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綠腳趾
《謀殺綠腳趾》(英語:The Big Lebowski)是柯安兄弟編劇、導演,並與蒂姆·貝文和埃里克·菲爾納共同製作的1998年美國喜劇片。傑夫·布里吉扮演的男主角傑夫·勒保斯基是生活在洛杉磯無業游民,對保齡球有著狂熱的興趣,綽號「督爺」。一天他突然遭到綁架,然後發現原來綁匪是找錯了人,城裡有個超級富翁名字也叫傑弗瑞·勒保斯基。後來超級富翁年輕漂亮的太太也遭到綁架,於是他花錢請「督爺」幫忙去交贖金。不過順利的事拍不成電影,經常與「督爺」打保齡球的損友沃爾特·索布查克(約翰·古德曼飾)決定要圖謀這筆贖金,於是計劃被打亂了。電影的其他幾位主要演員還包括朱莉安·摩爾、史提夫·布希米、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塔拉·雷德、大衛·哈德斯頓和約翰·特托羅。擔任旁白解說的牛仔「陌生人」由山姆·艾里奧特出演。
謀殺綠腳趾 The Big Lebowski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喬伊·柯安 伊森·柯安(未列名) |
監製 | 伊森·柯安 喬伊·柯安(未列名) 蒂姆·貝文 埃里克·菲爾納 |
編劇 | 伊森·柯安 喬伊·柯安 |
旁白 | 山姆·艾里奧特 |
主演 | 傑夫·布里吉 約翰·古德曼 朱莉安·摩爾 史提夫·布希米 大衛·哈德斯頓 約翰·特托羅 |
配樂 | 卡特·布爾維爾 |
攝影 | 羅傑·狄金斯 |
剪輯 | 翠西婭·庫克(Tricia Cooke 柯安兄弟(使用化名Roderick Jaynes) |
製片商 | Working Title Films 比特河製片公司(Bitter Creek Productions Inc 寶麗金電影娛樂[1] |
片長 | 119分鐘 |
產地 | 美國、英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格拉梅西製片公司(Gramercy Pictures |
預算 | 1500萬美元 |
票房 | 4618萬9568美元[2]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謀殺綠腳趾 |
香港 | 大保齡離奇綁架 |
臺灣 | 謀殺綠腳趾 |
新加坡 | 離奇綁架 |
電影一定程度上是根據雷蒙·錢德勒的作品改編。喬伊·柯安表示:「我們想要拍一個錢德勒風格的故事——它是如何推進故事發展,處理好正在試圖解開一個謎的角色,同時擁有一個無比複雜但最終又無關緊要的情節。」[3]電影配樂由已多次和柯安兄弟合作的卡特·布爾維爾譜寫。
《謀殺綠腳趾》在美國的票房成績一般,發行時獲得的評價也褒貶不一。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影的評論漸趨正面,並且成了一部邪典經典[4],這主要得益於其特殊的角色,夢幻般的劇情,標新立異的台詞和不拘一格的配樂[5]。本片的衍生電影為《耶穌搖擺》,故事基於約翰·特托羅的角色,於2020年上映,特托羅也擔任編劇和導演。
劇情
傑夫·「督爺」·勒保斯基這天剛回到家就被埋伏的兩個打手教訓了一頓,聲稱他老婆欠一位叫傑基·崔霍恩的男子一筆錢,兩人就是上門來收錢的。打了督爺一頓並且在他家裡的地毯上撒了泡尿後,兩人意識到自己是錯找了另外一個同名的倒霉蛋,於是就走人了。督爺將此事與兩位保齡球友,膽小怕事的唐尼和盛氣凌人的沃爾特商議,在沃爾特的慫恿下,督爺決定找另一位傑弗瑞·勒保斯基賠償自己的地毯。次日,督爺找上跟他同名同姓的「大勒保斯基」,也就是一個坐在輪椅上的超級富翁,但大勒保斯基傲慢的拒絕了督爺的要求還出言侮辱他。不滿的督爺在離開時詐騙大勒保斯基的秘書從豪宅中帶走了一塊地毯,並與大勒保斯基患有性慾亢進的誘人嬌妻邦妮·勒保斯基與她的德國虛無主義者朋友碰上面。
幾天後,大勒保斯基聯繫上督爺表示邦妮遭到了綁架,希望督爺可以負責去交付這一百萬美元贖金,因為這樣督爺就能知道這些綁匪和之前的打手是不是同一伙人,酬勞為兩萬美元。晚些時候,出現新一批打手進入督爺的公寓,將他敲暈後搶走了地毯。等到邦妮的綁匪打電話來安排交換事宜時,沃爾特試圖說服督爺把錢自己留著,因為他倆都覺得這件事可能就是邦妮在背後一手策畫騙取丈夫的金錢,不如給那些綁匪們一個裝滿自己沒洗衣物的手提箱開個玩笑。幾個騎機車的綁匪們拿著這麼個手提箱跑了,而督爺和沃爾特留下了裝錢的公事包。可當晚督爺的車被偷了,那個公事包也在車上。督爺收到大勒保斯基女兒莫德的信息,她宣稱就是自己搶走了地毯。督爺來到她的美術工作室,後者告訴他那張地毯是個家庭紀念品所以不能給他,還透露邦妮是個曾為傑基·崔霍恩工作的色情女星,德國虛無主義者朋友則是跟她合作過的色情男星。督爺懷疑邦妮一手設計了自己的綁架,莫德表示同意,並請求督爺設法取回贖金,因為這些錢都是她老爸從家族慈善基金里非法挪用的,事成後可以從中給他10%酬勞也就是十萬美元。
大勒保斯基憤怒地找上督爺,因為他沒有把錢交給綁匪,對方寄來了一個信封,裡面盛有一截被削斷擦著綠色指甲油的腳趾頭,估計是邦妮的。晚些時間督爺接到警察的電話留言說他的車找著了,電話留言正在播放時有三個德國虛無主義者闖進督爺的公寓,表明自己就是當天取走裝滿沒洗衣物手提箱的綁匪,然後威脅他早晚要交出贖金。督爺從警局取回了車,但裝有贖金的公事包已不知所蹤。他後來發現汽車座椅上有一頁皺巴巴的家庭作業,並由此與沃爾特一起找到了一個名叫拉里·塞勒斯的少年,但拉里表示自己什麼也不知道,督爺和沃爾特只得空手而歸。
