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民主共和國世界遺產名錄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由於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威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於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舉行第十七屆會議,[1]並於11月16日在法國巴黎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剛果民主共和國在1974年9月23日批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在1979年開始有歷史遺蹟被列入世界遺產;截至2018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已有5處世界遺產,而這5處皆為自然遺產,還有3處在預選名單內。[2]最先登錄的剛果民主共和國世界遺產為維龍加國家公園,該遺跡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3]近期登錄的剛果民主共和國世界遺產則是㺢㹢狓野生生物保護區,該遺跡於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4]目前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世界遺產皆被列入危險名單。[5]
定義
- 名稱:世界遺產委員會官方正式名稱。[6]
- 地理位置:各世界遺產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行政區劃的位置與地理坐標。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世界遺產編碼、入選年份及對應入選標準:標準(i)至(vi)是文化遺產,(vii)到(x)是自然遺產。[7]
- 面積:公頃和英畝,如有緩衝區則一同算在內。若該值為0,表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沒有公佈其數據。
- 入選年份: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入選年份。
- 簡介 :各世界遺產的簡介,包括入選理由與提名原因。
† 列入危險名單
遺產名錄
名稱 | 圖片 | 地區 | 入選年份 | 教科文數據 | 簡介 | 來源 |
---|---|---|---|---|---|---|
維龍加國家公園† | 北基伍省、伊圖里省 | 1979年 | 自;63;1979;vii、viii、x | 維龍加國家公園於1925年成立,是非洲第一座國家公園,其佔地面積約790,000公頃(2,000,000英畝)以上,並有着各式各樣的棲息地及特殊景觀,包括從平地的林沼、草原、熔岩平原,到海拔超過5,000米(16,000英尺)的魯文佐里山脈雪原或是熱帶草原等等。園區內同時是稀有物種山地大猩猩的棲息地,河流中約有2萬頭河馬居住着;另外在冬季時,遠從西伯利亞而來的候鳥群會在這裏過冬。受到盧旺達內戰影響,大量難民逃至園區內避難,造成伐林和盜獵等案件上升,加上園區管理不善,使得園區生態受到嚴重威脅,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列入瀕危名單內。 | [8][9][10] | |
加蘭巴國家公園† | 上韋萊省 | 1980年 | 自;136;1980;vii、x | 加蘭巴國家公園於1938年設立,園區內景觀包括廣大的疏林草原及林地,與河岸兩旁的樹林及沼澤濕地相互交錯著。這裏分別為大象、長頸鹿、河馬、以及珍貴稀有的白犀牛等4種大型哺乳類動物的棲息地。雖然白犀牛的體型比黑犀牛大得許多,但牠們身性溫馴;目前因盜獵盛行,園區內只剩下約30頭棲息著。除了受到盜獵的威脅外,剛果內戰也影響到園區生態,導致加蘭巴國家公園曾於1984年至1992年間被列入瀕危名單內,後因白犀牛保育成效良好才得以除名。然而又因園區管理不善,無法遏止偷獵行為發生,所以1996年時再度被列入瀕危名單中。 | [11][12][13] | |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 | 馬涅馬省、南基伍省 | 1980年 | 自;137;1980;x | 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成立於1970年,園區內擁有廣大的熱帶雨林區,另外還2兩座壯觀的卡胡茲山及別加山,這兩座山皆為死火山;壯麗且多樣的地型造就園區內擁有豐富多樣的動物群棲息著。這裏是東部低地大猩猩少數的棲息地之一,牠們生活在海拔2,100至2,400米(6,900至7,900英尺)的山地之間,目前數量僅250隻左右。由於受到剛果內戰影響,大批的難民及民兵擁入園區內,使得盜獵、非法坎伐、人為森林火災等案件驟增,嚴重衝擊園區生態,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7年列入瀕危名單中。 | [14][15] | |
薩隆加國家公園† | 楚阿帕省、桑庫魯省、開賽省、馬伊恩東貝省 | 1984年 | 自;280;1984;vii、ix | 薩隆加國家公園成立於1970年,目前是非洲最大的熱帶雨林保護區。該公園地理位置在剛果盆地中心地帶,由於此處人煙罕至,道路無法抵達該地,僅能透過剛果河流域尋水路進入園區內。這裏是許多當地瀕危物種的棲息地,如倭黑猩猩、剛果孔雀、非洲森林象、非洲狹吻鱷等。由於受到剛果內戰影響,衝擊園區管理系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9年列入瀕危名單中。 | [16][17][18][19] | |
㺢㹢狓野生生物保護區† | 上韋萊省、伊圖里省 | 1996年 | 自;718;1996;x | 㺢㹢狓野生生物保護區於1992年建立,其面積約佔剛果東北部伊圖里熱帶雨林五分之一;橫貫保護區及森林的剛果河流域是非洲最大的水系之一。保護區內棲息著受威脅的靈長類動物、鳥類、㺢㹢狓等。目前估計野生的㺢㹢狓約3萬匹,其中5千匹棲息在保護區內。園區內還有不少壯麗的風景,包括伊圖里河及埃普盧河(Epulu)的瀑布等。目前在保護區內居住着傳統俾格米游牧民族,分別為姆巴提人及埃費人。㺢㹢狓野生生物保護區於1996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隨後因受剛果內戰影響,保護區內的生態因人為資源掠奪造成嚴重破壞,隔年就被列入瀕危名單中。 | [20][21][22][23] |
地理位置
預選名單
除已入選的世界遺產外,所有成員國也可以將國內的文物遺產項目提交至預選名單內,任何遺產在列入名錄前都必須先入選至預備名單裏。[24]截至2018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共有3處歷史遺跡在預選名單內,以下為這3處遺跡列表:[2]
名稱 | 圖片 | 地區 | 教科文數據 | 提交年份 | 簡介 | 來源 |
---|---|---|---|---|---|---|
烏朋巴窪地 Dépression de l'Upemba |
上洛馬米省 | 文自;963 | 1997年 | 烏朋巴窪地是由烏朋巴湖及基薩萊湖等22個湖沼所組的成大型沼澤地帶,此處被認為是盧巴王國的起源地,該帝國興盛於1585年至1889年間。目前已有多達40處相關考古遺址被發現,但到目前為止僅6處已部分挖掘。這些考古研究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從而讓世人了解中非主要民族-盧巴人的歷史。 | [25][26] | |
馬圖皮洞穴 Grottes de Matupi |
— | 伊圖里省 | 文自;962 | 1997年 | 馬圖皮洞穴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伊圖里雨林霍奧山(Mount Hoyo)中,考古學家在這裏發現4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在此活動的證據,同時擁有世界上最早將石器加工微小化技術的證據。 | [27][28][29] |
丁巴洞穴與恩戈沃洞穴 Grottes de Dimba et Ngovo |
