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瑟·麥凱

美國漫畫家和動畫師

澤納斯·溫瑟·麥凱(英語:Zenas Winsor McCay,約1867–71或1869年9月26日—1934年7月26日)是一位美國漫畫家動畫師。他因動畫短片《小尼莫》(1905-14;1924-26)和動畫電影《恐龍葛蒂》(1914)而知名。出於合同的原因,他利用筆名希拉斯創作動畫短片《羅彼特·芬德的夢》。

溫瑟·麥凱
Winsor McCay
溫瑟·麥凱,攝於1906年
出生澤納斯·溫瑟(Zenas Winsor
1867–1871(1869-09-26)1869年9月26日
 美國密西根州春湖鎮英語Spring Lake, Michigan 加拿大(有爭議的)
逝世1934年7月26日1934-07-26[1]
 美國紐約布魯克林[1]
死因腦栓塞
墓地紐約布魯克林常青樹公墓英語Cemetery of the Evergreens
40°41′2.0″N 73°54′4.3″W / 40.683889°N 73.901194°W / 40.683889; -73.901194 (Winsor McCay's resting place)
職業
知名作品
配偶莫德·萊奧諾拉·麥凱
Maude Leonore McCay
1891年結婚—1934年結束)
兒女
父母
  • 羅伯托·麥凱(Robert McKay
  • 珍妮特·麥凱(Janet McKay
簽名

年輕時,麥凱是位創作迅速,多產且技巧上靈活的藝術家。透過製作海報和為一角錢博物館表演,他踏上了職業生涯道路,於1898年開始為報紙和雜誌繪製插圖。1903年,他加入《紐約先驅報》,創作出《小薩米打噴嚏英語Little Sammy Sneeze》和《羅彼特·芬德的夢》等深受人們喜歡的動畫短片。1905年,他的親筆簽名短片《小尼莫》首次登場,這部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奇幻短片描繪了一位小男孩和他的冒險夢。短片證明麥凱強大的畫面感和對色彩和線性透視的掌握。麥凱利用連環畫版面的基本要素做實驗,設計並量好版面尺寸,以擴大衝擊力,加強敘事技巧。麥凱還創作了許多詳細的政治漫畫,也是家喻戶曉的雜技巡演粉筆會談表演者。

麥凱還是動畫先驅。1911年到1921年間他自掏腰包創作了十部動畫電影,其中一些只保留片段。前三部在他的雜耍表演中亮相,其中《恐龍葛蒂》是保留互動節目,麥凱登場給一位受過訓練的恐龍下指令。1915年,麥凱和他的助手為了創作他最雄心勃勃的電影《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1918),花了22個月。電影是針對1918年盧西塔尼亞號德國魚雷擊沉事件英語Sinking of the RMS Lusitania的愛國娛樂作品。盧西塔尼亞沒能享受到跟早期的電影一樣多的商業成功,麥凱後來的電影也只吸引到很少的關注。自從他自1911年來的老闆威廉·赫斯特希望他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政治漫畫中,他的動畫、雜耍和漫畫作品逐漸減少。

在他的繪畫作品中,麥凱大膽誇張的使用線性透視,特別是在細節架構和都市風景上。他利用大量精美的剖面線,讓他的政治漫畫富有質感,將色彩作為《小尼莫》的中心要素。他的漫畫作品影響到幾代漫畫家和插畫家。麥凱動畫的自然主義、平滑度和尺度等技術水準,在20世紀30年代華特·迪士尼故事片登場前無人能及。他還是補間動畫英語inbetweening的先驅,註冊商標循環和其他動畫技術的使用均成為標準。

生平

早年

麥凱的父親羅伯特·麥凱(Robert McKay)和母親珍妮特(Janet)是農民,兩人於1866年1月8日結婚。麥凱的出生記錄沒能保存到現在。他在1910年接受採訪時聲稱他出生於1869年,他的墓碑也刻著這一年。晚年,他告訴朋友他於1871年9月26日生於密西根州春湖鄉英語Spring Lake, Michigan,他們便將這一消息發表在一本雜誌上。1870-1880年謝根州人口普查記錄記載著一個名叫澤納斯·W·麥凱(Zenas W. Mckay)的加拿大人,他於1867年出生。從中沒能找到加拿大人的出生記錄,1893年5月春湖的一場大火也許毀掉了他可能存在的所有美國人出生記錄。《紐約先驅論壇報》刊登他的訃告時寫著:「甚至連麥凱先生也不知道他的確切年紀」。

麥凱育有一子一女:1868年出生的亞瑟和1876年出生的梅。兩人都生於密西根州。羅伯托曾在美國企業家澤納斯·G·溫莎(Zenas G. Winsor)門下當卡車司機,於1870年5月攢夠錢買下一塊土地。1879年到1881年他開了一家雜貨店。1885年,舉家遷往密西根斯坦頓英語Stanton, Michigan,擴充了他持有的土地。他與1887年搬到加拿大的弟弟休(Hugh)在房地產業大展宏圖。

1905年,羅伯托還成了一名公證人,定居於密西根州埃德莫爾 (密西根州),自那時起將他的姓氏拼寫從「McKay」改為「McCay」。他的兒子曾談到這個改變的故事。

我畫畫根本停不下來。
— 溫瑟·麥凱[2]

提出麥凱的中間名溫瑟,大家都想到是他。年紀小小,麥凱就顯露出畫畫的天賦。據家人回憶,麥凱第一幅畫是畫春湖遭遇幾場火災襲擊後的景象,當時他拿起一根釘,就著窗玻璃刻下火場的樣貌。之後沉迷於繪畫,所見之物手到擒來,年紀輕輕就能拿捏到細節和準確性。就算是從沒畫過的東西,他都能憑記憶準確畫出,稱之為「記憶速寫」。然而父親不太重視兒子的藝術天賦,讓他去密西根州伊普西蘭蒂克利里商學院英語Cleary University讀書。然而麥凱經常翹課,還吹噓自己搭火車去底特律,到奇幻樂園(Wonderland)和角錢博物館英語dime museum伊甸園英語Eden Musée展露繪畫技能,給人畫肖像畫,一張25美分,自己拿一半[3]

隨著自身關注度與日俱增,麥凱的繪畫天賦也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東密西根大學的地理和繪畫教授約翰·古迪遜(John Goodison)提出私下裡給麥凱上美術課,麥凱欣然接受。課程非常實用,強調運用觀察能力學習幾何透視畫法[4]。曾當過花窗玻璃繪畫師的古迪遜影響了麥凱對色彩的應用。麥凱學會在黑板上練習速寫,獲得藝術家前輩的讚賞[5]

1889-1903年:職業生涯早期

1889年,麥凱時不時和朋友芒特·圖弗斯(Mort Touvers)前往芝加哥[6],之後在當地生活了兩年[7]。麥凱與同住一寄宿公寓的畫家朱爾斯·蓋林英語Jules Guérin (artist)交流藝術技巧,為國家油畫雕刻公司(National Printing and Engraving Company)創作了許多油畫海報和宣傳冊子[8]

