直接寫台灣省人,那就是把台灣強行納入共和國,這也不行,所以我就取了括號。難道反而有反作用效果?我對政治和政治說法術語不敏感,如果真有不妥,還望指出。☞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4日 (三) 09:40 (UTC)
- (:)回應,條目請據理,但你理說不通在於: 中國書法「正俗異字體」雜夾,你認為不美觀,但現存通行簡化字(「規範漢字」是指經過整理簡化並由國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簡化字和未被整理簡化的傳承字),有多少是既存的 "繁" 體字 (傳統漢字)? 廣義的說,還是「繁簡雜夾」。當你看到沒簡化過的傳統漢字雜出現在簡化字裡,就認為不美觀,但在「規範漢字」之內就 OK!? 那這樣代表什麼? 並不是要您承認什麼,唯一就是據理而已。而台灣(省)不(省) 也是如此? 當然美不美觀是自由人心,省不省也是個人意見,你要怎麼說,無話可說。但在維基裡: 「維基百科是一部線上百科全書。為了實作這一目的,一群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的人...」。在相互尊重精神之下,我建議你就(省)了吧,要(省)就留在你那邊,這才是相互尊重。--Binkley(留言) 2013年8月14日 (三) 16:01 (UTC)
- (:)回應, 好的。☞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5日 (四) 13:19 (UTC)
- (:)回應,條目請據理,但你理說不通在於: 中國書法「正俗異字體」雜夾,你認為不美觀,但現存通行簡化字(「規範漢字」是指經過整理簡化並由國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簡化字和未被整理簡化的傳承字),有多少是既存的 "繁" 體字 (傳統漢字)? 廣義的說,還是「繁簡雜夾」。當你看到沒簡化過的傳統漢字雜出現在簡化字裡,就認為不美觀,但在「規範漢字」之內就 OK!? 那這樣代表什麼? 並不是要您承認什麼,唯一就是據理而已。而台灣(省)不(省) 也是如此? 當然美不美觀是自由人心,省不省也是個人意見,你要怎麼說,無話可說。但在維基裡: 「維基百科是一部線上百科全書。為了實作這一目的,一群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的人...」。在相互尊重精神之下,我建議你就(省)了吧,要(省)就留在你那邊,這才是相互尊重。--Binkley(留言) 2013年8月14日 (三) 16:01 (UTC)
- (:)回應,首先,傳統中國書法也有「正俗異字體」雜夾,我看到過,我們高中的書本上也有,我確實認為不美觀。可你為什麼老是要我承認它很美觀呢?你忽略了我原句後面緊跟的「個人意見」四個大字嗎?這幾天就為了這個,真不明白我認為一個事物不美觀,你為什麼千方百計要讓我認為我錯了?一定要按照大部分人的想法看,並且順應大部分人的審美嗎?你要是覺得美觀你就直接說你覺得美觀啊,為什麼非要讓我也承認它很美觀?我覺得他美不美觀與你無關。我就是覺得它不美。再說一次,你忽略了我原句後面緊跟的「個人意見」四個大字嗎?其次,在省份名後面加括號這有什麼不對的,有什麼政治立場?我是重慶人,我可以說我是重慶人,也可以說我是重慶市人,就不可以說我是重慶(市)人了嗎?同樣,台灣人民我可以說是台灣人,抑或台灣省人,抑或台灣(省)人,難道後者不被容許?我還真不知道我有什麼政治立場,我又不是文科生,政治立場什麼的我懂得很少,還真不知道這樣子拼命糾正我是為哪般。我只知道台灣問題需要中立,要我猜,如果我直接寫台灣人與大陸人相對,有「兩個中國」色彩,非要我說政治立場,我是堅持一個中國的,我要迴避這個寫法,如果我直接寫台灣省人,那就是把台灣強行納入共和國,這也不行,所以我就取了括號。難道反而有反作用效果?我對政治和政治說法術語不敏感,如果真有不妥,還望指出。☞H~Wiki ❂ (留言) 2013年8月14日 (三) 09:40 (UTC)
- (:)回應,按你立場「影響美觀我說了是因為簡繁混雜」,傳統中國書法也有「正俗異字體」雜夾,這就「不美觀」? 另,按華人中文用語習慣,誰在講那裡人會特別加個「省」字? 試問你們會講廣東(省)人、江蘇(省)人,四川(省)人嗎? 條目請據理,勿預設政治立場!--Binkley(留言) 2013年8月14日 (三) 01:23 (UTC)
最後的結局可能還是「識繁寫簡」
個人觀點 文字就是工具,漢字雖然有豐富含義,但是在日常使用中仍然是工具。就像我寫的這段話,大家是關注我這段話的內容,還是關注每個漢字的內涵?就日常工具而言,每個字的內涵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這就是可以"寫簡"基礎。
而同時,漢字作為文化載體,其內涵是不應該被遺忘的,因此需要"識繁"。我對"識繁"的標準是,會認、會讀、會意。
會認,看到能知道什麽意思。這個很容易,我從沒學過繁體,只是看過本繁體小說,現在可以應付繁體字日常認讀;
會讀,繁簡字讀音並沒啥大變化,至於那些生僻讀音,不應強求;
