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苓雅区

Jimmy-bot在话题“台湾行政区条目的人口资料”中的最新留言:2年前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日治“苓雅寮区”的存在有疑问

详见Talk:苓雅寮Luuva留言2013年2月21日 (四) 18:02 (UTC)回复

过度统计清单移至讨论页

社群共识WP:RAWDATA,将过度统计清单移至讨论页。--CaryCheng留言2022年5月20日 (五) 20:18 (UTC)回复

过度统计清单移至讨论页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4713,337—    
195120,548+54.1%
195630,502+48.4%
196146,774+53.3%
196668,279+46.0%
1971120,499+76.5%
1976163,061+35.3%
1981193,032+18.4%
1986216,241+12.0%
1991220,300+1.9%
1996208,593−5.3%
2001199,535−4.3%
2006189,820−4.9%
2011181,717−4.3%
2016172,895−4.9%
2021164,572−4.8%
来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 [失效链接]

苓雅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2万人,是高雄市人口密度第二高的行政区,仅次于新兴区

2022年苓雅区人口变化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度增减
人口 164,288 163,895 163,426 162,926 −1,646
消长 -284 -393 -469 -500
  • 人口消长计算方式为该月人口减去上月人口,正值以红字表示,负值以蓝字表示,持平以绿字表示
  • 苓雅区人口指标
    概况
     年龄层 比例  
    总人口
      
    163,895 (100%)
    0~14岁
      
    17,949 (10.95%)
    15~64岁
      
    109,836 (67.02%)
    65岁以上
      
    36,787 (22.45%)
    78,323
    (男人口数)
    85,572
    (女人口数)
    目前处于超高龄社会
    性别比91.53%
    扶养比49.83%
     - 扶幼比16.34%
     - 扶老比33.49%
    老化指数204.95%
    户人口量2.2426人/户
    人口密度20,104.39 (人/km2)
    上述资料时间为2021年12月

    苓雅区人口于1988年达到历史最巅峰,其后33年呈平均减少的趋势,仅1991年、1997年两年呈正成长。累积五年(2016年底至2021年底)人口减少8,323人,为全国除去台北市12区的其他乡镇市区中,五年来人口减少量第四多的行政区[注 1]

    苓雅区历年人口变化(1947年-2030年)[1][2]

    参考资料

    1. ^ 本市各區歷年人口數統計.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中文(台湾)). 
    2.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0-05-06].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台湾)). 
    1. ^ 仅次于三民区永和区前镇区

    台湾行政区条目的人口资料

    已通过:
    公示已达7日,已无反对意见,台湾行政区条目人口段落共识通过。--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28日 (二) 07:14 (UTC)回复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这是百科全书,我觉得有些需要保留,以供需要者查询之功用。像历年的人口;或每五到十年的人口数可以保留

    并请参阅User talk:Zu3612403#各行政区的人口段落
    • 希望社群提供意见,例如在这个版本的人口段落中,哪些资料可以保留?
    • 我认为仅需要保留行政区成立时的人口数字及最新的人口数字,加上足够的说明文字简要概括必要的数据,其他图表均依WP:RAWDATA移除。

