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武帝
魏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鲜卑名
魏太武帝 | |||||||||||||
---|---|---|---|---|---|---|---|---|---|---|---|---|---|
统治 | 423年12月27日-452年3月11日(28年75天) | ||||||||||||
出生 | 408年 北魏天赐五年 | ||||||||||||
逝世 | 452年3月11日 正平二年二月初五日甲寅 | (43—44岁)||||||||||||
安葬 | |||||||||||||
| |||||||||||||
政权 | 北魏 |
生平
拓拔焘即位时,只有十六岁,大臣们都拿他当小孩子看。于是拓拔焘决定先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令人刮目相看,北魏国力进入鼎盛。427年,拓跋焘在连续两年突击统万城之后,占领胡夏的北部地区(包含首都统万),并一度攻下关中,胡夏虽迁都至平凉,却于次年(428年)打败魏军并收复关中。北魏在429年北伐柔然大获全胜之后,趁着柔然近十年都难以恢复的良机,把军队主力向南进攻,于430年大败刘宋与胡夏的联合攻势,不但占领胡夏大部分的关陇领土(包含平凉、关中、陇西郡),更在431年从宋军手中夺回河南四镇(洛阳、虎牢等),拓拔焘返回首都平城,祭告太庙并举行盛大的庆功典礼。
撤退到上邽的夏主赫连定,虽于431年灭西秦而稍微挽救了国势,并意图再灭北凉以维持胡夏,但却在432年,被吐谷浑君主慕容慕璝袭击而俘虏。同年赫连定被送给北魏,拓拔焘将其处死,胡夏亡。436年拓跋焘派军东征北燕,燕主冯弘在高句丽大军的保护之下,将首都人民全部东迁高句丽,而魏军主帅忌惮高军,坐看燕人东撤;北燕虽然灭亡,但只得空地空城,因此拓跋焘大怒之下处罚了征燕主帅娥清、古弼。439年拓拔焘率大军围攻北凉首都姑臧,凉主沮渠牧犍出降,北凉亡。至此,北魏统一华北,与江东的刘宋王朝对峙,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自前凉张氏以来,河西地方文化学术比较发达,号称多士。北魏自道武帝以后,政治上使用汉族高门,汲取不少魏晋典制。431年,借由同年打败刘宋的威势,拓拔焘下诏,征聘关东地区的数百名士(多为领导地方的世家大族)入朝为官,也就是把山东郡姓如范阳卢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势力一网打尽,强迫他们到平城担任无薪水的官职,让汉人世族的势力与北魏政权相结合。当时被征召的名士高允,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征士颂〉来追忆、赞扬此盛事。[1]439年北魏吞并河西后,又有大批河西文士进入北魏统治区域,不少人被征召到平城去做官,受到重用,北魏的儒学才开始兴盛。
之后,拓拔焘又击溃吐谷浑、柔然,扩地千余里。他一共七次率军进攻柔然,太平真君十年(449)大败柔然,收民畜凡百余万,柔然可汗远遁,北方边塞再度得到安静。
他在450-451年对宋的战争中,虽然大胜,但人马死伤近半,又使军民疲惫,怨声不已。末期又刑罚残酷,使国内政治混乱。譬如崔浩修国史详实记载魏先世事迹,可能涉及某些鲜卑习俗和隐私,有伤体面,拓跋焘不惜发动国史之狱,将三朝功臣司徒崔浩处死,连清河崔氏与浩同宗者以及崔浩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遭株连。事后拓跋焘说 “崔司徒可惜”,有后悔之意;再如监国执政的太子,也在父子权力冲突下,被宦官宗爱的谗言害死。正平二年二月甲寅(452年3月11日)拓跋焘被宗爱杀死,享年四十五岁,谥号太武帝,庙号世祖。
拓跋焘统治时期,氐、羌、屠各,以及所谓“杂虏”、“杂人”的各族暴乱非常频繁。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卢水胡盖吴在关中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发动的起义,声势最为浩大。盖吴建号秦地王,有众十余万,得到安定卢水胡刘超、河东蜀薛永宗的响应,拓跋焘调动强大的兵力才镇压下去。
拓跋焘受崔浩、寇谦之影响,奉道排佛。镇压盖吴过程中,在长安佛寺中发现大量兵器,认为佛寺与盖吴通谋,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诏:“诸有佛图、形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是为北魏太武帝灭佛,三武灭佛之一(另外两位是北周武帝和唐武宗)。
才能与性格
拓跋焘天生将才,为人勇健,善于指挥。战阵亲犯矢石,神色自若,命将出师,违其节度者多败,因此将士畏服,为之尽力。有知人之明,常从士伍中选拔人才。赏不遗贱,罚不避贵,虽所爱之人亦不宽假。他放弃父亲拓跋嗣筑边城防御柔然的政策,主动攻击柔然并获得成功。他自奉俭朴,而赏赐功臣绝无吝啬,几乎把资源都用在主动出击的军功赏赐之上。认为元老功臣勤劳日久,应让他们以爵归第,随时朝见饷宴,百官职务则可另简贤能。这样就保证了行政效率,使政治多少能健全发展。他倚重汉人,李顺、崔浩、李孝伯等先后掌握朝权,但个性果于杀戮,处死大臣后常懊悔自己太快动刀。
胡名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认为,魏太武帝的胡名“佛狸”是官号,阿尔泰语系中büri或böri的音译,意为“狼”,“伐”或bäg是官称,且是魏晋时期鲜卑诸部使用最为广泛的政治名号[2]。
评价
- 北齐史官魏收于《魏书》的“史臣曰”评论说:“世祖聪明雄断,威灵杰立,藉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遂戎轩四出,周旋险夷。扫统万,平秦陇,翦辽海,荡河源,南夷荷担,北蠕削迹,廓定四表,混一戎华,其为功也大矣。遂使有魏之业,光迈百王,岂非神叡经纶,事当命世。至于初则东储不终,末乃衅成所忽。固本贻防,殆弗思乎?”
