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相關爭議
本條目概述英國廣播公司(BBC)相關爭議事件。
2000年代
主持人被指歧視阿拉伯人
2004年1月4日,BBC電視節目主持人羅拔特·克洛伊(Robert Kilroy-Silk)在《週日快報》發表了一篇歧視阿拉伯人的文章〈我們沒虧欠阿拉伯人〉(We Owe Arabs Nothing)[1],導致BBC停播他的節目[2]。
對以巴衝突報導的調查報告
2005年10月,由英國電影分級委員會(BBFC)主席昆汀·湯馬士主持的獨立小組進行評估BBC新聞在英國國內對以巴衝突的報導,特別是在準確性、公平性、背景、平衡與偏見方面的調查。2006年5月2日,該小組得出結論是,在英國,大多數的觀眾都說,他們從BBC的報導中理解不了以巴衝突的重要性和複雜性。獨立小組認為,BBC在以巴衝突的報道中有「不完整」和具有「誤導性」。該小組建議BBC新聞,將更多的資源分配給中東地區,並任命一位資深駐外國記者擔任特別編輯,以協助了解以巴衝突的複雜性[3][4]。
女皇紀錄片剪輯爭議
2007年7月,BBC紀錄片《與女皇的一年》(A Year with the Queen)舉辦試映會,播出看似英國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對攝影師安妮·萊柏維茲發怒的預告片:萊柏維茲以服裝過於正式為由請伊利沙伯二世摘下皇冠,接着是一段看似伊利沙伯二世發怒拂袖而去的畫面。《與女皇的一年》製作單位RDF媒體(RDF Media)承認調動兩段影片順序,看似伊利沙伯二世發怒拂袖而去的畫面是她抵達拍攝現場畫面。白金漢宮認為預告片已經損害伊利沙伯二世名譽,向RDF媒體施壓,希望阻止BBC照原定計劃在本年9月播出全片[5]。BBC向伊利沙伯二世與萊柏維茲公開道歉。7月20日,RDF媒體創意總監史帝芬·藍伯特(Stephen Lambert)承認這是他出的主意,並表示願意辭職以示負責。RDF媒體向BBC公開道歉,但BBC與英國獨立電視台等電視台已決定停止委託RDF媒體製作電視節目[6]。
少女整形節目爭議
2007年9月2日21時(英國時間),BBC第三台播出紀錄片《少女整形》(Under 18 and Under the Knife),該片將罹患厭食症、體重44公斤、胸部30AA罩杯的英國17歲少女琳西·鮑曼(Lynsey Bowman)送到美國德州進行隆乳手術,引發爭議,BBC被譏為「英國波霸公司」(British Boob Corporation)。BBC官網聲稱,該片探討的是,未成年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身材,以及整形手術是否為改善體態的唯一手段。英國法律規定,18歲以下者不得進行整形手術。《世界新聞報》批評BBC把英國國民繳交的收視費浪費在這種「缺德節目」上,並表示擔憂琳西隆乳後的心理健康狀況(可能進而想做其他部位的整形手術)。BBC辯稱,隆乳手術費是由琳西父母支付,手術前已取得琳西父母同意,絕無使用國民繳交的錢。[7][8]
2010年代
2011年轉載假新聞
2011年8月3日,BBC網站坦承,包括BBC在內的國際媒體都被加拿大心理測驗公司AptiQuant發佈的假新聞「Internet Explorer用戶的智商更低」騙了;該文一度登上BBC網站瀏覽率第一名。BBC表示,當初BBC新聞發佈此則假新聞時曾經採訪劍橋大學統計實驗室教授大衛·斯皮格霍爾特,他說「這些資料不大可信,而且是對IE用戶的侮辱」[9][10]。
錯誤使用相片報導胡拉大屠殺
2012年5月27日,BBC線上新聞從Twitter上錯誤使用一張由意大利攝影師馬可·迪拉羅(Marco di Lauro)於2003年3月27日在伊拉克南部沙漠拍攝的相片,報導胡拉大屠殺[11]。隔日,BBC在該網站的檢查用戶提醒下,迅速刪除了這張圖片,並對使用錯誤的相片道歉。迪拉羅表示,有人在利用他的圖像在網絡上散佈,用來針對敘利亞武裝部隊實施胡拉大屠殺的宣傳[12]。
被指假扮學生采訪
2013年4月14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表示,BBC電視時事紀錄片節目《廣角鏡》記者約翰·斯威尼(John Sweeney)假扮成該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參與學會活動,目的是為了前往朝鮮進行隱性採訪;學生們事前沒有清楚得知,將有3名BBC員工隨團出發、藉這趟旅程進行暗訪朝鮮並在《廣角鏡》中播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表示,該學院完全支援新聞調查「視公眾利益為先」的原則,也讚揚記者在險要世道中的工作,「但我們不能縱容以學院之名、借學生之名來包庇這種行動」。BBC總裁托尼·霍爾拒絕取消播放此段內容,但「對於BBC員工利用了學院的名義及名聲作為欺騙手段,向學院致歉」。BBC則在一份聲明中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其他學生都事先得知有一名記者希望隨行,令他們可以作出決定,並都已經獲告知潛在風險。[13]
員工被指對女皇失禮
2013年6月7日,英國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為BBC新總部落成揭幕,受到BBC熱烈歡迎,也吸引BBC員工用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跟拍。英國《君王雜誌》(Majesty Magazine)總編輯席維德(Ingrid Seward)說,當時BBC員工就像「殭屍」一樣如影隨形跟着高齡87歲的伊利沙伯二世,「這些員工不知該怎麼歡迎女皇,真讓人感到難過,他們的行為無禮而冒犯。」「BBC應事先告訴員工,絕不能用手機拍女皇。如果我是女皇,我會動怒。」「電視上看到女皇的造訪畫面,令人覺得非常怪異,員工可說完全失控。我認為:BBC在女皇蒞臨前,應該先教導員工應有的禮節。」BBC發言人說,伊利沙伯二世蒞臨對BBC而言是非常重大的日子,「員工們很希望一同歡慶、並熱情接待女皇陛下」[14]。
報導偏袒以色列的指控