    --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7日 (二) 13:31 (UTC)回复

    • 倘若我是读者,想要了解某地的人口讯息,就会想要知道当地人口现况、人口密度、男女人数、户数以及历年人口变化等“基本讯息”,其中前面四者应用文字叙述,一行文字即可胜过一堆图表;历年人口变化则是以图形化呈现,一张图就能一目了然其趋势,或者用表格列出代表年份(如人口普查的年份)即可。那些“过于详细的人口数据”,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是无法从中迅速得知想要的讯息,自然而然就不会想去浏览,最合适的方式则是在合适段落标注参考文献,引导有兴趣的读者去探究。
    • 就以凤山区的版本,本人浏览后认为历史数据只需保留右侧的历史人口模板(或是仅用下方的历年人口趋势图),“凤山区人口指标”这张包含当前人口总数、男女人数、户数之等资讯,以文字来描述即可,其余表格则是过于详细,一般读者通常不太会去浏览,因此无须列出,仅留参考文献给有兴趣的读者去深入了解即可。--Steven |_-。) 2022年6月7日 (二) 15:46 (UTC)回复
    同意Steven的第二段。“凤山区人口指标”图表无意义,且未列时点和来源。“历年人口变化”过于详细、滥用颜色,眼花缭乱。--YFdyh000留言2022年6月8日 (三) 03:39 (UTC)回复
    同意阁下的看法,台湾300多个行政区条目,过去几年在许多编者努力之后,变成现在这般堆积琐碎资料的样子,实在积重难返,我只能一步一步进行,先从特别花俏的段落开始。--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11日 (六) 06:39 (UTC)回复
    @CaryCheng:给个良心建议,除非真的有要考虑上面提到的想评FA或GA,不然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刻意去改写内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还比较实在点。总之就是摆烂不理嘛,要独自一人将条目全部重写的难度太高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2年6月11日 (六) 11:57 (UTC)回复
     谢谢您--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11日 (六) 12:46 (UTC)回复

    整理讨论共识初稿如下,请各位提供意见。

    共识初稿

    在人口段落中通常有四个表格资料,共识如下:

    1. 历史人口模板 {{Historical populations}}:保留。
    2. 人口指标表格:删除,改以文字描述。
    3. 年度人口变化表格:删除。
    4. 历年人口变化表格:删除。

    --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11日 (六) 06:39 (UTC)回复


    🕗 公示7日,2022年6月21日 (二) 02:48 (UTC) 结束:已数日无新留言,目前无反对意见,进入公示期。--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14日 (二) 02:48 (UTC)回复

    感谢阁下的建议。--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14日 (二) 14:46 (UTC)回复

    @CaryCheng:台湾行政区是指一级行政区(县市)、二级行政区(县辖市乡镇区)还是一级+二级?--Cmsth11126a02留言2022年6月14日 (二) 11:41 (UTC)回复

    是的,我个人的意见是应该删除,但是讨论中多数意见希望保留,所以我妥协以达成共识。--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15日 (三) 03:23 (UTC)回复
    所谓讨论中多数,只有StevenK234明确要求删除历年人口变化表格,当作2:1;但邀请Zu3612403的话,可能2:2。(@Zu3612403:)--Cmsth11126a02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05:30 (UTC)回复
    • 阁下漏看U:YFdyh000的意见:“同意Steven的第二段。……‘历年人口变化’过于详细、滥用颜色,眼花缭乱。”
    • U:Zu3612403的意见:“像历年的人口;或每五到十年的人口数可以保留”,我将U:Zu3612403的意见视为二择一。
    • WP:DEM:“这里寻求共识的主要方法是讨论,而不是投票。”一定要数票的话,看起来是4:1或是3:1。
    • WP:RAWDATA,历年人口变化表格就是过度统计清单,依照方针与指引应该删除。--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06:04 (UTC)回复
    • @YFdyh000:不好意思必须通知阁下前来回应。请问阁下是否支持删除“共识初稿”中的第4项“历年人口变化表格”?
    • 回应U:Cmsth11126a02:
    在某些情况可能需要人口资料,而在主条目凤山区或是任何一个台湾行政区条目不需要这么做,略去过度的统计和简要概括必要的数据。
    有用但不十分有用,也许适合某些列表条目,但台湾人口列表的表格也相对一般。我主要在意可读性差,考虑过修改颜色、默认折叠,加之U:Cmsth11126a02提出的“删除增加量、成长率”,我试了试,变成单纯是年份+人口的数据罗列了,可读性似乎更低。另外,这种数据可能放在维基数据并用某些方式生成表格更佳,唯需要技术支持。--YFdyh000留言2022年6月20日 (一) 00:23 (UTC)回复
    • 支持保留 Template:Historical Population。--藤原行成之権迹whois2022年6月17日 (五) 05:07 (UTC)回复
    • (~)补充本人前述:个人对于历年人口变化表的使用其实并不反对,若此条目主要是讲述有关人口(如台湾人口)方面,放入历年人口变化表其实是可以接受的;但现正面临的是行政区划条目,本身内容包含许多有关该行政区之历史、地理、人文等资讯,对于人口段落,应只须放入读者最想知道的“点”即可,而非放置一般读者不会特地去阅读的详尽统计表格,不仅会消耗一些时间,甚至可能会找不到可用讯息而不去阅读了。因此在行政区条目中,历年人口变化表可以改用图表呈现,一张图表即含有大量讯息,无须再让读者从详尽统计表格中找出可用讯息。另外我是支持使用历史人口模板(即{{Historical populations}})。--Steven |_-。) 2022年6月19日 (日) 17:45 (UTC)回复

