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干(1884年—1967年1月21日),字次侖,號攸凰湖南省長沙府新化縣(今新邵縣)人,畢業於湖南中路優級師範學校,中國近代教育家。

張干
次侖
攸凰
出生1884年
 大清湖南省長沙府新化縣(今新邵縣
逝世1967年1月21日(1967歲—01—21)(82—83歲)
 中國湖南省長沙市
民族漢族
語言漢語
母校湖南中路優級師範學校
職業教育家
活躍時期1908年-1949年
研究領域教育
運動驅張運動

早年

1884年,張干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府新化縣(今新邵縣),曾在湖南中路優級師範學校讀書,畢業之後留在學校教書。

張干早年在北京國立美術專科學校、湖南省立第一中學、湖南省立長沙女子中學任教。

驅張運動

1915年,袁世凱的手下湯薌銘主政湖南,擔任湖南布政使,督理湖南軍務將軍,要求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的學生寫「論袁大總統英明之中日親善政策」,遭到孔昭綬抵制,最後孔昭綬逃到上海,留學日本[1]:164-190

湯薌銘着令張干擔任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的新校長,張干到任之後,實行高壓政策,沒收了號召舉事的書籍,增加作業和考試次數,全校學生怨聲載道。

不久之後,孫中山黃興廣州北伐,湯薌銘為了備戰,不僅不給一師教育經費,而且下令一師每個學生收取10元用來買子彈、槍炮,名義上是「學雜費」,加上毛澤東的同窗易永畦咳血病逝,導致全校學生掀起了驅張運動,最後,張干辭職收場。

張干後來在湖南省立六中等教書。

1945年,張干在邵陽市省立六中擔任校長,看到報紙上蔣中正發電報給毛澤東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8月21日,張干發了電報給毛澤東:

延安,毛潤之學弟勛鑒:抗日獲勝,建國彌堅,萬懇應詔赴渝,贊襄國政,幸勿固執,致失人望。[2]

晚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毛澤東令湖南省人民政府安排他擔任參事、政協委員[2]

1950年10月15日,毛澤東、徐特立謝覺哉周世釗等在中南海豐澤園暢談,毛澤東突然問周世釗,「我們的老校長張干先生還健在嗎?」周世釗回答:「在,他一直在教師,現在在妙高峰中學教數學」毛澤東寫了信給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叫他給張干、羅元鯤袁仲謙夫人給予救濟,王首道隨即給張幹家送去了1200斤米和舊人民幣50萬元。[2]

1951年9月26日,毛澤東、張干、羅元鯤、李漱清等一起游故宮中南海,並且合影留念,回長沙的時候,毛澤東送了他150萬舊人民幣。[2]

1963年,周世釗、張平化等湖南省高級幹部探望張干,張平化帶了毛澤東送給張干的2000元人民幣。

1967年1月21日,張干在長沙市因病去世。

評價

毛澤東:「張干先生辦事果斷,很有魄力,是個很有才幹的人,才三十幾歲就當了我們的校長,不簡單啊!當時,我很不喜歡他,認定他這樣的人一定會向上爬。實際上,他當時要爬上去也是很容易的。可是,他並沒有爬上去,沒有進入仕途。新中國成立前他吃粉筆灰,新中國成立後還吃粉筆灰,難能可貴,難能可貴!當時趕走他沒多大必要,多讀半年書有什麼不好?」

參考文獻

  1. ^ 黃暉. 《恰同学少年》. 長沙市: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438-4902-0. 
  2. ^ 2.0 2.1 2.2 2.3 毛泽东和他早年的校长张干(组图). 鳳凰網. 2007-12-02 [2013-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