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式陶瓷壺

皮囊式陶瓷壺為模仿皮囊壺造型的陶瓷器,目前推定最早可能從唐代開始,就有此樣式的陶瓷器出現。

形制

皮囊式陶瓷壺大致上由注口、提樑、壺身,這三部分組成,細節造型上隨着年代發展演變,有些在注口上會加裝不同造型的插栓,或在提樑後方有不一樣的裝飾,例如羽毛樣式的裝飾或是平頂柱栓等等,壺身則可見運用黏貼泥條、雕花、劃花、印花等等方式裝飾,有些壺底部還有圈足構造存在。

皮囊式壺發展史

早期學者大多推定,皮囊式陶瓷壺最早可能出現在遼朝(西元916-1125年),但在隨着越來越多考古證據的出土及海撈,還有學者們的比對及研究後,推定此類壺應該從唐代就已經出現。

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及日本出光美術館內,分別有兩件屬於低溫鉛釉陶的三彩瓷器館藏[1],一開始學者保守的將其判定為遼代的作品,但是由於其三彩釉色的施釉特徵,類似集中出現在盛唐時代的作品,因此被修訂為唐代的作品,這兩件作品也屬於皮囊式陶瓷壺中較早出現的,從這兩件作品可以看出,當時的皮囊式陶瓷壺,除了三彩釉色外,造型也有其特色,注口沿通常高於或平行於提梁,而提樑則連接在注身和尾翼裝飾上,且提梁些微高於尾翼,壺身則有仿金銀器鏨金裝飾的紋路。

除了三彩皮囊式陶瓷壺作品外,唐代的皮囊式壺中還有許多作品,其中不乏也有一些高溫的白瓷青瓷器件,樣式上可被分為三類。其中第一類壺的壺身均有仿皮革縫合痕跡的裝飾泥條,提梁高於或平行於注口及羽翼裝飾,注口下方多帶有仿皮帶狀的箍扣裝飾,底部平坦無圈足或是呈圜底,此類的壺可以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蒐藏的白瓷皮囊壺為例子[2];第二類的壺,壺身呈現上窄下豐,注口短直,提梁一邊緊接注身,一邊則由仿皮帶的泥條扣於壺身上,導致提梁尾端翹起呈尾翼形狀,此樣式的壺曾在1990年初期在江蘇揚州市唐代文化宮建築基址中的唐代文化層出現,目前蒐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另一件白瓷皮囊壺[3]便是屬於此類作品,以上兩類作品被認為應該是晚唐時期的產物;第三類壺的樣式則是有一拱形提梁,提梁的一側有短直流,另外一側則有平行的柱栓,短直流還配置了活動式的鳳首插栓,提梁和短直流及柱栓相接的部分有仿皮帶狀的箍扣,壺身除了也有仿皮革縫合痕跡的裝飾泥條,還有許多繁複裝飾,例如花卉貼紋等等,在年代上這一類的作品則還沒有切確的定論。另外,在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美術館的一件白釉鐵班皮囊壺館藏[4],此壺壺身上有晚唐時期流行的褐斑裝飾,注口和提梁及羽翼裝飾之前的關係,比較相近於三彩皮囊式陶瓷壺作品,但其壺身又有仿皮革縫合痕跡的裝飾泥條,注口下方又帶有仿皮帶狀的箍扣裝飾,可以看出樣式上從三彩皮囊式陶瓷壺轉變到第一類壺的演變。

遼代早期的皮囊式壺,大致上有扁身單孔式及扁身提梁式兩種類型,扁身提梁式為上窄下豐,壺身上有一注口,注身上安置提梁,和唐代某些壺的樣式很類似,但是整體壺身較長。

引用資料

  1. ^ C0090754 三彩袋形水注,東京國立博物館
  2. ^ 唐至宋 白瓷皮囊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 國立故宮博物院
  3. ^ 晚唐~五代 九~十世紀 白瓷皮囊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 國立故宮博物院
  4. ^ C.103-191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 謝明良. (2008). 記皮囊式壺. 陶瓷手記-陶瓷史思索和操作的軌跡 (pp. 87-99). 中華民國: 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