會意,這個需要在學校學,也很簡單,學文言文時順便教就行。教六書原理,教常見字的內涵就行。
有"識繁",認古文中繁體字就沒啥問題了,熟悉的直接認,不熟悉的用六書猜,再猜不出來那就查字典。For Mother Earth(留言) 2013年8月20日 (二) 22:22 (UTC)
- (:)回應只能留待歷史證明。--Binkley(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6:57 (UTC)
- 其實識繁、識文言根本就不是問題或爭議所在。中國大陸50年代以後出生的文史學者,現在也基本都是各大學的教授了,有哪個會不識繁體字的。不識繁體字怎麼看影印本的古籍,怎麼做學術研究,怎麼做到教授?不說別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在過去十年內校訂出版的繁體古籍絕不會比台灣、香港任何一個出版社的同類內容少。
- 但是學者的能力和需求不同於、也不應該等同於普通大眾的能力和需求。讓一個小學生去學什麼鬼畫符一樣的「龜」根本就是浪費時間和教育資源。一個普通成人在交通罰單上籤個名「齐书龙」要多少秒,「齊書龍」要多少秒?留個聯繫地址又要差多少時間?交警時間不要納稅人付的?後面堵車不影響他人生活的?當今時代,一個app要多點兩下才能實現一個功能往往就會輸給競爭對手,有簡化、通用、準確的方式達到同樣的目的是人力難以阻擋的。日常交流中英文書寫都簡化成"m8 r u ok"了,還指望同一個人寫五十筆簽個名呢。-Msuker(留言) 2013年8月21日 (三) 07:20 (UTC)
這些人是叫「張傑」還是「張杰」?
這裡。-- By LNDDYL.(留言) 2015年2月9日 (一) 02:00 (UTC)
人名中有用「杰」的,也有用「傑」的,維基百科的字詞轉換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By LNDDYL.(留言) 2015年2月9日 (一) 02:04 (UTC)
我提醒一下各位「傑」是「傑出」的「傑」,簡體字「傑」、「杰」不分。-- By LNDDYL.(留言) 2015年2月9日 (一) 02:12 (UTC)
- (:)回應人名是專有詞,應不適用自動轉換,比如例「黨」氏起源於馮翊,祖宗姬氏,「党」氏起源上古聖君夏禹的後裔,在兩姓合一之後「党」「黨」不分,正如杰、傑在異體字典互通,但在人名就不可,這是簡化字的問題,不用特別去傷腦筋。--Binkley(留言) 2015年11月13日 (五) 02:40 (UTC)
具有選擇性
歷史背景部分不說新文化運動,只說蘇聯主張,春秋筆法高超。
蔡元培:「漢字既然不能不改革,盡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魯迅:「方塊漢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胡適:「必須先用白話文字來代替文言的文字,然後把白話的文字變成拼音的文字。」 中國人「必須承認自己百事不如人」,是「又蠢又懶的民族」,「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長進民族」。「象形文字的殘根餘孽能爬出中世紀的茅坑,多少算是救了漢字。」
錢玄同:「欲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文;欲驅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蠻的頑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文。」 2015年6月26日 (五) 05:24 (UTC)
邀請香港的維基人參與編輯漢字簡化爭論
據我所知近來香港有關於小學生學認簡化字、TVB採用簡化字等爭議情形,因人在中國大陸缺乏相關資訊,望有了解的能參與編輯漢字簡化爭論相關章節(如漢字簡化爭論#公開的爭論及現況)。--地底深山(留言) 2016年4月17日 (日) 13:36 (UTC)
- (-)反對 沒有資訊就不要編輯,不要自己杜撰。
繁簡之爭應該用數據說話
到目前為止,繁簡之爭多由政治觀點引發,且停留在「觀點」或「看法」上,雙方都沒有數據支持。這樣爭下去,沒有意義,也不會有結果。
簡體字易學、易記,看起來清爽、省眼力,應該沒有問題,但也應該採集數據,說明是否用更短的時間學會了更多的漢字。
說繁體字傳承中國文化,應該給出可以比較的數據,說明繁體字地區比簡體字地區(含新加坡等地)更好地傳承了中國文化。比如,繁體字地區的大中學生更擅長於古詩文、文學歷史知識更豐富;使用繁體字編寫的數學、物理、生物等教科書,可以把這些科目學得更好。總之,得證明繁體字地區的人們的人文和總體素質高於簡體字地區,且是因為使用了繁體字,而不是別原因所致的。
鑑於繁簡之爭主要由擁繁派挑起,舉證的主要職責在擁繁派一方。
另外,爭論的人往往把漢字當成把玩的對象;但對95%以上的人來說,漢字僅僅是使用工具,所以是越便捷越好。 --Roland Longbow(留言) 2018年9月4日 (二) 00:36 (UTC)