2014年7月20日,不滿BBC新聞在報導以巴衝突新聞時疑似偏頗報導偏袒以色列,巴勒斯坦團結運動(Palestine Solidarity Campaign)等組織發動數百人前往BBC總部抗議。抗議者聲援巴勒斯坦,高喊「BBC,你可恥」(BBC, shame on you)[15][16],並公佈諾姆·喬姆斯基、約翰·皮爾、肯·洛區、白賴仁·伊諾在內45,000人簽章的公開信[17]。白賴仁·伊諾參加抗議時表示,BBC新聞最引以自豪的公正性已經逐漸消失,BBC新聞公正且值得信任的聲譽逐漸被侵蝕。巴勒斯坦團結運動鼓勵群眾上網投訴BBC報導不公,順利促使BBC更改報導標題或刪除報導。《衛報》專欄作家Owen Jones認為,經過此次抗議事件,BBC應該重新反省公共性的原則,作為公共廣播機構的BBC必須責無旁貸提供平衡且公正的報導[18]。BBC的競爭對手英國第四頻道也公開抨擊,BBC新聞對中東的報導有「偏見、不準確和單方面」的觀點。
BBC在這次以巴衝突的報導聲明中表示:「我們的新聞報導是解釋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為什麼發生。我們努力在廣泛的觀點中反映各種聲音,並致力於準確、公平和平衡的方式報導和分析事件的快速發展。格拉斯哥大學教授葛瑞格·菲洛(Greg Philo)對此情況回應,BBC資深記者告訴他無法理解巴勒斯坦方面所提出的觀點:「很多次BBC的資深記者告訴我,他們根本無法理解巴勒斯坦人的觀點,這就是巴勒斯坦人的觀點——『以色列是一個殘酷的種族隔離國家』。」雷格·菲洛認為,關於指責BBC偏頗報導的問題,根源在於BBC的報導中沒有提到巴勒斯坦人的歷史。《衛報》執行編輯、評論和《猶太紀事報》專欄作家莊拿芬·弗里德蘭(Jonathan Freedland)認為,對BBC新聞的批評的另一側論完全相同,因為《猶太紀事報》的讀者也會譴責BBC新聞未能提供歷史來解釋為何猶太人在歷史上需要擁有自己的家園[19]。錫菲大學新聞學講師大衛·霍爾姆斯(David Holmes)表示,報道加沙走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認為BBC新聞正在盡最大努力做到客觀,「我毫不懷疑,為BBC工作的人們正在竭盡所能,在非常危險的情況下誠實客觀地報道」,「如果BBC代表一件事,那麼它的報道就是誠實、客觀和公正。」[17]
2014年對蘇格蘭獨立運動的報道
2014年9月16日,約有千人以上蘇格蘭人在BBC蘇格蘭總部前聚集,抗議BBC新聞處理蘇格蘭獨立運動問題的偏見;BBC新聞針對蘇獨領袖薩蒙德的報導錯誤地認為其忽略記者的問題,薩蒙德隨後表示這是BBC新聞的偏見與污衊[20]。
雨傘革命報導
2013-14年香港發生"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和雨傘革命,2014年10月21日BBC新聞報道約有1000名香港的示威者在奧斯陸自由討論區接受過訓練,報道之後遭到香港方面發起運動的組織抗議報道失實。之後BBC更改報道,並且強調CANVAS創始人斯爾賈·波波域治並沒有參與香港的示威活動[21][22]。
人類星球畫面造假
2015年,英國媒體報道,《人類星球》在沙漠一期中[23],用半馴化的狼代替了野狼拍攝,兩個蒙古牧民衝着戈壁上的野狼開槍是排練的假動作[24]。BBC之後承認,該片製片人無法為節目拍攝野狼,而使用了一隻半馴化的狼,許多狼跑過鏡頭的動作是狼跑向畫面外的馴養員。這組鏡頭誤導了觀眾,嚴重違反了編輯準則[25][26][27]。
2018年4月,BBC發表聲明,《人類星球》與印度尼西亞原住民科羅威人有關的一集中,部落搬進樹屋,並在那裏安家的描述並不準確,相關場景有誤導性,違反了編輯準則[28][29]該集給人的印象是科羅威人會建造非常高的樹屋作為居住場所,但他們一般住在離地面更近的樹屋,並將較高的樹屋用作儀式用途或部落年輕人聚會場所。參與BBC Two另一紀錄片《My Year With The Tribe》錄製的冒險家Will Millard在與部落成員的討論中發現了這一錯誤,當地人告訴他,《人類星球》中非常高的樹屋不是他們的房子,而是為了拍攝建造的[30][31][24]。
2018年4月底,BBC發佈聲明指出,《人類星球》第一集「海洋」中,一名拉馬萊拉捕鯨人Benjamin Blikololong被認為在用矛捕捉鯨魚,但「該場景對角色的描述並不準確,儘管相關鏡頭反映了他們如何捕鯨」[32][33],而用矛刺中鯨魚的人實際上不是Benjamin[34][35]。聲明還指,BBC已決定停止《人類星球》的發行,等待全面的編輯審查。[32]
2020年代
新疆再教育營報導
2020年8月4日,BBC駐中國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發佈一段影片,片中的維吾爾族男子麥爾丹·阿巴稱被政府囚禁於拘留營[36]。報道稱,時年31歲的阿巴據稱是淘寶網的模特兒,常在服裝品牌的廣告中展示其英俊帥氣的外表,並憑此獲得不菲的收入。報道最後指,「BBC向中國政府發出查詢申請,請求他們確認阿巴及他的叔叔是否涉嫌在中國從事犯罪活動,並回應阿巴被以何緣由拷在床上,以及其他虐待和酷刑指控。但所有問題均未得到回應」。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發佈訊息稱「外交部新聞司負責人就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並播放涉疆假新聞向該媒體當事駐京記者提出嚴正交涉」;外交部新聞司負責人指,BBC的報道「東拼西湊,塞入許多涉疆虛假資訊,移花接木,牽強附會,主觀臆斷,嚴重失實」[37]。
記者反以色列推文
2020年9月2日,BBC新聞一名記者Nimesh Thaker被發現使用匿名的Twitter帳號,發表反以色列的貼文,同時轉發BBC猶太節目主持人愛瑪·巴內特(Emma Barnett)在7月27日批評英國說唱歌手威利(Wiley)關於猶太人的煽動性推文。Nimesh Thaker指責巴內特「每當有人批評以色列時,都在使用同樣的反猶太主義的理由」。英國廣播公司發言人告訴《猶太紀事報》:「BBC非常認真地對待這種性質的指控。儘管我們無法就個別員工問題發表評論,但我們已經採取了強有力的程式來緊急調查任何此類事件。」[38][39]
羅西·加思韋特