 
麥凱職業生涯早期創作的社論漫畫(1899年)。

1891年,麥凱搬到辛辛那提,為美分博物館創作大量作品[6],晚上住在工作單位附近的寄宿公寓。其中有九年時間為科爾與米德爾頓角錢博物館(Kohl & Middleton Dime Museum)[a]創作海報等廣告[6],還有藤街英語Vine Street, Cincinnati的赫克與艾佛利家庭劇院(Heck and Avery's Family Theater ,1896年)、艾佛利新角錢博物館(Avery's New Dime Museum,1898年)和威爾·S·赫克世界大觀與劇院(Will S. Heck's Wonder World and Theater,1899年)[9]。1896年,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維泰放映機英語Vitascope在博物館演示,這或許是麥凱第一次接觸電影這種新型媒介[10]。他還給莫頓教授的平版印刷公司工作。麥凱快速準確畫畫的能力吸引大眾關注,經常在公眾面前畫油畫[11]

在科爾與米德爾頓博物館的第一年,麥凱畫畫的時候被莫德·利奧諾爾·杜福爾吸引住,當時杜福爾和妹妹前來觀展。麥凱衝進工作間,換上一套定製的西裝,在14歲的莫德面前介紹自己[12]。不久後,兩人私奔肯塔基州卡溫頓[13]

麥凱又開始為《辛辛那提商業論壇報英語Cincinnati Commercial Tribune》工作,在美術間主管約瑟夫·亞歷山大(Joseph Alexander)的教導下,學習用沾水筆畫畫。1898年,麥凱全職為報社工作[14]。他在為報紙創作的許多繪畫中大膽運用透視法,展示細線法英語Hatching功力。不久後當自由職業者,兼為幽默雜誌《生活》畫畫[15]

1900年,麥凱加入薪水更高的《辛辛那提問詢報英語The Cincinnati Enquirer》,產出海量作品,同時兼任報道工作,成為藝術部主管。在新藝術運動風格影響下,麥凱開始用粗細線條表示深度,在筆下人物的周圍使用粗線條,以此作為作品的一大標誌[16]

1903-1911年:連環畫

 
尼莫帶床散步。載於1908年7月26日發行的《小尼莫在斯林伯蘭》。

1903年1月到11月,麥凱為《問詢報》創作喬治·倫道夫·切斯特英語George Randolph Chester詩歌《費利克斯·菲德爾叢林小鬼傳說》(A Tale of the Jungle Imps by Felix Fiddle)的首發改編漫畫[17]。最後兩期付梓前,麥凱搬到紐約,為小詹姆斯·戈登·本內特英語James Gordon Bennett, Jr.的《紐約先鋒報英語New York Herald》工作,最初畫插畫及社論漫畫[18],與在報社創作《剋星布朗英語Buster Brown》的漫畫先驅理察·奧特考特英語Richard F. Outcault合作。兩人後來爆發矛盾,使得奧特考特離開《先鋒報》,回到老東家威廉·赫斯特的《紐約新聞報[19]

麥凱的首部連載漫畫《好好先生》(Mr. Goodenough)1904年1月21日在《晚間電報英語The Telegram (Herkimer)》首發。漫畫主要內容為久坐不動的億萬富翁想方設法動起來,結果令人尷尬不已。麥凱首部以兒童為主角的漫畫《妹妹的漂亮小妹妹》(Sister's Little Sister's Beau)以4月發布,僅一期;首部有色漫畫《Phurious Phinish of Phoolish Philipe's Phunny Phrolics》5月亮相《先鋒報》周末副刊[20]

 
小薩米打噴嚏英語Little Sammy Sneeze》,1905年9月24日發行。

麥凱首部廣為人知的連環畫是《小薩米打噴嚏英語Little Sammy Sneeze》。漫畫以逐格形式展示小男孩薩米打噴嚏造成災難性後果,招來別人懲罰,或是被受影響的人追。作品於1904年7月首發,1906年12月結束[20]。 麥凱連載時間最長的漫畫《羅彼特·芬德的夢》1904年9月亮相《晚間電報》,面向成人讀者[21],無常設角色。作品中的角色會做有趣或時不時嚇人的夢,最終在最後一格醒來,咒罵前天晚上吃的威爾斯乾酪害他們做夢[22]。《羅彼特·芬德的夢》大獲好評,之後在1905年由出版商弗雷德里克·A·斯托克斯英語Frederick A. Stokes發行單行本。作品還被埃德溫·斯坦頓·波特改編成電影,但為舞台打造「喜劇歌劇或音樂盛會」的計劃未能成行[21]。根據《晚間電報》(Evening Telegram)的合約,麥凱不得在作品中使用真名,故在《羅彼特·芬德的夢》中以筆名「希拉斯」(Silas)做署名[23]

1905年,麥凱夫婦搬到紐約曼哈頓,住址靠近《先驅報》辦公室,而在這之前,他住在長島的濱海度假村羊頭灣英語Sheepshead Bay, Brooklyn。從羊頭灣通勤到《先驅報》辦公室需要一個小時,儘管如此,夫婦倆還是覺得這個地方適合小孩成長。他們住過很多地方,最終在沃希斯大道1901號(1901 Voorhies Avenue)的三層民房中定居,這也是麥凱餘生的居所[24]。隨著自身名氣不斷積累,雇主批准他更為頻繁地在家裡的工作室上班[25]

 
麥凱最為成功的連載漫畫《小尼莫》,1907年9月9日出版

每天製作插畫及社論漫畫的同時,麥凱又在1905年啟動了三部連載漫畫。1月,他啟動《飢餓的亨麗埃塔的故事》(The Story of Hungry Henrietta),當中主人公每個禮拜明顯變老,不斷強迫自己進食,以此取代渴望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愛[26]。另一部署名希拉斯的《晚間電報》連載漫畫《邦尼先生的朝聖之路》(A Pilgrim's Progress by Mister Bunion[27]於1905年6月首發,1909年5月結束[28]。每期故事講述邦尼先生想方設法擺脫貼有「Dull Care」標籤的手提箱[27]

麥凱從《羅彼特·芬德的夢》中獲得靈感,想到取悅小讀者的主意[29],1905年10月在《先驅報》首發全頁周日漫畫英語Sunday comics小尼莫在斯林伯蘭[30]。該作品被譽為麥凱的傑作[31],講述小主人公每個禮拜做著美好的夢,直至最後醒來[32]。小尼莫的原型是麥凱的兒子羅伯特[33]。麥凱還試驗了漫畫版的許多正式概念,創造性運用時間和節奏、畫格的大小和形狀、視覺、建築及其他細節[32]。當時《先驅報》的彩色印刷質量是所有報紙中最高的,採用本戴點處理英語Ben-Day dots[27],同時麥凱精心調配色彩方案,讓印表機精準呈現《小尼莫》版面的色彩[34]

