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僱用 (日本)

終身僱用,是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前,企業正式員工享有終身受僱待遇的制度。

歷史

終身僱用制度起源自江戶時代丁稚奉公制度,員工從年幼入一商鋪當學徒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企業家都是學徒出身。現在終身僱用的原型出現於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當時技術工人轉職率極高;為了維持企業穩定,因此引入終身僱用制,並和年功序列及其他福利一起使用。員工只要不犯大過失,就可受僱用至退休,它給日本工人帶來了重要的工作保障感,反過來又引起員工對公司的高度忠誠。對少數可用工程師的高需求迫使公司將這些員工綁定到公司。

1958年J.C.Abegglen英語James Abegglen日本經營一書中提出英語:Life Time Commitment一詞,即終身僱用制度,其中定義員工自學校畢業後進入公司任職,直到退休為止,期間公司不會以沒有效率或不適任等理由解僱員工,但相對的員工即使薪資再低也不會轉職到薪資更高的公司職位。[1]

影響

終身僱用制度是日本經濟高度成長的原因之一,但在泡沬經濟爆破後逐漸被放棄。2001年小泉純一郎出任首相後實施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終身就業得以減少。由於2007-2010年日本經濟長期衰退和金融危機,許多公司已經停止了終身僱用制度,改為使用人力派遣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作者:張瑞雄. 日本社會. Jillion Publishing Ltd. Co., 2000. 2000 [2021-12-05]. ISBN 97895778612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