傑基·崔霍恩的兩個打手回到督爺的公寓把他帶到崔霍恩位於馬利布的海濱別墅。崔霍恩問起邦妮和錢的行蹤,並表示他能討回多少債都可以分給督爺一份,然後他在督爺的飲料里下了藥,後者又暈了過去。督爺做了一個超現實的夢,其中混合有多種主題,如保齡球、波斯灣戰爭、莫德的「陰道」藝術還有那些德國虛無主義者。醒過來後督爺發現自己正坐在一輛警車裡,並被帶到馬利布警察局長面前。這位粗暴無禮的局長對督爺出言不遜,而且還忍不住動了手,他警告督爺不要再踏進馬利布。搭計程車回家車,司機又把督爺扔了出來,因為他在車上要求司機把收音機換個台。這時一輛紅色跑車經過,開車的是正開心唱著歌的邦妮,而且顯示她的十個腳趾都在。
督爺回家後發現自己的公寓已被德國虛無主義者砸的亂七八糟,莫德·勒保斯基還從裡面走出並且脫衣勾引他。兩人完事後進行交談,督爺得知她是想要懷上自己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將來用不著他這個父親的存在。他得還知莫德的父親其實根本沒錢,有錢的是莫德的媽媽,她把錢都留在家庭基金中。一瞬間,督爺明白了整個陰謀,當大勒保斯基得知邦妮被綁架時,他以此作為一個侵吞家庭基金的藉口,將錢取出後自己保留。給督爺的公事包裡面其實只是裝著電話簿,綁匪殺掉邦妮也無所謂,督爺則是沒有把錢交給綁匪而導致邦妮遇害的替罪羊。所謂的綁架也明顯只是個詭計,邦妮只是沒給家裡打招呼就出門旅行了,她那些知道事實的德國虛無主義者朋友企圖趁機從大勒保斯基處拿到錢於是假稱綁架了她。
督爺和沃爾特趕到大勒保斯基的豪宅,發現邦妮已經回來了,兩人找到大勒保斯基與其對質,卻被狠狠嘲笑了一番。沃爾特還認為這個假富翁肯定連癱瘓都是假裝的,於是把對方推下輪椅,可大勒保斯基卻是真的癱瘓了,兩人只得再幫他扶回輪椅上。事情顯然結束了,可督爺和他的保齡球隊友又突然碰上了那伙德國虛無主義者,對方還一把火燒掉了督爺的車。他們再次要求拿到那一百萬美元,但在聽完督爺和沃爾特的說法後發現這個企圖不再有任何希望,不甘毫無所獲的他們要求督爺三個人交出身上所有的錢。這時沃爾特突然把一個保齡球朝一個人胸口扔過去,咬掉了另一個人的耳朵,第三個人則被他拿起的可攜式收音機打得暈了過去。可不幸的是,膽小的唐尼為此嚇得心臟病發而逝世。
沃爾特與督爺走到一個海邊懸崖拋灑唐尼的骨灰。經過一段非正式的致辭後,沃爾特開始莫名其妙地向越戰致敬,還意外把唐尼的骨灰灑到了督爺身上,然後他說:「去他媽的,督爺。咱們還是打保齡球吧。」
電影結尾時,坐在保齡球館內負責旁白的牛仔說明莫德成功懷上了督爺的孩子。
演員
- 傑夫·布里吉飾傑夫·「督爺」·勒保斯基(Jeff "The Dude" Lebowski),一位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威尼斯的單身無業游民,整天只知道享受大麻、白俄和保齡球。柯安兄弟告訴布里吉斯自己為他寫了個劇本[6]:27。督爺一角的靈感主要來源於電影製片人傑夫·道德(Jeff Dowd,此人是反戰激進組織西雅圖解放陣線成員。電影中督爺告訴莫德,自己是這個組織旗下的一份子。柯安兄弟的朋友,越戰老兵皮特·艾克斯林(Pete Exline)也對角色形象和劇情有一定影響,他真的在自己被偷的車中找到過一份20年前的家庭作業[6]:90;
- 約翰·古德曼飾沃爾特·索布查克(Walter Sobchak),督爺最好的朋友兼保齡隊友,也是位越戰老兵。沃爾特把保齡球看成第二重要的事,僅次於自己的宗教信仰:猶太教,片中的一個證據就是他絕不在安息日打保齡球。沃爾特脾氣爆躁,會拔出一支手槍或撬棍來解決紛爭。他表示海灣戰爭完全就是為了石油,聲稱自己已經涉足和平主義。他經常在對話中提及越南,這讓督爺很頭痛。這個角色是部分基於編劇約翰·米利厄斯設計的[7]:189;
- 史提夫·布希米飾西奧多·唐納·「唐尼」·克拉巴索斯(Theodore Donald "Donny" Kerabatsos),督爺保齡球隊成員,性情良善還有些天真。唐尼是位狂熱的保齡球愛好者,不過他經常打斷沃爾特的謾罵表示自己剛才有什麼地方沒聽到或是沒聽明白,這也總是引起沃爾特的強烈反應:「閉上那張鳥嘴,唐尼!」這句台詞也是暗指柯安兄弟的上一部電影《冰血暴》,該片也有布西密出演,而且他的角色的片中總是說個不停[8];
- 大衛·哈德斯頓飾傑弗瑞·勒保斯基(Jeffrey Lebowski),「大」勒保斯基,英文與電影原名「The Big Lebowski」相同,是一位在韓戰中受傷癱瘓而需要坐在輪椅上的百萬富翁,現在他有了一個年輕誘人的嬌妻邦妮。他輕蔑地稱督爺是「一個乞丐」和「飯桶」。雖然他表示自己非常成功,志得意滿,但據女兒莫德揭示,他只是「被允許」動用自己親生媽媽的財產,他自己並沒有多少錢;
- 朱莉安·摩爾飾莫德·勒保斯基(Maude Lebowski),一個女權主義者和前衛藝術家,她與督爺上床僅僅是為了懷孕,除此外不希望與他有任何關連;
- 塔拉·雷德飾邦妮·勒保斯基,大勒保斯基年輕誘人的嬌妻。她從明尼蘇達州穆爾黑德郊區的家庭農場離家出走,但很快開始以邦妮·拉喬亞(Bunny La Joya)為藝名拍攝色情影片。據雷德所說,莎莉·賽隆曾參加這一角色的試鏡[6]:72;
-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飾布蘭德特(Brandt,大勒保斯基的私人助理,也是兩個勒保斯基的中間人;
- 山姆·艾里奧特飾「陌生人」,是一位從旁觀者角度講述這個故事的解說員。這個角色曾坐在保齡球館的吧檯前,並在另外兩個鏡頭中與督爺直接交談。
- 本·戈扎那飾傑基·崔霍恩(Jackie Treehorn),是一個有錢的色情片演員,而且還放高利貸,生活在馬利布,僱請了電影開場時襲擊了督爺的兩個打手。邦妮欠他不少錢;
- 彼得·斯特曼、托斯坦·沃格斯(Torsten Voges和Flea一起扮演了片中的三位虛無主義者,這三個角色都是德國音樂家,他們合夥假裝綁架了邦妮[6]:57;
- 約翰·特托羅飾耶酥·昆塔納(Jesus Quintana),保齡球聯賽半決賽上督爺球隊的對手,是一位住在北好萊塢的拉美裔居民,有濃厚的古巴口音,經常以第三人稱來稱呼自己,堅持採用英語而不是西班牙語發音來念自己的名字。據片中沃爾特介紹,此人是一個孌童戀,曾因向一個8歲大的孩子暴露自己而蹲了半年監獄。特托羅原以為自己將在片中有一個戲份更多的角色,但當看過劇本後,他意識到這只是個很小的角色。不過柯安兄弟讓他在這個角色上做了很多自主發揮如他的後退舞步等,據特托羅稱,這是受到前職業拳擊手穆罕默德·阿里的啟發[6]:44。
