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约翰·梅杰

InternetArchiveBot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中的最新留言:7年前
Former good article约翰·梅杰曾属优良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新条目推荐同行评审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06年6月1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2006年11月7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09年7月28日优良条目重审维持
2011年3月19日优良条目重审维持
2012年6月8日优良条目重审维持
2012年9月30日优良条目重审撤销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06年5月9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同行评审 本条目已经由维基百科社群同行评审并已存档,当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条目的资讯。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优良条目
    基础条目 约翰·梅杰属于维基百科人物主题政治家及领导人类的基础条目第五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政治专题 (获评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政治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政治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Note icon
    本主题曾进行同行评审
    传记专题 (获评乙级高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Note icon
    本主题曾进行同行评审
    英国专题 (获评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英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英国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新条目推荐

    以下内容由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移至

    优良条目候选

    以下内容由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移至

    “官方”译名?

    英国驻华使领馆官方网站:链接 “1993年,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废止了特定职务自动获得勋位的惯例”。—Msuker 2007年10月12日 (五) 12:26 (UTC)回复

    我使用的“香港官方译名”没有错误,因为这是香港政府一向使用的译名。至于是否英国官方译名,我会在稍后交代我的看法。—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10月12日 (五) 15:29 (UTC)回复

    并非只有香港使用,澳门也是,但是在那里不存在什么官方。写成“香港官方译名马卓安,澳门普遍也采用”显得太过繁琐。至于是否英国“官方”译名,请提供可查证资料证明联合王国驻华大使馆是错的,最好能证明违反了英国外交部的明确指示,谢谢。—Msuker 2007年10月12日 (五) 15:37 (UTC)回复

    英国官方译名

    我在这方面不是专家,但的确听闻过殖民地部(后来的外交部)会制定中文官方译名表,为官员提供统一译名。简单来说,由于是官方发出,所以当然具官方地位。但是否唯一的官方版本,则有讨论空间,但我个人以为大陆政府使用的标准译名并不一定是英国的官方译名(因为未有听闻外交部会发放使用大陆标准译名的官方译名表)。

    香港政府官员一向有汉化官方译名,这点不赘。至于英国官员方面,在中、英1972年正式建交以前,已一直有汉化官方译名,这点在与香港事务有关的官员上尤其明显(如殖民地大臣“薛伯勋爵”)。至于中、英在1972年建交前,或在建交后的一大段时间,不清楚英国政府有没有任何简体字文件,故汉化译名相信一直是唯一的官方译名。

    而自1980年代以后,以至今日,中、英交往日繁,故英方亦渐有更多的机会刊印简体字文件。但与其说这些文件使用的不是英国官方译名,倒不如说这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标准译名。但由于既有的汉化译名仍然一直为英政府采用,故不能说没有官方地位。

    至于英国政府在大陆为何会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标准译名,有可能是因为迎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政策,又或者既有的官方译名在大陆地区使用比较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没有被英政府或撰稿的人地人士严格执行。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讨论,寻找更多资料与文献,以找出英国官方译名的真正运作情况。

    阁下没有听闻过英国官方译名,并不等如它一定不存在。所以如阁下对这个题目有兴趣,应先尝试加以考证,寻找资料,再下定论也不迟,盖阁下所提供的资料,只能证明英国官方译名以外有另一套译名法则被采用,但不能证明英国官方译名本身是错误的。

    最后我察觉到的是,阁下提供的佐证网络资料,都是属于“.cn”的网域。我这里有一份来自英国外交部,并存寄于“.gov.uk”的政策性文件,内文使用的是汉化译名,可能有一点启示。—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10月12日 (五) 16:13 (UTC)回复

    佐证是www.uk.cn,有问题吗?请看标题英国驻华使领馆,这个机构的“官方”性阁下想要质疑,只怕工程浩大。
    英国殖民和外交一贯政策,是融合各地文化(曾有罗马情结的说法)。所以阁下所说迎合中国情况,完全在理,但是这恰恰证明了此类港源译名不具备“官方”性。连英国大使馆都不遵守的所谓“官方”,连英国大使馆都知道要尊重各地文化传统和习惯,却被一些说中文的中国人拿来要来强加给全世界所有中文使用者遵守,实在是可发一笑。
    就编辑角度来说,要否定这种译名的官方性比证明要简单很多。
    1. 除非有英国外交部等英国驻华大使馆的上级机构的官方文件,说明此类港源译名的“官方”地位,否则显然不能证明英国驻华大使馆有“错误”。
    2. 如果不能证明英国驻华大使馆有错误,从其机构本身的官方性来说(大使级外交机构),则所有港源译名在中国大陆境内不具备官方性。
    3. 中国作为世界上使用中文的最主要区域之一,在中国不能称作“官方”的中文用法,显然不能称为世界范围内的中文官方译名。
    能依次应对以上三个问题,才有理由在Wiki称这些译名是“中文官方译名”。不能证明,按照Wiki中立性不偏向和可查证原则,不应该号称“官方”、“正式”、“标准”。—Msuker 2007年10月12日 (五) 17:03 (UTC)回复

    我想有一点就是在中、英有进一步交往以前,英国政府有制定汉化译名,即使在中、英建交以后,或者是香港主权移交以后,英国政府仍然有制定汉化译名(至少为香港地区而言)。这里就出现了大家对“官方”一词的诠释问题。需要留意的是,凡是官方的,都不一定只有一套官方标准,正如香港的官方语言有中文和英文两样。同理,“官方”的定义,大抵上是由政府制定并采行。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汉化译名是英国政府至少其中一种的官方译名。现时在大陆使用的也可能是官方译名的一种,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所应用的地区在语言上存有差别而造成,不过在大陆地区使用的译名明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制定是否在英国政府则存有疑问。—Clithering of Kowloontête-à-tête2007年10月12日 (五) 17:14 (UTC)回复

    优良条目重审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重审最后修订版本

    约翰·梅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该用户投票因超过时限而无效,但意见可供参考。
    移动完毕Advisory 2009年7月28日 (二) 23:46 (UTC)回复

    优良条目重审(第二次)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重审最后修订版本

    约翰·梅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职业人物—政治人物,提名人:59.126.36.191 (留言)

    优良条目重审(第三次)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重审最后修订版本

    约翰·梅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职业人物 - 政治人物,提名人:茶壶留言2012年6月1日 (五) 12:29 (UTC)回复

    投票期:2012年6月1日 (五) 12:29 (UTC) 至 2012年6月8日 (五) 12:29 (UTC)
    ↑该用户投票因超过时限而无效,但意见可供参考。

    优良条目重审(第四次)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重审最后修订版本

    约翰·梅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职业人物 - 政治人物,提名人:茶壶留言2012年9月23日 (日) 05:06 (UTC)回复

    投票期:2012年9月23日 (日) 05:06 (UTC) 至 2012年9月30日 (日) 05:06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约翰·梅杰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13:45 (UTC)回复

    返回到“约翰·梅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