2020年9月8日,BBC一名親巴勒斯坦的資深製片人羅西·加思韋特(Rosie Garthwaite)在製作的一部對以色列在東耶路撒冷的行動進行批評的紀錄片,被指控報導不公正。同時,加思韋特被發現在自己的個人Twitter上轉發了四張地圖的圖像,聲稱這些圖像顯示了巴勒斯坦領土在20世紀如何減少。其中一張地圖暗示,自鄂圖曼帝國滅亡後,從現在的以色列到約旦河西岸地區和加沙走廊,所有土地都是由巴勒斯坦人控制。加思韋特之後承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不準確」的親巴勒斯坦宣傳,宣佈已撤下在Twitter上的圖片[40]。BBC總幹事添·戴維對此發出警告,對使用Twitter和其他社交媒體的新聞記者採取更嚴格的紀律規範,以制止對新聞公正性的爭執[41]。
直播雙十慶典時的錯誤
2020年10月10日,BBC新聞頻道與BBC世界新聞頻道轉播中華民國國慶慶祝大會,將標題誤植為「朝鮮勞動黨建黨75周年大典」,主持人討論內容也為北韓與國際政治關係,直播地點也顯示平壤。BBC直到30分鐘後才發現錯誤,進行更正並道歉。[42]
新疆強迫勞動報道
2020年12月,BBC刊出報道《新疆棉:新證據揭露時尚產業背後的強迫勞動》,指記者在新疆採訪期間,多次遭跟蹤和阻撓。[43][44][45]中國大陸官方媒體《中國日報》則稱BBC利用「剪輯」手法報道,扭曲事實。[46]《中國日報》參照到場警察執法記錄儀的錄像指,BBC記者透過翻譯對到場警察說:「非常感謝您還一直保持冷靜和理性。」工廠安保人員蔣先生告訴警察,記者拿着手機對着工廠拍攝,他上前詢問幾個人在幹什麼,這幾個人自稱記者但是沒有表明身份。一名BBC女記者稱:「沒有拍攝任何含有他的影片或者相片」,「任何報道中都不會出現他」。但蔣先生還是出現在了BBC的新聞畫面中。BBC宣稱工廠「強迫勞動」,而中國日報記者指,工廠旁的教培中心於2019年10月關閉,一側的建築物至今是空置的,另一側的建築則於2020年3月租給工廠。報道還指工人們都樂意與中國日報記者交談,「沒有一個人有絲毫的跡象,表明他們是被迫在這裏工作的」。[47]BBC回應指,記者與警察的禮貌交流,被用來暗示BBC誇大了當局的阻撓。《中國日報》歪曲了BBC製片人的話語——不會使用某個人的畫面——這句話是對其他人說的。《中國日報》沒有提及記者拍攝的一些錄像被強行刪除。同一名警官後來要求記者跟她到另一個地方,以便他檢查剩餘的相片,且沒有解釋和給與記者回應的權利。在新疆的72小時內,記者在五個不同的場合被阻止在公共場所拍攝,有時是以暴力的方式。還有一次,記者被當地官員短暫扣留,官員聲稱拍攝田地侵犯了農民的權利。記者到達庫車縣不久,就被執法記錄儀錄像中的女警察召集到酒店大堂開會。在會議結束前,記者被禁止離開酒店。兩名宣傳官員也參加了會議,並被指派在之後的時間陪同記者。無論記者去哪裏,後面都會有一輛車跟隨。[48]
2021年3月2日,BBC刊出一篇關於維吾爾人轉移就業的報道,其中援引了中國中央電視台的一則報道。[49]中國中央電視台隨後於3月4日發文《皮山姑娘上了BBC,就被西方媒體這樣扭曲了》,反駁BBC的報道。央視新聞指,記者於兩年後的春節期間再訪影片中的皮山女子,受訪者一家因為她外出務工產生的變化沒有在BBC看到。[50][註 1]《環球時報》評論員高雷指,BBC稱自己發現了一個沒有被外部世界注意到的中國官媒14分鐘的報道,但央視早在2017年已經將總共25分鐘的節目翻譯成了英文,並上載到YouTube等網站。[52]對於同一段影片,BBC的報導則認為這種由官員持續施加壓力的「動員」方式,正是脅迫的證據之一。該報導採訪勞拉·墨菲教授,一位人權和當代奴隸制問題專家,該教授表示:「中國政府不斷表示,人們是自願參與這些項目,但這(影片)絶對表明,這是一種不允許人們抵制的脅迫制度。」。該報導還參照一份一群天津南開大學學者撰寫的報告。報告稱,大規模的轉移就業是「感化、融化、同化少數維族人員的重要方法」,將維族遷出並安置在新疆其他地區或中國其他省份,「減少了維族在新疆地區的人口密度」。[53]
2019年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疫情報導
外部影片連結 | |
---|---|
新冠疫情:武漢以歌頌和否認,紀念爆發一週年[註 2] | |
河南桐柏警方硬核演練,中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佈的影片 | |
發個庫存,桐柏縣公安局官方抖音號發佈的影片 |
2021年1月,BBC中文部發佈短片《重返湖北》,紀錄2019冠狀病毒病湖北省疫情的情況。[54]觀察者網報道指,當時紀錄短片中所用的中國地圖中未出現藏南地區、釣魚台、赤尾嶼、南海諸島、台灣島,此外湖北及武漢標記的位置標在了陝北地區。隨後BBC重新上載的影片中做出了修改[55]。
2021年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聞司發表聲明,批評英國廣播公司在同年1月29日的報道《新冠疫情:武漢以歌頌和否認,紀念爆發一週年》中「將一段反恐演習影片作為中國防疫部門『暴力執法、侵犯人權』新聞播出」。聲明還指,BBC「近期的涉新冠疫情新聞影片中將疫情與政治掛鈎」,「這是典型的帶有意識形態偏見的假新聞,影響惡劣」,就此向BBC駐北京分社提出嚴正交涉[56][57]。2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Twitter發文表示「BBC不應成為『唱衰廣播公司』」[註 3][58]。BBC記者沙磊指相關影片片段確實是警察的防疫演習,官方發佈的影片描述沒有提到「反恐」。[59]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對中國事件的報導「凖確、公正」,不接受有關假新聞或意識形態偏見的毫無根據的指控。[60]
新疆性侵報導