製作
開發
柯安兄弟當年在試圖為自己第一部作品《血迷宮》尋找分銷商時認識了製片人傑夫·道德,他是督爺一角主要的靈感來源[6]:90。道德一直是西雅圖解放陣線的成員,喜歡喝白俄,同樣人稱「督爺」[6]:91-92。電影中的督爺還部分受到了柯安兄弟的朋友彼得·艾克斯林的影響,他是位越戰老兵,已經進入南加州大學任教。據稱他曾住在一間公寓的垃圾堆里,並且還為擁有一張「把房間聯繫在一起」的小地毯感到自豪[7]:188。艾克斯林從紐約大學認識了巴里·索南菲爾德,後者在柯安兄弟正試圖為《血迷宮》集資時介紹了雙方認識,他們成為了朋友[6]:97-98。1989年,艾克斯林把自己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故事講給柯安兄弟聽,包括他的演員/編劇朋友劉易斯· 阿伯納錫(Lewis Abernathy),此人也是越戰老兵,後成為一名私家偵探並幫助艾克斯林找到了偷走他汽車的一個高中生。阿伯納錫也是沃爾特一角的靈感來源之一[6]:99。像電影中一樣,艾克斯林的車被洛杉磯警察局扣押,阿伯納錫在車後座底下發現了一份8年級生的家庭作業[6]:100。艾克斯林還是個業餘壘球聯賽成員,不過柯安兄弟在電影中改為了保齡球,對此伊森·科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一種非常社會化的運動,你可以隨便找個地方坐下,可以喝酒抽菸,還可以進行一些空洞無物的交流。」[7]:195柯安兄弟在洛杉磯拍攝《巴頓芬克》期間認識了同樣是電影導演/編劇的約翰·米利厄斯,兄弟倆將後者對槍和軍隊的喜愛融合到了沃爾特一角中[7]:189。
據朱莉安·摩爾所說,莫德一角是基於裸體藝術家卡羅里·施妮曼和先鋒藝術家小野洋子設計的[9]:156。約翰·特托羅扮演的角色部分靈感來自於他1988年在一個公共劇院進行的表演,他當時在一個名為《Mi Puta Vida》的舞台劇中扮演一個孌童戀類型的角色。「所以我們就想,咱還是把特托羅變成一個孌童戀吧,他肯定能演得唯妙唯肖的。」喬伊·柯安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7]:195。
電影的整體架構受到了雷蒙·錢德勒偵探小說的影響。伊森表示,「我們想要些能夠產生一定敘事感的東西,像是雷蒙·錢德勒的現代故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選擇在洛杉磯拍攝……我們希望有一個敘事的流程,一個更像錢德勒作品的故事,展現出鎮上的不同地區,不同的社會階層」[10]:140。喬爾還指出,使用「陌生人」的畫外音進行講解同樣來源於錢德勒,這個角色有點像是觀眾的替代品,就像是有人站在銀幕外說話但又不會形成回音一樣,從所有能夠看到的角度對電影的情節加以評述,與此同時還可以重新發掘出馬克·吐溫的那種陳年的質樸感[9]:169。
據喬爾所說,保齡球文化的意義「在反映五十年代的結束和六十年代的開始那個時代中非常重要。這與電影復古的一面相符,略微有些落伍,把我們送回那個並不是非常久遠,但的確已經過去的美好時代」[9]:170。
劇本
《謀殺綠腳趾》的劇本是與《巴頓芬克》同時創作的。當柯安兄弟打算製作這部電影時,約翰·古德曼正在參加電視劇《羅斯安家庭生活》的拍攝工作,傑夫·布里吉也正在與沃爾特·希爾合作拍攝《西域槍神》(Wild Bill),於是兄弟倆決定先拍《冰血暴》[7]:189。據伊森所說,「這部電影的設定是圍繞督爺和沃爾特的關係展開的」,這一設想又是來源於《巴頓芬克》中兩個主要角色[9]:169。他們也將電影的故事背景設置在現代的洛杉磯,因為給予其創作靈感的幾個人都住在這一區域[11]:41。當彼得·艾克斯林告訴他們那個後座下家庭作業的典故時,兄弟倆認為這很有雷蒙·錢德勒的感覺,於是決定將之作為一個元素融入到劇本中。喬伊·柯安稱勞勃·阿特曼根據錢德勒1953年同名小說改編的現代背景電影《漫長的告別》對《謀殺綠腳趾》有很大的影響[11]:43。當他們開始編寫劇本時,兩人只寫了40頁然後就放在那裡等過了一段時間後才將之完成。這也是兩人編劇時的習慣做法,因為他們經常「遭遇瓶頸,我們完成另一個項目後再回到這第一個項目上,這樣我們就已經積累了將來幾部電影所包含的片斷」[9]:171。他們還想了一些辦法來讓電影中的一些過於沉重的場景變得鮮活起來[12]。在最初的劇本中,督爺的車是一輛萊伯龍克萊斯勒,與道德曾經。愛是唯一的那倆相同,但由於裝不下約翰·古德曼這樣的大塊頭,於是兄弟倆將之改成了福特都靈[6]:93。
前期製作
曾為《冰血暴》籌資的寶麗金和Working Title Films為《謀殺綠腳趾》提供了1500萬美元的預算金額。對於演員的選擇喬爾表示,「我們趨向於為自己認識或是合作過的人創作角色,有一些角色開始也不知道將會由誰來扮演。在《謀殺綠腳趾》中,我們有為約翰(·古德曼)和史蒂夫(·布西密)寫角色,但我們並不知道會找誰來演傑夫·布里吉的角色。」[13]為了就出演督爺作準備,布里吉斯與道德見面,對方表示在20世紀60和70年代自己的確生活在一個小地方,而且也吸大麻什麼的,不過比起督爺還是更有創意一些[7]。傑夫與電影的衣櫃管理員一起到自己家的衣櫥,選一些自己選擇督爺可能會穿的衣服[6]:27,他會直接從片場把角色的衣服穿回家,因為大部分衣服本來就是他的[14]。他還努力讓自己的外形與道德相近,包括那無精打采的神情和隆起的肚皮[6]:93。古德曼起初想要給沃爾特配上一種不同形狀的鬍子,但柯安兄弟堅持採用「神鬼戰士型」,或是他們所稱的「下巴帶型」,覺得這樣會與角色的平頭髮型更匹配[6]:32。
