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品(?—1653年8月12日(永曆七年七月癸未)[1]),張錦,廣西桂林府靈川縣[2]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李膺品是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進士,獲授武選主事隆武帝繼位後遷任江西道御史何騰蛟招攬高一功李赤心軍隊,他上疏請求以監軍御史到軍前謀求恢復。隆武二年(1646年),他跟從何騰蛟到湘陰,期望於岳州與各將領會面;但諸鎮只是觀望不前,並未成事,他則以戶科給事中宣諭衡州永州,調官吏科。永曆元年(1647年),長沙淪陷,朝廷命令他巡按湖南;章曠到衡州、永州後調守寶慶。二月時,朝廷派使者催促他入衛,跟隨永曆帝奉天靖州柳州、桂林[2]

次年(1648年),李膺品和陳經猷協助何騰蛟、瞿式耜守衛桂林,陞任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撫治永州。當時時朝中大臣結黨而且勢同水火,他卻不跟隨;同年十月調為兵部添注右侍郎。永曆四年(1650年)九月,他以兵部左侍郎、副都御史督興安、靈川義軍,固守全桂林,自行罷官歸鄉。瞿式耜、張同敞邀請他參與謀議,他見廣東局勢孤危,而四、五都形勢險固,可以堅守支援桂林,因此和陳經猷聯合義民守住薄嶺、烏嶺;瞿式耜、張同敞死後,靈東地方依然能守住[3]

永曆六年(1652年),李定國出師奉天,李膺品密啟其桂林空虛,毋需畏懼孔有德。於是李定國乃經西延、大埠襲擊桂林,他也因此功勞得召用為兵部左侍郎。次年(1653年)七月,李定國再次攻打桂林失利,清朝政府以他接近淮東,能和李定國通訊,將為滅亡南明的制肘,就找來奸人嚮導出兵突陷二嶺。他逃入五指山上吊自殺,很多士民也跟從死去。李膺品豪邁有謀略,家世豐厚,國家有難時散盡家產作軍用,歸鄉後窮得無法煮稀飯;後來再次起義,居民都獻出家產出誓死跟從,他的忠義如此感動人心。他的三名兒子在清朝依照他的遺命不去應試,於是沒有顯貴[4]

引用

  1.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本紀第四》:(永曆七年七月)癸未,……靈川四、五都陷,尚書陳經猷、侍郎李膺品死之。
  2. ^ 2.0 2.1 錢海岳《南明史·卷六十·列傳第三十六》:李膺品,字張錦,靈川人。崇禎十六年進士。授武選主事。紹宗立,遷江西道御史。何騰蛟招高、李諸軍,疏請以監軍御史赴軍前謀恢復。隆武二年,從騰蛟赴湘陰,期大會諸將於岳州。諸鎮觀望,不果。已以戶科給事中宣諭衡永。調吏科。永曆元年,長沙陷,命巡按湖南。章曠至衡、永,調守寶慶。二月,遣使趣入衛,從扈奉、靖、柳、桂。
  3. ^ 錢海岳《南明史·卷六十·列傳第三十六》:二年,與陳經猷佐騰蛟、瞿式耜力守全桂林,擢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撫治全永。時朝士黨局相水火,膺品獨無所附麗。二年十月,調兵部添注右侍郎。四年九月,以兵部左侍郎副都御史督興、靈義旅,保固全桂,乞罷歸。式耜、張同敞聘參謀議。膺品見粵局孤危,而四、五都形勢險固,可守以為桂援,遂與經猷結二都義民守薄嶺、烏嶺,均田立約,習武修備。式耜、同敞死,而靈東完髮堅守如故。
  4. ^ 錢海岳《南明史·卷六十·列傳第三十六》:六年,李定國出師奉天,膺品密啟桂林空虛,孔有德不足畏。定國乃繇西延、大埠逕襲桂林。粵西之復,膺品力也。召兵部左侍郎。七年七月,定國再攻桂林,失利去。清以膺品逼近准東,與定國通,為肘腋患,乃購奸人為導,分兵三道,出其不意,突陷二嶺。膺品入五指山,自經死。士民多從死者。膺品豪邁負大畧,家素豐饒,裹糧赴難,盡散家財俸入充軍需。歸後環堵蕭然,不能具饘粥。及再倡義,諸里民均蠲家產出死力以從,其忠義感人心如此。子三,入清遵遺命不應試,後訖無顯者。

參考文獻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本紀第四
  • 錢海岳《南明史》·卷六十·列傳第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