2021年1月底,BBC在報道中採訪了數名曾在新疆再教育營中聲稱被拘禁、並指稱受到性侵犯和強姦的維吾爾族婦女。英國、美國和澳洲政府均有正式表態,希望關注新疆人權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在記者會上指責報道是「毫無依據地抹黑詆毀」[61][62]。2月8日,中國駐英公使馬輝約見BBC採編部主任、外事新聞主編,就BBC新聞近日涉疫情及新疆的報道提出嚴正交涉。馬輝在會面中表示:「BBC近日頻繁就疫情、新疆議題播發不實報道,抹黑中國國家形象,充斥嚴重的雙重標準和深刻的對華意識形態偏見,偏離自身所標榜的客觀、平衡、公正的新聞原則,對自身聲譽造成巨大損害,並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63][64]
假資訊之龍節目
2021年3月,BBC播出廣播節目《假資訊之龍》(The disinformation dragon),內容指北京當局透過在社交網絡散發虛假訊息以建立正面形象。[65]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後致函BBC,反駁上述節目[66]。3月中旬,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聞司負責人就BBC世界新聞頻道涉疆「強迫勞動」、中國「限制新聞自由」和BBC廣播四台「假資訊之龍」等報道向BBC北京分社提出嚴正交涉。[67]
菲臘親王去世的報導
2021年4月9日,英國愛丁堡公爵菲臘親王辭世當天,BBC電視頻道及電台取消當天原定節目,全天候報道菲臘去世的訊息:BBC電視一台取消播出原定的《頂級廚師》第14季總決賽及肥皂劇《東區人》;電視四台中斷轉播英格蘭國家女子足球隊和法國國家女子足球隊的國際友誼賽,並貼出告示提示觀眾轉台到第一台[68]。然而該臨時安排引起觀眾不滿,紛紛湧向BBC網站設立的專頁進行投訴,數量至少有110,994宗,超過2005年《傑瑞·斯布林格秀》音樂劇版因冒犯宗教文化所產生的6.3萬份投訴[69][70]。BBC隨後下線該專頁[71]。當天BBC電視一台的收視率較上周下跌7%,二台觀眾下跌65%,當晚7點至11點的收視人數僅為34萬[72]。
塔拉·哈拉瓦
2021年5月,曾報導以巴衝突的BBC記者塔拉·哈拉瓦(Tala Halawa)被發現在 2014 年發佈了反以色列和反猶太主義的推文。他曾在推特上轉推「#Hitler was right(希特拉是正確的)」及「錫安主義者希望有更多既血流(Zionists can't get enough of our blood)」[73][74]。這事件引起激烈迥響,因為哈拉瓦是負責報導 2021年以巴衝突的記者之一,人們對她作為記者的可信度及中立性提出了質疑[74]。2021年6月,BBC宣佈哈拉瓦不會再為BBC工作,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75][76]
戴森報告
2021年5月21日,前英國最高法院退休法官戴森勳爵約翰·戴森發表獨立調查報告《戴森報告》(The Dyson Report)[77],證實BBC《廣角鏡》記者馬田·巴希爾在1995年利用偽造的銀行賬單,誘導戴安娜王妃接受他的專訪。戴安娜在採訪中承認自己和丈夫查理斯王子有外遇,引起軒然大波,導致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要求兩人離婚;然而,外界對這場專訪有所質疑。英國第四台採訪多位人士,於2020年10月播出紀錄片《戴安娜:那場訪談背後的真相》,其後戴安娜的哥哥史賓沙伯爵要求BBC進行獨立調查,BBC於同年11月18日委託戴森勳爵進行調查。報告發表後,BBC總監添·戴維向戴安娜的弟弟史賓沙伯爵、兒子劍橋公爵威廉王子和修適士公爵哈里王子道歉[78][79]。
播放球員接受心臟復蘇
2021年6月11日,BBC在轉播2020年歐洲足球錦標賽B組丹麥對陣芬蘭的比賽時,播出了丹麥中場球員基斯甸·艾歷臣倒地昏迷、接受心肺復甦術的超長特寫鏡頭,招來部分球迷批評。BBC隨後發表致歉聲明,表示比賽暫停的時候已儘可能切斷畫面,但比賽畫面由歐洲足聯負責轉播[80]。
媒體勇士報導
2021年7月11日,BBC報道巴里·瓊斯(Barry Jones)、積遜·萊特福特(Jason Lightfoot)及巴雷特父子(Lee and Oli Barrett)等旅居中國的英國影片博主可能與中國政府或國有媒體CGTN合作,在新疆等話題上反駁他們所稱對中國的負面報道。中國官媒中國環球電視網發起了拉攏外國網紅的「媒體勇士」(The Media Challengers)活動[81],向參與者提供1萬美元的現金獎勵。積遜和巴雷特父子也出現在該活動的宣傳材料中。多位訊息人士告訴BBC,CGTN內部目前看重透過「網紅和有影響力人士」來「反擊」外國媒體報道。[82]。李·巴雷特於7月14日發表聲明稱,自己只是將所見所聞分享出來。「媒體勇士」活動只是個普通的比賽,提供1萬美元給獲勝者[83][84]。
2021年7月河南水災報導
2021年7月中旬,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鄭州等城市發生嚴重內澇災害,BBC報道指,鄭州曾投資超過500億元人民幣建設「海綿城市」,而這場暴雨「似乎打破了這個神話」。《環球時報》隔日引述觀察人士報道批評外國媒體對洪水的報道。[85][86]7月22日夜晚,BBC記者白洛賓(Robin Brant)來到鄭州地鐵5號線經開中心廣場站出口報道[87],指過去幾天鄭州市內外不少民衆接到了警告疏散,「但在髒水的臭氣中,一個最令人不安的問題是,為什麼在這條地鐵線上的一個車站,一個建成還不到10年的地鐵系統,會湧入大量雨水,乘客們會被扔在站台上等死。」其中一句「passengers left to die on the platform」在BBC中文網被翻譯成「乘客被扔在月台上等死」[88]。該段話和影片片段被擷取後在中國大陸網絡傳播,引發爭議[89]。《參考訊息》24日根據獲救市民的採訪,指消防員在事故發生後已經儘快赴現場進行救援[90]。BBC後將報道字幕修改成「乘客死在月台」[88]。YouTube上的該影片遭到中國網民洗版,後被刪除。白洛賓也從24日起遭到與當地民眾發起「人肉圍獵」[91]。白洛賓同日在一份報告稱「不明白中國人民為何如此脆弱」,並補充說北京已經警告其他地方政府檢查自己的準備情況和地鐵法規[92][93]。該事件進而在7月26日引發了《德國之聲》記者與協助同行的《洛杉磯時報》駐華記者被民眾誤認為是BBC記者的圍堵烏龍事件,其中半島電視台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記者同樣聲稱受到排外主義的中國民眾在網絡上圍攻和威脅[94][93]。