柯安兄弟希望可以在電影中避免出現通常代表20世紀60年代的那些陳辭濫調如熔岩燈、花哨俗艷的海報和感恩而死樂團的音樂[11]:95,而且為了「與這些保齡球的內容風格保持一致,我們希望讓電影也保持明亮和美麗」[7]:191。比如電影中到處可見的星型圖案就來源於藝術指導理察·海因里奇對保齡球館的設計。據喬爾所說,海因里奇在天光板上設計了這樣的圖案,後來在其它內部裝飾上也採用了類似的做法,電影中的夢境段落也不例外。海因里奇回憶道:「兩段夢境都涉及到星型模式,線條從一個點向外發散。在第一段夢境裡,督爺被打暈,然後你可以看到鏡頭上出現星星凝聚成洛杉磯的夜景。第二段夢鏡則是一個以很多星星為背景的星體環境」[7]:191。對於片中傑基·崔霍恩的海灘別墅,他的設計靈感來源於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單身漢風格家具。柯安兄弟告知海因里奇他們想給崔霍恩的海灘聚會一個印加主題,並且有一個「看起來非常好萊塢式的聚會,有那些身上塗油而且相當好鬥的年輕人拿著開胃菜和飲料走來走去」[11]:91。
攝影師羅傑·狄金斯在前期製作時期與柯安兄弟討論了電影的鏡頭風格。他們告訴他, 希望電影某些部分有一個真實而現代的感覺,而像夢境之類的其它部分則要別具風格[11]:77。電影中的所有舞蹈段落由比爾和傑奎·蘭德隆編導。出演的督爺房東一角的傑克·科勒(Jack Kehler)就為自己的舞蹈段落經過了三次每次時長三小時的排練[6]。柯安兄弟給他三到四段古典曲目進行選擇,他選中了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之畫[6]:64。
主體拍攝
《謀殺綠腳趾》的主體拍攝工作在洛杉磯周邊展開,為期11個禮拜,其中包括在好萊塢歷時三周拍攝的所有保齡球相關鏡頭[15],督爺那複雜多變的夢鏡則是在一個轉換後的飛機機庫拍攝的[10]。據喬爾所說,他們唯一需要對布里吉斯發出指示「就是他會在每場戲開拍前走過來問,『你覺得督爺是不是又沒睡好?』一般我都會回答說『是的』,然後傑夫就會走到另一邊的角落裡去揉自己的眼睛,讓裡面看起來充滿了血絲。」[7]:195朱莉安·摩爾拿到劇本時正在參加《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的拍攝工作,她參加本片拍攝的時間只有兩個星期,分別是1997年1月剛開拍時和4月快拍完時[16],山姆·艾里奧特只到片場呆過兩天,不過片尾他最後的一段台詞重拍了很多遍[6]:46。
建築和攝影
片中傑基·崔霍恩的海灘別墅是在距比佛利山不遠的一套房子進行拍攝的,這套別墅由約翰·勞特納設計,1963年建成[17]。
攝影師狄金斯形容片中的奇幻鏡頭要通過單色等手段來提供更大的聚焦深度,督爺的公寓則要「有些破舊而且讓人討厭」。他拍攝夜景的方式為這兩種不同的視覺觀感架起了橋梁,他使用了一種橙色的鈉光效果來取代通常採用的藍色月光或藍色路燈的觀感[11]:79。柯安兄弟使用廣角鏡頭拍攝了電影中的許多場景,據喬爾所說,這樣可以在一個更大的深度上保持鏡頭的焦點,而且也可以讓鏡頭的移動更加動態[11]:82。
電影中有一段鏡頭仿佛是在一個不斷滾動的保齡球里安裝有攝影機所拍攝出來的,柯安兄弟是把鏡頭安裝在一個「類似燒烤轉架的東西上」。據伊森表示,他們面臨的挑戰是弄清鏡頭前進和旋轉的相對速度。而保齡球拇指孔的角度則是通過電腦繪圖來達成的[16]。
原聲帶
The Big Lebowski: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 ||||
---|---|---|---|---|
Various artists的原聲帶 | ||||
發行日期 | 1998年2月24日 | |||
類型 | 搖滾、古典、爵士、鄉村、民俗、流行 | |||
時長 | 51:46 | |||
唱片公司 | Mercury | |||
製作人 | T-本恩·本內特、柯安兄弟 | |||
柯安兄弟電影原聲帶專輯年表 | ||||
|
電影的原創配樂由卡特·布爾維爾作曲,他已經多次與柯安兄弟合作。撰寫劇本時兄弟倆已經選好了幾首歌曲,像肯尼·羅傑斯的《Just Dropped In (to See What Condition My Condition Was in)》、吉普賽國王的封面版《加州旅館》,還有克里登斯清水復興合唱團的多首歌曲[18]。他們請T-本恩·本內特來為電影原聲帶挑選歌曲。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據喬爾的回憶,「T-本恩甚至選出了一些亨利·曼西尼和伊瑪·蘇瑪克(的作品)。」[19]本內特成功獲得了使用肯尼·羅傑斯和吉普塞國王歌曲的版權,並且增加了牛心上尉和Moondog的曲目,也得到了巴布·狄倫的歌曲《The Man in Me》的使用權[18]。不過滾石樂團歌曲《Dead Flowers》由湯斯·范·贊特演繹的專緝封面版則要麻煩一些,這一曲目最終在電影的片尾字幕部分使用。前滾石樂團經理人艾倫·克萊恩(Allen Klein)擁有這首歌的版權並開價15萬美元。於是本內特說服克萊恩觀看電影的前期剪輯版本,他回憶道,「當演到督爺說,『哥們,我真他媽恨死這老鷹樂團了!』克萊恩站起來說,『夠了,你可以用這首歌!』感覺真太美妙了。」[18][20]本內特將在電影主創人員名單上以「音樂總監」的身份出現,但他要求把名頭改為「音樂檔案員」,因為本內特「恨死了做個總監這麼個概念,我可不想讓任何人覺得我是個什麼管理人員」[19]。
對喬爾來說,「原創配樂,和電影中的其它元素,都必須呼應60和70年代的復古感」[9],每一個角色都有相應的音樂界定。比如柯安兄弟編寫劇本時就選擇了巴布·狄倫的《Tumbling Tumbleweeds》作為「陌生人」的主題,又如亨利·曼西尼的《Lujon》則針對的是傑基·崔霍恩一角。「那些德國虛無主義者對應的是電子風行樂,而傑夫·布里吉則是克里登斯(清水復興合唱團)。所以每人都有一個音樂上的簽名。」伊森在接受採訪時說[9]。
發行與專業評價
