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朝鮮定宗

由Sinsyuan在話題優良條目評選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0 個月前
優良條目落選朝鮮定宗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3年7月5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23年7月13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3年6月12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落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朝鮮半島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朝鮮半島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朝鮮半島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定宗是廟號

君王在位時會用自己的廟號?如用年號也是用明朝年號,而由於沒有明朝冊封為正式的王,他的名號只是知國事。—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6月10日 (三) 00:47 (UTC)回覆

 
李成桂的5爪龍袍
李成桂自立為王是歷史事實。中國是否冊封絲毫不能改變其朝鮮國王的地位。李成桂和其它朝鮮王朝的君主穿的都是與中國皇帝一樣的5爪龍袍。李成桂曾用「高麗權知國事」一詞,是為在外交中迴避與中國皇帝的衝突。該詞語應該是兩國君主在特定外交環境下的特定用語,「奴才」是不應使用該詞的。而且定宗在與中國皇帝的交往是否使用類似詞句還不得而知。即便史籍有記載,定宗的正式頭銜仍然是朝鮮國王,道理是一樣的。KEIM (留言) 2009年6月10日 (三) 16:51 (UTC)回覆

找到後宮淑儀文氏的墓誌

墓誌銘上的字非常的小,照片無法放大或存取.上面看到1393年生,不知是否只文氏的生年又或是她生子的年間.在此提供連結,看得懂的人麻煩協助解答 http://cafe354.daum.net/_c21_/bbs_search_read?grpid=1BtFD&fldid=9aNm&contentval=0000T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nenc=&fenc=&q=&nil_profile=cafetop&nil_menu=sch_updwBonchichi留言2014年5月13日 (二) 22:24 (UTC)回覆

(:)回應:墓誌銘裏寫「文氏於1393年生男」,這個男孩就是定宗的庶五子-從義君貴生,其他的字沒辦法辨別,實在太小了。--首醫女張德奏本 2014年5月14日 (三) 08:59 (UTC)回覆

找到關於後宮尹氏

http://m.blog.daum.net/welifelove/16056262 (墓誌銘照片下方沒拍到看不清楚資訊), http://m.blog.daum.net/_blog/_m/articleView.do?blogid=0WGwq&articleno=1667, 不過拍攝者有用韓文寫上尹氏的生卒年為1368年1月14日生~1417年10月1日卒 Bonchichi留言2014年5月13日 (二) 23:38 (UTC)回覆

(:)回應:這位後宮尹氏就是淑儀尹氏,定宗的條目裏已經有了。--首醫女張德奏本 2014年5月14日 (三) 09:00 (UTC)回覆
(:)回應:那在生卒年的部分,是否為確?如確?是否可放進條目? Bonchichi留言2014年5月14日 (三) 15:47 (UTC)回覆

關於誠嬪池氏與淑儀池氏一事

在網絡上找到一個來源 http://www.sunsunggoon.com/seongbin 為誠嬪池氏墓祭照.這裏很簡短的描述她生五男一女,然而在韓文的定宗頁面和誠嬪的頁面卻寫道誠嬪有一位妹妹同為定宗的後宮,即淑儀池氏.頁面上描述誠嬪只生德泉君 李厚生, 1397년 ~ 1465년)和(桃平君 李末生, 1402년 ~ 1439년),淑儀池氏生(義平君 元生)(宣城君 茂生)(任城君 好生)和(咸陽翁主).另外網絡上找到一處來源寫到惠長公主神悼碑http://blog.naver.com/PostView.nhn?blogId=madangca&logNo=30108890594&parentCategoryNo=11&viewDate=&currentPage=1&listtype=0. 此裏的惠長公主即咸陽翁主. 墓碑上寫到咸陽翁主母為淑儀池氏,與義平君,宣城君和任城君為同一母所出,由此可見誠嬪與淑儀池氏是兩人而非一人. Bonchichi留言2014年6月22日 (日) 22:48 (UTC)回覆