誤用吉儀
2022年1月,BBC美食頻道應壬寅虎年即將到來,介紹了華人傳統美食,其中「鮮蝦滷麵配花椰菜」的配圖出現了答謝出席喪禮親友的吉儀信封,誤將其當成壓歲錢,與新年喜慶氣氛格格不入,在華人群體中引發爭議[95]。BBC隨即在推特發表了道歉聲明,並刪除了相關配圖[96]。
新聞跑馬燈顯示「曼聯是垃圾」
2022年5月24日,BBC新聞台的字幕跑馬燈出現了「曼聯是垃圾」(Manchester United are Rubbish)的侮辱性字樣。隨後新聞主播安妮塔·麥克維(Annita McVeigh)在稍後的節目中致歉,稱有關文字和之後的「到處都在下雨」(Weather Rain Everywhere)由幕後的工作人員隨意打出,其目的是熟悉如何打出跑馬燈的文字,希望曼聯的球迷別生氣。[97]
紀念女皇與非洲關係被指「洗白殖民主義」
2022年9月8日,英國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駕崩,BBC非洲發佈一段四分鐘的短片,紀念女皇長期以來與非洲國家的關係。然而相關內容被帳號名為「@sifanelepotwana」的用戶批評,稱「不要把殖民主義洗白成長期關係」,得到44.5萬個贊及大量留言,其中用戶「@My_Ji10」稱「她(女皇)在肯雅旅遊的時候成了當地的女皇,非洲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遭種族隔離、奴役、奴役、折磨及殺害,這就是BBC所說的長期關係[98]。」
名宿兼體育節目主持因在社交平台批評移民法案被停職
2023年3月,BBC電視一台王牌足球資訊節目《今日比賽》主持加利·連尼加在社交平台發佈短片,抨擊保守黨政府預備推出的非法移民法案將最弱勢人士拒諸門外麻木不仁,無異於1930年代的納粹德國,部分人指責他以納粹德軍作比喻不恰當。[99]BBC高層結果在無告知節目組的情況下,直接要求他暫停主持《今日比賽》,認為他的社交言論是違反BBC的編輯中立準則。[100][101]結果多名足球員及BBC節目主持聲援連尼加,同時集體杯葛BBC節目迫使多個節目停播。BBC總裁添·戴維就節目無法播出向觀眾致歉,但他表明不會辭職,也否認受到政府壓力[102]。
名嘴捲入與年輕人有不當接觸的指控
2023年7月7日,《太陽報》曝光BBC「知名」主持人花3.5萬英鎊,向一位17歲的少女購買露骨相片,而這位少女的家長甚至還看到這位主持人只穿一條內褲與女兒聊天,希望女兒為他表演;事後這位少女用主持人給的錢去吸可卡因[103]。相關訊息由少女的母親及繼父披露[104]。據稱,少女的親人曾於同年5月份向BBC投訴,只不過處理投訴的BBC觀眾服務團隊認為不存在刑事犯罪證據,需要進一步調查[105]。不過到了7月10日,受害者的代表律師告訴BBC,稱受害者與主持人之間沒有任何不當不合法的行為,《太陽報》的爆料完全是「垃圾」[106]。次日,另一位受害者出面爆料,指控同一位主持人向她傳送罵人資訊。同日,一名23歲的女性指控該主持人於2021年2月違反COVID-19防疫規定與她約會[107]。由於涉事名嘴的姓名一直沒有公開,外界都在猜測這位名嘴到底是誰,比較知名的BBC主持人瑞蘭·克拉克和謝洛美·瓦恩緊急澄清自己不是當事人。與此同時,BBC發言人表示公司高度重視有關指控,已經主動制定處理流程[108]。7月9日,BBC表示涉事主持人已經停職[109]。
風波不斷延燒之下,一名叫維琪·弗林德(Vicky Flind)的女士發表聲明,表示近日風波中的BBC主持人就是她的丈夫、BBC著名新聞播音員休·愛德華茲[110]。聲明指出,風波發生後,愛德華茲抑鬱症發作,正在住院中[111] 。倫敦警務處表示初步調查未發現愛德華茲有刑事犯罪行為,後續不會在繼續調查[112]。最初曝光醜聞的《太陽報》表示從未影射愛德華茲有犯罪行為,日後不會再發表任何與愛德華茲有關的指控,同時會配合BBC內部的調查行動[113]。
未稱哈馬斯為恐怖組織被批評
在報道2023年10月加沙—以色列衝突期間,BBC的新聞未將發動襲擊的哈馬斯定性為恐怖組織。供職於BBC的猶太裔記者諾亞·亞伯拉罕斯(Noah Abrahams)就此事件辭職,他在接受TalkTV電視台主持人彼得·卡德維爾(Peter Caldwell)採訪時表示:「我和猶太社群的所有人一樣,不覺得意外。英國猶太人很害怕,我也一樣。」他認為BBC拒絕使用正確的術語是不合理的[114]。之後在《BBC早餐》節目中,英國外交大臣祁湛明與主持人莎莉·紐金特展開激烈交鋒,稱哈馬斯就是恐怖組織,不是什麼武裝人員,「希望你們能在報道中說清楚這一點」[115]。
事實上,針對巴以局勢的新聞動態,BBC有一套既定的編採方針,當中指恐怖主義是「複雜且帶有情緒化的話題,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在使用帶有價值判斷的語言時需要格外小心,不應該在沒有歸屬的情況下使用『恐怖分子』一詞」。文化傳媒及體育大臣方惠珊向英國猶太人代表委員會(Board of Deputies of British Jews)發函,稱自己已經和BBC台長添·戴維會談,問及BBC有沒有打算以當前的風波為契機,重新審視以往的編採方針。如果不打算審視,BBC又是否確信自己實際上遵守了自訂的編採方針。隨後BBC回應了《每日電訊報》的查詢,表示公司報道哈馬斯襲擊及以色列回應的時候,始終遵守BBC編採方針。此外,BBC有一批指責哈馬斯是恐怖分子的人士擔任撰稿人,也曾報道過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將哈馬斯定性為恐怖組織[116]。
主持人向鏡頭豎中指事故
2023年12月6日,BBC首席主播瑪麗亞姆·莫胥禮在午間時段新聞節目倒計時結束後,向鏡頭挑眉毛兼豎中指,被外界批評。[117][118]事後公佈的片段顯示麗利亞姆其實是和現場導播開玩笑,用手指頭倒數10個數,結果豎中指數到 1的畫面被放送出來。[119]
註釋
參見
參考
- ^ We Owe Arabs Nothing. Sunday Express. 2004-01-04 [2013-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4).