《謀殺綠腳趾》於1998年1月18日在日舞影展舉行了首映典禮,並在可以容納1300名觀眾的埃克爾斯劇院發映,還參加了2月舉行的第48屆柏林國際影展[21][22]。3月6日影片開始在北美1207家電影院播映,首周入帳550萬美元,之後在美國總計收入為1700萬美元,剛剛超過1500萬美元的預算。電影在其他國家上映收入為2800萬美元,將全球票房提高到了4618萬9568美元[2][23]。
許多觀眾和評論家把本片比作一部現代西部片,但也有許多人反對這一點,或是將之視為一部以張冠李戴式的情節來推動故事發展的犯罪小說[24]。彼爾·豪威爾(Peter Howell)發表在《多倫多星報》的評論中寫道,「很難相信這會是去年因《冰血暴》拿下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那支隊伍的作品。這部電影中有大量的褻瀆性言辭,看起來似乎是在無力地嘗試著要填充對話間的間隙。」[25]不過他在之後的一份評論中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表示「這可能就是我最喜歡的柯安兄弟電影」[26]。
托德·麥卡錫(Todd McCarthy)在《綜藝》雜誌上寫道,「電影的一個沒有爭議的成就就是其配樂,其中既包含卡特·布爾維爾的原創配樂,又混合有經典流行音樂和一些美妙的封面曲目」[27]。《今日美國》給予電影三星的評價(最高為四星),覺得督爺是「一個在保持(觀眾)興趣上太過被動的英雄」,但電影中還是有「足夠多的驚人光輝」,認為柯安兄弟還是不會讓人感到失望[28];
德森·霍維(Desson Howe)發表在《華盛頓郵報》上的評論稱讚了柯安兄弟和「他們的靈感,對怪異、奇特美式風格的怪異品味——但又完全是一種新發明的美式風格——柯安兄弟已經定義了自己離奇的流派,並且成為其中的大師。沒有人有相似的風格,而且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沒有人能做得更好。」[29]
簡妮特·瑪絲琳(Janet Maslin)在《紐約時報》上讚揚了布里吉斯的表演。「布里吉斯先生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以往任何一個都更適合他的角色」,認為其步履蹣跚的表演和一些看似不經意的表現發揮出了自己的喜劇天賦[30]。安德魯·薩瑞斯(Andrew Sarris)在《紐約觀察家》上寫道,「電影引來了許多笑聲,並對其中所包含的精湛工藝產生一股敬畏之情。我懷疑今年還有其它任何一部作品有做到這一點。」[31]伊恩·內森(Ian Nathan)對電影給出了五星的最高評價,他寫道,「對於那些喜歡柯安兄弟以神聖抽象的手法來表現現實的人們來說,這(部電影)純粹就是一個必殺技」,而且「在一個強盜保鑣里,所以的電影都是柯安兄弟拍的」[32]。《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艾伯特給予影片三星(最高為四星)的評價,形容這部電影有一種「古怪的魅力」[33]。
不過,喬納森·羅森堡(Jonathan Rosenbaum)在《芝加哥讀者》(Chicago Reader)上對《謀殺綠腳趾》給出了較為負面的評價,認為該片空有「炫耀性的拍攝技巧來產生很強的娛樂性」,但是其所代表的精英主義道德立場卻不值得肯定[34]。戴夫·科爾(Dave Kehr)批評影片的故事前提讓人感到厭倦,「創造出的是一部偶發性且神經質的電影」[35]。《衛報》批評本片是把「一堆點子鏟進一個袋子裡,然後就這麼隨隨便便地倒出來。這部電影讓人氣憤,它什麼獎都拿不到。不過裡面還是有一些不錯的笑話。」[36] 根據爛蕃茄網站上收集的85篇專業評價文章,其中68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80%,平均評分7.2(滿分10分)[37]。而在Metacritic上一共收集了22篇本片的專業評價文章,其中14篇給予好評,1篇給出差評,7篇褒貶不一,平均得分69(滿分100)[38]。
影響
自最初上映,《謀殺綠腳趾》就成為了一部邪典經典[39]。史蒂夫·帕羅波利(Steve Palopoli)曾於2002年7月在文章中提到過電影的新興邪典地位[40]。他是在2000年到洛杉磯的新比佛利電影院看一場午夜放映電影時意識到本片有著一定數量的邪典粉絲,當時他聽到許多人交談時彼此引述片中的台詞[6]:129。他的文章發表後不久,聖塔克魯茲當地午夜影院的程式設計師決定放映《謀殺綠腳趾》,結果僅第一個周末他們就必須謝絕數百名觀眾的光顧。之後劇院連續放映該片超過6個星期,這在以前從來都沒有發生過[6]:130。
2002年,肯塔基州的路易維爾舉辦了首屆「勒保斯基節」(Lebowski Fest),有150名粉絲到場,並從此發展成為一個年度慶典活動,還擴張到了其它多個城市[41]。這一盛會每年最主要的活動就是一整晚不受限制的保齡球之夜,其中包含有各種各樣的比賽,有根據難度的、投球距離的、自由式等等,整場年會為時超過一星期,通常在保齡球比賽前還會有配備樂團演出的聚會,以及同樣有樂團演出,持續一整天的戶外聚會,供應商展位、遊戲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電影中的多位名流還出席了一些活動,如傑夫·布里吉就出席了在洛杉磯舉行的活動[41]。英國也有了與勒保斯基節同樣性質的慶祝活動,這一被稱為信守督爺的活動在倫敦舉行[42]。
2005年,一種主要致力於傳播本片主角督爺生活方式和處世哲學的在線宗教「督爺教」成立,也稱為「當代督爺教堂」。該組織通過其網站在全世界擁有超過13萬教眾[43]。