1906年4月,經理人弗雷德里克·弗里曼·普洛克托英語Frederick Freeman Proctor接觸麥凱,讓他能在歌舞雜耍表演馬戲團表演粉筆獨角戲英語chalk talk[35]。在15分鐘的表演中,麥凱伴隨著現場樂隊演奏《羅彼特·芬德的夢》的歌曲,為現場觀眾繪製25幅簡筆畫,每周賺到500美金[36]。在《人的七個時期》表演中,他用兩張臉展示人類容顏的衰老過程[37]。麥凱的首場粉筆演出是在1906年6月11日,當時演員W·C·菲爾德斯英語W. C. Fields也前來助興[36]。廣受好評之下,麥凱於1907年展開巡迴演出[38],同時趁著在酒店客房或後台的工夫趕製漫畫及插畫[39]

 
1907年《小尼莫》音樂舞台劇的宣傳海報。演出成本貴得離譜。

將《小尼莫》改編成舞台劇的計劃早在1905年出現,但歷經多次嘗試都沒有成功。1907年中,馬庫斯·克勞英語Marcus KlawA·L.·埃爾蘭根英語A. L. Erlanger宣布以10萬美元的高昂成本製作《小尼莫》演出,由維克多·赫伯特英語Victor Herbert配樂[40]哈里·B·史密斯英語Harry B. Smith作詞[40],侏儒加布里埃爾·威格爾(Gabriel Weigel)扮演尼莫、約瑟夫·考索恩英語Joseph Cawthorn扮演菲爾醫生、比利·B·范英語Billy B. Van扮演冒失鬼[41]。演出巡演了兩個季度,獲得不俗的口碑,其中紐約站門票全部售罄[42]。每到一個城市演出,麥凱就會奉上雜耍表演。後來基斯英語Benjamin Franklin Keith馬戲團[b]拒絕麥凱在沒有新戲的情況下到波士頓表演,麥凱隨即跳槽到威廉·莫里斯馬戲團,每周加薪100美元[43]。在幾個城市的表演中,麥凱讓小兒子上台表演,坐在台上的小王座上打扮成尼莫[44]

在即興表演中,考索恩創造了名叫「Whiffenpoof英語Whiffenpoof」的神秘生物,其名稱在公眾中十分流行,後來成為金曲和演唱組合英語The Whiffenpoofs的名字[41]。演出儘管非常成功,但因為缺乏投資、成本過大[43],最終在1910年12月結束[44]

在為《先驅報》創作的最後一部漫畫《可憐人傑克》(Poor Jake)中,麥凱展示了自己的社會意識。故事主人公傑克是個寡言少語的工人,為剝削他的上校和斯托太太(Mrs. Stall)做著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漫畫於1909年到1911年春連載[45]

1910年初,麥凱接到去歐洲表演雜耍的邀請。麥凱請求《先驅報》批准,但後來沒能成行,只能留在美國東部表演,直到1917年他宣布退出。傳記作家約翰·坎梅克英語John Canemaker推測麥凱去歐洲的計劃是被《先驅報》斃掉了,而這件事讓他日漸不滿《先驅報》。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麥凱開始不信任大公司,這從《小尼莫》的故事路線英語story arc中可以看出,當中小尼莫造訪火星的計劃被貪婪的商業巨頭壓下[46]

1911-1921年:動畫

麥凱最滿意自己的動畫作品[47]。1911年到1921年間,麥凱共完成10部動畫電影[48],還有三部籌備中的電影[49]

 
麥凱在《小尼莫》中的客串鏡頭。

看到兒子帶回家的手翻書[50] ,麥凱靈機一動,「想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卡通製作成電影」。後來麥凱被譽為「動畫片製作第一人」,儘管有詹姆斯·斯圖爾特·布萊克頓埃米爾·科爾英語Émile Cohl等前人在先[51]。製作第一部動畫短片的時候,麥凱在米紙上畫了4000幅畫,以小尼莫為主角。這些畫在布萊克頓的監督下,由維塔格工作室英語Vitagraph Studios拍攝。影片開頭和結尾各有實景演出場景,其中麥凱和報社的同事賭自己一個月內能讓4000幅畫動起來。另外還有漫畫家喬治·麥克馬納斯英語George McManus和演員約翰·邦尼的鏡頭[52]。1911年4月8日,《小尼莫》在影院上映,四天後在麥凱的雜耍表演中放映[52]。不俗的口碑激發他手動給原本黑白的每一幀畫面上色[53]

 
1912年上映的《蚊子是怎麼生活的》改編自《羅彼特·芬德的夢》1909年6月5日期。

在金錢問題[54]及創作自由問題的影響下,麥凱對《先驅報》愈發不滿[47],於1911年春天跳槽到赫拉斯的《紐約新聞報》,並保留了「小尼莫」這個角色。麥凱成功告贏《先驅報》[54],保留角色的使用權[55],以此打造《夢想之地》(In the Land of Wonderful Dreams)。《先驅報》之後想找另一位漫畫家繼續原來的故事,但沒有找到[54]

同年5月,麥凱開始製作下一部動畫《蚊子是怎麼生活的[54],內容出自《羅彼特·芬德的夢》1909年6月5日期[56]。影片講述躺在床上的男子想盡辦法讓大蚊子不要吸自己的血,結果沒有成功,倒是蚊子因為吸得太多爆炸了[57]。作品立足於自然規律,蚊子沒有像氣球那樣膨脹,而是每吸一口血肚子都會根據身體結構膨脹[58]。影片於1912年1月完工[54],同年春季和夏季巡演[56]

 
恐龍葛蒂》(1913年)是麥凱雜耍表演的互動環節。

1914年2月,《恐龍葛蒂》在麥凱的雜耍表演中演出。麥凱在開頭介紹葛蒂是「唯一一頭被囚禁的恐龍」[59],用鞭子抽打這頭動畫化的野獸[59]。葛蒂似乎聽命於麥凱,向觀眾磕頭,吃著樹葉和大石頭,有時也會鬧脾氣,被麥凱訓斥的時候還會哭。為了安撫她,麥凱把口袋裡的紙板蘋果道具扔給她,此時屏幕也出現了蘋果的動畫[60]。到了最後,麥凱走下舞台,以動畫形式出現在影片中,牽著葛蒂離去[61]。製片人威廉·福斯的「票房觀察」(Box Office Attractions)買下《葛蒂》改版的發行權,在常規電影院放映。改版的前言採用實景畫面,互動環節改用字幕卡英語intertitle展示[62]

《葛蒂》是麥凱第一部背景詳細的動畫片[55]。麥凱先畫出前景中的角色,再有美術生鄰居約翰·A·菲茨西蒙斯(John A. Fitzsimmons)補上背景[63]。麥凱開創補幀英語inbetweening系統「麥凱分鏡系統」("McCay Split System"),先畫出大概的身姿或位置,之後補上中間的幀。這樣一來,作品的乏味感有所減輕,動作的卡點也會改進。麥凱拒絕給系統申請專利[64],結果在1914年與動畫師約翰·魯道夫·布雷英語John Randolph Bray打了一場官司[65],後者利用這一點拿麥凱的技術申請專利,包括上色參照標誌英語Printing registration的用法、追蹤用紙、妙透鏡英語Mutoscope動作閱覽機和用來[傳統動畫|複印重複動作]]的圖紙[66]。麥凱起初輸掉官司,後來反訴,事後從布雷手中收到授權使用這些技術的版稅[67]

