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嘎曲德寺
仲嘎曲德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日当镇,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1][2]
仲嘎曲德寺 | |
---|---|
基本信息 | |
国家 | 中国 |
位置 | 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 |
坐标 | 28°30′40.961″N 92°20′8.218″E / 28.51137806°N 92.33561611°E |
宗教 | 藏传佛教 |
宗派 | 格鲁派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仲嘎曲德寺 | |
地址 |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宋、明 |
编号 | 7-1398-3-696 |
认定时间 | 2013年 |
地图 | |
简介
仲嘎曲德寺,简称“曲地寺”,是西藏涅地格鲁派的分寺,位于山南市隆子县驻地西北的日当镇。[1][2]
该寺在吐蕃时期为苯教寺庙,11至13世纪改宗藏传佛教噶当派,15世纪后又改宗格鲁派,与卡定寺形成东、西两大寺院。在鼎盛时期,该寺僧人达到两百余人。1959年民主改革前有僧人105人;辖雅古寺、蒙久拉康、休仓热追等寺庙及修行处,拥有谿卡(庄园)3处(即贡当谿卡)、田产将近300亩、牲畜1500多头(只)、朗生(奴隶)50多人;寺中设拉布让(大喇嘛私邸)、聂章(管理财政)、基巴(管理膳食)、雅勒(管理集会)等管理机构及人员。该寺和拉萨色拉寺关系十分密切,该寺活佛的转世灵童认定、僧侣学经等事宜均由色拉寺负责。[2]
该寺活佛已转世十六代:第一代活佛格娃西尼·云丹罗追坚赞,第二代堪布班觉敦约扎巴,第三代堪布朗卡约久桑布,第四代堪布达旺晋美赤烈,第五代堪布桑杰云巴,第六代堪布扎巴班丹桑布,第七代堪布朗卡索朗扎巴,第八代堪布阿旺朗卡丹增扎巴,第九代堪布罗桑赤烈嘉措,第十代至第十五代堪布名字不详,第十六代堪布丹增赤烈·通麦嘉措(于1959年出走国外)。[2]
2012年,仲嘎曲德寺的僧人洛桑克珠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爱国守法先进僧尼。[3]
建筑
仲嘎曲德寺原来的主要建筑有祖不拉康、拉玛拉康、贡康、扎夏(僧舍)等等。现存主体建筑是祖不拉康,高二层,由门廓、杜康大殿、占康(佛殿)、 却康、强康(强巴佛殿)等构成。[2]
- 祖不拉康
- 门廓:坐北朝南,有柱2根,面阔8.6米,进深4米,面积34.4平方米,东西两侧有配室;立柱是八棱形柱体,下面为石质莲花柱础。[2]
- 杜康大殿:长19米,宽16米,面积304平方米,面阔7间(6柱)、进深6间(5柱),共有柱30根,均为方柱,平面呈网格状分布,柱距约2.2×2.4米,中央2柱直接承托上层顶部面积6平方米的天井,高侧天窗。杜康大殿四壁绘有壁画:南壁西端绘天神常醒、六臂依怙、牛头金刚等护法神,东端绘坚实女丹玛、贡布(该寺护法神)、吉祥天女(班丹拉姆)等护法神;西壁自南至北绘有上下三排共计35尊释迦牟尼化佛小像、十六罗汉、密宗事部三怙主(即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等神像;北壁绘宗喀巴及其弟子传承以及宗喀巴师徒三尊像;东壁自北至南绘有长寿三尊(次那朗松)、无量寿佛、宗喀巴师徒三尊、大威德金刚、释迦牟尼传记、该寺创建者格娃西尼·云丹罗追坚赞活佛等神像。另外,大殿顶部两极也有壁画,是宗喀巴师徒三尊、弥勒佛及其化佛小像、释迦牟尼二弟子、阿底峡、仲敦巴、白度母、绿度母、该寺格鲁派时期八代活佛肖像等等;画像周围绘有装饰性的云雾、山峰、河湖、草木等图案。大殿内的西北角有一排经橱,摆放着超过百卷的经书,包括《十万经卷》等二十多部佛经。[2]
- 却康:位于大殿西北角,南面辟有门,平面呈长方形,长6.6米,宽3米,面积19.8平方米。[2]
- 占康(佛殿):位于大殿北侧正中,长7米,宽6.2米,面积43.4平方米,有柱2根。殿内北壁设有佛坛,原来主供三世佛,两侧为八大随佛弟子泥塑像,主尊高8米,其他均高2.5米,现在上述佛像均已无存。佛殿中央原来有一座铜质灵塔,约两层楼高,左右各有四臂依怙合金像一尊,如今塔及神像均已无存。[2]
- 强康:位于大殿东北角,平面呈长方形,长6米,宽2.2米,面积13.2平方米。殿内北壁供奉强巴佛泥塑像,脚踩莲台立于须弥座上。强康西墙上有一幅面积4平方米的早期壁画,内容是《佛传·夜半逾城》,底为红色,采用“游丝描”线条勾勒人物,人物衣着的线条以蓝色、 灰色、红色为主,肌肤则以白色线条勾勒,着色采用“平涂法”并用线条勾出衣服的褶皱,人物形象丰满,线条轻匀,用色淡雅。画幅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绘小叶瓣莲花图案的装饰边框;中层中心为一骑马人,头戴“山”字形花冠,昂首挺胸,右手挽缰绳,左手持鞭,前呼后拥,有四个人高擎马腿,马前有一位身穿对襟黑袍的牵马侍从,其前面还有两位身穿黑色短裤、赤裸上身、跣足的引导侍从,骑马人之后为六位侍从,均穿对襟长袍、腰系束带,头戴各种冠帽;下层是身穿黑色长袍、右手挽缰的两位牵马人,其下方有免冠、披发、身穿长袍的三人。该壁画从技法到内容都具有显著的早期特征,其中人物面部丰腴、用近似“游丝描”的一条线勾勒造型等特点与汉地唐代壁画风格类似,属于西藏佛教前弘期的壁画遗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