- 唐代某贵族“公子”[a]与世族虞世南的对话:“公子曰:‘魏之太祖、太武,孰与为辈?’先生曰:‘太祖、太武,俱有异人之姿,故能辟土擒敌,窥觎江外。然善战好杀,暴桀雄武,禀崆峒之气焉。至于安忍诛残,石季龙之俦也。’”[3]
- 北宋司马光评论说:“(北魏)继以明元、太武,兼有青、兖,包司、豫,摧赫连,开关中,枭冯弘,吞辽碣,掳沮渠,并河右,高车入臣,蠕蠕远遁;自河以北,逾于大漠,悉为其有;子孙称帝者,百有余年。左衽之盛,未之有也。”[4]
- 资治通鉴记载: 魏主(指太武帝)为人,壮健鸷勇,临城对阵,亲犯矢石,左右死伤相继,神色自若;由是将士畏服,咸尽死力。性俭率,服御饮膳,取给而已。群臣请增峻京城及修宫室曰: “《易》云:‘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又萧何云:‘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壮不丽,无以重威。’”帝曰:“古人有言:‘在德不在险。’屈丐蒸土筑城而朕灭之。 岂在城也?今天下未平,方须民力,土功之事,朕所未为。萧何之对,非雅言也。”每以为财者军国之本,不可轻费。至于赏赐,皆死事勋绩之家,亲戚贵宠未尝横有所及。命将出师,指授节度,违之者多致负败。明于知人,或拔干于卒伍之中,唯其才用所长,不论本末。听察精敏,下无遁情,赏不遗贱,罚不避贵,虽所甚爱之人,终无宽假。常曰:“法者,朕与天下共之,何敢轻也。”然性残忍,果于杀戮,往往已杀而复悔之。[5]
其他
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拓拔焘遣大臣李敞所刻的石刻祝文,存于嘎仙洞内的石壁上。1980年7月30日,中国考古学家米文平等人在此洞发现石刻祝文,结合当时在洞内发现的陶器碎片等,认定此处即为史书中记载的北魏祖庭。但该洞是否确实就是拓跋鲜卑的发源地,史学界尚有争论。[6]
佛狸祠
《魏书·世祖纪下》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南宋诗人辛弃疾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后又有《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东巡御射碑
太延元年(435年)十月,太武帝东巡冀州、定州,二十日甲辰到定州,驻驾于新城宫。十一月十六日己巳,在广川(河北景县)校猎。二十三日丙子到达邺城(河北临漳),祭祀密太后(太武帝母杜氏)庙,并慰问老年族人,褒礼贤俊。十二月二十日癸卯派遣使者到北岳恒山祭祀。次年正月初二甲寅从五回道返回平城。
在东巡至河北易县南管头之南画猫村古徐水河谷时,见山岩险峭,景观奇丽,魏太武帝即兴在猫儿岩下演示射术,射出的箭越过猫儿岩有三百多步,魏太武帝又命令随从擅于射箭的将士数百人都去射箭,武卫将军昌黎公拓跋丘、前军将军浮阳侯拓跋齐、中坚将军蓝田侯豆代田、射声校尉安武子韩茂、次飞督安熹子李盖等六人作为魏军中箭术出众的代表射箭,但没有超过魏太武帝的射程。镇东将军、定州刺史、乐浪公请求立碑纪念。到太延三年丁丑(437年)碑刻完工,乐浪公已去职,新任刺史征东将军、张掖公秃发保周接手此事。
东巡碑碑额题【皇帝东巡之碑】,史籍最早提到北魏太武帝东巡碑,是郦道元《水经注》。郦书之后,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七易州满城县条,也曾提及此碑,称引的内容有溢出郦书者。此后东巡碑湮没无闻将近千年,直到1935年,由徐森玉(鸿宝)先生在河北易县觅得原碑,把20份拓本带回北平,次年傅增湘、周肇祥也前往摹拓,东巡碑才重新现身,为艺林所重[7]。今碑已破碎,仅剩残片若干块。
家庭
后妃
- 太武皇后赫连氏,可敦
- 敬哀皇后,贺氏,初为夫人,生拓跋晃。追封皇后
- 左昭仪冯氏,北燕昭成帝冯弘季女、北魏辽西王冯崇、冯朗、冯邈妹、柔然可汗斛律妻姐,为文明太后姑母
- 左昭仪闾氏,生南安王拓跋余。原为夫人,吴提妹妹
- 右昭仪沮渠氏,沮渠蒙逊女,即兴平公主
- 贵人赫连氏,赫连皇后妹妹
- 贵人赫连氏,赫连皇后妹妹
- 椒房越氏,生晋王拓跋伏罗
- 椒房舒氏,生东平王拓跋翰
- 椒房弗氏,生临淮王拓跋谭
- 椒房伏氏,生楚王拓跋建
子女
- 拓跋晃,追尊魏景穆皇帝,生母贺皇后
- 拓跋伏罗,北魏车骑大将军、晋王,生母越椒房
- 拓跋翰,北魏东平王,生母舒椒房
- 拓跋谭,第三子,北魏侍中、中军大将军、临淮宣王,生母弗椒房
- 拓跋建,北魏楚王,生母伏椒房
- 拓跋余,北魏南安隐王,生母闾左昭仪
- 拓跋小儿,早逝,生母不详
- 拓跋猫儿,早逝,生母不详
- 拓跋真,早逝,生母不详
- 拓跋虎头,早逝,生母不详
- 拓跋龙头,早逝,生母不详
- 上谷公主,嫁侍中、征东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征西道都将、西平恭王乙瑰