 
赫斯特向麥凱施壓,要求他放棄漫畫和報社以外的工作,專注畫社論漫畫。圖為1917年的《他的最佳顧客》("His Best Customer")。

赫斯特對麥凱報紙作品的質量感到失望。麥凱有一次表演雜耍,赫斯特沒有聯繫上他,一氣之下撤下麥凱劇場表演的廣告[68]。編輯亞瑟·布里斯班英語Arthur Brisbane跟老闆說他是「嚴肅畫家,不是漫畫畫家」[69],正計劃放棄連環畫作品,專注創作社論漫畫[69]。赫斯特向麥凱的經紀人施壓,其他他們少給麥凱安排雜耍表演,麥凱在誘使下跟赫斯特簽訂合約,只能偶爾[70]在大紐約地區表演[62]。1917年2月,赫斯特讓麥凱完全放棄雜耍及其他地方的有償工作,偶爾批准他表演特定的節目。為了補償損失掉的收入,麥凱給他加薪[71]

麥凱每天要到《美國人報》的大樓報道,和幽默作家亞瑟·「蟲子」·貝爾英語Arthur "Bugs" Baer和體育漫畫家喬·麥格克(Joe McGurk)共用九樓的一個辦公室[72],平日裡負責給亞瑟·布里斯班(Arthur Brisbane)的社論做插話,布里斯班則時不時把麥凱的畫連同修改說明寄回[73]。麥凱作品的質量時不時受個人對任務主題的興趣及生活經歷影響[74],也受自己同不同意用插畫展現個人情緒制約[75]。例如,1914年3月,麥凱捲入正打算和丈夫離婚的蘭姆金夫人(Mrs. Lambkin)的敲詐陰謀,對方說麥凱的妻子莫德覬覦著她的丈夫。考慮到麥凱的名氣相當大,這樣的報道很可能會在報紙上出現,蘭姆金夫人和丈夫向麥凱索要1000美金封口費。麥凱不相信她的指控,並在蘭姆金夫人離婚案的庭審中作證,不僅徹底粉碎了敲詐陰謀,也讓兩人無法離婚[76]

1915年12月,赫斯特成立動畫製片廠國際電影服務英語International Film Service,讓手下的漫畫師負責製作電影。麥凱最初也在他們的名單中,但從未親自給製片廠創作作品,製片廠也沒用過他的作品。麥凱十分滿足自己的獨立創作。1916年,《恐龍葛蒂》續集《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上映。影片不是以往的奇幻作品,而是真實詳細地還原了1915年英國皇家郵輪盧西塔尼亞號英國皇家郵輪盧西塔尼亞號沉沒事件英語德军鱼雷击中沉没的事件。事件共造成1198人遇難,當中有128名美國人,成為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American entry into World War I的導火索[77]

1917年10月13日,麥凱的女兒瑪麗昂嫁給大18歲的軍人雷蒙德·T·莫尼茲(Raymond T. Moniz)[78],1918年7月16日生下麥凱第一個外孫雷·溫沙·莫尼茲(Ray Winsor Moniz)[78]。一戰期間,莫尼茲和麥凱的兒子羅伯特受國家徵召入伍[78]

 
1918年的《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採用2.5萬幅插話,耗時兩年製作,是麥凱第一部賽璐珞膠片英語cel電影。

《盧西塔尼亞號》由麥凱自行出資製作,耗時近兩年完成[79]。在約翰·菲茨西蒙斯(John Fitzsimmons)和辛辛那提漫畫家威廉·阿普索普·「阿普」·亞當斯(William Apthorp "Ap" Adams)的協助下,麥凱自己在家用白色和黑色的印度墨水醋酸纖維素(又稱賽璐珞膠片英語cel)上畫畫[80],是麥凱第一部賽璐珞影片[79]。賽璐珞技術由厄爾·赫德英語Earl Hurd申請專利,原理是在一層或以上的膠片描繪動態畫面,之後覆蓋到靜態背景上,減輕動畫師重複繪製靜態圖片的乏味感,也減少工作量[81]。之後麥凱讓維塔格工作室拍攝這些膠片[80]。影片採用寫實風格,運用了許多真人電影無法用到的戲劇化鏡頭角度[82]。影片於1918年7月20日由寶珠製片(Jewel Productions)發行,宣傳海報稱其為「無與倫比的電影」,而影片本身也叫麥凱是「動漫電影的創始人和發明者」[79],因2.5張畫的繪畫量引人關注[83]。然而影片沒能讓麥凱的投資獲得大量回報,劇院上映數年的純收益才8萬美元[79]

麥凱此後繼續用賽璐珞製作動畫電影。到1921年,麥凱完成六部作品,其中三部作品未在商業渠道發行,僅剩些殘片留存,包括《半人馬》(The Centaurs)、《冒失鬼的馬戲團》(Flip's Circus)和《葛蒂旅行記》(Gertie on Tour)。三部發行作品改編自《羅彼特·芬德的夢》,一部是講小昆蟲和其他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行動物在舞台表演的《小蟲雜耍》(Bug Vaudeville),一部是講不知飽腹的生物大量繁殖、威脅著整座城市的《寵物》(The Pet,與《金剛》類似),一部是講男子給自己的房子裝上翅膀,用來躲避追債人的《會飛的房子》(The Flying House)。外界認為最後一部作品作品由麥凱的小兒子羅伯特製作,但坎梅克認為第一次嘗試的動畫師不可能製作出如此完美的動畫[84]

1921-1934年:職業生涯後期

1921年,在哈雷斯特了解到自己創作動畫的時間多過給他報紙畫插畫的影響下,麥凱從此放棄動畫事業[85],留下與《叢林小鬼》畫家喬治·倫道夫·切斯特的合作項目、音樂電影《農莊樂隊》(The Barnyard Band)及一部講述美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電影沒有完成[86]

 
Editorial cartoon "Oblivion's Cave—Step Right In, Please" (March 19, 1922)

1921年4月9日,麥凱的兒子羅伯特與特蕾莎·「泰達」·蒙喬森(Theresa "Tedda" Munchausen)喜結連理,老父親特地買下附近一家房子送給他們。婚後兩人育有兩個孩子,一個是1922年出生的珍妮特(Janet,取自奶奶的名字),一個是1928年出生的羅伯特[87]。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羅伯特患上爆炸性精神異常英語shell shock[88],戰後畫畫技術大不如前。老父親特地給他安排一些畫漫畫的工作,又在自己創作一些社論漫畫中署上兒子的名字,給他加油打氣[89]。1924年,羅伯特以《瘋狂遐想》(Rabid Reveries)之名重啟《羅彼特·芬德的夢》[90]