- ^ Kilroy defends Arab states attack. BBC新聞. 2004-01-11 [2010-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6).
- ^ BBC - Press Office - Report on impartiality of BBC coverage of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www.bbc.co.uk. [202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2).
- ^ BBC's coverage of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misleading'. the Guardian. 2006-05-03 [202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英語).
- ^ 陳怡妏. 女王怒未消 BBC紀錄片恐封殺. 蘋果日報 (臺灣). 2007-08-13 [2021-02-14].
- ^ 楊明暐. 英國版「腳尾飯」事件 偽造女王動怒 節目製作總監請辭. 中國時報. 2007-07-22.
- ^ 陳怡妏、張翠蘭. BBC拼收視 竟助少女隆乳. 蘋果日報 (臺灣). 2007-09-03 [201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8).
- ^ 張家齊. BBC拚收視 助17歲少女隆胸. TVBS新聞. 2007-09-03 [2021-02-13].
- ^ 林朝億. 假新聞:IE用戶智商低 BBC坦承被騙. 新頭殼. 2011-08-04 [2011-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4).
- ^ 智商低?瀏覽器假新聞騙倒媒體. 中央通訊社. 2011-08-04.
- ^ Fisher, Max. A False Photo From a Real Massacre. The Atlantic. 2012-05-28 [202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7) (美國英語).
- ^ Chris Hamilton. Houla massacre picture mistake. The Editors. 2012-05-29 [202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7).
- ^ 伦敦政经学院称遭BBC利用暗访朝鲜. BBC News 中文. 2013-04-14 [2013-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7).
- ^ BBC員工瘋女王 挨批像殭屍. 中央通訊社. 2013-06-09 [2013-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存档副本.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存档副本. [2014-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 ^ 17.0 17.1 Gaza ‘media bias’: BBC vs Channel 4. Al Arabiya English. 2014-08-01 [202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英語).
- ^ 螺螺. 以巴衝突報導不公 英巴勒斯坦組織抗議BBC. 共誌. 2014-08-15 [2021-02-12] (中文(臺灣)).
- ^ BBC defends coverage of Israeli air strikes in Gaza after bias accusations. the Guardian. 2014-07-16 [202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英語).
- ^ 存档副本. [2014-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 ^ Laura Kuenssberg. Oslo Freedom Forum: Activists gather to share secrets of successful protest. BBC News. 2014-10-21 [2020-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英語).
- ^ 要求BBC收回失實報導.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20-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5) (中文(繁體)).
- ^ Missing desert camel. BBC.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2) (英語).
- ^ 24.0 24.1 周哲浩. BBC 承认纪录片《人类星球》造假,为了拍摄而搭建树屋. 好奇心日報.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1) (中文(中國大陸)).
- ^ Elizabeth Rigby. Another howler for BBC film makers. 泰晤士報. 2015-10-27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2 (英語).
- ^ BBC Annual Report and Accounts 2015/16 (PDF). BBC: 29-30. [2022-06-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8-04) (英語).
- ^ BBC Trust: Nature documentaries broke accuracy rules. BBC. 2016-02-19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英語).
- ^ Statement regarding Human Planet. BBC. 2018-04-04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2) (英語).
- ^ Human Planet: Tribe's treehouses not real home, says BBC. BBC. 2018-04-04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英語).
- ^ Patrick Sawer. BBC’s Human Planet in fakery row over staged treehouses. 每日電訊報. 2018-04-04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英語).
- ^ Danny De Vaal. BBC admits scenes of ‘tree house’ tribe in The Human Planet were FAKED. 太陽報. 2018-04-04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5) (英語).
- ^ 32.0 32.1 Further Statement concerning Human Planet natural history series. BBC. 2018-04-26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英語).
- ^ BBC withdraws Human Planet over editorial breach. BBC. 2018-04-27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6) (英語).
- ^ Anita Singh. BBC withdraws Human Planet series after whale hunt scenes exposed as more fakery. 每日電訊報. 2018-04-26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英語).
- ^ Matthew Moore. BBC kills off Human Planet after whale-hunting ‘fakery’ scandal. 泰晤士報. 2018-04-27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1 (英語).
- ^ 沙磊. 新疆維吾爾模特傳給家人視頻, 罕見揭露拘留所內幕. BBC News 中文. 2020-08-06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中文(繁體)).
- ^ 彭琤琳. BBC公開維族人被囚禁拘留營影片 外交部指是假新聞提嚴正交涉. 香港01. 2020-08-08 [2020-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3) (中文(香港)).
- ^ JTA. BBC journalist ‘set up Twitter account saying Israel is racist’. jewishnews.timesofisrael.com. [202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6) (美國英語).
- ^ Friedman, Gabe. BBC journalist said to write anti-Israel posts on anonymous Twitter account. www.timesofisrael.com. [202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4) (美國英語).