- 「簡體字易學、易記」有很大的爭議,雖然個別字筆畫減少可能較容易學,但增加部件及破壞部件一致性也可能導致難學。「看起來清爽、省眼力」也有很大的爭議,形似字增加及缺乏組合性都可能不易閱讀理解而增加大腦理解負擔。這些都有待研究證明,不能說是「應該沒有問題」。--ceku(留言) 2018年9月7日 (五) 10:52 (UTC)
- 見一視頻,台灣街頭有些人寫不出台灣的「臺「。應該讓簡體字地區的人和繁體字地區的人(當然是受過對等教育的人群)聽寫足夠多的漢字,前者寫」簡體字「,後者寫對應的「繁體字」,看何者寫出的多。還有,說繁體字便於讀古文獻;那就應該統計一下,繁體字地區的人是否真的比簡體字地區的人讀了更多的古文獻。總之,得拿出繁體字產出的看得見、摸得着的成果。沒有數據支持,就如同爭論「多少個天使可以在一針尖上跳舞」(How many angels can dance on the head of a pin?)一樣。--Roland Longbow(留言) 2018年9月7日 (五) 23:19 (UTC)
中立性有待商榷
編寫者不具備專業知識,導致內容錯漏百出,一方面認爲文字的分化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又批判簡體字不符合造字原理,然而分化後的字往往破壞了原來的象形結構,例如裏面提到的「回」與「迴」、「鬍鬚」與「胡鬚」(原指胡人的鬚髮),明顯編者不熟悉文字的嬗變,詞組間往往會發生訛變,產生類化,請仔細查證後才編寫百科,會破壞中立性。「後」與「後」、「於」與「於」本來就是互通的,在後來有了規範才各自獨立了出來,而每箇朝代的用字標準都不同,如何定義俗字與正字?最後還是麻煩寫之前先查證。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漢字簡化爭論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dpp.org.tw/news_content.php?sn=3810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3220333/http://www.dpp.org.tw/news_content.php?sn=3810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8日 (五) 17:50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漢字簡化爭論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zfjz.punz.net/index.php/%E5%8D%97%E6%87%B7%E7%91%BE%E8%80%81%E5%B8%AB%E8%AC%9B%E4%B8%AD%E5%9C%8B%E6%96%87%E5%AD%97%E7%B9%81%E9%AB%94%E5%92%8C%E7%B0%A1%E9%AB%94%E7%9A%84%E5%95%8F%E9%A1%8C/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25327/http://zfjz.punz.net/index.php/%E5%8D%97%E6%87%B7%E7%91%BE%E8%80%81%E5%B8%AB%E8%AC%9B%E4%B8%AD%E5%9C%8B%E6%96%87%E5%AD%97%E7%B9%81%E9%AB%94%E5%92%8C%E7%B0%A1%E9%AB%94%E7%9A%84%E5%95%8F%E9%A1%8C/
- 向 http://www.ndzwzk.com/show.asp?id=252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085603/http://www.ndzwzk.com/show.asp?id=252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漢字簡化爭論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edu.cn/20060322/3180339.shtml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13164203/http://www.edu.cn/20060322/3180339.shtml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極變木+及:原聲韻學及方言「收 -k 系統」變「收 -p」. Jidanni(留言) 2019年5月6日 (一) 06:37 (UTC)
照片說明是否合適
2.2 漢字簡化的缺點 一節中,使用了這一照片:
招牌上的字是電腦字型華文隸書,非書寫也。 KONNO Yumeto 2020年1月17日 (五) 14:5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