1922年,麥凱重新給基斯的馬戲團表演雜耍,1924年初在拳擊題材電影《銀色大道英語The Great White Way (1924 film)》中客串了報社戲份的一個角色[89]

1924年5月,麥凱與哈雷斯特的報社約滿,未收到約定好的5000美元補償費[91]。隨後回歸《先驅論壇報》,同年8月重啟《小尼莫》連載[92]。新版展現了原來的精湛技術,但畫格布局維持不變。在故事中,小尼莫扮演了更為被動的角色,劇情與舊版不連貫[93]。由於無法吸引讀者關注,新版連載於1926年12月結束[92]。在哈雷斯特報社高管的不斷遊說下,麥凱於1927年重返《美國人報》,接手之前一直頂替他的梅爾·康明英語Mel Cummin[93]。眼見小尼莫的名氣已大不如前,《先驅論壇報》以1美元的價格將新版的所有版權轉售給麥凱[94]

 
In 1927, McCay expressed his disappointment at the state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y at a dinner in his honor, where he was introduced by Max Fleischer英語Max Fleischer (pictured).

1927年,麥凱到紐約出席紀念他的晚餐。酒過三巡,麥凱在他人介紹下認識了動畫師馬克斯·弗萊舍英語Max Fleischer。面對圍過來的一群動畫師,麥凱給出一些技術性建議,但又覺得這些人沒能提起他的興趣,於是斥責起他們:「我一直認為,動畫是一門藝術。但就我所見,你們這些人完全把他當成一門生意了。沒有藝術,只剩生意,真是晦氣[95]!」9月,麥凱亮相WNAC英語WRKO電台的節目,11月2日接受《晚報英語The News Journal》「女性時刻」(Woman's Hour)欄目弗蘭克·克雷文英語Frank Craven專訪。在兩場採訪中,麥凱對動畫產業的現狀表示不滿[96]

1929年,美國菸草公司的一位高管找到麥凱,希望他能做一些廣告,報酬會「超過他一年的薪水」。然而布里斯班拒絕了邀約,表示麥凱有約在身,不方便接外面的工作。之後這名高管闖入布里斯班的辦公室,威脅著不再給《美國人報》廣告費,布里斯班這才提供了一份書面授權,批准這項工作.[97]

1932年,在一次被麥凱稱為畢生「最瘋狂的旅程」中,哈雷斯特的兒子小威廉·倫道夫·赫斯特載著他以85英里每小時(137公里每小時)的時速闖進了林白小鷹綁架案的現場。就在兩個小時前,案件才被人向警方通報,兩人趁現場還沒有圍封前採訪了聚集的警方,麥凱還畫下了案發現場、工作人員、綁匪所用梯子的草圖,其中梯子是他獲得批准後湊上去看的[98]

麥凱一生幾乎沒有什麼病痛。1934年7月26日,麥凱跟妻子說自己頭痛得很厲害。令他感到害怕的是,他用來畫畫右手臂使不上勁了。最終麥凱失去意識,在下午晚些時候確認死亡,死時妻兒與女婿陪伴在側[99],死亡原因是腦栓塞[100]。報社同事、哈雷斯特父子、插畫家協會英語Society of Illustrators等出席了在他家舉行的共濟會葬禮英語Masonic funeral[101],之後他葬在布魯克林常青樹公墓英語Cemetery of the Evergreens的家族墓地中[102]

麥凱去世後,布里斯班聘請梅爾·康明接受[101]。由於生活方式奢侈,麥凱留下的財產並沒有周圍人想的那麼多。到1940年代初,莫德花光了麥凱李旭愛的遺產,賣掉了沃希斯大道的房子。1949年3月2日心臟病去世的時候,莫德與女兒和女婿生活在一起[101]。兒子羅伯特也是肆意揮霍麥凱的遺產,而且在藝術上的造詣也遠不如父親。羅伯特曾在哈雷斯特的報社工作過一段時間,之後到迪士尼工作室面試不成功,最終在奧德堡英語Fort Ord培訓輔助/特勤(Training Aids/Special Services)插畫師的職務[103]

個人生活

儘管私底下拘謹內斂,麥凱是一位極具魅力的演員,擅長推銷自己[104],而且有幾段畢生維繫的友誼[10]。麥凱經常會小酌幾杯,只為表達同志情懷,不為對喝酒的喜愛[105]。除了喝酒,麥凱還抽香菸和雪茄,這讓他的妻子感到懊惱[106]。麥凱自學鋼琴[106],非常喜歡讀詩歌、戲劇和小說,欣賞威廉·巴特勒·葉芝的作品,也熟讀珀西·比希·雪萊約翰·濟慈的詩歌,聖經和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句更是張口就來[105]

麥凱身高近5英尺(150公分),幾乎與妻子一樣高,所以經常覺得氣場被她蓋過[107]。他的妻子是加拿大法裔馬車畫家約翰·笛福(John Dufour)的小女兒莫德·萊奧諾爾·笛福(Maude Leonore Dufour),而笛福有兩個姐姐[12]。夫妻倆相差十年[12],而莫德結婚只有14歲[108]。傳記作家凱梅克認為這一點或許能解釋麥凱的出生日期為何不準確,因為就算是麥凱自己也會報一個比實際上更年輕的年齡,這樣一來就可以解釋自己為何要娶一個十來歲的少女。而莫德很在乎年齡的事情,寧願孫輩叫她「奶奶」(Nan)而不是「祖母」(Grandma),而且年長的時候會去染頭髮[13]。和當時許多人一樣,麥凱夫婦也扮演了已婚夫妻應有的傳統角色:丈夫麥凱負責養家餬口,莫德負責照料家務,雙方與對方家人相處融洽[106]

 
McCay's son Robert英語Bob McCay, posing as Little Nemo in 1908

夫婦倆的大兒子羅伯特·溫瑟英語Bob McCay於1896年6月21日出生,小女兒瑪麗恩·伊莉莎白(Marion Elizabeth)於1897年8月22日出生[14]。麥凱據說和兩個孩子相處融洽,管教的事情則交由嚴厲的母親負責[106]。瑪麗恩覺得母親很霸道,認為她更愛哥哥,所以和父親的關係更為密切,經常和他一起出現在公眾場合[106]。羅伯特崇拜父親,日後成為了像他一樣的畫家,對自己成為小尼莫的原型也是非常的驕傲[109]

麥凱一家生活奢侈。麥凱不喜歡自己開車,於是專門雇了一個人開車,同時給自己當保鏢,考慮到麥凱當時為哈雷斯特報社創作的社論漫畫招來一些恐嚇信;莫德則每天坐豪華轎車,與其他有錢人家的妻子在布魯克林市區英語downtown Brooklyn的高檔商場購物。莫德經常向丈夫發牢騷,但丈夫甚少理會[110]

