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音假借

同音假借」根據許慎的《說文解字》所說:「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就是以該同音字為示音、注音的對象,僅僅借音而意義不同的字。例如:「漢」於《說文》的本義作「漾也,東為滄浪水」,是江水之名,後來假借為「男子」的意思。「同音假借」不只發生在古代,時至今日也不斷在語言發展中出現。以口頭音譯英文bus(公共汽車)為「巴士」、taxi(計程車)為「的士」等,現在已在香港社會廣泛接受。近年香港更有所謂「潮語」(即潮流用語)的出現,如「十撲」(支持或鼓勵的意思,來自英文support之意),又或「升呢」(升級之意,來自英文level up)。然而,這些新創的「潮語」還沒有被規範成正式現代漢語,它們的普及程度受粵語社會文化所限,暫時未見流行於中國大陸台灣。從中可見,「同音假借」的理念也頗受地域方言和文化的影響。

參考

  • 林偉業:《古代漢語(訓詁學之一)字詞孳生的三種簡單途徑》,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2010。
  • 許慎《說文解字》
  • 蘇真真《香港潮語學習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