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全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著番圖》),原載茅元儀編《武備志》卷二百四十。《鄭和航海圖》又稱《茅坤圖》(Mao Kun map)。《武備志》成書於崇禎元年(1628年),而所收入的《鄭和航海圖》,據一些學者研究,應該是鄭和下西洋時所繪製發給鄭和船隊上的舟師的航海圖,根據如下:

  1. 茅元儀序言中有字句:「當是時,臣為內監鄭和,亦不辱命,其圖列道裡國土……載以昭來世,志武功也」。
  2. 曾在明宣德六年(143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下西洋的鞏珍宣德九年(1434年)所寫的《西洋番國志·自序》中寫道:下西洋前預先到福建廣東浙江招募有出海經驗的船員,「用作船師,乃以針經圖式付與領執,專一料理,事大責重,豈容怠忽」。《鄭和航海圖》正是這樣的針經圖式。
鄭和航海圖第一頁

學者徐玉虎更將《鄭和航海圖》繪製的時間,定為1425年至1430年間。原因如下:

  1. 航海圖第一頁有靜海寺,此寺建成於明洪熙元年(1425年),可見航海圖製作在1425年之後。
  2. 宣德五年(1430年)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命一隊船從古里拔都它港出發前往天方國。然而《航海圖》中沒有拔都它港,可見航海圖繪製在1430年前[1]

內容

《鄭和航海圖》共20頁航海地圖、109條針路航線和4幅過洋牽星圖,航海地圖高20.3厘米,全長560厘米,包含500個地名。

航海地圖

 
鄭和航海圖五針路

針路航線

109條針路,例如:

過洋牽星圖

 
忽魯謨斯國回古里國過洋牽星圖
  1. 丁得把昔忽魯謨斯:從印度代奧格爾(Deogarh)到忽魯謨斯;用北辰星織女星燈籠骨星定位。
  2. 錫蘭山回蘇門答剌過洋牽星圖:用北辰星織女星、華蓋星、燈籠骨星定位。
  3. 龍涎嶼錫蘭過洋牽星圖
  4. 忽魯謨斯國回古里國過洋牽星圖。

「忽魯謨斯回來沙姑馬開洋,看北辰星十一指(水平線上 17度36分),看東邊織女星七指(水平線上 11度12分)為母,看西南布司星八指(水平線上 12度48分)平丁得把昔,看北辰星七指,看東邊織女星七指為母,看西北布司星八指。沙姑馬開洋看北辰星十一指(水平線上 17度36分)平水。丁得把昔過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

歷史

《武備志》中《鄭和航海圖》在中國默默無聞二百多年。1885年英國學者喬治·菲立浦 (George Philips) 在所著論文《印度和錫蘭的海港》中首次將鄭和航海圖複製,並考證了其中一百多個地名。從此《鄭和航海圖》才引起學者門注意和研究。先後研究《鄭和航海圖》的學者有伯希和兌溫達向達密爾斯等;兌溫達提議稱《鄭和航海圖》為《茅坤圖》(Mao Kun map),得名自茅元儀的祖父茅坤,此種命名認為茅元儀此圖是傳承自其祖父。

參考來源

  1. ^ 徐玉虎,《鄭和下西洋航海圖考》,《鄭和下西洋研究文選 》,530頁。ISBN 7-5027-6377-5

參考文獻

  • 向達校注 《鄭和航海圖》中華書局 ISBN 710102025-9 (每幅航海圖僅7x9厘米,字小)
  • 馬歡原著 萬明校注 明鈔本 《瀛涯勝覽》校注 海洋出版社 2005 ISBN 7-5027-6378-3
    • 附錄七:茅元儀《武備志·鄭和航海圖》 (航海圖較大,每幅9x12.5厘米)

(以上兩種版本的航海圖和過洋牽星圖的圖板都較小)

  • Ma Huan:Ying yai sheng lan (The Overall survey of the ocean shores),trans. with notes

by J.V.G.Mil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text edited by Feng Chen jun. with Mao K'un Chart, White Lotus Press, Bangkok 1997. ISBN 974-8496-78-3

    • Appendix 2:The Mao Kun Map.

(無航海圖,但四幅過洋牽星圖板大而清晰.)

  1. 丁得把昔到忽魯謨斯
  2. 錫蘭山回蘇門答剌過洋牽星圖
  3. 龍延嶼往錫蘭過洋牽星圖
  4. 忽魯謨斯國回古里國過洋牽星圖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