由於麥凱沒有展現出明顯的政治立場,外界對他是否同情自己創作的社論漫畫中的觀點留有爭議[111]。至於宗教信仰方面,麥凱是不可知論者,相信轉世。他也是共濟會成員,可能早在芝加哥的時候就已經加入。麥凱的父親也是共濟會成員,其1915年的葬禮就是完全按照共濟會的儀式來辦,由他加入的安大略省伍德斯托克密西根州埃德莫爾共濟會所安排。麥凱的母親經常來布魯克林探望,還曾經出席《小尼莫》的費城首映禮,最終於1927年在埃德莫爾去世[70][70]。大哥亞瑟於1898年3月7日入住密西根州特拉弗斯城,1946年6月15日因支氣管肺炎英語bronchopneumonia動脈硬化病逝,生前家人從未過來看望。亞瑟從來沒有和兩個孩子說過哥哥和姐姐的事情,所以他們一直不知道[112]。亞瑟的姐姐於1910年去世[47]

遺產

據說第一個從原始粘液演變出的生物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第二個是變形蟲,because after McCay's animation it took his followers nearly twenty years to find out how he did it. The two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animation are Winsor McCay and Walt Disney, and I'm not sure which should go first.
—Animator Chuck Jones[113]

In 1937, McCay's son Robert attempted to carry on his father's legacy by reviving Little Nemo. Comic book packager Harry "A" Chesler英語Harry "A" Chesler's syndicate announced a Sunday and daily Nemo strip, credited to "Winsor McCay Jr." Robert also drew a comic book version for Chesler called Nemo in Adventureland starring grown-up versions of Nemo and the Princess. Neither project lasted long.[114] In 1947, Robert and fabric salesman Irving Mendelsohn organized the McCay Feature Syndicate, Inc. to revive the original Nemo strip from McCay's original art, modified to fit the size of modern newspaper pages. This revival also did not last.[115]

McCay's drawing for the Little Nemo strip running October 14, 1906, i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McCay's original artwork has been poorly preserved.[116] McCay insisted on having his originals returned to him, and a large collection that survived him was destroyed in a fire in the late 1930s. His wife was unsure how to handle the surviving pieces, so his son took on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oved the collection to his own house.[114] The family sold off some of the artwork when they were in need of cash. Responsibility for it passed to Mendelsohn, then later to daughter Marion. By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most of McCay's surviving artwork remained in family hands.[117]

McCay destroyed many of his original cans of film to create more storage space. Of what film he kept, much has not survived, as it was photographed on 35mm nitrate film, which decomposes and is highly flammable. Mendelsohn's son and a friend, both young animators, discovered the film in Mendelsohn's possession in 1947 and rescued what they could. In some cases, such as The Centaurs, only fragments could be saved. A negative英語negative (photography) and incomplete positive was discovered of Performing Animals, a film of animals playing instruments that may have been intended for McCay's vaudeville act; it was deemed unsalvageable and destroyed.[118]

In 1966, cartoonist Woody Gelman英語Woody Gelman discovered the original artwork for many Little Nemo strips at a cartoon studio where McCay's son Robert had worked. Many of the recovered originals were displayed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under the direction of curator A. Hyatt Mayor英語A. Hyatt Mayor. In 1973, Gelman published a collection of Little Nemo strips in Italy.[119] His collection of McCay originals is preserved at the Billy Ireland Cartoon Library & Museum英語Billy Ireland Cartoon Library & Museum at Ohio State University.[120]

 
Walt Disney acknowledged his debt to McCay's example.

McCay's work, grounded solidly in his understanding of realistic perspective, presaged the techniques featured in Walt Disney's feature films.[5] Disney paid tribute to McCay in 1955 on an episode of Disneyland英語Walt Disney anthology television series. The episode, "The Story of Animated Drawing", gave a history of animation, and dramatized McCay's vaudeville act with Gertie. Robert was invited to the Disney studios as a consultant on the episode, where Disney told him, "Bob, all this should be your father's".[121]

Animator and McCay biographer John Canemaker produced a film in 1974 called Remembering Winsor McCay, narrated by McCay's animation assistant John Fitzsimmons. Canemaker helped coordinate the first retrospective of McCay's films at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ilm Festival in 1975 in New York, which led to a film show at the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in winter 1975–76.[121] Canemaker also wrote a biography in 1987 called Winsor McCay: His Life and Art. In 2005, a revised and expanded version of the biography was released, which comics scholar Jeet Heer called "far and away the most scholarly and intelligent biography ever written about an American cartoonist".[116] Animation scholar Paul Wells stated, "McCay's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animation cannot be understated".[122] Film critic Richard Eder英語Richard Eder lamented that as an animation pioneer McCay was not able to reach the potential suggested by his work. Eder compared McCay to the Italian primitives英語Italian primitives of the early Renaissance, highly skilled "in the limited techniques they could command".[95] Heer wrote that McCay's strength was in his visuals, but that his writing and characters were weak.[116]

 
Mural of a Little Nemo in Slumberland comic in downtown Cincinnati, Ohio

Italian filmmaker Federico Fellini read Little Nemo in the children's magazine Il corriere dei piccoli英語Corriere dei Piccoli, and the strip was a "powerful influence" on the filmmaker, according to Fellini biographer Peter Bondanella英語Peter Bondanella.[123] Comics historian R. C. Harvey英語R. C. Harvey has called McCay "the first original genius of the comic strip medium" and in animation. Harvey said that McCay's contemporaries lacked the skill to continue with his innovations, so that they were lef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rediscover and build upon.[32]

McCay's work has inspired cartoonists from Carl Barks[124] to Art Spiegelman英語Art Spiegelman.[125] Robert Crumb called McCay a "genius" and one of his favorite cartoonists. Art Spiegelman英語Art Spiegelman's 1974 "Real Dream" strip was partially inspired by Rarebit Fiend,[126] and his In the Shadow of No Towers英語In the Shadow of No Towers in 2004 appropriated some of McCay's imagery, and included a page of Little Nemo in its appendix.[116] Maurice Sendak's children's book In the Night Kitchen英語In the Night Kitchen (1970) was an homage to McCay's work,[127] as was Rick Veitch英語Rick Veitch' comic book series Roarin' Rick's Rarebit Fiends (1994–96).[128] Kim Deitch英語Kim Deitch and Simon Deitch's graphic novel The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英語The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comics) revolved around a character named Winsor Newton,[c] based on an aged McCay.[129] Cartoonist Berke Breathed英語Berke Breathed lamented that the conditions of newspaper cartooning had devolved to such a degree since McCay's time that, had he worked later in the century, he would not have been allotted space sufficient for his expansive full-page fantasies.[130]

 
Sigmund Freud's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1914) contained a comic strip by Nándor Honti that resembled McCay's work.