2008年,《娛樂周刊》將《謀殺綠腳趾》評為過去25年中最好笑電影的第8位[44],同年評選的「自83年起最值得收藏的25部邪典電影」中也將本片排到第15位[45]。2003年該雜誌評選50部最佳邪典電影,本片列第34位[46]。2010年,《娛樂周刊》還進行了一次「過去20年電影中最出色的100個角色」投票選舉,督爺最終名列第14位[47]。影片還得到了比利時影評人協會大獎提名[48]。2008年,一組《洛杉磯時報》的作家和編輯以及兩位評論家通過投票把《謀殺綠腳趾》評為過去25年所有在洛杉磯取景電影中的第10名,這個名單上每一位導演只能有一部作品上榜,他們認為這部電影體現出了洛杉磯固有的真實一面[49]。在《帝國雜誌》進行的100個最優異的電影角色票選活動中,沃爾特名列第49位,督爺排在第7位[50]。2010年3月,羅傑·艾伯特把《謀殺綠腳趾》列入他的「偉大電影」名單[51]。
約翰·特托羅曾多次表示自己有意用本片中的角色接拍一部衍生電影。如果這個計劃得到落實,柯安兄弟不會執導,但可能會參與編劇工作[52]。此外還有一位芝加哥的滑稽模仿空想家與一家公司合作基於本片製作了一部獨特且廣受讚譽的滑稽模仿作品[53]。
2019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中,身材發福留著長髮大鬍子的雷神索爾,曾被鋼鐵人以「Lebowski」(督爺的姓氏)開玩笑[54]。
社會和政治分析
《謀殺綠腳趾》已經作為一種工具被用作分析多個議題。2008年9月,《石板》雜誌發表了一篇修正主義文章,將本片視為一種政治上的批判。這一觀點的核心論據在於沃爾特一角是「一位新保守主義者」,電影意指當時的美國總統喬治·H·W·布希和第一次海灣戰爭[55]。
發表在女權主義雜誌《暗箱》上一篇由布萊恩·沃爾(Brian Wall)撰筆的文章用本片來解釋卡爾·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以及戀物的女權主義後果[56]。
電影被用作對社會的一個嘉年華會狂歡式批判[57],或是用來分析戰爭和倫理道德[58],或是對大眾傳播和美國軍國主義的敘述等[59]。
家用媒體
環球影業旗下的家庭娛樂公司於2005年10月18日發行了《謀殺綠腳趾》的珍藏版DVD,其中除正片外還有一些花絮內容,包括「莫蒂默·楊所做的介紹」、「傑夫·布里吉畫廊」、「拍攝《謀殺綠腳趾》」以及「製作筆記」。此外還有一個限量發行的「成功人士版禮品套裝」,其中增加了《謀殺綠腳趾》保齡球鹿皮巾,四個印有電影劇照和引用台詞的收藏品杯墊,還有8張杰夫·布里吉斯個人收藏的獨家照片卡[60]。
2008年9月9日發行的「10周年版」不但包括了2005年珍藏版的全部內容,還增加了以前所發行DVD的內容如首張DVD中包含的預告片等,這一次的10周年同樣有標準版和限量版兩種,後者有獨立的編號,而且還包括「保齡球包裝」[61]。
2011年8月16日,環球影業發行了《謀殺綠腳趾》的藍光影碟。其限量版包裝包括一份傑夫·布里吉的相冊,一個十周年的回顧,還有對從2002年起舉辦一年一度「勒保斯基節」的一個深入介紹[62]。
參考資料
- ^ Company Information. nytimes.movies.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 ^ 2.0 2.1 The Big Lebowski. The Numbers.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0).
- ^ Stone, Doug. The Coens Speak (Reluctantly). Indie Wire. 1998-03-09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4).
- ^ Tobias, Scott. The New Cult Canon – The Big Lebowski. AV Club.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 ^ Hey Dude: The Lebowski Festival. The Independent. 2007-08-15 [2011-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4).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Green, Bill; Peskoe,, Ben; Russell, Will; Shuffitt, Scott. I'm A Lebowski, You're A Lebowski. Bloomsbury. 2007.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Bergan, Ronald. The Coen Brothers. Thunder's Mouth Press. 2000.
- ^ Coen, Joel (Writer, Director) and Ethan Coen (Writer, Producer). The Big Lebowski (Collector's Edition) (DVD). Universal Studios. 事件發生在 (Special Feature Interview). 2005-10-18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9).
- ^ 9.0 9.1 9.2 9.3 9.4 9.5 9.6 Ciment, Michel; Niogret, Hubert. The Logic of Soft Drugs. Postif. 1998-05.