- ^ Senior BBC producer admits sharing 'inaccurate' pro-Palestinian propaganda on Twitter. www.thejc.com. [202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2).
- ^ BBC producer admits documentary examines 'settling Jews in occupied land'. The Jerusalem Post | JPost.com. [202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美國英語).
- ^ 王佩翊. 扯!BBC直播雙十國慶大典稱「北韓建國75週年」 主播大聊金正恩. ETtoday新聞雲. 2020-10-10 [2020-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中文(臺灣)).
- ^ 沙磊. 新疆棉:新證據揭露時尚產業背後的強迫勞動. BBC News 中文. 2020-12-17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5) (中文(繁體)).
- ^ 沙磊. 中國棉花行業背後的維吾爾人強迫勞動. BBC. 2020-12-15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 ^ John Sudworth. China’s ‘tainted’ cotton. BBC. 2020-12-15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0) (英語).
- ^ 英媒稱採訪新疆再教育營遇阻 官媒批扭曲事實. on.cc東網. 2020-12-28 [202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中文(香港)).
- ^ 孟哲; 徐潘依如; 毛衛華; 苑慶攀; 崔佳. BBC在新疆采访遭警察阻扰?看完现场录像震惊了……. 中國日報. 2021-01-10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0) (中文(中國大陸)).
- ^ 沙磊. China’s pressure and propaganda - the reality of reporting Xinjiang. BBC News. 2021-01-15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5).
- ^ China state TV report shows how Uighur policy works. BBC. 2021-03-02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8) (英語).
- ^ 王超英. 欧洲头条:皮山姑娘上了BBC,就被西方媒体这样扭曲了.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1-03-04 [2021-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5) (中文(中國大陸)).
- ^ 【走基层】皮山姑娘要远行:走出这一步 世界在眼前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news.cctv.com. [2021-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5).
- ^ 高雷. BBC的驻华记者刚刚干了一件丧心病狂的事情!. 環球時報. 2021-03-03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透過微信公眾號 (中文(中國大陸)).
- ^ 新疆:中國智庫報告背後的維吾爾人轉移就業計劃. BBC News 中文. 2021-03-08 [2021-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中文(繁體)).
- ^ BBC中文網. 新冠疫情:BBC記者重返湖北村鎮 曾經的疫區是否走出陰霾?. YouTube.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9).
- ^ 嚴珊珊. BBC拍了个"重返湖北"纪录短片,拍完都不知道湖北在哪…. 觀察者網. 2021-01-23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4 (中文(中國大陸)).
- ^ 中国外交部就BBC涉疫情“假新闻”提出严正交涉 要求公开道歉. 路透社. 2021-02-04 [2021-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0) (中文(中國大陸)).
- ^ CGTN. BBC拒就报道假新闻道歉 汪文斌现场举例驳斥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b23.tv. [2021-02-09].
- ^ 中英緊張蔓延媒體 趙立堅:BBC不應成為「唱衰廣播公司」. 香港經濟日報. 2021-02-05 [2021-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5) (中文(香港)).
- ^ 沙磊 [@TheJohnSudworth]. It’s not our news that’s fak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person Zhao Lijian @zlj517 has got this wrong. (推文). 2021-02-05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透過Twitter (英語).
- ^ 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吊銷CGTN牌照 中方反應強烈. BBC News 中文. [2021-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中文(繁體)).
- ^ BBC新疆性侵报道引发英美澳反应 中国指责“毫无依据地抹黑诋毁”. BBC News 中文. 2021-02-04 [2021-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中文(簡體)).
- ^ 中國日報. 涉疆虚假信息背后是谁?汪文斌今天展示了一张照片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b23.tv. [2021-02-09].
- ^ 中國駐英公使約見BBC管理層 就涉疆報道提嚴正交涉. 香港經濟日報. 2021-02-11 [2021-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5) (中文(香港)).
- ^ 眾新聞中國組. 中國駐英公使約見BBC新聞部 斥不實報道傷害中國人民感情. 眾新聞. 2021-02-11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中文(香港)).
- ^ Kenyon, Paul; Twigg, Krassimira. Assignment: The disinformation dragon. 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頻道. [2021-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 ^ BBC指北京藉假訊息建正面形象 華駐英使館駁斥. 東網. 2021-03-11 [202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5) (中文(香港)).
- ^ 外交部新闻司就BBC涉华不实报道提出严正交涉. 中國新聞網. 2021-03-19 [2021-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中文(中國大陸)).
- ^ Desai, Devika. BBC flooded by viewer complaints after cancelling Friday programming to cover Prince Philip's death. National Post. 2021-04-12 [2021-04-14].
- ^ Hassan, Jennifer. BBC received 110,000 complaints over too much Prince Philip coverage — the most in its history. Washington Post. 2021-04-13 [2021-04-14].
- ^ Waterson, Jim. BBC’s Prince Philip coverage breaks UK TV complaints record. The Guardian. 2021-04-12 [2021-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5).
- ^ Quinn, Ben. BBC pulls Prince Philip online form after complaints hit peak. The Guardian. 2021-04-11 [2021-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 ^ Kanter, Jake. Blanket Coverage Of Prince Philip’s Death Proves To Be A Big Turn-Off For British TV Viewers. Deadline. 2021-04-10 [2021-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5).
- ^ BBC investigating journalist who tweeted 'Hitler was right'. The Independent. 2021-05-24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2) (英語).
- ^ 74.0 74.1 Zitser, Joshua. Palestinian BBC journalist who tweeted that 'Hitler was right' is being investigated by the broadcaster. Business Insider.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2) (美國英語).
- ^ BBC writer who tweeted 'Hitler was right' is no longer with broadcaster. The Jerusalem Post | JPost.com.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2) (美國英語).
- ^ Liphshiz, Cnaan. BBC writer who tweeted 'Hitler was right' no longer works at broadcaster. www.timesofisrael.com.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2) (美國英語).
- ^ Dyson, John. Report of The Dyson Investigation (PDF). BBC. 2021-05-2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21).
- ^ BBC记者“欺诈”——戴安娜王妃专访独立调查的来龙去脉. BBC News 中文. 2021-05-21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5).