As Sigmund Freud's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first appeared in print in 1899, McCay's major dream strips work have invited speculation of a Freudian influence. "A French Nurse's Dream", a comic strip by the Hungarian artist Nándor Honti that appeared in Freud's book edition in 1914, strongly resembles the work of McCay in its theme,[131] pacing, Art Nouveau style, and closing panel of the dreamer awakening in bed. Howeve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Freud's book was not published until 1913.[132]

The Winsor McCay Award英語Winsor McCay Award was established in 1972 to recognize individuals for lifetime or career contributions in animation, and is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Annie Awards.[133] The Hammer Museum英語Hammer Museum in Los Angeles devoted a room to McCay's work as part of the Masters of American Comics exhibit in 2005.[116] German publisher Taschen published a complete, boxed, full-size edition of Little Nemo in two volumes in 2014 entitled The Complete Little Nemo.[134]

The American astronomer Roy A. Tucker英語Roy A. Tucker named the asteroid 113461 after McCay in 2002.[135]

作品

風格

連環畫

溫瑟·麥凱連環畫作品
名稱 首發日期 結束日期 注釋
《費利克斯·菲德爾叢林惡魔傳說》[17] 1903/1/11[17] 1903/11/9[17]
《好好先生》[20] 1904/1/21[20] 1904/3/4[20]
《姐姐妹妹的小情人》[20] 1904/4/24[20] 1904/4/24[20]
《福利什·菲利普的菲利斯·費尼神的房尼·房勒斯》[20] 1904/5/28[20] 1904/5/28[20]
小薩米的噴嚏英語Little Sammy Sneeze[20] 1904/7/24[20] 1906/12/9[20]
羅彼特·芬德的夢[21] 1904/9/10[21] 1911/6/25[21]
1913/1/19[21] 1913/8/3[21]
《飢餓的亨麗埃塔》[26] 1905/1/8[26] 1905/7/16[26]
《布利安先生的朝聖之旅》[138] 1905/6/26[139] 1909/5/4[140]
  • 亮相於《紐約晚間電訊報》[138]
小尼莫夢鄉歷險記英語Little Nemo in Slumberland[30] 1905/10/15[30] 1911/7/23[30]
  • 1911–14年題為《夢幻大地上》(In the Land of Wonderful Dreams[30]
1924/8/3[92] 1926/12/26[92]
  • 麥凱回到《先驅論壇報》後重啟[92]
《壞傑克》[45] 1909[45] 1911[45]
  • 亮相於《紐約晚間電訊報》[138]
《夢幻大地上》[30] 1911/9/3[30] 1914/12/26[30]
《兔子的遐想》[141] 1923[142] 1925[142]
  • 《兔子惡魔的夢》重啟版[141]
  • 署名「小羅伯特·溫瑟·麥凱」,但廣泛認為是麥凱的藝術作品[141]

電影

溫瑟·麥凱電影作品
名稱 年份 注釋 文件
小尼莫[52] 1911[52]
  • 又名《溫瑟·麥凱》和《溫瑟·麥凱,紐約先驅晨報著名動畫和他的動漫》(Winsor McCay, the Famous Cartoonist of the N.Y. Herald and His Moving Comics[143]
蚊子是怎麼生活的 1912[144]
  • 又名《蚊子的故事》(The Story Of A Mosquito[54]
恐龍葛蒂 1914[145]
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 1918[83]
蟲雜技英語Dreams of the Rarebit Fiend 1921[146]
寵物英語Dreams of the Rarebit Fiend 1921[147]
會飛的房子英語Dreams of the Rarebit Fiend 1921[84]
《野蠻人》 1921
《葛蒂的旅途》 1918–21[148]
《翻轉馬戲團》 1918–21[148]
《動物表演》 不詳

注釋

  1. ^ 舊稱藤街角錢博物館(Vine Street Dime Museum)[6]
  2. ^ 基思於1906 年與普羅克特合作。
  3. ^ A pun on Winsor & Newton英語Winsor & Newton, whose ink brushes are popular with cartoonists.