- ^ 10.0 10.1 Levine, Josh. The Coen Brothers: The Story of Two American Filmmakers. ECW Press. 2000.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Robertson, William Preston; Cooke, Tricia. The Big Lebowski: The Making of a Coen Brothers Film. W.W. Norton. 1998.
- ^ McCarthy, Phillip. Coen Off.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98-03-27.
- ^ Woods, Paul A. Joel & Ethan Coen: Blood Siblings. Plexus. 2000.
- ^ Carr, Jay. The Big Easy. Boston Globe. 1998-03-01.
- ^ Wloszcyna, Susan. Another Quirky Coen Toss Turning Their Sly Style to Lebowski. USA Today. 1998-03-05.
- ^ 16.0 16.1 Arnold, Gary. Siblings' Style Has No Rivals. Washington Times. 1998-03-06.
- ^ Movies featuring Lautner buildings. The John Lautner Foundation.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3).
- ^ 18.0 18.1 18.2 Greene, Andy. Inside the Dude's Stoner Soundtrack. Rolling Stone. 2008-09-04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3).
- ^ 19.0 19.1 Altman, Billy. A Music Maker Happy to Be Just a Conduit. The New York Times. 2002-02-24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6).
- ^ The Big Lebowski // Dead Flowers – Rollo & Grady: Los Angeles Music Blog. Rollogrady.com. 2008-08-29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6).
- ^ Berlinale: 1998 Programme. berlinale.de.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5).
- ^ Berlinale 1998: Pix in official selection. Variety. 1998-02-09.
- ^ The Big Lebowski. Box Office Mojo.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8).
- ^ The Year's Work in Lebowski Studies By Edward P. Comentale, Aaron Jaffe p.230.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6).
- ^ Howell, Peter. Coens' latest doesn't hold together The Big Lebowski is more sprawling than large. Toronto Star. 1998-01-19.
- ^ Howell, Peter. Howell: I love The Big Lebowski — even though the Wikipedia says I don’t. Toronto Star. 2011-07-07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7).
- ^ McCarthy, Todd. The Big Lebowski. Variety. 1998-01-20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3).
- ^ Wloszczyna, Susan. The Big Lebowski: Coen humor to spare. USA Today. 1998-03-06.
- ^ Howe, Desson. The Big Lebowski: Rollin' a Strike. Washington Post. 1998-03-06.
- ^ Maslin, Janet. A Bowling Ball's-Eye View of Reality.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3-06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1).
- ^ Sarris, Andrew. A Cubist Coen Comedy. New York Observer. 1998-03-08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 ^ Nathan, Ian. Review of The Big Lebowski. Empire. May 1998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4).
