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音(epenthesis),亦稱增音、插字,在語言學中指某一語音序列被添加一或多個音的現象。根據發生的位置,可分為前增音(prothesis)和內插音(insertion);根據所增音素的性質,可分為輔音性增音(excrescence)和元音性增音(anaptyxis)。[1]插音的成因有很多種,例如一些語言的語音組合法不允許元音連續輔音群出現,因此一個元音或輔音會被添加至詞內,使之易於發音。此外,在一些輔音序列中,插音會以過渡音的形式出現,並有可能進一步演變為歷時性的語音流變。此外,插音現象也可能會反映在拼寫當中。

例子

語音組合法

因某種語言的語音組合法引發的插音現象,既可以理解為共時現象,也可以看做歷時現象。

法語

在法語中,[t] 會被插入到一些衍生詞內:

  • [blabla] → [blabla-ter]

blabla 是名詞,添加動詞語素 -er 以衍生其動詞,這時 t 被插入以分隔兩個相鄰元音。

或一些句法關係緊密的語段中:

  • il a… (他有……) → a-t-il… ? (他有……嗎?)

共時現象

在連貫的口語中,有時會發生插音的現象,但該現象並不是必須的,屬於自由變體。比如從 [n] 過渡到 [s],發聲器官需要同時完成三個步驟:

  • 舌尖抵住上齒齦 → 舌尖與上齒齦分離
  • 軟齶下垂 → 軟齶抬升
  • 聲帶震動 → 聲帶停止震動

如果舌尖沒有及時與上齒齦分離,則可導致 [t] 的插入。

丹麥語

  1. [pʰʁ̥ænˀs] → [pʰʁ̥ænˀts] (prins 王子)
  2. [klemˀt] → [klempˀt] (glimt 閃光)[2]

德語

[aɪ̯ns] → [aɪ̯nts] (eins 一)

漢語

漢語普通話及口音相近的一些方言中中也有插音現象。比如附著在句子的末尾的語氣助詞「啊」。由於跟前一個音節連讀而受其末尾音素的連音影響,常常發生音變現象。「啊」的音變是一種插音現象。在不同的語音環境中,「啊」的讀音有不同的變化形式。另外「啊」的不同讀音,可用相應的漢字來表示。

  1. 前面音節的末尾音素是a、o、e、i、ü、ê的,讀作「呀」(ya)。
    • 快去找他啊(tāya)!
    • 你去說啊(shuōya)!
    • 今天好熱啊(rèya)!
    • 你可要拿定主意啊(yìya)!
    • 我來買些魚啊(yúya)!
    • 趕緊向他道謝啊(xièya)!
  2. 前面音節的末尾音素是u(包括ao、iao)的,讀作「哇」(wa)。
    • 你在哪裡住啊(zhùwa)?
    • 他人挺好啊(hǎowa)!
    • 口氣可真不小啊(xiǎowa)!
  3. 前面音節的末尾音素是n的,讀作「哪」(na)。
    • 早晨的空氣多清新啊(xīnna)!
    • 多好的人啊(rénna)!
    • 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4. 前面音節的末尾音素是ng的,讀作「啊」(nga)。
    • 這幅圖真漂亮啊(liàngnga)!
    • 注意聽啊(tīngnga)!
    • 最近太忙啊(mángnga)!
  5. 前面音節的末尾音素發音位置是靠前的,讀作「啊」(za);前面音節的末尾發音位置是靠後的,讀作「啊」(ra)。
    • 今天來回幾次啊(cìza)!
    • 你有什麼事啊(shìra)!
    • 你怎麼撕了一地紙啊(zhǐra)!

用漢語拼音拼寫音節時,「啊」仍寫作a,不必寫出音變情況。

歷時現象

瑞典語

當一個共時的語音變化現象普遍被接受,便會形成語音流變。

古瑞典語 現代瑞典語 漢語含義
fughl fågel
sōkn socken
vintr vinter

冰島語

據估,在古冰島語中,/r/可以作為獨立音節。而在現代冰島語中/r/不能作為獨立音節。由此,/u/的插入就發生在其前後輔音之間,/u/的插入可追溯到13世紀晚期。[3]

古冰島語 現代冰島語 漢語含義
dalr dalur 山谷
latr latur 懶的


參考文獻

  1.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中的條目:增音(簡體中文)
  2. ^ Nina Grønnum. Fonetik og Fonologi. Lindhardt og Ringhof. 2013年11月29日: 373. ISBN 9788750040453 (丹麥語). 
  3. ^ Höskuldur Thráinsson. 2017. U-umlaut in Icelandic and Faroese: Survival and death. In Claire Bowern, Laurence Horn & Raffaella Zanuttini (eds.), On looking into words (and beyond), 99–113. Berlin: Language Science Press. http://langsci-press.org/catalog/view/151/622/683-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