- ^ Princess Diana interview: BBC vows to 'get to truth' about Panorama interview. BBC News. 2020-11-18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 ^ James, Liam. BBC criticised for showing footage of Christian Eriksen receiving CPR on pitch. The Independent. 2021-06-12 [2021-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 ^ 中國官媒全球招記者、KOL 做「媒體勇士」 參加者稱要消除西方媒體對華偏見. 立場新聞. 2021-06-17 [2021-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9).
- ^ The foreigners in China’s disinformation drive. BBC News. 2021-07-10 [2021-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8).
- ^ UK vlogger refutes BBC report: “We simply say what we believe in China" - People's Daily Online. People Daily. 2021-07-19 [2021-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9).
- ^ 觀察者網. BBC称海外视频博主收钱为中国宣传 当事人:真实记录中国有错吗?!_哔哩哔哩_bilibili. b23.tv. [2021-07-25].
- ^ 河南水災:特大暴雨致數十人死亡 最初24小時發生了什麼. BBC News 中文. 2021-07-21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中文(繁體)).
- ^ Chinese experts refute BBC report claiming Zhengzhou floods broke sponge city myth - Global Times. www.globaltimes.cn. [202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
- ^ 河南水灾:BBC记者抵达郑州,这座城市地下和地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BBC News 中文. 2021-07-22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中文(簡體)).
- ^ 88.0 88.1 王寶熒. 外媒採訪雨災遭鄭州市民「喊打喊殺」 內地自媒體稱「失望透頂不再關注河南」. 眾新聞. 2021-07-26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0) (中文(香港)).
- ^ 新華社. BBC:“河南暴雨,昼伏夜出,下落不明....”_哔哩哔哩_bilibili. b23.tv. [2021-07-25].
- ^ sina_mobile. BBC造谣“郑州水灾”被喷:这么恶毒的话也说得出口. mil.sina.cn. 2021-07-24 [202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
- ^ 詹凌瑀. 中國網友好氣!BBC記者報導鄭州災情 遭嗆「逮住就打」. NOWnews今日新聞.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 (中文(臺灣)).
- ^ Kwan, Rhoda. Foreign journalists harassed by Chinese citizens over Zhengzhou flooding coverage.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2021-07-26 [2021-07-27] (英國英語).
- ^ 93.0 93.1 World, Republic. Chinese citizens harass foreign media correspondents over Henan floods coverage. Republic World. [202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 (英語).
- ^ Foreign journalists harassed in China over floods coverage. the Guardian. 2021-07-26 [202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3) (英語).
- ^ “寿金当纸巾 吉仪当摆设” BBC与英国卫报错大了. 星洲網 Sin Chew Daily. 2022-01-17 [2022-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3).
- ^ BBC and The Guardian Chinese dish recipes showcased with a side of joss paper and funeral envelopes. www.marketing-interactive.com. [2022-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4) (英國英語).
- ^ BBC apologises after ‘Manchester United are rubbish’ appears on ticker. The Guardian. 2022-05-24 [2022-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5).
- ^ BBC slammed for "rebranding colonialism" after Queen Elizabeth II death. Newsweek. 2022-09-09 [2022-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 ^ 名宿連尼加以納粹德軍比喻英國反偷渡政策 BBC宣布暫停其主持工作. Now 新聞. [2023-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5) (中文(香港)).
- ^ Gary Lineker: Several BBC sport shows dropped at last minute as impartiality row deepens. BBC News. [2023-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0) (英國英語).
- ^ The BBC's guidelines on impartiality explained - and do they apply to Gary Lineker?. Sky News. [2023-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 ^ 莱因克尔批评英国政府後遭停职 BBC总裁致歉但否认政治打压. [2023-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7).
- ^ Ambrose, Tom. BBC taking claims presenter paid teenager for sexual photos ‘very seriously’. The Guardian. 2023-07-08 [2023-07-12].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9) (英國英語).
- ^ Waterson, Jim. Claims about BBC presenter are rubbish, says young person at centre of scandal. The Guardian. 2023-07-10 [2023-07-12].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英國英語).
- ^ BBC presenter allegations: A timeline of how the story has unfolded. BBC News. 2023-07-10 [2023-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1).
- ^ Gregory, James. 'Nothing inappropriate' in BBC presenter row - young person's lawyer. BBC News. 2023-07-11 [2023-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 ^ BBC presenter scandal: Star allegedly broke COVID rules to meet 23-year-old - as another complainant reveals messages. Sky News. [2023-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1) (英語).
- ^ BBC presenter accused of paying teen for explicit photos - report. BBC News. 2023-07-07 [2023-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 ^ The BBC suspends presenter over claims he paid a teenager for explicit photos. AP News. 2023-07-09 [2023-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2).
- ^ Huw Edwards named as BBC presenter accused of paying teen for explicit pictures. Sky News. [2023-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英語).
- ^ Nadeem Badshah. Huw Edwards’ wife says presenter in mental health hospital after allegations in the Sun newspaper – live. The Guardian. 2023-07-12 [2023-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英語).
- ^ Waterson, Jim. Wife of Huw Edwards names him as BBC presenter at centre of allegations. The Guardian. 2023-07-12 [2023-07-12].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英國英語).
- ^ Waterson, Jim; Booth, Robert. Wife of Huw Edwards names him as BBC presenter at centre of allegations. The Guardian. 2023-07-12 [2023-07-12].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英國英語).
- ^ BBC reporter reveals he’s resigned from corporation over Israel coverage. The Independent. 2023-10-12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7).
- ^ Somerville, Ewan. James Cleverly confronts BBC live on air for failing to call Hamas ‘terrorists’. The Telegraph. 2023-10-10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2).
- ^ Shafer, Ellise. BBC Gets Backlash for Not Calling Hamas ‘Terrorists’ in Coverage of Israel Attacks. Variety. 2023-10-12 [202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7).
- ^ Topping, Alexandra. BBC presenter apologises after giving middle finger at start of live broadcast. The Guardian. 2023-12-07 [2023-12-07].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2) (英國英語).
- ^ BBC News presenter Maryam Moshiri apologizes after flipping the middle finger live on air - CBS News. www.cbsnews.com. 2023-12-07 [2023-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5) (美國英語).
- ^ Skopeliti, Clea. Full clip of BBC presenter's viral middle-finger countdown released. The Guardian. 16 December 2023 [16 December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