(:)回應:請問,既然惠長公主是咸陽翁主,那麼,「惠長公主」一詞是哪裏來的?再者,這塊碑疑似近代在修復時,重新找人刻的,因為,上面寫着「密城朴氏六百年之世基也」,試問,古人能預知密城朴氏會有六百年的基業?再問,惠長公主「神悼碑」為何是神『悼』碑而不是「神道碑」?頭一回看見神悼碑這詞,還有,若該碑為朝鮮年間刻,應該是咸陽郡主才對,怎麼會是惠長公主呢?身份不對!再說,神悼碑上的字跡也太清楚了,一點也不像經過五、六百年洗禮的樣子。--首醫女張德奏本 2014年6月23日 (一) 06:3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朝鮮定宗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7日 (二) 19:33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不中立的漢本位紀年

單純的朝鮮事物在專業歷史書籍中是使用朝鮮紀年的,只有涉及到中國的事物才同時使用朝鮮與中國紀年。《高麗史》使用的朝鮮紀年,《朝鮮王朝實錄》使用的干支紀年。以下僅為條目中2個不妥當的例子:

  • 「李芳果本名不詳,他這個名字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月改的;」 這句很不專業也很滑稽,改為李芳果在其父親在位的哪年改名才是正確的方式,和洪武扯不上任何關係。
  • 《高麗史》都是朝鮮紀年的。這句「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正月,李芳果官至判密直司事、受封副萬戶,協助李成桂整肅權臣李仁任的黨羽,使廉興邦、林堅味等人被高麗禑王誅殺」使用《高麗史》為來源,卻用中國紀年明顯是歪曲來源內容。句子的內容是純粹的朝鮮事件,和明朝扯不上任何關係。使用朝鮮紀年才是讓讀者對事件發生的朝鮮歷史背景有很好的了解。

-- EditQ留言2023年6月7日 (三) 14:21 (UTC)回覆

聽你這麼說,我反而覺得,往後把紀元都統一改成年號(朝鮮半島年號列表:至正→洪武→宣光→洪武→建文→永樂)、括號加註公元年,才是反映史實。至於你說「李芳果本名不詳」那句,1381年李成桂都還沒當上國王呢。——George6VI留言2023年6月9日 (五) 03:01 (UTC)回覆
紀年不等同於年號。親華朝鮮兩班用中文寫國史《高麗史》《朝鮮王朝實錄》都不使用你說的中國年號的。朝鮮事務如果不涉及中國是應該在朝鮮的歷史背景中進行描述的。對於1381年這種情況,應該使用"高麗禑王七年(1381)",這樣讀者可以知道事件是發生於朝鮮哪個朝代,而不是發生在中國哪個朝代。EditQ留言2023年6月9日 (五) 12:28 (UTC)回覆
如果是把目標放在對主題不熟悉的讀者,我加入這個話題應該適切
你們談的這些內容都太過度瑣碎,對主題陌生的一般讀者通常不感興趣,是否紀錄並不重要,真的需要加入,請不要放在內文,改用註解或者摺疊
用另外一種說法:主題放置的內容已經充分,加入太多不重要的內容,沒有人有耐心和興趣閱讀那些混入大量瑣碎內容的內文
對小眾讀者而言可能很重要,對大眾讀者而言完全沒有意義,類似的觀念請參考WP:FAN--Rastinition留言2023年6月9日 (五) 13:40 (UTC)回覆
(&)建議年份資訊使用通用的西元前西元後,如果沒有必要,減少在內文呈現其他年份,如果有需要可以設定註解或折疊內容供有興趣的小眾讀者閱讀--Rastinition留言2023年6月9日 (五) 13:43 (UTC)回覆
(~)補充這個頁面的問題更接近WP:FAN而不是WP:POV--Rastinition留言2023年6月9日 (五) 13:48 (UTC)回覆

同行評審

朝鮮定宗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23年6月5日 (一) 08:40 (UTC)至2023年7月5日 (三) 08:40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3年7月12日 (三) 08:41 (UTC)起

最近改寫了條目,將來要送去評選GA,參考前三個同主題GA(李成桂朝鮮景宗朝鮮哲宗)寫的。——George6VI留言2023年6月5日 (一) 08:40 (UTC)回覆