- ^ The Big Lebowski. Roger Ebert.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30).
- ^ Rosenbaum, Jonathan. L.A. Residential. Chicago Reader. 1998-03-06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2).
- ^ Kehr, Dave. Coen Brothers' Latest is a Big Letdownski. Daily News. 1998-03-06.
- ^ Meanwhile, The Big Lebowski should have stayed in the bowling alley .... The Guardian. 1998-04-24.
- ^ The Big Lebowski Movie Reviews. Rotten Tomatoes.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9).
- ^ The Big Lebowski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8).
- ^ Russell, Will. Hey Dude: The Lebowski Festival. The Independent. 2007-08-15 [2010-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4).
- ^ Palopoli, Steve. The Last Cult Picture Show. Metro Santa Cruz. 2002-07-25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8).
- ^ 41.0 41.1 Hoggard, Liz. Get with the Dude's vibe. The Guardian. 2007-07-22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4).
- ^ Hodgkinson, Will. Dude, let's go bowling. The Guardian. 2005-05-11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3).
- ^ Anderman, Joan. How ‘The Big Lebowski’ became a cultural touchstone and the impetus for festivals across the country. Boston Globe. 2009-09-15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 ^ The Comedy 25: The Funniest Movies of the Past 25 Year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08-27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6).
- ^ The Cult 25: The Essential Left-Field Movie Hits Since '83.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09-03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8).
- ^ The Top 50 Cult Film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3-05-23 [201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2).
- ^ The 100 Greatest Characters of the Last 20 Year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0-07-04: 64.
- ^ "Hana Bi": grand prix U.C.C.. Le Soir. 1999-01-12: 10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 ^ Boucher, Geoff. L.A.'s story is complicated, but they got it: The 25 best L.A. films of the last 25 years. Los Angeles Times. 2008-08-31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1).
- ^ The 100 Greatest Movie Characters. Empire.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8).
- ^ Ebert, Roger. The Big Lebowski (1998). Chicago Sun-Times. 2010-03-10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5).
- ^ Randon Roles:John Turturro. Onion AV Club. 2011-06-28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6).
- ^ Hill, J. Scott. Chicago Stage Review. 2012-08-27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2).
- ^ Parker, Ryan. 'Avengers: Endgame' and That 'Big Lebowski' Homag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9-04-26 [2019-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1).
- ^ Haglund, David. Walter Sobchak, Neocon. Slate Magazine. 2008-09-11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1).
- ^ Brian Wall. Jackie Treehorn Treats Objects Like Women!: Two Types of Fetishism in The Big Lebowski. 23 No. 3. Camera Obscura. 2008: 111–135.
- ^ Paul Martin; Valeria Renegar. "The Man for His Time" The Big Lebowski as Carnivalesque Social Critique. 58, No. 3.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07: 299–313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 ^ Todd A. Comer. "This Aggression Will Not Stand": Myth, War, and Ethics in The Big Lebowski. Sub.uwpress.org. 2005-01-01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4).
- ^ Part Three Representing Automobility: No literal connection: images of mass commodification, US militarism, and the oil industry, in The Big Lebowski - Martin-Jones - 2006 -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 Wiley Online Library. Onlinelibrary.wiley.com. 2006-09-18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0).
- ^ Foster, Dave. The Big Lebowski CE in October. DVD Times. 2005-08-27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2).
- ^ Foster, Dave. The Big Lebowski 10th AE (R1) in September. DVD Times. 2008-04-06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6).
- ^ Matheson, Whitney. Cool stuff on DVD today: 'Lebowski' on Blu-ray!. USA Today. 2011-08-16 [201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參考書目
- Bergan, Ronald. The Coen Brothers. Thunder's Mouth Press. 2000. ISBN 1-56025-254-5.
- Ethan Coen; Joel Coen. The Big Lebowski. Faber and Faber Ltd. 1998-05. ISBN 0-571-19335-8.
- Bill Green; Ben Peskoe; Scott Shuffitt; Will Russell. I'm a Lebowski, You're a Lebowski: Life, The Big Lebowski, and What Have You. Bloomsbury USA. 2007-08-21. ISBN 978-1-59691-246-5.
- Levine, Josh. The Coen Brothers: The Story of Two American Filmmakers. ECW Press. 2000. ISBN 1-55022-424-7.
- William Preston Robertson; Tricia Cooke; John Todd Anderson; Rafael Sanudo. The Big Lebowski: The Making of a Coen Brothers Film. W.W. Norton & Company. 1998. ISBN 0-393-31750-1.
- J.M. Tyree; Ben Walters. The Big Lebowski (BFI Film Classics).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7. ISBN 978-1-84457-173-4.
- Lebowskitheory at Dude University. The Dudespaper. 2009-06-18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2).
- Finlo Rohrer. Is The Big Lebowski a cultural milestone?. BBC News Magazine. BBC. 2008-10-10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8).
- Dwight Garner. Dissertations on His Dudeness. The New York Times. 2009-12-29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6).
- Edward P. Comentale; Aaron Jaffe. The Year's Work in Lebowski Studies. Bloomington. 2009-10-26 [2013-07-04]. ISBN 978-0-253-2213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5).
- William A. Ashton; Barbara Ashton. Deception and detection: The Trickster Archetype in the film, The Big Lebowski, and its cult following". Trickster's Way.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9).
- Andy Greene. 'The Big Lebowski': The Decade of The Dude. Rolling Stone. 2008-09-04 [201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9).
外部連結
-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謀殺綠腳趾》的資料(英文)
- AllMovie上《謀殺綠腳趾》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謀殺綠腳趾》的資料(英文)
- 豆瓣電影上《謀殺綠腳趾》的資料 (簡體中文)
- Metacritic上《謀殺綠腳趾》的資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謀殺綠腳趾》的資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