魏太武帝家族 | |||||||||||||||||||||||||||||||||||||||||||||||||||||||||||||||||||||||||||||||||||||||||||||||||||||||||||||||||||||||||||||||||||||||||||||||||||||||||||||||||||||||||||||||||||||||||||||||||||||||||||||||||||||||||||||||||||||||||||||||||||||||||||||||||||||||||||||||||||||||||||||||||||||||||
---|---|---|---|---|---|---|---|---|---|---|---|---|---|---|---|---|---|---|---|---|---|---|---|---|---|---|---|---|---|---|---|---|---|---|---|---|---|---|---|---|---|---|---|---|---|---|---|---|---|---|---|---|---|---|---|---|---|---|---|---|---|---|---|---|---|---|---|---|---|---|---|---|---|---|---|---|---|---|---|---|---|---|---|---|---|---|---|---|---|---|---|---|---|---|---|---|---|---|---|---|---|---|---|---|---|---|---|---|---|---|---|---|---|---|---|---|---|---|---|---|---|---|---|---|---|---|---|---|---|---|---|---|---|---|---|---|---|---|---|---|---|---|---|---|---|---|---|---|---|---|---|---|---|---|---|---|---|---|---|---|---|---|---|---|---|---|---|---|---|---|---|---|---|---|---|---|---|---|---|---|---|---|---|---|---|---|---|---|---|---|---|---|---|---|---|---|---|---|---|---|---|---|---|---|---|---|---|---|---|---|---|---|---|---|---|---|---|---|---|---|---|---|---|---|---|---|---|---|---|---|---|---|---|---|---|---|---|---|---|---|---|---|---|---|---|---|---|---|---|---|---|---|---|---|---|---|---|---|---|---|---|---|---|---|---|---|---|---|---|---|---|---|---|---|---|---|---|---|---|---|---|---|---|---|---|---|---|---|---|---|---|---|---|---|---|---|---|
|
影视形象
剧名 | 演员 |
张铁林 | |
唐国强 | |
郭军 | |
刘锡明 |
注释
延伸阅读
[编]
参考
- ^ 谷川道雄,《世界帝国的形成》,第三章第三节
- ^ 罗新, 《北魏太武帝的鲜卑本名》, 《民族研究》 (04期), 2006年, (04期): 71–74 [2020-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唐文拾遗》卷十三;亦收入(唐)虞世南撰、陈虎译注,《帝王略论》(北京:中华书局,2008)
- ^ 司马光着、王亦令点校,《稽古录》卷十四(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7),页444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宋纪二
- ^ 嘎仙洞的发现与拓跋魏发祥地问题. [2011-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 ^ 徐森玉发现东巡碑及有关历史问题,见傅振伦《隐而复显的一千五百年前的魏碑》,《文物天地》,1998年第3期。但是,傅振伦在另一个地方,又称徐森玉发现东巡碑的时间是1936年春,而不是1935年,见傅振伦《七十年所见所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97页。
前任: 父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 |
中国北方皇帝 423年—452年 |
继任: 少子南安王拓跋余 魏文成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