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4 + 8 + …
在數學領域,1 + 2 + 4 + 8 + … 是一個無窮級數,它的每一項都是2的冪。作為幾何級數,它以 1 為首項,2 為公比。
如果以代數運算的方式來計算這個數列的和,雖然可以得到∞以及-1這兩個值,但這必須在更廣泛的意義中才能成立。
在歷史和數學教育,1 + 2 + 4 + 8 + …是正項發散幾何級數的一個基本例子。許多結果和爭論引出了許多類似級數,其他的例子如2 + 6 + 18 + 54 + …。
求和
1 + 2 + 4 + 8 + … 的部分和數列是 1, 3, 7, 15, …,由於該數列發散到無窮,所以部分和數列也發散到無窮。因此任何通常求和方法得到的和將是無窮,包括切薩羅求和法和阿貝爾求和法。[1]
另一方面,有一種廣義方法使得 1 + 2 + 4 + 8 + … 的和為有限值 -1。相應的冪級數
的收斂半徑為 1/2,因此它在 x = 1 時不收斂。然而,這樣定義的函數 f 在去掉點 x = 1/2 後,具有到複數平面唯一的解析開拓,並且具有相同的形式 f(x) = 1/(1 − 2x)。由於 f(1) = −1,原級數 1 + 2 + 4 + 8 + … 是可求和的 (E),其和為 −1,並且 -1 是級數的(E)和。(此標識方式是由戈弗雷·哈羅德·哈代參考萊昂哈德·歐拉在無窮級數上的研究而得)[2]
用幾乎完全相同的方法可以考慮係數為 1 的冪級數,例如:
並用 y = 2 代入。當然這兩個級數可由關係式 y = 2x 等價轉換。
事實上(E)和為1 + 2 + 4 + 8 + …分配了一個有限值,這表明廣義方法不是完全符合慣例的。另一方面,他具有某些求和法可取的性質,包括穩定性和線性性質。這些後面的兩個公理實際上強制級數的和為 -1,因此它令下面的操作有效:
在某種意義下,s = ∞ 是方程式 s = 1 + 2s的一個解(例如∞是黎曼球上莫比烏斯轉換z → 1 + 2z 的兩個不動點之一)。如果某種已知的求和方法返回一個常數s,例如不是∞,那麼這是容易確定的。在這種情形下s可能由方程式的兩邊消去,得到 0 = 1 + s,所以 s = −1。[3]
注釋
參考文獻
- Gardiner, A. Understanding infinity: the mathematics of infinite processes Dover. Dover. 2002 [1982]. ISBN 0-486-42538-X.
- Hardy, G.H. Divergent Series. Clarendon Press. 1949. LCC QA295 .H29 1967.
更多資料
- Barbeau, E.J., and P.J. Leah. Euler's 1760 paper on divergent series. Historia Mathematica. May 1976, 3 (2): 141–160. doi:10.1016/0315-0860(76)90030-6.
- Euler, Leonhard. De seriebus divergentibus. Novi Commentarii academiae scientiarum Petropolitanae. 1760, 5: 205–237 [2009-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6).
- Ferraro, Giovanni. Convergence and Formal Manipulation of Series from the Origins of Calculus to About 1730. Annals of Science. 2002, 59: 179–199. doi:10.1080/00033790010028179.
- Kline, Morris. Euler and Infinite Series. Mathematics Magazine. November 1983, 56 (5): 307–314 [2009-10-25]. doi:10.2307/26903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 Sandifer, Ed. Divergent series (PDF). How Euler Did It. MAA Online. June 2006 [2009-10-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3-20).
- Sierpińska, Anna. Humanities students and epistemological obstacles related to limit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November 1987, 18 (4): 371–396. doi:10.1007/BF00240986.