    依公示期间意见,更新共识内容。

    台湾行政区条目人口段落共识

    在人口段落中通常有四个表格资料,共识如下:

    1. 历史人口模板 {{Historical populations}}:保留。
    2. 人口指标表格:删除,改以文字描述。
    3. 年度人口变化表格:删除。
    4. 历年人口变化表格:删除,以历年人口趋势图呈现。

    🕗 延长公示7日,2022年6月28日 (二) 07:06 (UTC) 结束:依公示期间意见,更新共识内容。--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21日 (二) 07:06 (UTC)回复

    (:)回应:若了解一地的人口指标,可更加了解一地的发展概况,属于重要内容,也没有过度统计(内容其实很少很基本了,若你说他过度统计,还不如说条目开头那一大堆的面积、人口、海拔、时区、密度、官派区长、区象征、人口排名……是过度统计,我认为基本的统计是需要的,不然看完维基百科后能了解到的内容就少很多了),故不应删除。另外,表格比文字描述浅显易懂多了--飞马🎠🎈 2022年6月25日 (六) 07:17 (UTC)回复
    另外方针上有写着:可以考虑使用表格来提升冗长数据列表的可读性。所以实在不应改以文字描述。--飞马🎠🎈 2022年6月25日 (六) 07:20 (UTC)回复
    另外,请您以后回复或呼叫我时,可以使用一下ping,感谢--飞马🎠🎈 2022年6月25日 (六) 07:33 (UTC)回复
    @閃亮飛月
    • 方针的原文是:
    以台湾行政区条目来说,在某些情况可能需要人口指标资料(如U:YFdyh000及U:StevenK234举例的台湾人口),可以考虑使用表格来提升冗长数据列表的可读性。而在主条目凤山区或是任何一个台湾行政区条目不需要这么做,略去过度的统计和简要概括必要的数据。
    • 方针还有说:
    • 参阅这个版本的凤山区,“人口指标表格”只有几个数字,画出一个没有更多资讯的图,没有任何说明文字,这样的表格并不能“把统计资料所蕴含的来龙去脉介绍给一般读者”,也无法“了解一地的发展概况”。
    • 再请参考U:StevenK234的意见:“倘若我是读者,想要了解某地的人口讯息,就会想要知道当地人口现况、人口密度、男女人数、户数以及历年人口变化等‘基本讯息’,其中前面四者应用文字叙述,一行文字即可胜过一堆图表;”
    • 因此,删除“人口指标表格”改以文字描述,才是合适的作法。
    • 题外话:
    • 请参阅上方我与U:Z7504的讨论,我的确认为台湾300多个行政区条目现在就是堆积琐碎资料的样子,积重难返,只能一步一步进行,先从特别花俏的段落开始。
    • 阁下所提“条目开头那一大堆的面积、人口、海拔、时区、密度、官派区长、区象征、人口排名”,我还真认为这些都是多余资讯尽可删去,不过这些资讯并未违反WP:NOT,那就依方针与指引保留,此处不列入讨论。若阁下仔细看,“人口指标表格”的内容有一半都已经写在这里了。--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25日 (六) 18:30 (UTC)回复
    好的,那我撤销反对--飞马🎠🎈 2022年6月26日 (日) 03:05 (UTC)回复

     通过:公示已达7日,已无反对意见,台湾行政区条目人口段落共识通过,谢谢所有参与讨论的使用者。--CaryCheng留言2022年6月28日 (二) 07:14 (UTC)回复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返回到“苓雅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