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選票
瓜分選票(英語:Vote splitting),又稱鎅票或界票,是在某一投票中,已有候選人的情況下,其他意識形態或政治立場相近的候選人仍然一併參選的現象。這會增加與瓜分選票者意識形態或政治立場不同的候選人獲勝的機會。這一效應通常會發生在領先者當選制度中[1]。
實例
美國
- 在1912年美國總統選舉中,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西奧多·羅斯福比共和黨候選人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多贏得了近70萬張的選票[2]。伍德羅·威爾遜贏得此次選舉後,共和黨人開始擔心老羅斯福可能會再次分裂共和黨的選票[3]。
- 在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拉爾夫·納德在佛羅里達州取得九萬多票,引發佛羅里達州計票風波,最終喬治·W·布什僅以537票在佛羅里達州以微弱優勢勝出,導致阿爾·戈爾敗選[4][5]。
香港
-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有人提供賄款,誘使屬於本土派的傘後組織參選泛民選區,以圖造成瓜分選票的結果。
中華民國
參見
參考文獻
- ^ Sen, Amartya; Maskin, Eric. A Better Way to Choose Presidents (PDF).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017-06-08 [2019-07-20]. ISSN 0028-75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5) (英語).
plurality-rule voting is seriously vulnerable to vote-splitting ... runoff voting ... as French history shows, it too is highly subject to vote-splitting. ... [Condorcet] majority rule avoids such vote-splitting debacles because it allows voters to rank the candidates and candidates are compared pairwise
- ^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of 1912.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0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6).
- ^ Nilsson, Jeff. 100 Years Ago: Fear of a Republican Spoiler. Saturday Evening Post. 5 May 2016 [10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9).
- ^ Kuhn, David Paul. Nader to Crash Dems' Party?. CBS News. 27 July 2004 [202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5).
- ^ Burden, Barry C. Ralph Nader's Campaign Strategy in the 2000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 September 2005, 33 (5): 672–699. ISSN 1532-673X. doi:10.1177/1532673x04272431.
- ^ 6.0 6.1 6.2 盛杏湲. 統獨議題與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一九九○年代的分析 (PDF). 選舉研究. 2002-05-01, 9 (1): 11 [2023-08-30]. doi:10.6612/tjes.2002.09.01.41-8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3-08-30).
外部連結
- 區選結果 打破界票迷思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