(!)意見,第14號參考來源提及的書籍「李基白; 林秋山(譯). 韓國史新論. 國立編譯館. 1985-02-01: 280.」缺乏必要的書籍信息,應該增加ISBN或OCLC。--Allervousミクのセーラー服 2023年6月22日 (四) 02:53 (UTC)回覆
不是每本書都能這樣分類,尤其是國立編譯館出的,《韓國史新論》這本書1985年出版,台灣在1989年引進ISBN制度,只能知道作者及出版日。——George6VI留言2023年6月23日 (五) 07:22 (UTC)回覆
可以加OCLC,如無意外應該是這本?--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祝你在亂流下平安 2023年7月2日 (日) 12:31 (UTC)回覆
感謝,已加入。——George6VI留言2023年7月3日 (一) 05:21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

朝鮮定宗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政治與軍事人物—貴族與王族—朝鮮半島,提名人:George6VI留言2023年7月6日 (四) 02:31 (UTC)回覆

投票期:2023年7月6日 (四) 02:31 (UTC)至2023年7月13日 (四) 02:31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3年8月12日 (六) 02:32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繼三個GA的朝鮮國王條目之後,本條目已同行評審,相信應符合GA評選標準。——George6VI留言2023年7月6日 (四) 02:31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Banyangarden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03:44 (UTC)回覆
  • (!)意見:文章過於依賴於李朝官修的實錄,幾乎完全認可實錄的記述,卻大體無視後世學者的研究(引李基白、李丙燾等人的專著僅僅是支持一些簡單的事實,比如李成桂稱王、遷都漢城)。這使得文章在內容全面性、準確性、中立性上有所缺欠。
    • 李朝初期政局不穩,政變頻發。初期諸王的實錄在後來一再改寫,實錄所記未必反應史實。定宗即位與退位並非正常的王位傳襲,定宗朝實錄的記述恐怕未必那麼可信。早有學者指出,李朝太祖、定宗、太宗三朝實錄「與《明太祖實錄》一樣,都是多次改修,為了抹煞一些忌諱的史實,朝鮮的君臣費盡了心思」(孫衛國,《明實錄》與《李朝實錄》之比較研究,求是學刊,2005年2期)。主要依靠定宗實錄進行撰寫,很少參考後世學者的研究結果,並非妙法。
    • 例如,「當時鄭道傳準備出兵攻打明朝,有傳聞說他打算趁李成桂養病時,伺機除掉韓氏所生的王子」,之後鄭道傳被殺。李朝太祖實錄記載鄭道傳等人謀逆在先,李芳遠起兵消滅鄭道傳等人就有了合法性。然而有些學者對於實錄里鄭道傳的這一罪狀並不認可:謀害諸嫡可能僅僅是流言,鄭道傳謀反之罪是李芳遠奪權之後的官方政治宣傳(李相佰,《三峰 人物考-戊寅難雪冤記를 中心으로》,震檀學報,1935年第2、3號;鄧彬,《勛臣與奸佞之間:朝鮮王朝鄭道傳形象之演變》,南開大學碩士論文,2022年)。條目雖然加上了「有傳聞說」幾個字來暗示鄭道傳籌劃謀害諸嫡一說未必可靠,但是既沒有交代李朝太祖朝鄭道傳系與李芳遠系權力鬥爭的背景,也沒有提及與此相異的說法。這樣處理李朝前期複雜權力鬥爭時代,並不妥當。--如沐西風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07:02 (UTC)回覆
      • 其實短暫在位的君主(先例有景宗),流傳到現代的資料就比較有限,所以即使當時的資料並非百分之百可靠,佔比重重些也難免;謝謝您提供的資料,將會加上。有些現在在條目的資料,是從李成桂移過來的;不過我把一些跟定宗本人比較無關的刪節,避免太多部分重疊及太多不直接相關的內容。——George6VI留言2023年7月7日 (五) 07:32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Allervousミクのセーラー服 2023年7月10日 (一) 01:02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Sanmosa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2023年7月10日 (一) 01:37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同意如沐西風的觀點,看下來的結果是,雖然問題提出來了,但是完全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只能是no。--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3年7月11日 (二) 05:14 (UTC)回覆

 N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4票,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1票,0票無效,落選。--Sinsyuan~Talk 2023年7月13日 (四) 10:09 (UTC)回覆
返回 "朝鮮定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