— | 中剛果省 | 文自;961 | 1997年 | 丁巴洞穴與恩戈沃洞穴位於中剛果省,這裏擁有從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的石器與陶器等,其年代可追溯至1萬8千年前,記錄着此地人類活動的歷史變遷。 | [30][31][32] |
參見
參考來源
- ^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UNESCO. [2010-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7) (英語).
- ^ 2.0 2.1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4) (英語).
- ^ 3rd session of the Committee (PDF).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0-31) (英語).
- ^ 20th session of the Committee (PDF).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28) (英語).
- ^ List of World Heritage in Danger.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30) (英語).
- ^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2010-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UNESCO. [2011-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 ^ Virunga National Park.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30) (英語).
- ^ 維龍加國家公園-世界遺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3).
- ^ Interview With Emmanuel de Merode, Director of Virunga National Park – National Geographic Blog. blog.nationalgeographic.org. [2017-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美國英語).
- ^ Garamba National Park.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3) (英語).
- ^ 加蘭巴國家公園-世界遺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31).
- ^ Gettleman, Jeffrey. Elephants Dying in Epic Frenzy as Ivory Fuels Wars and Profit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12-09-03 [2017-10-06]. ISSN 0362-4331. OCLC 1645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5) (英語).
- ^ Kahuzi-Biega National Park.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3) (英語).
- ^ 卡胡茲﹒比加國家公園-世界遺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 ^ Salonga National Park.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9) (英語).
- ^ 薩隆加國家公園-世界遺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8).
- ^ Salonga National Park. WWF.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4) (英語).
- ^ Salonga Programme. WWF.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9) (英語).
- ^ Okapi Wildlife Reserve.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3) (英語).
- ^ 俄卡皮鹿野生動物保護區-世界遺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4).
- ^ “THE GREATEST MARVELS OF AFRICA”. Okapi Conservation.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8) (英語).
- ^ Map – Okapi Wildlife Reserve 2. Okapi Conservation.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3) (英語).
- ^ Tentative Lists. UNESCO. [2010-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1) (英語).
- ^ Dépression de l'Upemba.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6) (法語).
- ^ Upemba Depression. Upemba National Park.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31) (英語).
- ^ Grottes de Matupi.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6) (法語).
- ^ Noten, Francis Van. Excavations at Matupi cave. Antiquity. 1977-03-01, 51 (201): 35–40 [2016-11-23]. ISSN 0003-598X. doi:10.1017/S0003598X001005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1) (英語).
- ^ Shaw, Ian; Jameson, Robert. A Dictionary of Archaeology. Blackwell. 1999: 30 (英語).
- ^ Grottes de Dimba et Ngovo. UNESCO. [2018-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6) (法語).
- ^ Blench, Roger; MacDonald, Kevin.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African Livestock: Archaeology, Genetics, Linguistics and Ethnography. Routledge: 170. 2006. ISBN 9781135434168 (英語).
- ^ De Maret, Pierre. The Ngovo Group: An Industry with Polished Stone Tools and Pottery in Lower Zaïre. The African Archaeological Review. 1986, 4 (1): 103–133 [2018-07-25]. ISSN 1572-9842. doi:10.1007/BF011170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3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