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门发电厂旧址

五仙门发电厂旧址,又名粤垣电灯公司旧址电灯机器总厂,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421号附近。发电厂在1900年由外资旗昌洋行投办,是广州首座火力发电厂,华南地区最早的商办电厂[1]。后在1909年由广东政府和商人合股赎买,并在1930年收归市有。到了1930年代初,五仙门发电厂已成为广州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电厂在抗日战争期间被侵华日军接管,后交由资源委员会广州市政府合办;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国民政府计划在撤离广州前把当地的公共设施焚毁,又在撤离后轰炸广州,但发电厂未受损害。1974年(一说为1975年),五仙门发电厂因发电设备老化、污染环境、能源消耗量大而停止发电;此后,发电厂旧址封闭了20多年,几经转手后由香港开发商恒基兆业地产拥有,并曾被用作餐饮经营,但最终只剩下一个经营者。

五仙门发电厂旧址
位置广州南关五仙门
启用日期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退役日期1974年
发电概况
额定容量13'900千瓦(1933年)
五仙门发电厂旧址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越秀区沿江西路421号附近
坐标23°06′55″N 113°15′34″E / 23.115167°N 113.259333°E / 23.115167; 113.259333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1920
编号7-78
认定时间2008年12月29日

旧址在2008年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由产权人捐赠给广州市政府,计划改作广州华侨博物馆,于2022年6月1日开放。

历史

创立至收归市有

 
文保碑上方的介绍
 
修葺后西侧现貌,楼顶有“1920”字样

广州是中国最早使用电能的城市之一: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采购了发电机和电灯,以供衙门照明之用;1890年,有美国华侨集资开办广州电灯公司,是中国首家以民族资本经营的电灯公司,但因需求太少和故障频繁而在1899年倒闭[2]。广州电灯公司的运作令广州民众普遍对电有认知[3]

1900年(一说为1901年),外资旗昌洋行看中广州的电力行业处于初起步阶段,决定在当地开办粤垣电灯公司,并在五仙门投办了五仙门发电厂(早年又名电灯机器总厂),获两广总督岑春煊批准[3][1]。五仙门电厂是广州首座火力发电厂,开业资本为150万,不少人员是广州电灯公司的员工,发电设施有锅炉和总容量为546千瓦的四台发电机[3][1][4]

1909年,广东政府和商人(以海外华人为首)合股150万元,向外资赎买粤垣电灯公司,改为广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又扩展业务,并采购更多发电机组[2][3]。发电厂的额定容量在1911年达到1,000千瓦,1915年达到1,900千瓦[2]。1919年,政府在广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经招商后售出,令公司变成完全商办,易名为广州市商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五仙门发电厂还加建了新厂房,于1920年落成[2]。在1921年至1926年间,发电厂先后添置了三台发电机组,额定容量达16,000千瓦[5]

其后,广州市商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了管理不善、用户欠缴电费等问题;广东省政府在1930年为此成立整理委员会,原定在接管公司一年后交还股东,但一年期满后多次延期[5]。1932年,广州市公用局局长李仲振指电力公司在商办下业务不见起色、内部出现腐败,据此建议广州市政府把公司收归市有,获广州市市长刘纪文批准,公司因而易名为广州市电力管理处;大多数股东不服决定,联名向国民政府提出上诉,未果[5]

在五仙门发电厂发展的同时,广州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用电日增,亦有更多民用设施需要电力,令广州对电的需求日益上升;到了1930年代初,五仙门发电厂已成为广州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1935年,广州市电力管理处的用户有近七万户,全年收入686万元,盈余117万元[5]。电力管理处收取的电费亦变得较低廉[3]