參考資料

  1. ^ 1.0 1.1 Haverstock, Vance & Meggitt 2000.
  2. ^ Canemaker 2005,第23頁.
  3. ^ Canemaker 2005,第28–29頁.
  4. ^ Canemaker 2005,第30頁.
  5. ^ 5.0 5.1 Canemaker 2005,第31頁.
  6. ^ 6.0 6.1 6.2 6.3 Canemaker 2005,第38頁.
  7. ^ Canemaker 2005,第33頁.
  8. ^ Canemaker 2005,第34頁.
  9. ^ Canemaker 2005,第43頁.
  10. ^ 10.0 10.1 Canemaker 2005,第40頁.
  11. ^ Canemaker 2005,第43–44頁.
  12. ^ 12.0 12.1 12.2 Canemaker 2005,第45頁.
  13. ^ 13.0 13.1 Canemaker 2005,第46頁.
  14. ^ 14.0 14.1 Canemaker 2005,第47頁.
  15. ^ Canemaker 2005,第48頁.
  16. ^ Canemaker 2005,第57頁.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Canemaker 2005,第60頁.
  18. ^ Canemaker 2005,第71頁.
  19. ^ Canemaker 2005,第74頁.
  20.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Canemaker 2005,第75頁.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Canemaker 2005,第78頁.
  22. ^ Canemaker 2005,第79頁.
  23. ^ Dover editors 1973,第ix頁.
  24. ^ Canemaker 2005,第125–126頁.
  25. ^ Canemaker 2005,第127頁.
  26. ^ 26.0 26.1 26.2 26.3 Canemaker 2005,第92頁.
  27. ^ 27.0 27.1 27.2 Canemaker 2005,第94頁.
  28. ^ McKinney 2015,第2, 13頁.
  29. ^ Canemaker 2005,第87頁.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Canemaker 2005,第97頁.
  31. ^ Harvey 1994,第21頁; Hubbard 2012; Sabin 1993,第134頁; Dover editors 1973,第vii頁; Canwell 2009,第19頁.
  32. ^ 32.0 32.1 32.2 Harvey 1994,第21頁.
  33. ^ Crafton 1993,第97頁.
  34. ^ Harvey 1994,第22頁; Canemaker 2005,第107頁.
  35. ^ Canemaker 2005,第131頁.
  36. ^ 36.0 36.1 Canemaker 2005,第132頁.
  37. ^ Stabile & Harrison 2003,第3頁.
  38. ^ Canemaker 2005,第135頁.
  39. ^ Canemaker 2005,第137頁.
  40. ^ 40.0 40.1 Canemaker 2005,第141頁.
  41. ^ 41.0 41.1 Canemaker 2005,第143頁.
  42. ^ Canemaker 2005,第148頁.
  43. ^ 43.0 43.1 Canemaker 2005,第149頁.
  44. ^ 44.0 44.1 Canemaker 2005,第151頁.
  45. ^ 45.0 45.1 45.2 45.3 Canemaker 2005,第121頁.
  46. ^ Canemaker 2005,第151–153頁.
  47. ^ 47.0 47.1 47.2 Canemaker 2005,第153頁.
  48. ^ Beckerman 2003,第18–19頁.
  49. ^ Harvey 1994,第33頁.
  50. ^ Beckerman 2003; Canemaker 2005,第157頁.
  51. ^ Canemaker 2005,第157頁.
  52. ^ 52.0 52.1 52.2 52.3 Canemaker 2005,第160頁.
  53. ^ Canemaker 2005,第163頁.
  54. ^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Canemaker 2005,第164頁.
  55. ^ 55.0 55.1 Canemaker 2005,第168頁.
  56. ^ 56.0 56.1 Canemaker 2005,第167頁.
  57. ^ Berenbaum 2009,第138頁; Telotte 2010,第54頁.
  58. ^ Barrier 2003,第17頁; Canemaker 2005,第165頁.
  59. ^ 59.0 59.1 Canemaker 2005,第175頁.
  60. ^ Canemaker 2005,第176頁.
  61. ^ Canemaker 2005,第177頁.
  62. ^ 62.0 62.1 Canemaker 2005,第182頁.
  63. ^ Canemaker 2005,第169頁.
  64. ^ Canemaker 2005,第171頁.
  65. ^ Sito 2006,第36頁; Canemaker 2005,第172頁.
  66. ^ Canemaker 2005,第172頁.
  67. ^ Canemaker 2005,第174頁.
  68. ^ Canemaker 2005,第181頁.
  69. ^ 69.0 69.1 Heer 2006a; Canemaker 2005,第181頁.
  70. ^ 70.0 70.1 70.2 Canemaker 2005,第185頁.
  71. ^ Canemaker 2005,第187頁.
  72. ^ Canemaker 2005,第204頁.
  73. ^ Canemaker 2005,第205頁.
  74. ^ Canemaker 2005,第207頁.
  75. ^ Canemaker 2005,第209頁.
  76. ^ Canemaker 2005,第182–184頁.
  77. ^ Canemaker 2005,第186頁.
  78. ^ 78.0 78.1 78.2 Canemaker 2005,第212頁.
  79. ^ 79.0 79.1 79.2 79.3 Canemaker 2005,第193頁.
  80. ^ 80.0 80.1 Canemaker 2005,第188頁.
  81. ^ Kundert-Gibbs & Kundert-Gibbs 2009,第46頁.
  82. ^ Canemaker 2005,第196頁.
  83. ^ 83.0 83.1 Canemaker 2005,第195頁.
  84. ^ 84.0 84.1 84.2 84.3 84.4 Canemaker 2005,第197–198頁.
  85. ^ Sito 2006,第36頁.
  86. ^ Canemaker 2005,第198, 217頁.
  87. ^ Canemaker 2005,第223頁.
  88. ^ Canemaker 2005,第216頁.
  89. ^ 89.0 89.1 Canemaker 2005,第226頁.
  90. ^ see for instance Robert Winsor McCay, Rabid Reveries: A Poet's Dream Harrisburg, Pennsylvania Evening News February 26, 1924 p. 17
  91. ^ Canemaker 2005,第228頁.
  92. ^ 92.0 92.1 92.2 92.3 92.4 Canemaker 2005,第229頁.
  93. ^ 93.0 93.1 Canemaker 2005,第235頁.
  94. ^ Canemaker 2005,第237頁.
  95. ^ 95.0 95.1 Canemaker 2005,第199頁.
  96. ^ Canemaker 2005,第239頁.
  97. ^ Canemaker 2005,第238–239頁.
  98. ^ Canemaker 2005,第240頁.
  99. ^ Canemaker 2005,第249頁.
  100. ^ Syracuse Herald staff 1934.
  101. ^ 101.0 101.1 101.2 Canemaker 2005,第251頁.
  102. ^ Wilson 2016.
  103. ^ Canemaker 2005,第251–252頁.
  104. ^ Canemaker 2005,第40, 139頁.
  105. ^ 105.0 105.1 Canemaker 2005,第244頁.
  106. ^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Canemaker 2005,第202頁.
  107. ^ Canemaker 2005,第45頁; Merkl 2007,第512頁.
  108. ^ Heer 2006a.
  109. ^ Canemaker 2005,第252頁.
  110. ^ Canemaker 2005,第202–203頁.
  111. ^ Shannon 2010,第197頁.
  112. ^ Canemaker 2005,第55–56頁.
  113. ^ Canemaker 2005,第257頁.
  114. ^ 114.0 114.1 Canemaker 2005,第253頁.
  115. ^ Waugh 1947,第20–21頁; Canemaker 2005,第253頁.
  116. ^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Heer 2006.
  117. ^ Canemaker 2005,第253–254頁.
  118. ^ 118.0 118.1 Canemaker 2005,第254頁.
  119. ^ Jamieson 2010,第126頁.
  120. ^ Spencer 2005.
  121. ^ 121.0 121.1 Canemaker 2005,第255頁.
  122. ^ Wells 2006,第89頁.
  123. ^ Bondanella 2002,第10頁.
  124. ^ Ault, Andrae & Gong 2003,第91頁.
  125. ^ Jacobowitz 2007,第164頁.
  126. ^ Young 2000.
  127. ^ Nel 2005,第204頁.
  128. ^ Markstein 2007.
  129. ^ Gardner 2012,第158頁.
  130. ^ Harvey 1994,第28頁.
  131. ^ Roeder 2014,第205頁.
  132. ^ Shannon 2010,第191–193頁.
  133. ^ Dixon 2008.
  134. ^ Taube 2014.
  135. ^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September 15, 2018]. 
  136. ^ van Opstal 2008.
  137. ^ Merkl 2007,第488頁.
  138. ^ 138.0 138.1 138.2 McKinney 2015,第1頁.
  139. ^ McKinney 2015,第2頁.
  140. ^ McKinney 2015,第11頁.
  141. ^ 141.0 141.1 141.2 Merkl 2007,第466頁.
  142. ^ 142.0 142.1 Merkl 2007,第485頁.
  143. ^ Bukatman 2012,第109頁.
  144. ^ Bendazzi 1994,第16頁.
  145. ^ Crafton 1993,第110頁; Canemaker 2005,第183頁.
  146. ^ Canemaker 2005,第197頁.
  147. ^ Canemaker 2005,第198頁.
  148. ^ 148.0 148.1 Canemaker 2005,第194頁.

著作引用

書作

雜誌和期刊

報紙

網絡

延伸閱讀

  • Bracero, Rocky. Winsor McCay: Illustrator Turned Animator and His Influence on Pixar.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 
  • Braun, Alexander. Winsor McCay. The Complete Little Nemo. Taschen. 2014. ISBN 978-3-8365-4511-2. 
  • Maltin, Leonard. Of Mice and Magic: A History of American Animated Cartoons; Revised and Updated. Plume Books. 1987. ISBN 0-452-25993-2. 
  • Marschall, Rick. Penmen of the Past: Winsor McCay. Nemo (Fantagraphics Books). April 1986, (18): 34–43. 
  • McCay, Winsor. Marschall, Richard , 編. In His Own Words: Winsor McCay on Life, Art, Animation and the Danger of Greasy Foods. Nemo (Fantagraphics Books). 1983, (3): 34–40. 
  • Cartoon Library Acquires McCay Collection (PDF). University Libraries New Notes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