日占至停用

五仙门发电厂靠近广州城中,为一军事要点[3]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年10月21日,侵华日军入侵广州后迅速接管发电厂,广州市电力管理处易名为台湾电力株式会社广东支店广州市电力厂,任命日本人出任经理;由于交通问题,发电厂缺乏用于烧煤发电的煤炭,只好改用木糠作燃料[3][5]。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广州先遣军总司令部改任命中国人作经理;1946年7月,电力管理处交由资源委员会与广州市政府合办,易名为广州电厂,其中资源委员会的股份占60%、广州市政府的股份占40%[5]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国民政府计划在撤离广州前把当地的公共设施付之一炬,五仙门发电厂的200多名工人便组成护厂队,在厂外昼夜巡逻,并储备燃料;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急行部队进入广州,广州易手,国民政府未及焚毁发电厂便已撤走[3]。1950年3月3日,国民政府七度轰炸广州,工人纠察队护厂救灾,令五仙门发电厂未受损害[3]

 
发电厂旧址改造前的西端

1952年2月,五仙门发电厂的三台发电机组(总容量为17,000千瓦)与西村电厂并网运行,联成广州电网,广东省的电力系统由此开始形成[6]。五仙门发电厂在同年11月并入西村电厂,但在两年后的1954年10月分出;到了1961年7月,广东省水电厅重新把五仙门发电厂并入西村电厂[5]。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州电力工业遭受干扰,出现事故增多、效益下降、设备损坏、屡违制度的情况[5]。五仙门发电厂在1974年(一说为1975年)因发电设备老化、污染环境、能源消耗量大而停止发电,并在1984年注销,原来的工人被分配到广州电力系统的其他部门[2][1]

之后计划

 
五仙门电厂楼顶

自从停止运作后,五仙门发电厂封闭了20多年,附近一带则成为了酒吧街[3]。后来,发电厂旧址几经转手后由香港开发商恒基兆业地产拥有,外包作餐饮经营,但最终只剩下一个经营者[4][7][8]。旧址历经百多年仍非常牢固,只有底部出现不影响结构安全的铁锈,在2008年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4][7]恒基兆业地产后将五仙门发电厂业权转予广州市政府,在2015年完成转交手续[9]

2013年,政府计划在发电厂旧址两旁兴建高档商贸大厦,为同一地产商的广州恒基中心[10],旧址本身则会改为广州华侨博物馆[4][8]。发电厂旧址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本来不能开发,最终产权人把旧址捐赠给广州市政府,令开发计划得以执行[7]。亦由于旧址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关系,是次开发不可改变其主体的原状,要充分展现文物东、南、西三面的面貌;保护范围五米内不得建设,范围外五至十五米设有高度限制[4]。据悉专门设计有五仙门历史展区,计划设在四层中间通道,公众入四层大堂仰望天顶,可直观建筑旧有的钢梁构件[9]

结构

五仙门发电厂占地约2,78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8,020平方米,采用骑楼的建筑设计[2][4]。发电厂的主体框架采用全钢结构,建筑材料是德国钢材水泥,耐久度高[3][7]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陈泽泓. 五仙门发电厂创办.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2. ^ 2.0 2.1 2.2 2.3 2.4 2.5 五仙门发电厂 助燃火力十足的城市化进程. 南方都市报. 2003-02-21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五仙门发电厂.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08-12-15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4. ^ 4.0 4.1 4.2 4.3 4.4 4.5 刘怀宇. 五仙門發電廠舊址將變身華僑博物館. 侨报. 2013-11-26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辜毅华. 广州电力工业沿革史略. 羊城今古.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6. ^ 张演钦; 曹晓亮. 五仙门发电厂之“前世”. 羊城晚报. 2012-10-25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7. ^ 7.0 7.1 7.2 7.3 广州华侨博物馆可望明年落成. 星暹日报. 2015-03-04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8. ^ 8.0 8.1 周雯. 文保单位五仙门发电厂旁将立两座百米商业楼. 新快报. 2013-08-02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9. ^ 9.0 9.1 比建馆更难的是文物征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方日报 2016-06-02
  10. ^ 全国超难超高层逆作法施工项目提前封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新闻网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